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车趋势 2024年汽车行业走势

国学综合

2024年汽车趋势 2024年汽车行业走势

龙皇武神围观:℉更新时间:03-03 08:4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汽车趋势 2024年汽车行业走势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4年汽车趋势 2024年汽车行业走势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2024年汽车趋势 2024年汽车行业走势

2024年汽车消费、投资、出口,卷向何方?

2024年能否成为汽车销售大年?能否托起3000万辆新时代“稳稳的幸福”?市场消费、投资、出口有哪些重大变化?前方的机遇和风险有哪些?

2023年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2024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当日下午,峰会举办了中国汽车消费、政策和投资趋势预测,中国汽车出口预测,中国汽车产业智库专家对话等主题论坛及圆桌互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陈士华,专项高级经理陈旭作为各环节主持人,与政产学研各领域权威市场分析预测专家共同探讨未来市场的机会与风险。

三期叠加,2024车市消费投资机会在哪里

2023,中国车市的最卷之年,人人喊“卷”,却无法停下,中国汽车的年产销量朝着3000万辆这个新高度飞速奔去。

车市何以如此之“卷”?产业各方无不“压力山大”,产销数字却创下惊喜?

主题论坛:2024中国汽车政策、消费市场、投资趋势预测

如果以相对宏观的历史眼光重新观察这个阶段甚至这一年,中国车市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三期叠加”阶段。

一个坏消息是,没有最卷,只有更卷,未来几年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淘汰出清还在加速;但好消息却不止一个,更多的机会市场在招手。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刘明在“2024中国汽车政策、消费市场、投资趋势预测”主题论坛上详细解释了何为“三期叠加”:“三期指的是新车市场处于中低速增长期、二手车市场处于发力期、新型汽车市场处于成长期。”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刘明

这一时期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据刘明分析,汽车市场的三期叠加会加剧市场竞争,重塑产业格局,除了集中化、高端化、智能电动化外,新车市场中低速增长、二手车市场快速增长,会使低端尾部企业加速出清;新车市场增长比较慢、新型汽车市场增长快,会导致传统企业的焦虑感增强,新兴企业的窗口期变短,也使转型过渡期变短。此时,过渡性产品可能就是一个机会。

此外,“三期叠加”最主要表现还是市场增长放慢、转型升级加快从而加剧竞争。对企业而言,要转型必须大量投资,当前油、电两种产品的竞争导致传统车市场地位保卫战非常激烈。而新车为了成功,后续推出的新产品价格也更低。刘明建议,“带有一些新特点的产品,要尽早推出,占领先机。”

从当前的消费趋势来看,科技是值得关注的新亮点。刘明表示,根据我们的用户调查,近几年消费者买车时对技术含量、科技感等的要求提升是最快的。这也为一些有自己原发技术的企业带来发展良机。

相比新车市场,近几年二手车市场增势迅猛,预计2023年全年增幅将在13%左右。2023年1-10月,二手车交易量相当于新车销售比重的7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

长安汽车战略规划部高级经理谭辉龙分析认为,到2023年9月,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3亿辆,这使得每年的报废更新规模非常可观。当前,首购人群对新车销量的贡献正在减弱,新车主比例大幅下降。他预计,2024年的报废更新规模将达到1000多万辆,整个市场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这也是未来能够维系中国汽车市场高增长的最大基盘,我认为应该抓住的恰恰是这部分人群。”

长安汽车战略规划部高级经理谭辉龙

从区域市场这一维度看,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汽车族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韩君善认为,在未来的3至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三、四、五线城市将是汽车消费主要的增长极,值得汽车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投入。

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汽车族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韩君善

韩君善从6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分析:从市场的空间看,三四五线城市拥有全国70%的人口,但汽车保有量相对一线城市仍处于较低水平;从需求看,这些地方的未来出行以汽车自驾为主;从区域特点看,三四五线城市由于区域分布广阔、分散,使用场景不同,差异化比较明显,未来推广要重视差异化营销;从消费习惯看,虽然在线上关注汽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但是线下触点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很大;从政策导向看,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相关部委为促进消费举办的汽车下乡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活动,为打开三、四、五线城市市场起到积极作用;从消费用途看,随着家庭休闲、自驾、露营等的发展,汽车消费场景也更加多元化。

