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庐的意思 乡 古诗

国学综合

乡庐的意思 乡 古诗

仙玥围观:℉更新时间:03-03 03:1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乡庐的意思 乡 古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乡庐的意思 乡 古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乡庐的意思 乡 古诗

李白赞美故乡的诗句

1. 关于赞美故乡的诗句

关于赞美故乡的诗句 1. 赞美故乡的诗句要赞美故乡的,思乡的不要

北桃园 岁月已寒,故乡正农闲.寒夜中,这思念,到林间,到农田.手持玉米秸,捉迷藏,戏童顽.北风吹,雪花飘,乐悠然.琅琊山下,是我的故乡,我的摇篮.十里金沙滩,十里桃花园.风雨相伴,多少年?最难忘记,暑假里:树荫下,捕鸣蝉.池塘内:互戏水,摘蓬莲.大海边:迎惊涛骇浪,扬风帆,荡渔船.渔歌中:到夜晚,不思还.梦中多少企盼?望故乡,情意绵绵.故乡风光好,故乡水亦甜.何日凯旋?3.杨七岭 小小山村,鸡犬声相闻.披衣起,开柴门.迎佳宾,邀故人.花香鸟语中,沐春风,度良辰.吟古诗,鸣古瑟,奏弦琴.窗前闲坐,赏尽那一片,蓝天白云.山涧清流水,坡上松树林.远远近近,有羊群.虽战书中,无战功.蜀山下,做平民.一盘棋,一杯茶,论古今,说帝秦.有歌声相伴,不忧道,不忧贫.多少情?多少恨?不记存.世间五彩缤纷,又何必,苦苦追寻?神州山水美,何处不销魂?此情最淳.4.匡 庐 图 一点寒光,来自破书房.多少年?不曾忘,那故乡,那村庄.无论到何时,到天老,到地荒.永伴我:写九州,写四方.一个夜晚,曾作诗成河,填词成江.神采自飞扬,精妙世无双.多少华章,犹珍藏.今灯下客,已冷落,不见了,少年郎.一壶酒,醉倒在,大路旁.最凄凉,独自一个人,向苍天,诉衷肠.愿我辈:在明天,更辉煌.遥望苍天在上,看豪情:依然奔放.铁笔挥舞处,尽狂风巨浪,句句绝唱.九、沁园春四首 1.远岫晴云图 小草青青,小河弯弯,小路长长.蓝天白云下,小鸟飞过.暑色未浓,稻麦已黄.淡淡风中,阵阵歌声,走着几个读书郎.田野上,送走了晚霞,迎来朝阳.留恋小小学堂,教会我从此去远航.虽天涯海角,此情难忘.万般劫难,依旧痴狂.扬起风帆,乘风破浪,再为万世育栋梁.征途上,正如日中天,万丈光芒.2.江行初雪图 寒风潇潇,雨雪霏霏,长夜漫漫.孤灯青壁下,独自伏案.泪珠涟涟,愁绪淡淡.一纸难诉,多年离散,窗外杜鹃在呼唤.唤醒了,我的故乡梦,我的思念.漫步渔家小院,问明月何时来相伴?既然有情,何故无缘?泪血流过,多少诗卷?耳边传来,涛声阵阵,江水为谁在呜咽?浪花中,淘尽了多少?英雄好汉.3.古松楼月图 浊酒一杯,长歌一曲,中秋佳节.待云破月来,残花弄影,相对无言,一片秋色.万般苦衷,随风而去,仰天何须心似火?曲未尽,叹江河东流,日月如梭.往事灰飞烟灭,有多少叱咤风云客?问是非功过,凭谁诉说?春秋几度,离恨几多.踏遍青山,风光依然,再往松下寻李波,人不见,只留下一首,古老的歌.4.丹霞访庞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岁月悠悠.恨天地之大,人潮如海,无人和我,风雨同舟.一言难尽,学着歌女,也向苍天问海鸥.为什么?少年变成了,白发老叟?举杯一醉方休,却难举一杯恨与羞.虽冰山深处,火山运行.世人却道:一座荒丘.风霜雨雪,沉默千年,不知何日可怒吼?苍天下,为黎民百姓,驱尽寒秋.参考资料:《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岁月已寒,故乡正农闲.寒夜中,这思念,到林间,到农田.手持玉米秸,捉迷藏,戏童顽.北风吹,雪花飘,乐悠然.琅琊山下,是我的故乡,我的摇篮.十里金沙滩,十里桃花园.风雨相伴,多少年?最难忘记,暑假里:树荫下,捕鸣蝉.池塘内:互戏水,摘蓬莲.大海边:迎惊涛骇浪,扬风帆,荡渔船.渔歌中:到夜晚,不思还.梦中多少企盼?望故乡,情意绵绵.故乡风光好,故乡水亦甜.何日凯旋?。

