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下载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及答案

国学综合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下载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及答案

巫师王座围观:℉更新时间:03-02 14:15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下载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及答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下载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及答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下载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及答案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

1、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啥药

2、裤腰带系在脖子上——错记(系)了

3、黄沙搀水泥——合在一起干

4、落水的鸡毛——飞不起来

5、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6、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7、武大郎开店——高人一等

8、卖豆腐带种河滩地——水里来,水里去

9、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10、大河边上的望江亭——近水楼台

11、火盆里栽牡丹——不知死活

12、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13、老鸹喝墨水——从外黑到心

14、蚕豆开花——黑了心

15、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16、喝江水说海话——无边无沿

17、恨虱子烧棉袄——得不偿失;不值得

18、藕丝炒韭菜——清清(青青)白白

19、大海捞针——没处寻

20、雾中追车——路线不明

21、出水的芙蓉——一尘不染

22、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23、拿舌头磨剃刀——吃亏的是自己

24、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25、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26、麻袋里的铁钉——个个想出头

27、喝凉水肚子痛——自找罪受

28、喝了黄连猪胆汤——一肚子苦水

29、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30、卖米的不带升——居心不良(量)

31、大下巴吃西瓜——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32、老母猪的尾巴——拖泥带水

33、枯树根上浇水——白费功夫;白费劲

34、开水锅里揭奶皮——白费功夫;白费劲;万万办不到

35、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36、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7、开水煮白玉——不变色(比喻有胆量。或很有骨气。)

38、龙王爷招亲——水里来,水里去

39、菜篮子打水——一场空

40、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41、荷花塘里点火——偶(藕)然(燃)

42、鳄鱼上岸——来者不善

43、十月芥菜——起了心

44、木头支歪墙——硬顶

45、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46、草把做灯——粗心(芯)

47、海水煮黄连——苦上加苦

48、铁拐李摆摊——蹩脚货

49、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50、火车站的铁轨——道道多

51、起重机吊灯草——不值一提

52、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53、板上订钉——跑不了

54、竹篾穿黄鳝——串起来了

55、掉进冰窟窿里——从头到脚都

56、梦里捡钱——白高兴一场

57、开水锅里伸胳膊——熟手;手熟

58、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9、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60、灯草掉在水里头——不成

61、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62、没水吃渴死人——与我(饿)无关

63、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64、戏子教徒弟——幕后指点

65、白骨精给唐僧送饭——假心假意

66、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67、斧头打凿凿人木——一物降一物

68、窗户眼里看人——小瞧

69、同床异梦——有二心

70、诸葛亮摆空城计——不得已

71、打烂的暖水瓶——丧胆

72、冷水齐腰——凉了半截

73、秃子揍和尚——明打明;光打光

74、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

75、喝水塞牙缝,放屁扭了腰——该倒霉

76、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77、地里的庄稼苗——顺风倒

78、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79、睡在厕所边——离死(屎)不远了

80、马勺里淘菜——水泄不通

81、阿婆留胡子——反常

82、红药水抹疖子——治表不治里

83、茄子开黄花——变了种

小学语文要了解的歇后语都有哪些?

小学语文要了解的歇后语

长衫子改夹袄——取长补短

吃了黄莲吃甘草——先苦后甜

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冰天雪地发牢骚——冷言冷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兔子尾巴——长不了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趣味语文歇后语

【关于"春"的歇后语】

春蚕到死——解释:怀着丝

春草闹堂——解释:急中生智

春茶尖儿——解释:又鲜又嫩

春江水暖——解释:鸭先知

春苗得雨——解释:正逢时

春笋破土——解释:节节高;天天向上

春天的竹笋——解释:节节向上;无依

开春的柳絮——解释:满天飞

开春的兔子——解释:成群结伙

【歇后语—带"竹"的】

竹筒到水——一咕咚到底

竹筒子倒豆——全抖露出来

竹笼里藏火炭儿——早晚要烧起来

竹筛子盛稀饭——漏洞百出

竹笋出土——节节高

竹丝编的背篓——眼多

竹枕头——内中空

竹子当鼓——敲竹杠

竹竿顶天——差一大截

竹扁担挑竹筐——碰上字家人

竹林里挂灯笼——高风亮节

竹篓捉鱼——逃不脱

竹篮打水——一场空

竹竿儿肚肠——直筒子

竹竿子上炕——横管

【歇后语—人称类】

三十年开花,四十年结果——老果果(哥哥)

小蝈蝈——大肚子

木棍钉在墙上——大小算个橛(爵)

冬瓜上霜——白胡子老汉

荒坡上的枣子——小核(孩)

园外竹笋——外生(甥)

刺芭林的斑鸠——咕咕(姑姑)

凉水和面——就就(舅舅)

袖里点灯——小伙子

猪蹄子不放盐——淡脚(旦角)

【谐音篇】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跟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着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着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里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寿星骑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动物歇后语有哪些,趣味动物歇后语大全

