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下一句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是什么

国学综合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下一句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是什么

三界杀神围观:℉更新时间:02-29 07:1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下一句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是什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下一句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是什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下一句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是什么

铁匠铺卖豆腐,黄连树下唱小黄,歇后语

铁匠铺卖豆腐-----人硬货不硬。铁匠打铁钢铁在手铮铮硬汉卖的不是刀枪而是软软的豆腐所以说人硬卖得货却软而不硬,一般用来指人徒有其表没有真才实学。

黄连树下唱小曲-----苦中作乐。黄连其味苦人在其下哼唱小曲自得其乐。多指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乐观向上。

买卖的歇后语及答案

01、 化妆店里的买卖——成人之美

02、 沙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03、 弟兄分家争勺子;案板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04、 自由市场做买卖——讨价还价

05、 瞎子站柜台——死等买卖;死等这桩买卖

06、 王花儿做的买卖——老子来了

07、 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一棰子货;砸锅了;一捶子买卖;锤子买卖;一锤子的买卖;棰子货;一回买卖;回买卖

08、 三分钱开店铺——小买卖

09、 投机商做买卖——招摇撞骗

10、 瓦罐子里锤核桃——一下子的买卖;一锤子买卖

11、 黄瓜打驴——剩半截儿;一去半截;只是一下的买卖;把半截子跑了;败兴半截;去了一多半

12、 四牌楼底下卖丧棒——独家买卖

13、 罐子里舂海椒——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交易

14、 一锤子买卖——不留余地

15、 沙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

16、 货真价实的买卖——不掺假

17、 丝瓜头敲锣——一锤子的买卖

18、 飞机上做买卖——要价高

19、 二分钱买卖——本小利微

20、 当铺的买卖——沾手三分肥

21、 买卖人种田——改行

22、 没本钱的买卖——赔不起;赚起赔不起

23、 姜太公做买卖——样样赔本;样样贴本

24、 醋没做酸打了缸——赔本的买卖

25、 砂锅子捣蒜——一锤子买卖;一锤子的买卖

26、 沙锅子里捣蒜——一锤子买卖

27、 杂货店的买卖——挑挑拣拣

28、 戏台上卖螃蟹——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29、 铁匠做买卖——样样过得硬

30、 铁匠铺的买卖——件件都是硬货

31、 沙锅里捣蒜——一锤子买卖;一锤交易;露底了

32、 肉秦秦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33、 闹市区做生意——买卖兴隆

34、 黄瓜敲锣——去一半;一锤子买卖

35、 棺材铺的买卖——死活都要钱

36、 茶馆里的买卖——滴水不漏

37、 菜瓜打锣——一锤子买卖

38、 半夜做买卖——暗中交易

39、 趁你病——挞你订(挞定,是地产买卖术语,放弃交易之意,全句解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40、 粥铺里买卖——热闹一早晨

41、 案板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42、 百货店里的买卖——挑挑拣拣

43、 王小二做买卖——净打如意算盘;尽打如意算盘

44、 姜子牙开算命店——买卖兴隆

45、 三分钱的买卖——发不了大财;本小利薄;发不了财

46、 捡的麦子做饼卖——干赚钱;无本的买卖;净落;净赚

47、 卖豆腐的扛戏台——买卖不大,架子不小;生意不大架子大

48、 外国人的买卖——洋货

49、 冷天卖冰棒——不知买卖经

50、 买棺材搭铺盖——好买卖

51、 吹着喇叭找买卖——没事找事

52、 上门买卖——不做不成

53、 哑巴做买卖——指手划脚

54、 赔本赚吆喝——落个买卖人儿

55、 买卖人的匾——财源茂盛

56、 闯江湖的买卖——骗人

57、 孔夫子跑买卖——所学用不上了

58、 半夜里做买卖——暗中交易

59、 砂锅里捣蒜——一锤子买卖;一锤子砸了它

60、 吹着唢呐找买卖——没事找事

61、 养蜂的赶集——甜买卖

62、 捡来麦子做烧饼——无本的买卖

63、 搭戏台卖螃蟹——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64、 吹糖人的搭台子——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65、 铁匠作买卖——样样过硬

