杜司勋古诗 勋古诗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杜司勋古诗 勋古诗词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杜司勋古诗 勋古诗词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李商隐送别诗句精选,描写离别之情的古诗词
李商隐送别诗句精选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杜司勋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板桥晓别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送崔珏往西川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其他诗人送别诗句精选,描写离别之情的古诗词 齐州送祖三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赠别约师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师逢吴兴守,相伴住禅扃。春雨同栽树,秋灯对讲经。 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赋得早燕送别 朝代:唐朝|作者:李益 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送别钱起 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 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 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
送别曹封叔 朝代:宋朝|作者:曹勋 华宗丰度蔼长云,一笑相逢契懒真。 岂但金兰如旧分,固应俞扁是前身。 久为辇毂缁尘客,欲趁龙园茗碗春。 顾我华颠今放迹,水边林下原相亲。
酒旗山郭杜司勋,出自哪里?
出自明代书画家朱茂曙(1600—1663)《秦淮河春游即事》,
桥下溪流燕尾分,湾头新水惯湔裙。
六朝芳草年年绿,双调鸣筝户户闻。
春雨杏花虞学士,酒旗山郭杜司勋。
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
李商隐《杜司勋》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司勋原文: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杜司勋翻译及注释
翻译 高楼上风雨如晦感动于杜司勋的诗文,他羽翼短小无力奋飞赶不上同群的人。倾注心血刻意写诗感伤时事又伤离别,人世间值得推崇和赞誉的只有杜司勋!
注释 1杜司勋:即杜牧,晚唐时期诗人、散文家,曾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三月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见《樊川集》中《上周相公启》及《宋州宁陵县记》),故称杜司勋。2风雨:语出《诗经·国风·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抒写风雨怀人之情。此借意以怀杜牧,并以风雨迷茫之景象征时局之昏暗。斯文:此文,指他当时正在吟诵的杜牧诗作,即第三句所谓「刻意伤春复伤别」之作。3差池:犹参差。指燕飞时尾羽参差不齐。语出《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马瑞辰通释:「差池,义与参差同,皆不齐貌。」此谓自己翅短力微,不能与众鸟群飞比翼。此自谦才短,又自伤不能奋飞远举。4刻意:有意为之,此指别有寄托。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复:又。伤别:因离别而悲伤。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杜司勋赏析
首句「高楼风雨感斯文」,写自己对杜牧诗歌独特的感受。这是一个风雨凄凄的春日。诗人登上高楼,凭栏四顾,只见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迷茫的雨雾中。这风雨如晦的景象,正好触动胸中郁积的伤世忧时之感。
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诗人对杜牧的诗作也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因为后者就是「高楼风雨」的时代环境的产物。杜牧的「斯文」,不能确指,也不必确指,应是感伤时世、忧愁风雨之作。
次句「短翼差池不及群」,转说自己,也暗含杜牧。这是一首送别诗。李商隐用「差池」暗寓「伤别」之情。这句是说,自己正如风雨中艰难行进的弱燕,翅短力微,赶不上同群。
这是自伤身世孤孑,不能奋飞远飞,也是自谦才力浅短,不如杜牧。这后一层意思,正与末句「唯有」相呼应。上句因「高楼风雨」兴感而兼写双方,这句表面上似专写自己。其实,「短翼差池」之恨不独李商隐。他另一首《赠杜十三司勋员外》曾深情劝勉杜牧:「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正说明杜牧同样有壮心不遂之恨。这里只提自己,只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三、四两句极力推重杜牧的诗歌。伤春、伤别,即「高楼风雨」的忧时伤世之意与「短翼差池」的自慨身世之情,也就是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伤春」、「伤别」,高度概括了杜牧诗歌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主题,并揭示了带有那个衰颓时代所特有的感伤情调的艺术风格。「刻意」二字,既强调其创作态度之严肃,又突出其运思寓意之深厚,暗示他所说的「伤春伤别」,并非寻常的男女相思离别,伤心人别有怀抱。末句「唯有」二字极高评价了杜牧在当时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之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人极力称扬杜牧,实际上含有引杜牧为同调之意。既评杜,又属自道。同心相应,同气相求,诗人在评杜、赞杜的同时,也就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杜司勋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天。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便日渐衰弱。从唐穆宗朝开始的牛李党争使整个朝廷更加混乱。在党争中,杜牧离开长安,几近家破人亡,无以存身;李商隐也不能幸免,一路外放,生活每况愈下。随着唐宣宗即位,为党争牵累的杜牧、李商隐,从外放地陆续回到京城长安。大约在大中三年(849年)前后,这两位诗人久别之后,终于重又聚合。当时杜牧任司勋员外郎兼史馆修撰,李商隐在京兆府担任代理法曹参军。因为彼此之间的私下情谊,他们在这段日子里有过频繁的相处交游,有过密切的来往酬唱。在《全 唐诗 》的《李商隐卷》中收录的《杜司勋》和《赠司勋杜十三员外》都作于此时。 诗词作品: 杜司勋 诗词作者:【 唐代 】 李商隐 诗词归类: 【写人】、【感慨】、【抒怀】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杜司勋古诗 勋古诗词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杜司勋古诗 勋古诗词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