动物歇后语有哪些,趣味动物歇后语大全

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

夜猫子进屋准没有好事

猫鼠交朋友信不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鼠爬称钩自称自

老鼠掉进米缸里一半喜一半忧

老鼠同猫睡练练胆子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耗子的眼睛只看一寸远

耗子拿枪窝里反

耗子掉到醋缸里 一身酸味

耗子伸腿小手小脚

耗子逗猫没事找事

耗子嫁女讲吃不讲穿

耗子吃砒霜翻白眼

耗子滚到面柜里乐糊涂了

耗子舔猫鼻子自己找死

耗子窟窿(kū long)填不满

耗子上吊猫逼的

耗子啃木箱闲磨牙

耗子钻灰堆闭着眼混

耗子进老鼠夹离死不远

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耗子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耗子爬竹竿一节一节来

耗子偷米汤勉强糊得着嘴巴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抓耗子多管闲事

狗咬乌龟无从下口

狗吃青草长着一副驴心肠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贵州驴子学马叫南腔北调

麻雀飞进烟囱里有命也没毛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不是风,就是雨

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屎壳郎戴花丑美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亮(量)

犬守夜,鸡司晨各守本分

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苍蝇飞进花园里装蜂(疯)

老虎头上打苍蝇好大的胆子

洞庭湖里的老麻雀胆子不小

狗赶鸭子呱呱叫

老鸦站树头呱呱叫

鸭子下水呱呱叫

麦田捉龟十拿九稳

笼里抓鸡十拿九稳

三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

荞麦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稳

骑毛驴不用赶道熟(肯定不是沿海地区产生的)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来源于北方)

山猪嘴里的龅牙包不住(不可能在平原地区流行)

看见骆驼说是马背肿少见多怪(跟沙漠地区关系更密切)

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铁公鸡 一毛不拔

属蚂蝗的 吸血鬼

天下乌鸦 一般黑

回民赶集(诸)猪事不问

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官)

王八肚子插鸡毛(归)龟心似箭

山鸡吃着黄连子苦在心窝不敢啼(提)

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

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

鹰飞蓝天狐走夜道各走各的道

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

马路不叫马路公道

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

鞋子里跑马没几步

对牛弹琴不看对象

捉住驴子当马骑--不识货

麻雀鼓肚子--好大的气

打蛇打在七寸上击中了要害

河里的鸳鸯--一对儿

虾子落锅死了还是红的

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

拔了毛的鸽子--看你咋飞

海底动物--不见天日

蚯蚓走路伸一下,缩一下

剥了皮的蛤蟆三-心不死

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乌龟看青天缩头缩脑

虾公掉进油锅里闹个大红脸

麻雀回家叽叽喳喳

耗子掉到书箱里咬文嚼字

乌龟笑鳖彼此彼此

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

牛皮鼓湿水不响

牛皮鼓,青铜锣不打不响

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

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

牛粪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小升初语文必考歇后语

1.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思(丝)路不对

2.一串钱九百九——不成调(吊)儿

3.一根麦秆打鼓——不想(响)

4.一跤跌在青云里——交好运(云)

5.二两棉花打絮——谈(弹)不上

6.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7.七十岁配眼镜——老话(花)

8.下巴底下支小锅——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伞——临(淋)到头上了

10.下雨出太阳——假情(晴)

11.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了

12.大麦去了皮——白人(仁)

13.大胡子——难题(剃)

14.丈八的灶台——高照(灶)

15.山林中烧火——就地取材(柴)

16.云彩上点灯——空挂名(明)

17.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18.木排下水——不成(沉)

19.嘴上涂石灰——白说(刷)

20.藕炒黄豆——钻空(孔)子

21.瓦匠的双手——多疑(泥)

22.月下提灯——虚挂名(明)

23.六七八九——没食(十)

24.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25.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6.孔夫子的口袋——书呆(袋)子

27.石头蛋子腌咸菜——一言(盐)难尽(进)

28.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29.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3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1.皮匠不带锥子——真(针)行

32.对着窗户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3.老鼠跳到琴上——乱谈(弹)

34.老蜘蛛的肚子——净是私(丝)

35.竹林里栽柏树——亲(青)上加亲(青)

36.年初一吃酒酿——头一遭(糟)

37.灯草做拐杖——做不得主(拄)

38.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39.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40.冻豆腐——难办(拌)

41.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42.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

43.草把作灯——粗心(芯)

44.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

45.响鼓不用重锤——一点就明(鸣)

46.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

47.旗杆上挂剪刀——高才(裁)

48.保温瓶的塞子——赌(堵)气

49.唐僧念经——一本正(真)经

50.高山上打锣——四方闻名(鸣)

二、比喻类

1.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2.一肚子加减乘除——心中有数

3.一盘象棋下两天——棋逢对手

4.一粒老鼠粪——搞坏一锅汤

5.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6.二锅头的瓶子——嘴紧

7.二十一天孵不出小鸡——坏蛋

8.十月里的鸡冠花——老来红

9.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

10.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1.七个钱对半分——不三不四

12.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

13.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

14.八十岁学吹打——出息不大

15.九月里的甘蔗——甜到心

16.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17.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18.三伏天喝凉茶——浑身痛快

