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预言2023年 刘基预测

国学综合

刘基预言2023年 刘基预测

一眼浮生围观:℉更新时间:03-02 14:4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刘基预言2023年 刘基预测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刘基预言2023年 刘基预测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刘基预言2023年 刘基预测

古代“预言家”刘伯温的预测,对2023年做出预言,真的可信吗?

刘伯温预言2023年大劫,可信度并不高。

刘伯温所留下的《救劫碑文》中记载“十愁难过兔虎辰蛇年”,意思就是在这些生肖年的时候将会出现大难,而2023年就是黑兔年,似乎预示今年将会有大难出现。而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刘伯温作为千年前的古人,他所做的预言可信度极低。

刘伯温所创作的《救劫碑文》和《烧饼歌》实际上不可全信,要知道《救劫碑文》和《烧饼歌》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显然在它们流传的这些年里被后人增添篡改了不少内容,也因此《救劫碑文》和《烧饼歌》中多了不少“与时俱进”的预言。

刘伯温的预言虽然广为流传,但是真正相信的人其实并不多,他所做的有关2023年灾难的预言出现概率实际并不高,并且所谓的“十愁难过兔虎辰蛇年”中并未指出具体的年份,要知道生肖年以12年为一轮,所谓的“兔虎辰蛇年”显然有很多个,因此这条预言只是捏造出的事实。

刘伯温个人简介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世称“刘青田”“刘诚意”“刘文成”“文成公”,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刘基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基具有比较系统的文学思想,在明初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基从儒家“诗教”思想出发,强调作品的教化作用,既可以对下移风易俗,也可以对上讽谕劝谏。其次,贬斥元代以来的纤丽文风,提倡“师古”,力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对于明初文风由纤丽转向质朴,起了重要作用。其著作较多,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作品传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刘基

刘伯温预言了哪些事?

预言在大家的心中是一种玄乎其玄的东西,信得人则把预言当做人生准则;不信的人则觉得这只是骗人的把戏。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

元左丞帖里帖木儿欲招安方国珍,刘基认为方氏兄弟为首犯,不诛无以惩后。方国珍重赂官府,终被招安,并授以官职,反而谴责刘基擅威福。刘基一怒之下辞官还里,以表对元朝腐败昏聩之不满。

蛰居隐退:

至正六年(1346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

明朝的刘基有过什么预言?

刘伯温预言:那是在二十年前,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刘基,明代著名大臣,世称刘伯温,他是朱元璋的开国谋臣,据说还精通“象、数、理、占”等玄理,常能预测吉凶。在朱元璋建立王朝的过程中,刘基曾为其积极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后来被封为诚意伯,很受皇帝的信赖。这天,当他觐见朱元璋时,后者突然心血来潮,要试探一下他的本领。据说,朱元璋将吃了一口的烧饼用碗盖住,然后在刘基进来时问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见刘基闭眼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打开一看,果然是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烧饼。 朱元璋见状,对刘基更为叹服。接着,他突然神情严肃地命刘基预卜朱家天下的气数如何:“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刘基赶紧回答说:“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王朝,为臣子的,若在这类问题的回答上稍有不慎,便随时可能掉脑袋,因此刘基赶紧极力奉承皇帝。但是朱元璋并不以此为满足,因为他所关心的,并非仅仅是自己在世时的王朝命运,而是朱家的天下能否延续的问题。 怀着这种疑问,朱元璋对刘基说:“虽然,自古兴亡原有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强令其预测一下王朝以后的命运。但因事关重大,刘基惊恐万分地跪下哀求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于是,朱元璋便赐给他免死金牌,令他大胆直言。就这样,君臣二人开始一问一答,刘基最终吐露出一系列预言。这些预言,被当时人记录下来,后世便称其为《烧饼歌》。 对于朱元璋身后之事,刘基首先预言道:“我朝大明一统江山,移南偏北阙,虽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乃孙。”刘基所说的“移南偏北阙”,便是预言王朝的国都将会迁移到北方。而所谓的“虽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乃孙”,意思是说:太子标虽然是嫡出,可是文星却要继承皇位,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孙子。其中的“文星”,实指后来的建文帝,而他当皇帝后会遇到很到麻烦。果然在二十年后,即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时,太子朱标病逝,随后朱元璋便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储。 听到刘基的一番话,对占卜一窍不通的朱元璋以为他说的攻城守战的问题,因此困惑地问道:“朕今都城筑得坚固,守甚密,何防之有?”刘基又接着说:“臣观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除非燕子飞入京。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江山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这一番话,即预言建文帝登位后将发生的重大变故。其中的“除非燕子飞入京”,是暗指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兴兵攻打南京。而“一院江山永乐平”则指朱棣当上皇帝后,将改国号为永乐。 那么“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是暗示什么呢?原来,协助燕王朱棣发动政变的,有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他就是姚广孝。姚广孝本是医学弟子,十四岁剃度为僧,又精通“阴阳术数之学”。洪武年间,朝廷命精通儒术的名僧集中礼部会考,道衍和尚名列前茅。他本可以受封为官,可他仅受僧服之赐。由于跟燕王朱棣志同道合,交谈甚为投契,道衍和尚便跟随燕王北上,在北平主持庆寿寺。其实,他是以佛事来掩人耳目,暗中与燕王密谋,酝酿夺权。所以,燕王朱棣发动政变成功,就是得力于道衍和尚的谋划。朱棣当上皇帝后,并没忘记这位第一号谋臣,于是恢复他的本姓,赐名广孝。此外还要他蓄发还俗,给他送来美女、房子。然而,姚广孝都没有接受,仍然做他的和尚。后来,他又受命监修太祖实录,参与编纂《永乐大典》。这么一来,刘基说的“秃顶人来文墨苑”就完全应在他身上了。至于“英雄一半尽还乡”一句,大约是指燕王朱棣篡位后,原属于建文皇帝的文臣武将大半返回故乡。 随后,刘基又一口气向朱元璋预言了明王朝的一系列大事。主要有:预言“土木之变” 的“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预言魏忠贤事的“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孩。禁宫阔大任横走。长人金龙太平时。各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朝堂,任用阉人保社稷、八干女鬼闹朝纲”;预言李自成起义的“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贝衣行。公侯不复朝金劂,十八儿孙兑上行。卦曰:木下一头了,日上一刀一戊丁。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戊子巳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等等。 实际上,《烧饼歌》中的预言,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说到满清王朝被推翻以后。但由于牵扯到王朝更替这样的大事,刘基不敢过于明言。因此其中的预言往往藏头露尾,很象谜语一般,令时人颇为费解。不过仅仅过了二十多年,明朝政局的发展,便惊人地应验了刘基的预言。 仅仅过了二十多年,明朝政局的发展,便惊人地应验了刘基的预言。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刘基预言2023年 刘基预测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刘基预言2023年 刘基预测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题:刘基预言2023年 刘基预测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3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