66、 打仗做买卖——战争贩子

67、 沙锅里砸蒜——一锤子买卖

68、 财神庙里上布施——赔钱买卖

69、 闹区做买卖——生意兴隆

70、 沙锅子捣蒜——一锤子买卖;一捶子共

71、 大同的买卖——拦腰打

72、 二分钱的买卖——小本生意;本小利微

73、 黄瓜打大锣——一去一大截;一去一大截子;一槌子交易;一槌子买卖

74、 二分钱做买卖——本小利微

75、 沙锅砸蒜——砸到底;一锤子买卖

76、 石头上种花——赔本的买卖

77、 自由市场的买卖——讨价还价

78、 上门的买卖——不做不成;倒不好做;好做

79、 马氏奶奶——冲坏买卖

80、 砸锅卖铁——一锤子买卖;豁出去了

81、 三分钱开当铺——小买卖

82、 肉案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83、 姜子牙开算命馆——买卖兴隆

84、 服装店里的买卖——一套一套的

85、 豆腐店的买卖——软货

86、 冬天贩冰棒——不懂买卖经;不识时务

87、 大年夜卖年画——不懂买卖经

88、 搭起戏台卖豆腐——买卖不大架子大

89、 搭起牌楼卖酸枣——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90、 搭棚子卖绣花针——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91、 周仓卖刺猬——货不怎么样,买卖挺扎手

92、 卖豆腐搭戏台——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93、 钢铁公司的买卖——都是硬货

94、 黄瓜打锣——去了一大截;去了半头;去了半陀;一锤子买卖;去了大半截;去了半截;不禁摔打;克打一半;酣打一半头;一槌子的买卖;去一大截;丢了半头;克了半头;去了一错;去了一截;去了半砣;克了半砣

95、 唱戏的做买卖——改了行

96、 屎窑里的买卖——肮脏勾当

97、 破烂市上的买卖——没好货

98、 冷天贩冰棒——不知买卖经

99、 豆腐店里的买卖——尽是软货

100、 赶场做买卖——随行就市

101、 罐子里捣蒜——一锤子买卖

102、 姜太公作买卖——样样赔

103、 菜瓜打大锣——一锤子买卖

104、 吵锅子捣蒜——一锤子的买卖

105、 吹着喇叭揽买卖——没事找事

106、 搭牌楼卖针——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107、 搭起戏台卖虾米——买卖小,架子大

108、 两个人做买卖——缺一不可

109、 没本钱买卖——赚起赔不起

110、 沙锅子倒蒜——一锤子买卖

111、 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

112、 砂锅砸蒜——一锤子买卖;一锤子的买卖

113、 十二月贩扇——背时的买卖;不知时令

114、 石头上种瓜——白费工夫;白费劲;枉费工;赔本的买卖

115、 铁匠铺里的买卖——样样过得硬;硬碰硬

116、 县太爷做买卖——官商

117、 阎王开店铺——做鬼的买卖

118、 粥铺的买卖——热闹一早儿

119、 粥铺里的买卖——热闹一早

描写人才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描写人才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描写人才的歇后语

巴掌心里长胡须—老手

【注释】巴掌心:手掌。长胡须:指说年纪“老户。指熟悉某种事情,操办起来很老练的人。

【例句】“嗬,你还真有两下子!”宋少英同意王尚青的解释,笑笑说:“真是巴掌心里长胡须—老手了。”(黎汝清《万山红遍》)

半天云里打灯笼—高明

【注释】在半天空云彩里打灯笼使高处明亮,故为“高明”。用其转义,赞扬人本领高明。

【例句】(老汉)