19.三人两根须——稀少

20.三只脚的板凳——不稳

21.上天摘星星——异想天开

22.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23.大松树作烧火柴——大材小用

24.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

25.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6.大门上的春联——一对红

27.大象屁股——推不动

28.下雨天打麦子——难收场

29.下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

30.下雪天过独木桥——提心吊胆

31.公鸡尾巴——翘得高

32.山西骡子学驴叫——南腔北调

33,山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34.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35.口里含冰糖——嘴甜

36.小偷进牧场——顺手牵羊

37.开了瓶的烧酒——好冲

38.无根的浮萍——成不了栋梁材

39.井底的蛤蟆——见识少

40.太岁头上的土——动不得

41.乌龟找甲鱼——正是一路货

42.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别提了

43.飞机上吊蟹——悬空八只脚

44.飞机上聊天——空谈

45.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46.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47.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48.井底雕花——深刻

49.木板上钉钉——个个算数

50.切菜刀剃头——危险

老北京趣味歇后语释疑

二龙坑的鬼——跟上啦!

北京西城二龙坑,即前清郑王府附近,辛亥后,府邸售与中国大学为校址。此处旧时是一片荒地,俗名“烂死岗子”。凡清贫人家死了人,无力发送出殡,多将死者尸体用芦苇席卷裹埋葬于此。民间有“二龙坑闹鬼” 的传说,有人夜间倘若必须路过此处,须三五成群结伴,又唱又喊以壮胆,其实乃自欺欺人。

西直门到海淀——拉啦!

这是旧时北京人力车夫常说的一句谚语。

原来,由西直门到海淀距离不远,而且是从市内去颐和园的必经之路。人们常借用这句歇后语表达儿童排泄粪便而不知预先告诉家长,却以此诙谐之语道出。

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

北京天桥是旧时江湖卖艺人聚集的地方,其所练武艺,五花八门。有吞活蛇者,有吞宝剑、铁球者,有以头开砖者,有练刀枪把式兼卖大力丸者,有摔跤、耍中幡者……其实,天桥的把式并非净说不练,如吞宝剑、吞铁球、吞活蛇乃是真功夫,有时竟在表演时口吐鲜血,其艰苦可见。

打磨厂的大夫(医生)——懂得帽(董德懋)!

北京正阳门外迤东有一条街,名叫“打磨厂”。当年在这条街路南有一位中医师挂牌应诊,此人姓董名德懋,医术一般,故有此歇后语之流传。“懂得帽儿?” 乃北京俗语,意即什么都不懂,带有轻蔑的口气。

老太太上电车——你先别吹!

旧时,北京有轨电车每到一站停下,待乘客登车毕,售票员则以铜哨通知司机启行。车将开时,老太太从后面赶来,招呼售票员莫吹哨。此句乃讽刺爱“吹牛皮”者。

活跃于北京人口头上的歇后语,其条目之多,不胜枚举,其历时之久,数百年而不衰;且涉及人物、政治、名胜、民俗、宗教等诸多方面之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而趣味盎然。

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

这是康熙皇帝继位后,逐渐流传于京城的一条歇后语。

康熙皇帝为避免皇子争夺帝位而诱致萧墙之祸,一改退位前公布继承人之旧制,而将诏书存放于太和殿匾额后面,直待临死或退位时当众取下宣诏。文武大臣于宣诏前,面对复杂而残酷的政治斗争不知依傍哪位皇于,在诸多激烈竞争帝位的皇子之间,首鼠两端,莫衷一是,虑及将来仕途而深感无依无靠。

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以及宛平城里做知县——跪着的差使。

这两条歇后语,迄今仍被上年纪的老北京人津津乐道。

宛平城位于北京西南,乃咽喉要道,拱卫京师之重镇。按明清旧制,京师城区分别划归宛平县和大兴县管辖,中轴线以西,皆属宛平县界,以东皆属以大兴县界。

明清两代时,上自皇帝下至朝廷重臣,凡赴西南各省办事者,皆出入宛平城。京官出行,朝廷在此为其饯行,知县须跪迎跪送;外埠封疆大吏进京先在宛平城落脚,知县亦须跪迎跪送,丝毫不敢怠慢,故有“跪着的差使”一说。区区七品芝麻官,为一顶乌纱而常年卑躬屈节,亦良可叹矣!

宛平县管界内的先农坛,特为皇帝辟有一亩三分地,供其每年春季来此耕耘,以皇帝亲事稼穑而告诫臣民莫违农时。秋收后,知县照例须向皇帝征税,以示皇帝带头遵纪守法。而七品知县胆敢向皇上征税,又有欺君犯上之罪,按律当斩,姑念其为国家收税,死罪可免,而官是绝对不能再做了。皇帝交税后,即为宛平知县罢免之时,久而久之遂成定例。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下载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及答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下载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及答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语文知识大全谚语

标题: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下载 语文知识大全歇后语及答案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3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