2. 关于赞美故乡的古诗有哪些

1. 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2. 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3.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 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9.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 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3. 赞美故乡的诗句

北桃园 岁月已寒, 故乡正农闲。

寒夜中, 这思念, 到林间, 到农田。 手持玉米秸, 捉迷藏, 戏童顽。

北风吹, 雪花飘, 乐悠然。 琅琊山下, 是我的故乡, 我的摇篮。

十里金沙滩, 十里桃花园。 风雨相伴, 多少年? 最难忘记, 暑假里: 树荫下, 捕鸣蝉。

池塘内: 互戏水, 摘蓬莲。 大海边: 迎惊涛骇浪, 扬风帆, 荡渔船。

渔歌中: 到夜晚, 不思还。 梦中多少企盼? 望故乡, 情意绵绵。

故乡风光好, 故乡水亦甜。 何日凯旋? 3.杨七岭 小小山村, 鸡犬声相闻。

披衣起, 开柴门。 迎佳宾, 邀故人。

花香鸟语中, 沐春风, 度良辰。 吟古诗, 鸣古瑟, 奏弦琴。

窗前闲坐, 赏尽那一片, 蓝天白云。 山涧清流水, 坡上松树林。

远远近近, 有羊群。 虽战书中, 无战功。

蜀山下, 做平民。 一盘棋, 一杯茶, 论古今, 说帝秦。

有歌声相伴, 不忧道, 不忧贫。 多少情? 多少恨? 不记存。

世间五彩缤纷, 又何必, 苦苦追寻? 神州山水美, 何处不销魂? 此情最淳。 4.匡 庐 图 一点寒光, 来自破书房。

多少年? 不曾忘, 那故乡, 那村庄。 无论到何时, 到天老, 到地荒。

永伴我: 写九州, 写四方。 一个夜晚, 曾作诗成河, 填词成江。

神采自飞扬, 精妙世无双。 多少华章, 犹珍藏。

今灯下客, 已冷落, 不见了, 少年郎。 一壶酒, 醉倒在, 大路旁。

最凄凉, 独自一个人, 向苍天, 诉衷肠。 愿我辈: 在明天, 更辉煌。

遥望苍天在上, 看豪情: 依然奔放。 铁笔挥舞处, 尽狂风巨浪, 句句绝唱。

九、沁园春四首 1.远岫晴云图 小草青青, 小河弯弯, 小路长长。 蓝天白云下, 小鸟飞过。

暑色未浓, 稻麦已黄。 淡淡风中, 阵阵歌声, 走着几个读书郎。

田野上, 送走了晚霞, 迎来朝阳。 留恋小小学堂, 教会我从此去远航。

虽天涯海角, 此情难忘。 万般劫难, 依旧痴狂。

扬起风帆, 乘风破浪, 再为万世育栋梁。 征途上, 正如日中天, 万丈光芒。

2.江行初雪图 寒风潇潇, 雨雪霏霏, 长夜漫漫。 孤灯青壁下, 独自伏案。

泪珠涟涟, 愁绪淡淡。 一纸难诉, 多年离散, 窗外杜鹃在呼唤。

唤醒了, 我的故乡梦, 我的思念。 漫步渔家小院, 问明月何时来相伴? 既然有情, 何故无缘? 泪血流过, 多少诗卷? 耳边传来, 涛声阵阵, 江水为谁在呜咽? 浪花中, 淘尽了多少? 英雄好汉。

