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 古诗 早行古诗意思讲解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早行 古诗 早行古诗意思讲解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早行 古诗 早行古诗意思讲解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刘驾的诗词《早行》原文和赏析
《早行》
唐?刘驾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
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
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孤城。
莫羡居者闲,溪边人已耕。
【赏析】
作为晚唐的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刘驾对农民艰辛的生活有着较为深切的了解,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这首诗虽然写“早行”,但是,在着力渲染出早行时的苍茫气氛以及早行者悲苦情怀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开辟出新的意境,以早行者的苦衬托出农人更苦。从而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厚。这既显示出诗人谋篇布局的匠心,也显示出此诗与闲适的田园诗异趣。
诗的前半部分写早行所感,后半部分写早行所见。首联把诗人因为早行而深情恍惚的模样形象地刻画出来。颔联描摹人物心理,表达出诗人早行时的那种特有的悲怆、孤寂的心理感受。
“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孤城”两句,描写旅途早行时的特定景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萧瑟寂静的清晨行旅图。夜色苍茫,阒无一人,依稀可以望见远处的树木,想来那些栖息的鸟儿还在依枝恋巢;天边,残月西沉,微茫的月光照耀着一座孤孑的城池。这些景中描写中寄托了诗人的羁旅之苦,“栖禽未分散”是说天色还早,鸟儿尚未活动,容易勾起人“羁鸟恋旧林”的情怀;“落月照孤城”则表明黑夜将阑,黎明快要到来,同时,“孤城”正映衬着诗人的孤独心境。末联忽然一转,通过“人已耕”的眼前之景,衬托出诗人因早行而自感寂苦的内疚,也衬托出农人的辛勤,表达出对农夫辛勤耕作的赞美和对农夫备受辛劳的同情。
扩展阅读:刘驾的主要作品
皎皎词
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
班姬入后宫,飞燕舞东风。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一作长安抒怀寄知己)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
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
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送友下第游雁门
相别灞水湄,夹水柳依依。我愿醉如死,不见君去时。
所诣星斗北,直行到犹迟。况复挈空囊,求人悲路岐。
北门记室贤,爱我学古诗。待君如待我,此事固不疑。
雁门春色外,四月雁未归。主人拂金台,延客夜开扉。
舒君郁郁怀,饮彼白玉卮。若不化女子,功名岂无期。
读史
平地见天涯,登高天更远。功名及所望,岐路又满眼。
万金买园林,千金修池馆。他人厌游览,身独恋轩冕。
苦寒吟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半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求杜牧《早行》的翻译
早行
唐代:杜牧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
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翻译(译文):
起早赶路,自己上马启程以后,无力地垂着马鞭,而让马自己自由地前进;走过了数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还未听见鸡鸣。
出发以后,依然梦思缕缕,睡意绵绵,足见其赶路之早。只有在林下路过,才会被落叶所惊醒。
此刻天时尚早,天宇大地还笼罩于一片迷蒙的夜色之中。前路漫漫,思绪纷乱,各种各样的操心也就油然而生。
当僮仆抱怨路途艰险,漫漫无际的时候,早行时的凄清气氛、早行者的孤苦情绪,情景交融地表现了出来。
《早行》这个古诗什么意思?
这首诗题为《早行》,是诗人就切身所感、亲目所见之事,写出旅人行早路的感受。
前四句写早行所感。起早赶路,诗人没明说早到什么时候,他只诉诸感觉。说自己上马启程以后,残梦若断若续;不知走了多么一会,被马嘶声惊醒,才发现自己原来在赶路。“马上续残梦”,使人意会到诗人是由梦乡中被唤起来上路的。以致出发以后,依然梦思缕缕,睡意绵绵,足见其赶路之早。“马嘶时复惊”,是对上一句诗的承接和申述,进一步强调出“早行”来。从马上续梦到马嘶惊梦,暗示出时光的流逝、地点的变迁,而诗人却仍是恍恍惚惚,悠悠哉哉,确因“早行”之故。同时,以马嘶声反衬出夜色未退时的寂静无声,以“马嘶”惊动了续着残梦的诗人,这就把行旅者早行时的情景,十分真切地描摹了出来。
如果说,第一、二句是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态来写早行的话;那么,第三、四句则是诗人通过自己的心理来写早行。“心孤多所虞”,正反映出晚唐时期动乱的社会现实中,诗人早行时的心理状态。此刻天时尚早,天宇大地还笼罩于一片迷蒙的夜色之中。这种情景,对于一个野旅行役者来说,是会产生一种孤独寂寞之感的。前路漫漫,思绪纷乱,各种各样的操心也就油然而生。甚至连一声马嘶,也会使人感到空气顿时凝重起来,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诗人的心绪不宁、心神不定,不言而喻。从“僮仆近我行”中,即可感觉出诗人内心的趋向:他在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获得一种安全感。或者说,他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因此,这两句诗明显地表达出诗人早行时的那种特有的悲怆、孤寂的心理感受。
后四句写早行所见。“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孤城”,这是旅途早行时的特定景象。因为夜色迷漫,万物俱寂。所以,诗人也只能依稀可见一些景物:近处的树木寂静地站立着,想来那些栖息的鸟儿还在依枝恋巢;远处的天边上悬挂着残月,微茫月色下隐约矗立着孤孑的城池。这里,诗人展现的是一幅萧瑟寂静的清晨行旅图。同时,诗人寓情于景,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羁旅情怀。由栖禽未散的情景,自然会勾起行旅者的“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的乡思;以孤城映衬着早行者的孤独心境,自然也会牵动行旅者的“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客愁。至此,早行时的凄清气氛、早行者的孤苦情绪,情景交融地表现了出来。
最后,诗人宕开一笔,劝慰自己道:“莫羡居者闲,溪边人已耕。”这是由早行时见到的另一种景象引起的感叹。即通过早行时所见“人已耕”的眼前之景,抒写了“莫羡居者闲”的情怀。诗句写得蕴藉自然而又耐人寻味:其一,它蕴含着一种自责。是诗人对因早行而自感寂苦的内疚;其二,它又蕴含着一种自勉。诗人触景生情,“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深感必须振奋精神,催马前行。然而,更为主要的,是全诗通过层层渲染已把早行者的寂苦心情写得十分充分的基础上,点出“溪边人已耕”来,突出农人的辛勤,表达出诗人对农夫辛勤耕作的赞美和对农夫备受辛劳的同情。
作为晚唐的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刘驾对农民艰辛的生活有着较为深切的了解,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反贾客乐》,说贾客四处奔波辛勤已极,而农民却羡慕他们,因为“农夫更劳辛”。《桑妇》写农妇因春蚕未老,桑叶已尽,只好起早,赶往远处采摘。等等。这首诗虽然写“早行”,但是,在着力渲染出早行时的苍茫气氛以及早行者悲苦情怀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开辟出新的意境,以早行者的苦衬托出农人更苦。从而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厚。这既显示出诗人谋篇布局的匠心,也显示出此诗与闲适的田园诗异趣。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早行 古诗 早行古诗意思讲解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早行 古诗 早行古诗意思讲解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