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汽车2024年能逆转发展吗 未来汽车2023款图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未来汽车2024年能逆转发展吗 未来汽车2023款图片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未来汽车2024年能逆转发展吗 未来汽车2023款图片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东风汽车2023久久为功,2024奔涌勃发 |汽势封面
汽势Auto-First|张宪
从各车企张榜2024年1月份销量数据来看,“开门红”是汽车行业主旋律。
经过新能源转型、企业调整阵痛后,东风汽车1月份销售27.4万辆,同比增长120.2%,环比增长59.3%,其中,东风乘用车三大品牌迎来“开门红”,1月销售2.3万辆。东风风神销售1.7万辆,同比增长128.6%;东风奕派首款车eπ007订单首日破万;东风纳米上市首月销售超0.5万辆。多年技术积累、密集产品布局和近来高调发声的东风,终于在春寒料峭时节迎来小绽放。
但汽车行业的卷远未结束。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2023年全年汽车产销超30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超过30%,这是一个全新里程碑和历史节点,新能源时代似乎已经提前到来。
但从整体看到局部,又显得那么不均衡,一些细分市场新能源份额已经超过60%,而有些市场刚过15%。在新能源技术快速迭代,全新商业模式没有闭环的当下,2023年高调进场的小米和悄悄离开的新势力擦肩而过,传统车企也撸起袖子陆续发力,这是一场远未到排定最终座位的时刻。
2023年车市发力者,无不是未雨绸缪受益者。比亚迪三电领域28年布局、奇瑞海外业务20年积累、东风超50年造车积淀叠加20年新能源积累,让它们分别在新能源、海外市场、高端新能源国家队各领域跑在了前面。
本就做好未来三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规划的东风汽车,在1月12日工作会上又发布了《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2024年发展再度拧紧发条。
改革东风
2023年,和行业一道承受巨大新能源转型压力的东风汽车,多绸缪、紧布局、抓进度,初见成效,特别是东风岚图,作为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高端新能源排头兵,在2023年突出重围,对于汽车行业意义重大。
东风汽车做了什么?
正如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所说,“东风的事业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一代又一代的东风人,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推动东风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事实上,本就没有标准答案的新能源转型,全行业都在做技术、产品、品牌、渠道、营销方式等层面的试错。在全行业还在探索新能源新盈利模式、技术远未终局、市场远未固化、2023年最后几天还有入局者的当下,岚图在高端新能源国家队抢滩,背后是东风汽车深远布局使然。
技术和产品为几年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做好了储备的东风汽车,在2023年乘用车品牌矩阵和盘托出。豪华和高端品牌分别由猛士和岚图领衔;“东风”品牌旗下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个商品品牌承担满足主流市场需求的使命;东风风行和启辰则满足消费者个性、多元化的选择。
目前东风汽车构建了盖豪华、高端、主流全领域的新能源乘用车格局。为匹配更好的资源、效率最大化以及各板块竞合,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尤峥分管高端品牌岚图和豪华越野品牌猛士,其余的主流新能源领域由东风集团副总经理陈昊挂帅。
杨青在工作会上表示,2023年公司体制机制类改革走深做实,先后优化“新车型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完善KPI+MTP能力“双目标”考核机制,建立新型经营责任制。为达成改革目标,东风汽车将从专业化整合、创新驱动、市场化机制、公司治理、内控机制、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七个方面深化改革,寻求突破。
科技东风
科技是汽车公司发展最重要引擎,没有三电、架构、智能化等领域的领先,就没有未来。
在新能源赛道,东风汽车技术层面已经形成东风悦享智能品牌、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架构品牌、马赫动力品牌以及“东风氢舟”氢动力四大品牌。
目前东风已构建行业领先的中央集中式、面向服务、软硬件解耦的SOA电子电气架构;新一代马赫混动发动机最高有效热效率突破至45.18%,行业第一;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营开中国品牌先河;固态电池技术性能行业领先,示范运营超百万公里,此外在芯片、自动驾驶等决定供应链安全和自身技术话语权等领域,东风均勤做功课、紧布局,走在了行业前列。