当前,从宏观政策环境到消费趋势再到汽车市场发展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变化,投资风向也在发生转变,谭辉龙指出,主要变化体现在3个方面:

从产品端看,投资在明显向新能源产品转型,预计未来一年新车投放,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将达到80%以上,同时也表明2024年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压力巨大;从全球区域市场看,汽车出口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红利,国内主流车企都在加大对海外市场各方面的投入;从产业布局看,新的生态正在逐渐形成。例如近两年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比较突出的是矿产资源、三电、能源等的布局,这些都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深坑与底牌,中国车企出海之路怎么走

几乎是一年一个新台阶,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终至登顶。

近3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与排名不断上涨,从2021年超越韩国成为全球出口第三,到2023年一季度再超日本跃居第二,再到2023年年底,中国汽车出口总量或将毫无悬念地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主题论坛:中国汽车出口预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如果按出口货值看,中国汽车在2023年1-6月累计总量排在德国和日本后边,位居第三,我认为这比较符合中国汽车出口的实际定位。”在“中国汽车出口预测”主题论坛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如是指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

从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各大市场的表现看,格局正在从亚洲、欧洲和拉美三大市场三足鼎立演变为欧洲市场格外突出。统计数据显示,在电动汽车出口上,中国占全球出口的比重由2021年的4.2%增至2022年的35.2%,而欧盟在同期从16.5%降至13.4%。在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欧洲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据孙晓红分析,全球汽车市场需求主要呈现4大趋势:一是目前疫后需求逐渐恢复,为中国汽车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从长期来看,国内需求下降,促使很多企业把销售市场更多转向国际,即所谓的“与其内卷不如外卷”;三是疫后物流、旅游的恢复促进了商用车市场的增长;四是随着双碳目标的落实和实施,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但他同时也指出了未来出口面临的一些风险。

从全球整体经济形势看,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4年经济增长、贸易预期都比较保守。

从各区域市场看,孙晓红首先指出了法国的电动汽车补贴与环境积分挂钩的措施,中国车企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将来欧盟在生产端可能会从这些方面评估中国产品的碳排放,并将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积分作为市场的准入条件之一,包括钢材、铝材及其他材料(如橡胶、塑料、玻璃等),还有动力电池、汽车生产组装、长途海运陆运过程中的碳排放。

除法国外,孙晓红还提出了未来汽车出口可能面临贸易摩擦的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土耳其、巴西、印度、墨西哥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项高级经理陈旭

有风险地带就有机会市场。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经营管理部经理郭海波认为,东盟在整体上对中国车企而言就是一个非常有机会的市场,以泰国为代表的东盟市场近两年出台了很多对中国汽车有利的投资措施,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投资的优惠政策,这也是吸引中国汽车走出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市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总经理助理束学明也看到了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市场机会。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经营管理部经理郭海波

展望未来,孙晓红预判,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增幅将达到20%,达到600万辆规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5%以上,新能源乘用车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作为企业代表,郭海波给出了相近的判断:2024年出口增速在10%-20%,即550万辆左右;其中有35%左右是新能源车型,约200万辆。传统能源车型仍然占据主体地位,约350万辆。

值得关注的是,现场多位嘉宾不约而同指出了近两年中国汽车出口高速增长的可持续问题。

主题论坛:中国汽车产业智库专家对话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专家委副主任陈斌在“中国汽车产业智库专家对话”环节直言,汽车贸易出口一直延续当前的涨势是不可持续的,对出口的预期持谨慎乐观态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专家委副主任陈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也认为,产品长期大批量出口肯定不可持续,将来企业肯定要转变为以海外生产为主,推进全球化布局和战略。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