微微一笑,不说数目,却把李克拉到他的牛面前:“起眼一看便知你是个半天云里打灯笼—高明又高明的角色。”(克非《春潮急》)

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

【注释】本指在高空的手。转指有某种擅长的人。

【例句】尤占魁信服地说:“对,以后你出谋划策,我冲锋陷阵就是了。嘿嘿,你呀,我又把你好有一比:半天云里拍巴掌。”陈尚仁忙问:“此话怎讲?”尤占魁说:“高手!”(罗旋《南国烽烟》)

大麦芽做怡糖—好料子

【注释】怡糖:用米和麦芽为原料制成的糖。大麦芽是制造怡糖的好原料。比喻做某事、某物的合适人选或材料。

【例句】小明那孩子脑子聪明,又有一股钻劲,谁都说他将来会是大麦芽做怡糖,搞科研的好料子。地瓜甩到墙上—成了个撅儿

【注释】撅儿:撅子,短而尖的木桩子,与“角儿”谐音。角儿:角色。嘲讽人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

【例句】他刚要离开,又想起什么:“咱建材系统上年的先进批下来了,……给了八十元奖金,你要等用,明天就……找会计取了……”“哟!地瓜甩到培上,他倒成了个撅儿呢!”话虽这么说,秀石还是挺高兴。(马秋芬《远去的冰排》)

额角头上搁扁担—头挑

【注释】脑门子上放个扁担,没法用肩膀来挑,要用头来挑,故为“头挑”。指最上等的。

【例句】说真的,原先我认为自己队里的棉花长势是额角头上搁扁担,头挑了,哪里知道跟海燕大队一比,竟差了一截子!额壳上糊滴鸡屎—上酱

【注释】额壳:方言,额头。澹鸡屎:稀的鸡屎。脑门糊了塘鸡屎,像是涂上了酱。酱:与“将”谐音。指本事大的人。含讽刺或谐谑意味。

【例句】“张政委收鱼钱,真是额壳上糊澹鸡屎—上告(将)!”“只要他肯出面,一定马到成功!”(陈木香《出傻气》)

二齿钩子挠痒—是把硬手

【注释】二齿钩:一种农具,有二齿,铁制。尖而硬的二齿钩,自然是“硬手”。指有能耐。

【例句】小爷们儿真行啊,干活不藏奸躲徽,马上马下都能来两下子。咱大队长早就当着贫下中农的面夸你“二齿钩子挠痒,是把硬手”。

【也作】二齿钩子挠痒痒—响当当的硬手缸里点灯—里头亮

【注释】缸是盛东西的器物,比较深。在缸里点灯,只能照亮里面,照不到外面,故为“里头亮”。比喻物品虽然不好看,但里面却精致美观;或指人外表木呐而内心精明。

【例句】里外不相称。人家主人专意要这样。人家不图驴粪球子外面光,图的缸里点灯里头亮。(浩然《艳阳天》)

【省作】缸里点灯关公卖秤舵—人硬货也硬

【注释】指人个性刚强,有本领或装备精良。

【例句】他瞥了刘卯一眼,“你没看看赵撅头领这一群人,拿的那家伙,好比‘关公卖秤花—人硬货也硬’!”(张一弓《赵撅头的遗嘱》)

关公舞大刀—拿得起,放得下

【注释】本义指关公礴E高强。转指人技艺精湛。

【例句】主意打定,老夫妻俩就商量起怎样招待马县长,要说烧、烹、煮,张老根那真是关公舞大刀,拿得起,放得下,可他知道,党的干部不兴这套,但清茶一杯,心里头又觉得过意不去。(吴伦(天晓得》)

合金钢的钻头—专打硬仗的角色

【注释】合金钢:在钢水中加人其他元素炼成的钢,可增强钢的某种特性,例如硬度。钻头:钻床、钻探机上的刀具,用来在工件或徽石上钻孔打洞。合金钢制造的钻头,能钻透各种坚硬工件和岩石,故为“专打硬仗的角色”。比喻有过硬本领,勇于战胜各种困难的'人。

