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古诗 咏花椒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花椒的古诗 咏花椒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花椒的古诗 咏花椒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花椒为何是古代人的定情信物?其中它有何寓意?
《诗经》里面有一段来自2500年前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中就有一句“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这说的是在陈国郊外城南的歌舞会上,姑娘舞姿优美,摄人心魂,姑娘摘下了一把花椒作为信物送给了男子,男子接受了花椒也表示接受了姑娘的爱情。
而华侨之所以能够作为定情信物,也倒不是因为谐音梗之类的原因,而是因为花椒都是一串一串的,在古代这是象征着子孙繁衍,并且花椒的气味芬芳,结子则结满树,这些特征都被古人看来是美好的象征。所以在古时候有不少男女都使用花椒来定情,以此来表达希望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爱上你就想给你生一堆娃,你接受了我的花椒,就代表你接受了我想给你生一堆娃的愿望。并且因为古代的调料品较少,像这种拥有特殊芳香味道的,还可以加进菜中的东西可以说是宝贝儿了。早在先秦时期,花椒是很少见的,甚至在当时,人们拿花椒用来祭神,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花椒既有特殊的芳香味道,又很稀少,自然是奉献给神仙的不二选择。在《诗经,周颂》里面描述周成王时期辛苦劳动的情景时就说到“有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意思就是在饭菜里面放了花椒,饭菜就会变得更香了,神灵吃了这样的饭菜之后,自然就会很高兴,就能够帮助我们国家发扬光大,保佑人民平安。同时人们还将花椒制作成花椒酒,美名椒浆,是专门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例如在古代后宫里面,就有皇上的妃子住的宫殿,名曰椒房殿,而这样的宫殿,只有得宠的,地位高的妃子才能住,足以见得古人对花椒的热爱之心。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外绿荫场,手握花椒等情郎
这首诗描写的是陈国男女自由恋爱的美好场景。
第一节,“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东门外的白榆树,宛丘上的柞树林。子仲家的女儿,绿荫底下跳起舞。
第二节,“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选个好日子,在城外的广场南面相见。不去绩麻纺线,到市集上去跳舞。
第三节,“谷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好日子来到,穿过熙攘的人群。看她笑靥如锦葵,她赠送给我一捧花椒。
枌(fén),白榆。栩(xǔ),柞树。子仲,陈国的姓氏。婆娑,舞蹈。榖(gǔ),良辰,好日子。差(chāi),选择。原,平地也;前面提到东门,所以“南方之原”,应当指的是“原之南方”,也就是城东门外的广场平地。
绩,把麻丝搓成线,用以纺织。市,集市。逝,往、赶。越以,作语助,相当于“于”。鬷(zōng),会聚、聚集,这里指集市上人群熙攘的场面。迈,走、行。荍(qiáo),锦葵,夏季开紫色或白色花。
贻,赠送。握,一把。椒,花椒;古代的“椒”,一般指的都是花椒;当时花椒除了做调料之外,还是重要的香料。此处,女子赠送香料,等同于向心仪的男子表诉真情。
本诗以男子的视角出发,第一人称写就。开篇交代了陈国著名的男女交际的场所:东门之外的市集广场。男子心仪的子仲家的女儿,在白榆、柞树下的曼妙舞蹈,让他心动不已。
《汉书·地理志》说:“太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巫。故俗好巫鬼,击鼓于宛丘之上,婆娑于枌树之下。有太姬歌舞遗风。”陈国人喜欢巫觋歌舞之类的活动。用今天的话说,封建迷信活动比较盛行。但这些活动,本身也为青年男女交际游玩、恋爱定情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既然是重要的活动,那肯定少不了要挑选良辰吉日。古人对于吉日,远比现在的人要看重的多。婚丧嫁娶,无不相关,绝对是慎之又慎。
诗的第一节,是男子想女子。第二节,是吉日到来之际,女子不绩麻不纺线,来到了集市上。第三节,男子穿过人群,来到了女子身边,女子将准备好的定情信物——一把花椒放到了他的手中。虽然诗中没有提到二人的约定,但我们却可以看到男女二人心仪对方,互相心许的恋爱过程。
诗经专题第137篇,总第137篇。
诗经花椒的诗
诗经花椒的诗是《椒聊》,这是一首有关花椒的赞美诗。
过花椒的“蕃衍”来比喻家族的人丁兴旺,这个比喻新奇而又贴切,使得整首诗都生趣盎然,这首诗同时也是成语“硕大无朋”的出处。椒聊之实,蕃(fán)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jū),远条且。
聊字是语助词,所以开篇“椒聊之实”四个字就可以理解花椒的果实,“升”是古代的计量单位,盈升突出的是花椒果实的众多。“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这是对男子的赞美,称赞他身材高大魁梧,体格健硕威武。“且”是句尾的语助词,最后两句可以理解为“椒远条”,是指花椒果实繁多,味道浓烈,一串串的花椒挂满枝条,散发着香气,飘向远方。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jū)。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匊”是“掬”的古字,两手合捧,个人就很喜欢唐朝诗人于良史所写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盈匊”也是突出了花椒果实的众多。“硕大且笃”则是进一步称赞了男子的身体素质,不仅高大魁梧,而且壮实健硕,笃同时也有对品德的褒奖,给人以忠厚之感。
椒聊诗歌赏析
全诗共两小节,每节六句,句式整齐,对仗工整。整首诗最有趣的点就在于对花椒的比喻,红红的花椒一串串挂在树枝上,用来比喻人丁兴旺实在是很贴切。古代社会讲究多子多福,认为子孙众多是家族兴旺的根基,同时也是福泽延绵的一种表现。
诗中的“彼其之子,硕大无朋”也是成语“硕大无朋”的出处,“硕”指的是男子的“壮貌佼好”,大指的是“德美广博”,“无朋”指的是无与伦比,诗中是对男子的赞美,称赞他身材高大,魁梧壮硕,后来就被用来形容无比的巨大,更突出“大”的程度,和“硕大无比”是同义词。
根据《毛诗序》记载:“《椒聊》,刺晋昭公也”,认为这首诗是晋国人讽谏晋昭公的,同时也是一首预言诗,预言了曲沃桓叔“子孙将有晋国焉”。当时的人们看到“沃之盛强,能脩其政”,封地本身就强大,又能修政,曲沃的“蕃衍盛大”是可以预见的,事实也的确像他们所预测的那样,经过几十年的内战,最终是曲沃桓叔的孙子成为晋国的国君。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花椒的古诗 咏花椒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花椒的古诗 咏花椒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