关于中国车企如何进一步做好海外各方面工作,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我认为中国汽车出口前景还是很好的。”无论是传统的产品出口方式,还是国外建厂、合资甚至是资本出口,都要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方式。同时,中国车企还要有自己强大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成本控制能力作为海外发展的坚强后盾。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

束学明建议,中国车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对海外市场的适应性提前做好系统研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海外适应性体系。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总经理助理束学明

谷歌汽车及物联网行业总监朱辰凯则根据监测到的海外客户消费习惯提出一个具体建议:当前搜索引擎和在线观看视频是海外消费者最重要的搜索新车的方式之一,因此中国厂商需要特别注意做好自己的官网,不仅要有最全的产品信息,很多跨国车企官网还放了很多评测视频,与消费者的互动与沟通更直观。

<span style="backgrou

17万起的纯电B级轿车?2024年车市看来是更“卷”了!

不得不承认,车市是越来越“卷”了!

当2023年刚刚落幕时,就有不少汽车行业人士预测,2023年只是卷的开始,2024年将更加“卷”。果不其然,2024年伊始,就有多个品牌车型官降,新车也超预期低价入市,车市已弥漫着浓重的硝烟。

1月5日,吉利汽车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银河E8上市,5款车型17.58万-22.88万元。对比18.8万元起的预售价,实际起售价低了1.22万元。如果加上2000元抵8000元的膨胀礼、6000元的升舱礼等,实际起售价更是不到17万元。

看官请注意,这是一款超5米车长、轴距2925mm的B级纯电轿车哦!即使在燃油领域,如此定价的B级轿车都没几款。更不用说纯电领域。因此,毫无疑问,银河E8要颠覆的不仅是燃油领域的合资B级车,而且也将颠覆新能源领域的B级车。纯电车市将进入更卷的时期。

当然,吉利如此重视银河E8,绝不仅仅是以价格来“卷”市场,它还有诸多的独门秘器,来“卷”技术,“卷”智能,“卷”安全,甚至是“卷”设计,等等。

比如,在设计上,银河E8的一体式发光前脸,灵感来源“西湖十景”的6种车身色,以及车内仪表台上的由悬浮音响、香氛、氛围灯组成的“三潭印月”,均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极具中国气韵的原创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该车风阻系数仅为0.199。

性能上,银河E8有更多绝技。该车800V四驱性能版采用高性能碳化硅电驱,双电机功率475kW,零百加速仅3.49秒;最大转向角41.28°,最小转弯半径5.62米,比肩搭载“后轮转向”技术的豪华车,5米轿车也能做到狭小街道一把过;通过国内首创的数字化虚拟调校,调校迭代超过1万次,横摆线性度做到92.6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81%;在最能验证操稳性能的麋鹿测试中,银河E8做到了82km/h的好成绩;800V极速闪充,充电5分钟即可续航180km。

需要特别强调的还有,针对纯电车容易晕车的情况,银河E8还应用了“心跳拟合技术”的黑科技,把起伏路面上的垂向频率,做到和人的心跳、呼吸相契合的近1.25hz,实现“人车同频”,驾乘不晕车。同时标配GCS舒适制动系统,可抑制76.3%的刹车点头和车身俯仰,有效消除纯电车在制动时带来的眩晕感。

智能方面,银河E8的45英寸8K无界智慧屏、高通骁龙8295芯片、AI大模型能力、专属“伴飞无人机”等都是能够深度契合消费者需求的,而且该车还可实现双向卫星通信,即使没有手机信号,也能通过卫星发送并接收信息。据悉,今年2月初,“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还将发射第二轨11颗卫星。

安全方面,银河E8标配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首创的“十宫格”电池防撞结构、独创的航空铝合金“目字型”防撞梁、专利技术“三叶草传力结构”等。针对侧面柱碰,国标只要求对车辆门槛梁的1个点进行测试,银河E8进行了14个点的测试;正面中心柱碰,行业标准仅35km/h,银河E8的标准达到了50 km/h。同时,吉利还宣布将向全行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开放“吉利全球安全实验中心”。