【例句】正是这顽强的性格,使他团结全班的同志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困难,赢得了胜利。大伙都说他是合金钢的钻头,专打硬仗的角色。这的确是名不虚传哪!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

【注释】蛟龙:传说中会兴风作浪、腾云驾雾的龙。本指龙注定会借云雨飞上天空,这里比喻人最终一定会飞黄腾达。

【例句】据先生敢贫守困,待势乘时二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无名氏《冻苏秦》)

金刚钻穿透钢铁板—过硬

【注释】金刚钻:也叫金刚石,是已知的最硬的物质。本指穿过坚硬的物体,转指过得硬,禁受得住严格的考验或检验。

【例句】莫看我们山娃子刚刚入伍两年多,那思想和技术是金刚钻穿透钢欺板—过了硬的。(赵亮《浮桥飞架》)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注释】孔夫子有文才,连唱戏也会一张口就成文章。比喻人有学问,有文学才能。

【例句】你可别小礁他,咱村里要论文化,就他行,真是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去年县委书记来村的时候还特意找他谈话呢!孔夫子挂腰刀·—又文又武

【注释】孔夫子指文人,腰刀是武将的武器。指人文武双全。

【例句】从战场上下来后,首长又保送他进了陆军学院,经过四年的深造,陆文涛成熟多了。战士们见了他说:“咱们团长是孔夫子挂腰刀,又文又武。将来一定要帮助我们学熟儿文化呀!’,李三爷看告示—厉害

【注释】李三爷: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人物,因家产被王府霸占而陷人困境,他识字不多而爱看告示,当时官府告示多是催逼钱粮捐税或宣布处决犯人,当别人问他告示内容时,他总是回答:“厉害!厉害!”这里借以形容人很“厉害”,有本事。

【例句】在洛阳城内流行一句歇后语,河南人叫做“嵌子”,说道:“李三爷看告示—厉害!”(姚雪垠《李自成》)

两下子加半下子—两下子半

【注释】两下子:指办法、本领、技能等。形容本事很大。

【例句】要像这么瞎白咧,咱大老周也不是吹牛,够得上是两下子加半下子—两下子半哩。不信咱随口就给你再来一段。(刘子威《在决战的日子里》)

拇指上打加官—拿手好戏

【注释】打加官:又称跳加官,旧时一种以舞蹈形式表演的地方戏。拿手:原指用手,转指擅长。指最搜长的本领或才能。

【例句】冷丰标说:“喂!专区医院你有熟人破?我倒是有一个。我姑妈的二女婿,解放前成都华西大学毕业的,现今在外科上常常主刀。像对付你这种病么,不消说,他是拇指上打加官:拿手好戏!”(克非《山河颂》)

木棍儿钉在墙上—大小算个撅儿

【注释】大小:指大小的程度(一般偏重指小的方面)。每:短木,与“爵”谐音,又与“角”谐音,此处泛指职位。形容不管职位大小,总算是个官儿或一个角色、人物之类(多含戏谑或嘲讽意)。

【例句】别看是个副股长,木棍儿钉在墙上,大小也算个爵(撅)

呀。出差在外,人家张股长长,张股长短地叫,他心里挺舒服。囊里感锥—尖者自出

【注释】尖者:本指锥子的尖端,转指出类拔萃的人或物。比喻有才能的人自然会脱颖而出。

【例句】当此一日,小楼侈踏着山冈,问了三声道:“有好男子跟的孙孔目哥哥往泰安神州烧香去?你正是囊里盛锥—尖者自出。”我便道:“我敢去!我敢去!”(元·高文秀《黑旋风》)

牛皮灯笼—肚里亮

【注释】牛皮不透光,牛皮做的灯笼外面不亮里头亮,故为“肚里亮”。指表面木呐,而内秀的人。

【例句】“他找我千吗?”··…“哼,牛皮灯笼肚里亮,你心里还不明白?”(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省作】牛皮灯笼里头亮旗杆上的灯笼—高明

