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白露的诗句 杜甫的白露诗

国学综合

杜甫白露的诗句 杜甫的白露诗

不落战神围观:℉更新时间:03-03 02:0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杜甫白露的诗句 杜甫的白露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杜甫白露的诗句 杜甫的白露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杜甫白露的诗句 杜甫的白露诗

形容白露的诗句有哪些

《白露》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为霜》

年代: 唐 作者: 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白露为霜》

年代: 唐 作者: 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白露》

年代: 唐 作者: 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白露日独立》

年代: 宋 作者: 丘葵

西风吹我鬓鬅鬙,独立庭中影随形。一岁露从今夜白,百年眼对老天青。

经秋不脱无多树,近月能明有几星。惆怅前修人去尽,后生谁可嘱遗经。

露从今夜白哪首诗

“露从今夜白”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古诗《自月夜忆舍弟》。

原文: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信,生死未卜。正值白露时节,在戍楼鼓声和孤雁哀鸣的映衬之下,诗人对兄弟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愈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此诗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情景交融,结构严谨,首尾呼应。颔联用语平易而意味新警,将“露”“月”前提、“白”“明”殿后,倒装的句式顿收奇崛之效。全诗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所作,此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四年。

乾元二年七月,杜甫由华州弃官,携家客居秦州。秦州城位于六盘山支脉陇山的西边,当时属偏远的边郡。同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当时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此诗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月夜忆舍弟

关于白露的古诗简短 关于白露的古诗及译文

1、《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2、《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代: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译文:金陵的夜晚寂静凉风四起,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白云映在水中摇动着空城,露珠晶莹低垂欲坠映秋月。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归,自古能与我相接者少又稀。只有他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让人长久地回忆起谢玄晖。

3、《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宋代: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译文:潮水涨平了沙路,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好像是在哀怨时光流逝。又是凄凉冷漠的秋天了,我远在海角天涯。 残月西堕。

白露湿衣,拂晓的凉风慢慢地吹散朝霞。走到那似曾相识绿杨堤畔,我询问起塘中盛开的荷花:“你可记得,那年我路边沽酒,敲开的是哪门哪家?”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杜甫白露的诗句 杜甫的白露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杜甫白露的诗句 杜甫的白露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白露杜甫

标题:杜甫白露的诗句 杜甫的白露诗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4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