现场,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还透露,银河E8将于今年内首搭实现“城市通勤NOA”的高阶智驾方案——银河智驾2.0及全新固态激光雷达,“Ai数字精灵”也将很快上线。自研的全新一代11合1智能电驱,分布式轮边电驱,也能实现“坦克掉头”。未来还将应用新一代CTB技术、自研的新配方电池等顶尖新能源技术。

结语

无论是技术方面的突破,还是产品力,以及定价,银河E8都具备爆款的潜质,值得期待。车市越来越卷的同时,也是消费者受益的机会。最后啰嗦一句,如今车市的功利心偏明显了些,没必要为了突出自己,而去踩乎竞争对手。你有你的杀手锏,我有我的必杀技,是你的优点,相信消费者一定能看到。希望车市竞争能健康有序,让汽车消费更有活力,汽车行业更加繁荣。

2024车市还要继续“卷”?

尽管过去的2023年,从下半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波消费复苏,但由于接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市场处在一个萎靡不振的动荡期,所以即便是回暖,大多数经销商距离主机厂的考核目标也未能完成。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7.4%的经销商完成全年任务,有39.4%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在70%-90%,仍有23.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70%,甚至出现大批关店、品牌退市等现象。在降价潮愈演愈烈的2023年,内卷、价格战、亏损、新能源冲击、活下去等关键词也成为汽车经销商的年度写照。不过,既然存在就要继续坚持下去寻求一线生机,对于刚刚开启的2024,各家车企已经开始利用空窗期来抢占先机了。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年销破300万

这其中,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比亚迪,无论怎么辩驳,毕竟数据摆在那里,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02.4万辆,累计同比增加61.86%,公司成为2023年中国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细分来看,12月王朝+海洋销量32.3万辆,同比+40.7%,环比+11.5%,全年累计287.7万辆,同比+55.3%;12月腾势销量1.2万辆,同比+98.8%,环比+0.7%,全年累计12.8万辆,同比+1203.1%;12月仰望销量1593辆,环比+290.4%,方程豹销量5086辆,环比+712.5%,新品牌销量攀升较快。遍布大街的秦PLUS和宋PLUS如今已经成为细分市场绝对的王者。

新势力2023年成绩单出炉 “理蔚零”表现亮眼

曾经的蔚小理,变成了如今的理蔚零,纵观2023全年,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和零跑汽车摘得全年交付前三名,分别达到了37.6万辆、16.0万辆和14.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82.2%、30.7%和29.7%。而曾经的三强小鹏汽车如今掉到了第四的位置、与哪吒汽车和问界汽车分列第4位至第6位,分别实现交付14.2万辆、12.7万辆和9.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7.3%、-16.2%和23.9%。在高端市场领域,理想凭借着移动大沙发、全家出行头等舱等噱头成功的从过去的危机中走了出来,打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翻身仗,实属不易。

与此同时,以上数据也意味着,2023年除哪吒汽车外,5家新势力全部实现17%以上的增幅。相关业内专家表示:“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已经进入深度重塑期,2024年应该是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格局更加分化的年份。”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必然增长,这种局面到来的会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从曾经的抢占市场,到如今的品牌地位之争,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行业分化加剧 各家车企都凭特色出圈

就在造车新势力12月份业绩欣欣向好之际,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也延续了此前良好走势。一些率先转型,并且拥有深厚品牌底蕴的品牌,也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寻求着稳中有升的市场打法。

数据显示,广汽埃安2023年12月份销量为4.6万辆,同比增长53%,2023全年累计销量超48万辆,同比增长77%。按照规划,广汽埃安2023年的销量目标是“保50万辆争60万辆”,若按照50万辆计算,2023年广汽埃安完成率达96%,以目前的车市竞争强度来看,虽然最终未能完成目标,但对比大批品牌亏损、退市、转型失败,这样的成绩依然是值得肯定的。