3.古松楼月图 浊酒一杯, 长歌一曲, 中秋佳节。 待云破月来, 残花弄影, 相对无言, 一片秋色。

万般苦衷, 随风而去, 仰天何须心似火? 曲未尽, 叹江河东流, 日月如梭。 往事灰飞烟灭, 有多少叱咤风云客? 问是非功过, 凭谁诉说? 春秋几度, 离恨几多。

踏遍青山, 风光依然, 再往松下寻李波, 人不见, 只留下一首, 古老的歌。 4.丹霞访庞 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岁月悠悠。

恨天地之大, 人潮如海, 无人和我, 风雨同舟。 一言难尽, 学着歌女, 也向苍天问海鸥。

为什么? 少年变成了, 白发老叟? 举杯一醉方休, 却难举一杯恨与羞。 虽冰山深处, 火山运行。

世人却道: 一座荒丘。 风霜雨雪, 沉默千年, 不知何日可怒吼? 苍天下, 为黎民百姓, 驱尽寒秋。

参考资料:《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岁月已寒, 故乡正农闲。 寒夜中, 这思念, 到林间, 到农田。

手持玉米秸, 捉迷藏, 戏童顽。 北风吹, 雪花飘, 乐悠然。

琅琊山下, 是我的故乡, 我的摇篮。 十里金沙滩, 十里桃花园。

风雨相伴, 多少年? 最难忘记, 暑假里: 树荫下, 捕鸣蝉。 池塘内: 互戏水, 摘蓬莲。

大海边: 迎惊涛骇浪, 扬风帆, 荡渔船。 渔歌中: 到夜晚, 不思还。

梦中多少企盼? 望故乡, 情意绵绵。 故乡风光好, 故乡水亦甜。

何日凯旋? 参考资料:。

7. 赞美家乡的诗句

赞美家乡的诗句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3、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6、人人尽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江南好》7、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1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11、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1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1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14、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8. 赞美家乡的诗歌

1、《故乡美》最甜家乡水,最美是乡音。

水甜乡音美——胜似玉液琼浆,好比人间仙乐!游子只身浪天涯。2、《故乡》我的故乡在那美丽的地方满山的青松像绿色的海洋枝繁叶茂迎风起舞松涛声声像那交响的乐章青松相拥是团结的象征傲然挺拔是故乡的栋梁四面环山飘着花香依山傍水秀丽的风光小河流淌波光粼粼绿树成荫显得更加辉煌魂牵梦绕的故乡啊你是我最可爱的故乡3、《思念你,故乡》雨后晨阳装点着云霞,金翅鸟拍拍翅膀探头张望。

挥舞起素帕,我招招手――啊,思念你,故乡!穿一千只纸鸢给蓝天,轻轻放飞童年的第一个梦想。渐逝的背影,我悄悄追觅——啊,思念你,故乡!在河滩对岸嬉戏玩耍,枝桠垂下沉甸甸的八里香。

萧瑟秋风,我漠然伫立――啊,思念你,故乡!为了让信誓代代相延,把一枚红豆精心播藏沃壤。烛光灼炽,我摇摇头——啊,思念你,故乡。

9. 赞美家乡的诗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原文: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啾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

乃涓国然而泣,指垄日:“此若先人之家。”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日:“予先给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乃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户家,悲心更微。 (选自《列子周穆王》)

译文:

有个燕国人,生在燕国,长在楚地,到白发苍苍时才重返故国。途中路过晋国的时候,同行的人有意戏弄他,指着晋国的城池说:“这就是你离别多年的燕国城池啊。”这个燕人一听,立刻变了脸色,现出凄怆的样子。

