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崔瑗的座右铭 东汉崔媛座右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东汉崔瑗的座右铭 东汉崔媛座右铭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东汉崔瑗的座右铭 东汉崔媛座右铭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的意思
意思是世上的荣誉没有那么重要。
出自:东汉崔瑗的《座右铭》
原文: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译文:
世上的名誉和财富都是不值得追求的,只有仁慈才是值得追求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曾有打车吕延济题注说崔瑗的兄长崔璋被别人杀了,崔瑗就手刃他的仇敌,然后逃命,被赦免才得以逃脱。于是作此铭来警醒自己,又因为经常放在座位右边,于是叫做座右铭。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强凋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道德经》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一句表明为人太过刚强会招致祸患。
在行为方面,作者要求自己做到上文所说的“慎言”,也要做到“节饮食”。这是因为饮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没有节制,便会贪婪争抢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观念上做到“知足”。
崔瑗座右铭
东汉·崔瑗《座右铭》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崔瑗为东汉“宿德大儒”、书法家,东汉学者崔裀之中子。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哥哥因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他在总结自己坎坷经历的基础上,写了一段自戒之词,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座右铭一词,乃始于此。
【白话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
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
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
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崔谖座右铭(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二) ,白居易续座右铭
座右铭---崔谖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1]。
隐[2]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ㄗㄤ脏)[3]。
在涅(ㄋㄧㄝˋ孽)贵不缁(ㄗ资)[4],暧(ㄞˋ爱)暧内含光[5]。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ㄏㄤˋ ㄏㄤˋ沆)鄙夫介[6],悠悠故难量[7]。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注释】
[1]纪纲:引申有「法则」的意思。纪,细绳;纲,粗绳。
[2]隐:审度。
[3]臧:善;在此为动词,表示赞赏。
[4]在涅:处在污浊的环境中。
[5]暧暧:形容光辉暗藏的样子。
[6]行行:形容刚强的样子。鄙夫:见识浅薄的人。
[7]悠悠:形容闲静的样子。
【注】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铭文。《文选·崔瑗<座右铭>》唐吕延济题「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 故曰座右铭也。」
【作者】
崔瑗(ㄩㄢˋ),字子玉,中国东汉书法家,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汉代名书法家,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崔瑗学问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又擅于文辞。曾任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令,兴修农田水利,造福百姓。著有文章五十馀篇。
【翻译】
不要议论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说自己的优点。
施恩惠给别人,千万不要记在心里,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可以忘记。
世俗的虚名,不值得羡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则。
做任何事情,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虚名超过自己的真才实学,不炫耀才华,不卖弄聪明,这才是圣人所称道的。
处在污浊的环境中,可贵的不是被污浊所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内敛,只求内再充实,不求表面的虚荣。
柔弱的人因为具有韧性,不容易被催折,所以适于生存;老子认为刚强容易折毁,不如柔弱容易生存,而以刚强为戒。
见识浅薄的人,老是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只有闲静不与人争,他的成功才会不可 *** 。
说话谨慎,饮食要有节制,知道满足而不贪求无餍,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如果照著这个座右铭,持之以恒的去做,日子久了以后,才德自然会发出光辉来,有如花香的四播。
【赏析】+网路资源[--中文百科在线]、[座右铭--百度百科]
续座右铭---白居易
勿慕富与贵,勿忧贫与贱;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
游与邪分歧,居与正为邻;于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
修外以及内,敬养和与真;养内不遗外,动率义与仁[1]。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不敢规他人,聊自书诸绅[2];终身且自勗(ㄒㄩˋ序)[3],身没贻后昆[4]。
后昆苟反是,非我之子孙。
【注释】
[1]率:遵循。
[2]绅: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3]勗:勉励。
[4]贻:音一ˊ,遗留。
[5]后昆:后代子孙。
【作者】
白居易(之二)(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翻译】
不要羡慕富有与尊贵,不要忧虑贫穷和微贱,自己所关心的应该是进德与修业,地位的高低哪里值得我们去操心挂虑呢?
听到毁谤的话,不必过分的忧伤;听到赞誉的话,也不必过分的高兴。自己所关心的是所作所为是否光明磊落,别人对我的毁谪与赞誉实在不值得理会。
不要任意孤行,傲气凌人,以便远离他人的羞辱。不要用巧言令色的手段去谋事求职,尊重自己的人格。
交游时要远离坏朋友,以免受引诱或影响,住所必须与正人君子为邻,能有潜移默化的功效。在这中间只有正邪的分别,除此之外没有亲疏的分别。
修养外在的功夫以达于内在,使内在更祥和真诚,修养内在时也不遗漏外在,一言一行皆依循著义和仁。
要走千里的路途,也得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高大的山峰是一粒粒微尘堆聚而成。进德修业就像这样,所重的便是日新又新。
我不敢拿这些话去规劝他人,姑且把它写在自己的腰带上,终身以此自我勉励,死后再将这座右铭遗留给我的后代子孙。
我的子孙们如果违反了这些教导,他就不是我的子孙。
【注】白居易《右铭序》:「崔子玉 《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东汉崔瑗的座右铭 东汉崔媛座右铭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东汉崔瑗的座右铭 东汉崔媛座右铭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