尤峥表示,近年来,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使命任务,加快创新驱动和科技跃迁,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基本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和商品布局,平台、技术和资源的体系能力基本形成。这是东风公司未来发展的底气和支撑。
十四五”期间,东风汽车研发投入累计将达千亿级,2024年将实现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面向2025年乘用车领域将投放21款电动产品、商用车领域将投放17款新能源基础车型,东风汽车新能源发展蓄势待发。
蓄势东风
在边调整、边向上的2023年,东风汽车在高端新能源、品牌布局、组织调整、发展战略等层面取得显著成绩和进展。各细分板块已经积蓄了强大势能。
2023年,东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50万辆,海外销量在20万辆台阶上稳中有升;岚图实现从“一年一车”到“最快出海”,产销逐月快速提升,猛士首款车型猛士917上市交付,达成7项中国第一;面向主流市场的东风奕派品牌、聚焦国民纯电市场的东风纳米品牌相继发布,东风新能源品牌、平台及产品战略布局更加完善;面向绿能、智能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资源掌控取得重要突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蝉联国内汽车行业第一,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东风汽车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表现也获得了权威央媒的认可,旗下猛士917、岚图追光PHEV、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以及马赫动力研发团队一举斩获央视第四届《中国汽车风云盛典》大奖。其中,猛士917荣登榜首,斩获全场唯一最高奖“评委会年度风云车”,充分展现了东风汽车转型升级、跃迁发展的丰硕成果。
已经明确发展目标的东风汽车,2024年已经下出“先手棋”,公司工作会上明确了7项重点工作:提升营销力;打造可持续商品竞争力;提高成本竞争力;推动合资业务可持续发展;海外业务形成新的增长极;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强化基础管理。
杨青要求,2024年是东风汽车转型升级的关键年,也是东风汽车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年。要砥砺当好“国家队”的勇气,敢于担当,勇争第一,加力提效深化改革,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推动东风汽车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汽势观:洞察力决定竞争力
2024年1月,东风汽车的小绽放、开门红,是公司优化战略布局、加快转型突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新能源技术、商业模式、市场格局还在剧烈演化中,谁能占有新能源的一席之地,全都写在企业的战略选择中。背后是企业对科技、行业、管理等层面的思考和洞察,这是企业竞争力的本源。具有55年造车经历的东风汽车,从目前的技术、产品、品牌乃至战略布局来看,已经做好了未来发展支撑,匹配上深度改革激发的效率后,东风汽车未来不容小觑。
纯电汽车要翻身 2024年谁将成为车市黑马
如果你是一个关注汽车的车迷,或者是相关行业从业者,哪怕是吃瓜群众,相信也看到过最近小米汽车照片泄露这一事。当然与这件事同样关注度较高的,还有蔚来的CEO李斌亲自驾车,参与了续航1000公里的挑战。先不管两件事的具体发展情况,就单说关注度,绝对能算是2024年前的汽车圈热点话题。
纯电or混动
如果问正在看文章的你一个问题,在新能源车里你会选择纯电还是混动?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会是混动。在不考虑技术区别的情况下,单从用车场景上讲,混动车有着强劲的动力,并且没有续航里程焦虑,而且不管你有没有固定车位,是否方便充电,混动车都能符合你的现有条件,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它还比纯燃油车更经济。
肯定还有一些“懂王”会说,混动只是过度,纯电才是未来。没错,从新能源车发展的初衷谈起,电动车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和环保问题。大部分的混动车依然依靠燃油作为动力,还是没解决根本问题。但是作为消费者,对于一台交通工具的根本需求就是代步,如果还要浪费时间充电,计划续航里程,排队充电,担心充电桩状态等诸多因素,可以说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出行解决方案,至少燃油车依然是目前出行最优解。
市场竞争白热化
所以大家对于新能源车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要省更要跑得远,要满足自己的用车需求和用车场景。我们都知道,今年的汽车价格可以说是“大跳水”,主要原因就是农历新年之后,东风雪铁龙C6发起的“价格战”。起初这场“价格战”参与的厂家多达30多个,涉及近百款车型,但是很快2023年度上市的新车,纷纷开启官降,新车上市指导价就直接低于老款车型。甚至连一直加价的日系车,如今都开始“官降”,这就是典型的大事件引导性走向。
如果说2022年大家在技术革新,算是一场“内卷”,那2023年绝对是一场“内耗”。因为市场已经白热化,市场上的汽车产品一抓一大把,销量分到各家的头上,谁都笑不起来。而且2023年还是混动“内卷”时代,哈弗枭龙MAX全系标配四驱,起售价格15.98万元,一下子把技术和价格的关系给缩小了。