那人又指着一个土地庙骗他说:“这就是你家乡的那座土地庙呀!”他马上感慨万分,长叹一声。同行的人又指着一幢房子对他说:“这就是你祖先居住过的宅院。”他不胜悲伤,止不住落下泪来。那人又指着一座坟墓哄他说:“这就是你家的祖坟。”

这个燕人听了,不禁放声痛哭起来。同行人见他如此模样,失声大笑。说:“先前是我骗你呢,这里是晋国啊。”这个燕人羞惭万分。后来,等他们来到燕国,真的看见燕国的城池和土地庙,亲眼看见了他祖先的故居和坟墓,这个燕人的悲凄心情反而淡薄了。

启发:

本篇寓言中的燕人“少小离家老大回”,可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国家不了解,以至于刚到晋国,就被别人骗了。同行的人见他思乡心切,指着晋国的城市、神庙、房子、坟墓,哄骗燕人,这里就是他的故乡,浓浓的思乡情结催动年老的燕人“愀然变容”“喟然而叹”“涓然而泣”乃至“哭不自禁”。

当他真的回到故乡,则“悲心更微”,可见初始印象和感受对人的情感冲击是多么强烈深刻,身在异乡的人们对故乡故土的情感多么刻骨铭心,这种情绪或情感根植于我们的灵魂深处,一旦受到挫伤就很难恢复。

陶渊明的五言诗的意思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园田居·其一

1、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2、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归园田居·其二

1、注释

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

披:拨开。

2、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1、注释

南山:指庐山。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沾:沾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2、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豆,杂草茂盛豆苗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归园田居·其四

1、注释

去:离开。山泽:山川湖泽。浪莽:放纵不拘之意。

试:姑且。披:分开。拨开。榛(zhen针):树丛。荒墟:荒废的村落。

丘陇:这里指坟墓。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

残朽株;指残存的枯木朽株。

借问:请问。采薪者:砍柴的人。此人:这些人,指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焉:何,哪里。如:往。

殁(mo末):死。

一世异朝市:意思是说,经过三十年的变迁,朝市已面目全非,变化很大。这是当时的一句成语。一世:三十年。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众聚集的地方。

幻化:指人生变化无常。《列子。周穆王》:“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空无:灭绝。郗超《奉法要》:“一切万有归于无,谓之为空。”

2、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于朽株。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抿灭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1、注释

(1)从内容上看,此诗似与上一首相衔接。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

(2)怅恨:惆怅烦恼。策:策杖,拄杖,这里作动同用。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历:走过。棒曲: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

(3)濯(zhuo浊):洗。

(4)漉(lu鹿)酒:用布过滤酒。滤掉酒糟。近局:近邻。

(5)日入:太阳落山。荆薪:烧火用的柴草。

(6)苦:恨,遗憾。天旭:天亮。

2、译文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饮酒二十首并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

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三∶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还旧居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悲从弟仲德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未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於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岁暮和张常侍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咏贫士七首

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其二∶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倾壶绝馀沥,闚灶不见烟。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其三?∶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其四?∶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其五?∶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其六?∶

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

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

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

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

其七?∶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游斜川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

;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

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

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年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

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拟古九首

其一∶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其二∶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其四∶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其五∶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其六∶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其七∶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其八∶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其九∶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乏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

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乃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陵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於王抚军座送客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讌,离言聿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其三∶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淫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其四∶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其六∶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

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其七∶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死,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志。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没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钦[鸟丕]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四,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其十二∶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其十三∶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腊日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答庞参军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款然良时,忽成旧游。俗谚?∶「

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

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

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来?

咏二疏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还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馀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闾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馀年,遑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咏三良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入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有会而作并序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

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载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

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来可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挽歌诗三首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乡庐的意思 乡 古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乡庐的意思 乡 古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乡宿的意思

标题:乡庐的意思 乡 古诗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5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