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水岭古诗 过分水岭古诗拼音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过分水岭古诗 过分水岭古诗拼音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过分水岭古诗 过分水岭古诗拼音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温庭筠诗词《过分水岭》原文译文赏析
《过分水岭》
唐代: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译文】
溪水奔流,看上去无情却有情,进入山中三天,溪水总是伴着我前行。
登上岭头,就要和溪水分头而行,听到流水一夜潺湲作响如同深情的惜别之声。
【注释】
分水岭:一般指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这里是指今陕西省略阳县东南的嶓冢山,它是汉水和嘉陵江的分水岭。
岭头:山头。
分头:分别;分手。《文苑英华》作“分流”。
潺湲(chányuán):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这里是指溪水流动的声音。
【赏析】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诗意美的一种艺术手段。这首短诗,很能说明这一点。
诗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是今陕西略阳县东南的嶓冢山。这是秦蜀或秦梁间往来必经之地,是唐代的交通要道,故一般径称分水岭而不必冠以所在地。题称《过分水岭》,实际上写的是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以及由此引起的诗意的感受。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溪水无情却似对我脉脉有情,进山三天得以有它伴我同行。
首句从溪水写起。溪水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在这里“无情”是用来引出“有情”的,“有情”二字是一篇的眼目,下面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写的。“似”字用得恰到好处,它暗透出这是诗人时而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这个“似”字,语意灵动轻妙,且与全诗平淡中见深情的风格统一。开头一句在点出“有情”的同时,也就设置了悬念,引导读者去注意下面的解答。
次句叙事,暗点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嶓冢山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因为山深,所以“入山三日”方才到达岭头。山路蜿蜒曲折,缘溪而行,所以行人感到这溪水一直在自己侧畔同行。其实,入山是向上行,而水流总是向下,溪流的方向和行人的方向并不相同,但溪水虽不断向相反方向流逝,而其潺湲声却一路伴随。因为深山空寂无人,旅途孤孑无伴,这一路和旅人相伴的溪水就变得特别亲切,仿佛是有意不离左右,以它清澈的面影、流动的身姿和清脆的声韵来慰藉旅人的寂寞。我们从“得同行”的“得”字中可以体味到诗人在寂寞旅途中邂逅这位有情良伴的欣喜。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登上山岭头就是我俩的分手之处,潺湲流淌与我惜别一夜有声。
在入山三日,相伴相依的旅程中,溪水有情之感不免与日俱增,因此当登上岭头,就要与溪水分头而行的时候,心中便不由自主的涌起依依惜别之情。但却不从自己方面来写,而从溪水方面来写,以它的“惜别”进一步写它的“有情”。岭头处是旅途中的一个站头,诗人这一晚就在岭头住宿。在寂静的深山之夜,耳畔只听到岭头流水,潺湲作响,彻夜不停,仿佛是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这“潺湲一夜声”,暗补“三日同行”时日夕所闻。溪声仍是此声,而当将别之际,却极其自然的感到这溪水“潺湲一夜声”如同是它深情的惜别之声。在这里,诗人巧妙的利用了分水岭的自然特点,由“岭头”引出与溪水的分头,又由分头引出惜别,因惜别而体会如此溪声。联想的丰富曲折和表达的自然平易,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写到这里,溪水的有情已经臻于极致,诗人对溪水的深情也在不言之中了。
分水岭下的流水,潺湲流淌,千古如斯。由于温庭筠对羁旅生活的深切体会,对朋友间友谊的分外珍重,他才能发现溪水这样的伴侣,并赋予它一种动人的人情美。在这里,与其说是客观事物的是诗意出触发了诗人的感情,不如说是诗人把自己美好的感情移注到了客观事物身上。
扩展阅读:后世研究之生平考证
后世对温庭筠生平和创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证。学界对温庭筠生平的研究论著主要有:夏承焘的《温飞卿年谱》、邹啸的《温飞卿与鱼玄机》《温飞卿与柔卿》、顾学颉的《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旧注辨误》《新旧唐书温庭筠传订补》《温庭筠交游考》、陈尚君的《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也谈温庭筠生平之若干问题》、王达津的《温庭筠生平之若干问题》、黄震云的《晚唐诗人温庭筠是温彦博的七世孙》《温庭筠籍贯及生卒年》《对〈温庭筠生年新证〉一文的意见》《温庭筠累年不第偃蹇终生及其原因考》、牟怀川的《温庭筠生年新证》《关于温庭筠生平的若干考证和说明――兼驳〈意见〉》、《温庭筠从游庄恪太子考论》《温庭筠改名案详审――兼辨两〈唐书·温庭筠传〉之误》、徐陶的《温庭筠入蜀考辨》《温庭筠从宗密禅师结社考》《温庭筠开成年间事迹考》、刘范第的《温庭筠贬谪时地辨》、彭志宪的《温庭筠未曾再贬及有关问题》、殷大云和黄震云的《温庭筠生平纪事和诗文系年(上、下)》、梁超然的《温庭筠考略》、成松柳《温庭筠研究》、黄立芹《温庭筠“士行尘杂”考辨》等。
古诗过分水岭的意思(过分水岭古诗)
1、过分水岭这首诗的意思。
2、过分水岭的诗意是什么。
3、古诗《过分水岭》。
4、过分水岭全诗。
1.过分水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
2.此诗抒写作者在过分水岭时和溪水的一段因缘及由此产生的感受。
3.语言朴素而似散文,却又颇富情趣。
4.全诗运用人格化的手法,赋予溪水以人的特征,具有人的思想感情。
5.作者不写自身的孤独寂寞,而从本是无知无情的溪水来写,化无情之物为有情,立意新颖,想象丰富,显得格外有情致。
6. 原文过分水岭: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7.岭头便是分头处⑵,惜别潺湲一夜声。
...中的“潺湲”的意思是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潺湲(chán yuán):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这里是指溪水流动的声音。
诗句的意思:登山岭头就是我俩分手之处,潺湲流淌与我惜别一夜有声。
全文:
过分水岭
[ 唐 ]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赏析:
分水岭下的流水,潺湲流淌,千古如斯。由于温庭筠对羁旅行役生活深有体验,对朋友间的情谊分外珍重,他才能发现溪水这样的伴侣,并赋予它一种动人的人情美。与其说是客观事物的诗意美触发了诗人的感情,不如说是诗人把自己美好的感情移注到了客观事物身上。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过分水岭古诗 过分水岭古诗拼音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过分水岭古诗 过分水岭古诗拼音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