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练字格式 古诗练字题的方法

国学综合

古诗词练字格式 古诗练字题的方法

魔戮苍穹围观:℉更新时间:03-02 15:4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古诗词练字格式 古诗练字题的方法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古诗词练字格式 古诗练字题的方法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古诗词练字格式 古诗练字题的方法

硬笔书法练字内容古诗

  1.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5.洛神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6.·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进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拓展资料:

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

一、姿势

1、坐姿

正确的坐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在书写时身体坐正,腰背挺直,两腿自然分开,肩部放松。眼距纸一尺,胸距桌沿一拳,一手执笔一手按纸。整体保持一种舒展、灵活、放松的状态。

2、执笔

①食指靠近笔尖约3厘米(一寸)处

②拇指比食指略高或齐平

③笔杆下端轻靠于中指指甲根部

④将笔杆靠于食指根部,不要靠近虎口(角度可灵活改变)

⑤小指末端、手腕根部贴于纸面

⑥手腕与手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三指拿住笔,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靠在中指之下,手心要“空”,像握住一个鸡蛋一样。手指用力大小适中,能将笔握稳即可(用力过大时间久了会让关节变形)。运笔时,主要以手掌根的豌豆骨为支点,前臂和腕部发力带动手指。

二、心态

1、心如止水

选择一个较为安静、明亮的环境,无外物打扰,能静下心来去练习。尽量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杂念,完全投入到书写的过程中去。

2、慢

有耐心,不急不躁,初学尽量写慢一些,仔细感受顿笔、行笔的过程。如果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慢下来。

3、仔细谨慎

落笔前仔细考虑,落笔时小心翼翼,笔画长短、布局大小,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尤其是初学,要将每一个顿笔、行笔等都用心写好。

三、方法步骤

1、忘

先破后立,打破原有书写习惯,忘记以前的写法,一切从零开始,才能更快地接受新的写法,提高也就更快。

2、看

根据字帖练字,要先学会观察字。每个字的结构(上下、左右、半包围、上中下、左中右)、布局(紧凑、舒展)、笔画(类型、长短、倾斜度、起止点),都需要认真观察,并且牢记要点,练习时才能更好地加以熟悉和深化。只有学会看字,才能知道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是有问题的。此外,看字应该贯穿练字的全过程,看字帖,看自己写的,看别人写的,找出差别来,然后才好进一步改正和提升。

3、摹

即描摹,描字帖,可以对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进行初步的模仿练习,要尽量做到和字帖完全重合。初期可以通过描摹的方法熟悉字的间架结构,但如果仅仅描摹,很难在书写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

4、临

即临写,对着字帖自己写,难度较大但是对于提高能力有较明显的效果。先看,找书写的要点,然后可以不看帖自己写一写试试,或者可以一笔一划照着写,但是写的时候不要因为过于注重笔画而忽视了字整体的结构。先尽量做到“形似” ,时间久了,自然会慢慢“神似”。

5、比

学会比较。会比较是建立在会观察的基础上的。临写完之后与字帖比,找差距,如果自己看不出来可以找专业的人帮忙看看,找到差距再一点点改正;还可以与之前自己写过的字比较,找进步的地方,增强自信。

6、用

练的字要应用在生活中,不能练字认真写,平常书写又“打回原形”,纵使不能写得和练字一样好,也要有这种意识,尽力去做。

关于规范书写诗句

1.适合写硬笔书法的古诗60字以内

1.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扩展资料:

对于没有楷书基础而想练习楷书和行楷书的朋友,选帖时应注意:

第一,所选字帖的字形应当是正确规范的,这是楷书和行楷书练习的起码要求。

这里所说的规范,是指笔画和部首应该符合约定俗成的写法。结构应符合重心平稳、笔画呼应、形态变化等基本的原则。

第二,所选字帖的编写内容和形式应适合初学。要有系统性,能根据汉字的笔画、结构特点和练字的规律编写练习内容,由浅入深易于接受。

要图文并茂,既有书写方法的说明,又有附图示范,便于理解和练习;要有独特的科学练习方法,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

第三,所选字帖的书写风格应是自己喜欢的。同是较高水平的字帖,其风格可能是多样的,由于各人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同,对书法艺术的评品和喜爱的标准也就不同。

因此,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高水平的字帖作为临摹的范本,只有爱不释手,才会“心摹手追”。

参考资料来源:硬笔书法_百度百科

2.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大赛常见古诗词积累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大赛常见古诗词积累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两》)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4.写好规范字古诗

方言诚可贵,外语价更高。

若为普通话,二者皆可抛。中华千年多文豪, 神州万里留思潮。

我辈幸为炎黄孙, 熟读诗词与文骚。 无奈键盘敲得响, 写字不及外国佬。

横平竖直本是宝, 莫使国粹毁今朝。普通话,即标准汉语。

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主要通行于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则一般不说普通话,因为各地都有汉语方言,不依赖于普通话” 。

其中,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通行广东话,中国台湾地区在官方场合也使用普通话,但是口音与大陆的普通话略有差别。规范汉字:在中国大陆境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

在中国大陆,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简化字总表》实收2274个简化字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等14个简化偏旁,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有不少字“简化”时被合并,比如稻谷的谷和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和许多字的笔画。不规范字主要指:繁体字和异体字(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对允许繁体字、异体字保留或使用的“特殊”情形作出了规定: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中的手书字;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二简字(1977年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不久废止)、错别字和生造字。

诗词中炼字的方法有哪些

古人写诗词,讲究用字,即炼字.

炼字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作家在用字时要经过反复推敲锤炼,力求使表达的内容达到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古人练字的佳话。那么古人练字,有哪些讲究方法呢?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1.动词。诗歌中的动词要讲究动态之美,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如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 ,“生”字,为什么不用“升”字,因为内容要表达的是江南的的早春气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孕育了各种美好的新生命。所以用“生”字而不用“升”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联。

2.形容词。诗歌中的形容词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里的“直”字和“圆”字,一个“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一种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两个字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苍茫雄浑的自然之景,令人震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叠词,拟声词,表色彩的词。

叠词往往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描摹事物特点更形象生动,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色彩的词语,一般用来表达人物的心情,通过描写事物的色彩来增强画面感,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的心情。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昏”字表现的是一幅暗淡的色彩,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游子身在异乡的凄凉心境。

枯藤老树昏鸦

4.数量词。诗歌中的数量词在渲染气氛,描绘景物,表达情意,说明事物方面有非常巧妙的效果。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一夜”,“千树万树”,“一夜”言时间极短,“千树万树”状其数量之多,形象表达雪之大。这些数词共同描绘出边塞的秋天在一夜之间,由于大雪纷纷缀满枝头,形成了一幅雄浑瑰丽的雪景图。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古诗词练字格式 古诗练字题的方法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古诗词练字格式 古诗练字题的方法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古诗词练字字帖图片

标题:古诗词练字格式 古诗练字题的方法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3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