【注释】指人的见解、本领或技艺等与众不同。

【例句】龙大海见指导员没吭声,只是更加专注地瞧着弩箭,便自言自语地慨叹:“没想到这个射箭的人,真有两下子,箭术硬是旗杆上的灯笼—高明。”(张作为《原林深处》)

秦琼的马—膘在内里

【注释】秦琼:字叔宝,唐初大将,(隋唐演义》中说,他的黄膘马是“龙驹神马”,乃是“灵兽”,看似很瘦,却有一身内膘。比喻人或物外表不怎么样,内在品质却很好。

【例句】我清你俩老哥是火眼金睛,准能识透货色。—咱这猪娃可是秦琼的马—膘在内里哩!(马路(交子赶集》)

【也作】秦琼的瘦马—一身内膘三齿钩挠痒—硬手

【注释】硬:原指三齿钩的坚硬,转指过硬、强硬。手:原指像手的三齿钩,转指有某种技能的人。指某方面有过硬本领的人。

【例句】我再也不干这一行当了。到哪里被哪里的群众欢迎,可到哪里又被哪里的头目小看,我下决心拿出三齿钩挠痒—硬手式的工作成绩,免得被人瞧不起。(李英儒《上一代人》)

杉树梢头挂剪刀—高裁

【注释】杉树:常绿乔木,树干很高。裁:与“才”谐音。指有本事的人才。

【例句】“蓝文书二天也把兄弟媳妇接来表演表演嘛。你们两口儿肯定是半天云里拍巴掌一高手哟。”有人敲边鼓,“是杉树梢头挂剪刀—高裁。’(等《奋花豹》)

屎壳螂掏粪—难不住

【注释】屎壳螂似粪便为生,是掏粪的行家,故为“难不住”。指善于解决问题,难不倒。

【例句】让他讲这些大学问,真可谓“圣火肚,杂货铺,屎壳螂掏粪,难不住。”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注释】形容人的本事多,神通广大。

【例句】“我是泼妇,你呢?你是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周立波(山乡巨变》)

铁锤砸铁砧—丁当响

【注释】铁锤砸在铁砧上、撞出了金属丁当的响声。形容人说话如金石落地,铿锵有力。也形容人本领高强,才智超群,名声很大。

【例句】那新战士白了他一眼,,又转向老战士。“嗬,提起他呀,真是铁锤砸铁砧,丁当响。全团谁不晓得,他就是通信连骑兵通信班长武培松。”铁匠铺的买卖—件件都是硬货

【注释】铁匠铺无论是买进还是卖出的,都是铁制品,很硬,故为“件件都是硬货”。比喻每一项都经得住考验,是好样的。

【例句】这次咱们推举出来的人,必须是铁匠铺的买卖,件件都是硬货,弄了可不行,这可关乎咱们的声誉呀!铁耙挠痒痒—硬手一个

【注释】铁耙:铁做的褛耙工具,前有若干钩齿。指本领高强。

【例句】新战土小张说:“咱班的老将,住院三个月回部队,也还是铁耙挠痒痒—硬手一个。”(《广东中短篇小说选》)

腿肚子上面绑大锣—走到哪里,响到哪里

【注释】腿上绑锣,一迈步,锣就响,故为“走到哪里,响到哪里”。比喻有真本事,在什么地方工作都过硬,名声都会响亮。

【例句】咱们连从来都是腿肚子上面绑大锣,走到哪里,响到哪里。只要有够劲的任务,保准老首长不会漏掉咱的。瞎眼的鸟雀饿不死,没毛的蛤蟆冻不死—啥有啥的本事

【注释】比喻各有各的克服困难、赖以生存的本事。

【例句】常发贵有些气恼,说:“别说那些,那玩艺我不爱听,我想的是搭上锅没米下,谁管?”周世善嘿嘿了两声,说:“那就看个人的能耐了。瞎眼的鸟雀饿不死,没毛的蛤蟆冻不死,啥有啥的本事啊。逢这种时候,说真的,可就得各顾各。”(聂海《靠山堡》)

