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古诗词 50岁诗一首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50岁的古诗词 50岁诗一首的文章,本文对文章50岁的古诗词 50岁诗一首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关于与年龄有关的诗句
1.含有年龄的诗句有哪些
含有年龄的诗句有:
1、宋代:程大昌 《韵令》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孙儿仕也登。时新衣著,不待经营。寒时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
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定知前面,大有年龄。芝兰玉树,更愿充庭。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赪。
2、宋代:葛胜仲 《蝶恋花》
共乐堂深帘不卷。恻恻寒轻,二月春犹浅。续寿竞来歌舞院。龙涎香衫鲛绡段。
画栋朝飞双语燕。端似知人,著意窥金盏。柳外花前同祝愿。朱颜长在年龄远。
3、宋代:王千秋 《感皇恩》
天气过烧灯,初闲人倦。晓色曈咙绣帘卷。聚星歌扇,一簇雪香琼软。寿杯争要把,从他满。
低低笑祝,年龄遐远。息驾无由遂公愿。东风吹喜,又做眉黄一点。便参鹓鹭入,常朝殿。
4、宋代:程大昌 《好事近(生日词)》
日绎五千言,未说年龄可续。且得襟期萧散,远氛嚣宠辱。
鬓须白尽秀眉生,来伴老眸绿。人道雪霜林里,有翠松鲜竹。
5、唐代:徐夤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
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层冰照日犹能暖, 病骨逢春却未苏。
镜里白须撏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
风拍衰肌久未蠲,破窗频见月团圆。更无旧日同人问, 只有多情太守怜。
腊内送将三折股,岁阴分与五铢钱。 玄穹若假年龄在,愿捧铜盘为国贤。
2.和岁有关的诗句
1、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2、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王世贞
3、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佚名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窦娥冤 《窦娥冤》
5、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杂诗》
6、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欧阳修《采桑子》
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劝学》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诗汉乐府《长歌行》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10、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11、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白居易《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12、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徒明朝悔今朝。——明·文嘉《昨日歌》
13、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 文嘉《今日诗》
3.求古文中形容年龄的词语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
15~20岁——舞象;
12岁(女)——金钗;
13岁(女)——豆蔻,
15岁(女)——及笄;
15岁(男)——志学
16岁(女)——破瓜、碧玉,二八;
20岁(女)——桃李;
24岁(女)花信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命、、大衍;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杖乡、还历;
70岁——古稀、杖国、致事、致政,从心、悬车;
80~90岁——耄耋;
90岁鲐背;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希望大家采纳!
五十寿辰的古诗词
50寿辰的古诗词
形容女人五十多岁好看的诗句有哪些
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 --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30以后基本没有什么特别专用来形容女子的年龄段的词语了。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50~60 在古诗词的岁月里,已经基本是忽略不计的年龄了,没有多少形容美好的词句了。
对现代社会来说,50岁,可以说是中青年,你就用一些泛泛的词句就好了,哪个女子嫌自己年轻呢?不同的环境、地点、身份、...用不同的词句,要恰当,别太过,过犹不及...比如;她刚好回头微笑——“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可以套用,当然还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和具体环境。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样的词句形容赵雅芝这样60多的,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形容女人,应景就行了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多了去了,随便用吧
二十首五十子以内的唐宋古诗词赏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音寥(liáo)惶(huáng)遭(zāo)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
这里特指史册。
注释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
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
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
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
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
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因竹片水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特指史册。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赏析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
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
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影响《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
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为气贯长虹、启迪后世的名篇,尤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
自"五四运动"以来到抗日战争,在中国本土,在南洋和海外各地,无论是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歌曲传唱中,经常可以看到《过零丁洋》等篇,激励民族情愫的呐喊。
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文学上的挚情文采都有深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
苦闷了一辈子的杜甫,在50岁那年把快乐写进了哪首诗中?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诗,出自诗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天(763年),这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差点毁了大唐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漂泊他乡的老杜听到胜利的消息,欣喜若狂,写下了这首七律,我们读这首诗,即使不解其意,却也能体会到诗中传达出的喜悦之情,因此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老杜苦了一辈子,能写出这样的诗,真是难得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我们看这首诗第一句,剑外,是剑门关以南,指四川,当时老杜真漂泊在四川成都草堂;蓟北河北以北,唐朝幽州、蓟州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这一句纯叙事,起笔非常干脆,一个“忽”字,表现了捷报传来的突然。
你想啊,老杜一个爱国诗人,上致君尧舜,下关心民生,在乱世中他心内该有多绝望,他心中有一扇闸门,就等着哪天胜利,才好开闸泄洪,这突然传来的捷报,就是打开闸门的钥匙,心中积蓄已久的情感,终于冲破了紧锁的闸门,波涛汹涌地倾泻而出,所以“初闻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一切的一切,终于熬过来了。
首联两句,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初闻捷报,接下来三联、六句,便用最直白的语言,却又用了对仗的形式,直抒胸臆,抒发胜利之后的喜悦之情,从身边最亲近的“妻子”开始,都一扫愁容,到纵酒还乡,到最后两句归入想象,连续提到四个地名:巴峡、巫峡、襄阳、洛阳,似乎还没动身,心就已经回到了故乡。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提到“青春”,在这里是啥意思呢?
在古代诗词中,“青春”一词按照含义,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1、指灿烂明媚的春光。如《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青,指东方春位,其色青,故曰青春;
2、指青年时期。孟郊《劝学》:“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这里的青春就是指青春年华;
3、指年岁。司空曙《送曹同椅》:“青春三十馀,众艺尽无如。”这一解释与上一种差不多,但更具体一些;
4、指美好的时光。唐伯虎《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辜负青春,虚负青春”,不能虚度青春,辜负美好的时光;
5、代指酒。明徐渭《挽陈君之配蒋》:“ 陈君辖我饮青春, 焦革贤闺酿绝伦”,很显然,这里饮青春,就是指饮酒,也许就是一种名叫“青春”的美酒;
实际上,2、3、4这三种解释的意思都差不多,这是有些概念更宽泛,有些所指更具体,有时候,旧事物焕发新生,也可以称作青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里面的“青春”,显然不能是青春时代、美好时光,杜甫生于712年,安史之乱结束于763年,彼时杜甫已经50多岁,是妥妥的老杜了,跟青春年少挨不上边;也不能代指酒,虽然上一句说了“白日放歌须纵酒”,但若按照律诗对对仗的严格要求,以“酒”对“白日”是不符合对仗要求的。
所以这里的“青春”,只能是第1种,指灿烂明媚的春光。我们再分析一下格律:
古代骈文、律诗中,对仗要求非常严格,首先要字数相等;然后要平仄相谐,“白日”都是仄声(白是入声字),青春都是平声;接着要求词性相同、结构相合,这里白日和青春都是名词,结构上都属于偏正结构;最后要求词义相关,把这两句诗翻译一下:在日头照耀中高歌痛饮,在明媚春光中返回故乡。
因此,这一联诗中的“青春”,只能是指春日,杜甫这首诗对仗相当工整而且巧妙,七言律诗硬性要求颔联、颈联必须对仗,而杜甫在尾联也用上了对仗,属流水对,一方面表现出了老杜当时内心之激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高超的律诗技巧。
在整个中国古代诗坛,老杜的七律,无人能出其右,这跟他沉稳的性格和惨淡的遭遇有关,李白那样飘逸的人就不能写出完美的律诗,但没有格律束缚的歌行体,古体诗,李白又是一绝。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50岁的古诗词 50岁诗一首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50岁的古诗词 50岁诗一首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