紧接着吉利的最新雷神混动技术亮相,全新品牌银河亮相;奇瑞的C-DM混动亮相,明年一大波奇瑞混动车型即将上市;比亚迪海洋网新车不断,冠军版车型不仅搭载了更先进的DM-i技术,而且价格更加便宜;零跑的超级增程技术,让旗下车型可以实现纯电300公里以上的续航。可以说整个2023年,我们就是在混动的欢呼声中度过的。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之前一台混动车型怎么也要15万左右,如今因为“价格战”都卖到了10万以下。
前文我们说了混动车的优势很多,但是不代表纯电车就没有市场,售价低于15万的小型或者紧凑型纯电车依然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这类车型主要是家中的第二台车,为了方便市区通勤代步和日常生活而购买。具有价格低,好开好停,用车经济等优势。之前那种“小不点”的微型纯电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实用性更强的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比亚迪海豚、宝骏云朵等车型开始占领市场。
唯独高价格区间纯电车的销量一直下滑,这些车用来代步价格太贵,用来自驾游又跑不远。似乎除了给大家尝鲜之外,就是个玩具属性。我们也采访过很多高价格区间的纯电车主,基本答复就是开了纯电就不再喜欢开油车,可是真到了跑长途时又开始吐槽纯电车的续航和充电问题。
所以,即使市场白热化的今天,卷完价格卷混动技术,面对纯电车的各种弊端,消费者和厂家依然“束手无策”,怎么卷也卷不起来。倒是智能驾驶辅助,还有科技配置卷起来了,要是再没这些吸引消费者的“噱头”,恐怕中高端纯电车真没什么卖点。
大事件引导下纯电时代该来了
前文我们用雪铁龙C6降价引发的风波来举例,大家能明显感受到“大事件引导性”带来的“连锁反应”。那最近有什么大事件呢?首先,星途汽车星纪元ES上市,起售价22.58万元。重点是,这台车是全球首台采用宁德时代4C神行超充电池的车型,配合800V高压(电气)平台,可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18公里的快速充电。
可能星途的这款车未来市场情况还有待验证,但是宁德时代作为全球主要新能源汽车供应商之一,4C超充电池势必会搭载于其它车型上,这就解决了大家的一个充电时间问题。充电时间短了,充电桩多了,续航自然也就不是问题。
另外就是最近比较火的蔚来CEO李斌亲自驾车进行续航挑战,从上海出发,实测150kWh超长续航电池包续航里程,并进行全程直播。此次实测全程1044公里的平均百公里能耗13.2kWh,剩余电量3%,预计仍可行驶超过30公里。虽然这次测试,大家对于平均时速等问题有一些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在相同工况下,更大的电池对续航更有帮助。所以这次测试证明了,150kWh超长续航电池包的技术可行性,也是半固态电池的一次实践。
第三个大事件就是最近小米汽车照片曝光一事,大家都在议论事件的真实性,其实我们不如把重点转移到科技公司造车本身这件事情上。从华为的“遥遥领先”再到今天的小米汽车,智能配置提升的今天,科技类公司与汽车领域的交集越来越多。但是科技“过了头”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本质就变了,不够科技又很难让汽车变得智能从而辅助人们的生活。所以,小米作为曾经手机市场的“价格屠夫”,人们对于小米汽车在汽车圈里的表现实在太期待了。
这次小米汽车的“提前曝光”,让大家对于明年小米汽车的上市无比期待。更加重磅的是,12月28日,小米汽车将会召开发布会,不过该发布会只是技术发布,官方表示将不会发布产品。这无疑又让科技、小米、汽车、价格等词汇变成热点话题,引爆明年的汽车市场。
车德钢总结:
说了那么多,最后车德钢认为:第一,目前纯电车的弊端如续航里程短,充电慢等问题,正在依靠技术逐一解决;第二,明年将会是中高端纯电车价格大跳水时代,因为价格上总要像混动车一样够有诚意才行;第三,以上两点的最大引导性事件,或将是小米汽车上市。因为小米本来就是一个集多方优势于一身,并爆出高性价比产品的这么一个公司。而此时的纯电车市场,和当年小米手机切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时间几乎完全一致,也是在技术发展多年,市场鱼龙混杂产品多样化的时代节点上;智能汽车也是像当年智能手机从流行到普及的萌芽阶段一样,开始逐渐被大家适应。
既然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相信明年的中高端纯电汽车将会迎来翻身,最终朝着取代燃油车和混动车的趋势发展,让大家彻底告别燃油时代。
激战将开启,多家车企2024规划出炉
眼下,充满挑战的2023年已经过去,2024年已至,各大车企也计划在新的一年大展拳脚,尤其是自主品牌,在市场成绩不断飙升的情况下计划再接再厉,在今年大力推新车来冲高销量。目前,比亚迪、上汽大众、阿维塔、广汽丰田等车企都公布了2024年规划,今天我们分自主和合资两大阵营,看看这些车企具体有哪些新动作。
自主品牌加强新能源车攻势
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车领域强势崛起,其中比亚迪2023年全年更是以辆的成绩坐稳了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第一、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第一、全球新能源车市场 销量第一的宝座。比亚迪旗下产品畅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车型布局,海洋网、王朝网都带来了不少轿车和SUV车型,同时腾势品牌也布局了MPV产品,甚至有越野产品,多元化满足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2024年也是比亚迪的产品大年、仰望U6、仰望U9、海狮07、方程豹豹3、方程豹豹8、秦L、全新皮卡,以及汉L、元UP、A级/A+级两款轿车、王朝网全新中大型MPV等新车都会正式进入市场。