与埃安不同的是,深蓝汽车凭借着仅仅2款车型,便创下了12月份交付量1.8万辆的全年新高成绩。深蓝S7的惊艳推出很好的为品牌注入了一阵强心剂。2023年全年,深蓝汽车累计交付量达13.7万辆。截至目前,深蓝SL03累计交付量突破10万辆。相信2024年随着产品类别的逐渐丰富以及两款车型不错的市场认可度,深蓝汽车应该会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向上攀升。

作为吉利汽车的创新先锋,极氪汽车在12月份销售新车1.3万辆,环比增长2.84%,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11.9万辆,同比增长65%。极氪的新增长点在极氪007,该车在2023年12月27日上市。据官方透露,极氪007从开启预售到正式上市,在40天时间就累计超5万台订单,很显然,更亲民的售价成为了它的制胜法宝。

行业“内卷”下燃油车被迫降价

除新能源车外,传统油车在年底也有降价举动。面对着新能源车型的强有力出击,如今的燃油车市场已经不再出现品牌“店大欺客”的现象,自降身段降价保销量才是稳住品牌的唯一途径,目前市场上,曾经没有优惠甚至是还要加价提车的车型,如今已经出现降价2W以上的优惠活动,但比较尴尬的是,毕竟曾经自己的光环摆在那里,为了保证销量又不能太大幅度降价来降低车型的“逼格”,所以很多车型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是无人问津的境地。

豪华品牌方面,“价格战”下传统燃油车也深受冲击影响。三年前雷克萨斯有的车型还要加价加到15万元才能落地,现在优惠五六万元都要讨好客户才能换来销量,但从市场的反响来看,多数客户并未表示同情,反而对曾经的加价行为感到反感,并说道,并非不舍得加价来提车,而是它本来就应该是现在的价格,这是被打疼了,怕了,才出此下策的结果。

加速竞争 2024或将迎来销售大年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年销量在2500万—2900万辆区间徘徊。因此,业内始终存在着一种声音:国内新车市场发展瓶颈就在2700万辆左右。在新的发展阶段下,2024年车市将朝何种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产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愈加成熟,以纯电动车型为主的新能源车市场地位快速提升。截至目前,单月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已达33%,且仍保持较快增速。可以预见,未来新车市场完成推广目标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能源车市场的强势表现。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新能源车年销量将毫无悬念突破千万辆大关,市场渗透率达四成以上。并且,随着传统燃油和新能源完全交替还需至少十年的前景来看,相对保守的客户将更青睐于混动车型来满足稳定性和经济性两大痛点,所以,2024混动车型的销量也将进一步攀升。

新老能源交替大年,选车究竟是求稳还是抢占先机?

即便是豪华品牌,即便强如BBA,也不可否认的在新能源领域彻底的败给了国产品牌,至少2023年是这样的。简单来说,硬件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下限,软件则决定了上限。新能源领域的一些前端品牌,绝大多数都拥有着多年的造车功底,而真正让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拉开差距,并创造全新体验场景的还是软件系统。智能手机和新能源车将加速融合,形成完善的生态互联,这一点,是燃油豪华品牌所不具备的。

可以预料的是,未来的大出行生态,不会是一种零和博弈,更多是行业内的携手共赢。对于豪华品牌发展新能源来说,高昂的售价,极低的性价比以及并不专业的新能源技术,成为了其败阵的三大因素。像文章中提到的埃安来看,品牌并没有急于去推出高端车型去冲击市场,就是因为深刻认识到了品牌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不如走亲民路线稳扎稳打,反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对于BBA这类品牌来说,不如推出一个全新的子品牌,也走亲民路线,依托着品牌雄厚的造成功底,其效果也远比消耗自家母品牌来强得多。市场竞争加剧,未来在手机厂商的搅动下,汽车行业2024会走向何处,绝对值得关注。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4年汽车趋势 2024年汽车行业走势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4年汽车趋势 2024年汽车行业走势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题:2024年汽车趋势 2024年汽车行业走势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5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