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国学综合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魔的低语围观:℉更新时间:02-29 17:3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咏诗怀古诗结构 内容 表现手法 抒发情感

咏史怀古诗

一、

积累咏史怀古诗的基本常识

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咏史诗: 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诗: 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代表作家:

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

3、【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

5、【咏史怀古诗的意境】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6、【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内容及情感】

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⑴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⑵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①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唐代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⑶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②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③李商隐的《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⑷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

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如杜甫的《蜀相》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⑸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7、【常用的技巧手法】

“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1)抒情方式:①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②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

A、《桂枝香》王安石 金陵怀古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B、《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赁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2)描写手法:①用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②对比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③虚实结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④联想想象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修辞手法:拟人

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第二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

此外还有直抒胸臆、象征、衬托、比喻、对偶等手法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

二、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体悟意图、领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手法)

弄清史实 → 体悟感情 → 分析技巧

归类,探求主旨

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这是最基本的。

举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解题步骤】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 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怀什么古);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2)比喻。(手法)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1)、请简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反衬。一二句先从视觉写梁园的繁盛不再。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三、四句作者别开生面,从“庭树不知”的角度以乐景写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见伤痛了。

咏史怀古诗中常用意象和情感

很想为您解决问题 但是我无能为力,希望您能把关键词 在修改一下 让更多的百度知道的好友给您解决更满意的答案,。

怀古咏史诗表达的情感

(一)怀人伤己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诗人的遭遇与昭君相似:一是王昭君出塞“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飘泊西南天地间”;二是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 从诗的表面来看,是咏昭君,实际上是借昭君来感怀,来寄托自己不被重用的忧思和怀才不遇的感伤。

小结一:怀人伤己寄寓作者情感

仰慕先贤之敬意;先贤失意之痛惜;壮志未酬之怅惘;怀才不遇之感伤;建功立业之渴望。

(二)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1.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一片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通过昔盛今衰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

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诗人以不变写变,山、潮、水、月伴寂寞空城,而六朝繁华已成旧时陈迹。借六朝的衰亡来抒发物是人非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小结二:怀古伤今寄寓作者情感

昔盛今衰之感慨;国运衰微之担忧;骄奢淫逸之抨击;人民疾苦之同情;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叹。

(三)理性反思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如:杜牧的《赤壁》这首诗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小结三:理性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对历史作冷静思考,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

总结:咏史怀古诗常见的主题情感:

对古人:仰慕先贤之敬意;先贤失意之痛惜。

对自己(积极或消极):建功立业之渴望;壮志未酬之怅惘;怀才不遇之感伤。

对国家对时代:(忧国伤时)昔盛今衰之感慨;国运衰微之担忧;骄奢淫逸之抨击;人民疾苦之同情。

对自然(物是人非、世事变迁、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叹。

对其它(一些哲理思考)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情感

标题: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19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