从比亚迪的产品规划可以看出这个品牌对车型的追求是多而全,并且仰望和方程豹品牌的产品定位开始下探,仰望U6和豹3都能进一步降低成为这个品牌用户的门槛。同时,腾势D9在市场上打好根基后,比亚迪王朝也开始跟进带来全新MPV产品。更多新车型到来,比亚迪的市场竞争力也将会进一步壮大,可以预见2024年比亚迪的销量成绩也有望继续大爆发。
当然,全线铺开的产品策略对于企业的体系力是一种考验,作为销冠的比亚迪应该有实力支撑起多款新车同时研发、生产乃至后续的销售。但是买车君还是希望比亚迪各个品牌的车型少一些同质化设计,否则很容易让人失去新鲜感。
同样公布新一年产品规划的自主车企还有阿维塔,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表示2024年新车规划计划推出6款新车,包括2款新产品(或纯电)和4款增程式动力车型。
其实从市场反馈来看,纯电动车的市场热度正在逐渐下降,市场增长幅度不断收缩。但包括增程车在内的混动车,市场销量增长率却在快速上升。原因不难理解,对于多数人来说,混动车相比纯电动车更加实用。
有大量的四线三线的城市,包括西北一些天比较冷,对纯电使用环境并不太友好。另外新疆这种三北地区,县和县之间的距离非常长,电池用户会有这种焦虑,而混动车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若阿维塔用上增程技术后,只要智能化、性能和舒适性配置不精简,那么有望吸引更多用户买单,甚至造车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
要知道,中高端纯电车型不好卖是行业的一个实打实的现状。目前阿维塔的市场表现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去年12月只交付了6106台车辆。估计增程版本上市后有望进一步提升销量成绩。
合资车企仍发力燃油车领域
再来看合资阵营的上汽大众,计划在2024年量产上市途观L Pro、全新帕萨特、新款Polo、ID.NEXT量产版和一款紧凑型SUV。由此可见,上汽大众仍然坚持在燃油车领域发力。
油车确实是上汽大众手上的好牌,旗下途观、帕萨特、朗逸等车型在产品力、品牌度、美誉度方面都有不错表现。目前汽车市场也是燃油占据主流位置,现在的燃油车规模大约会有700万辆左右。其中会有将近一半被BBA等豪华品牌瓜分,那么剩下的350万辆也许就会是合资品牌竞争的主战场,这能为上汽大众在油车领域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坚守燃油车板块的同时,上汽大众也在新能源车领域持续发力,还计划带来ID.NEXT量产版,这也是上汽大众首款三厢纯电动轿车。这些新车的到来体现出上汽大众要在电动车市场站稳脚跟的同时,还要继续挖掘其在主流燃油车市场的成长空间。而在更早前,上汽大众也提出了“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九字方针”,这在明年的产品规划上进行实践。
同样在新能源车领域发力的合资品牌是广汽丰田。早前丰田汽车公布了2024年品牌规划,今年丰田中国、小马智行、广汽丰田将成立合资公司,4月FCTS氢燃料电池工厂将投产,而在2024北京车展上,丰田将发布全新纯电动专属bZ系列车型。
此前丰田汽车计划到2026年前推出10款新款纯电动汽车,并将成立一个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部门,计划到2026年量产150万辆电池动力汽车。丰田汽车表示将加快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未来几年将扩大在重要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产品线。同时无人自动驾驶技术也在持续研发和投入应用,在北京两个机场实验点已可以见到丰田的两款车型进行无人自动驾驶接送服务,该技术在产品上的应用和拓展也将持续进行。
更多纯电动车和更多新技术的入场,将会进一步增强丰田汽车在新能源车领域的竞争力。而全新纯电动专属bZ系列车型的定位有望比现在的bz系列车型都要低,从而降低车系的价格门槛。不过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一款纯电动车仅有亲民的价格不够,还需要丰富的功能配置、贴心的服务和到位的营销。至于未来全新bZ系列车型进入市场后能激起多大的浪花,时间总将会给出答案。
目前公布2024产品规划的车企并不多。而从比亚迪、上汽大众、阿维塔、广汽丰田四家车企的规划来看,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同时在新能源车领域发力,比亚迪依靠强大的品牌体系力,将在2024年发起一轮强劲的产品攻势,追求多而全。其它车企则是追求小而美,主要是带来1-2款新车型。此外在燃油车领域吃香的上汽大众也将坚守燃油车业务,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燃油新车型。那么在这些车企的产品规划中,你认为会有哪些爆款车型出现呢?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未来汽车2024年能逆转发展吗 未来汽车2023款图片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未来汽车2024年能逆转发展吗 未来汽车2023款图片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