小卒子过河—顶个车

【注释】本指过河的卒子,有时能起到车的作用。转指微小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例句】(周大通说:)

“咱们这伙战士,都是不起眼的小卒子,可小卒子过河顶个车。今天咱们这伙小卒子要过河,过了河专拱它的老帅,将它的军!同志们有没有这个胆?”(刘子威《在决战的日子.里》)

蝎子咬蛾姑—多了一根针

【注释】缕蛤:昆虫,生活在泥土中,吃农作物嫩茎。针:此处指蝎子尾部的毒刺。比喻多掌握了一种本领或技艺。

【例句】这样硬拼硬打,谁也不怕谁呀!可是,人家有暗器在身,这不是蝎子咬缕蛤—多了一根针吗?(黄佩珠等《薛雷扫北》)

袖笼子里伸爪爪—有一手

【注释】袖笼子:袖筒。爪爪:爪子。手:原指爪爪,转指技能、本领等。表扬人有一种高明的技术或本领。

【例句】认真干起来,不管力气活儿还是动脑袋瓜子,蛮牛都是野柿子村的一把好手。乐得村长五贵直夸他:“蛮牛,你硬是声笼子里伸爪爪—有一手哩!以前哥子还把你看扁了,原来你是杆金刚钻啊!”(田雁宁等《都市放牛》)

鸭子下河滩—呱呱叫

【注释】鸭子喜水,下了河滩,兴奋得“呱呱叫”。用其转义,形容顶好、顶呱呱。

【例句】小李是个细致勤奋的人,哪一门科目都学得鸭子下河滩,呱呱叫。杨令公的儿子—一个赛过一个

【注释】杨令公:指北宋名将杨继业,相传他有七个儿子,一个比一个英勇善战。指本领一个赛过一个。

【例句】看人家炼钢工,真是杨令公的儿子—一个赛过一个.,干起活来猛虎下山似的,可真过瘾儿。(程树棒(钢铁巨人》)

【也作】杨令公的儿子—一个强似一个雨后的春笋清明的茶—全都是尖儿

【注释】尖儿:本指春笋和新茶的尖端,转指出类拔萃的人或物。指全是选拔出来的的人才。

【例句】这些小伙子,都是从全国武警部队千里挑一筛选出来的佼佼者,用句文词儿那叫凤毛麟角,说通俗一点儿好比是雨后的春笋清明的茶—全都是尖儿!(康健春等《目户标:正前方……》)

糟房的姑娘—酒手

【注释】糟房:酿酒作坊。酿酒作坊的姑娘,是造酒的好手。酒,与“久”谐音。指老手,富于经验的人。

【例句】萃萍对点灯烧烟这一套,是糟房的姑娘,酒手。(陈登科《活人塘Y)

张飞杀猪—人硬手艺高

【注释】指人是条好汉;本领也高强。

【例句】你以为我是卖烧饼的不拿午粮—吃货?错了,我不能说张飞杀猪,人硬手艺高吧,也算是李边抢板斧,人强家伙硬。那好,我就露露手让你瞧瞧,省得你罗家田目中无人。(刘江等(太行飞虎队》)

掌心上出毛—老手

【注释】老:原指长出毛而老了,转指老练。指在某些方面富有社会经验的人。

【例句】此时此刻,阿胡子实在猜不透这人是什么来头,但他到底也是掌心上出毛,一把老手,胆子也很大,竟真的捐了箱子,跟着那人进了小吃店。(姚自豪等《特殊身份的警官》)

芝麻里的黄豆—老大

【注释】指在一些权威本都不大的人中间是最大的。

【例句】说起来他肚里还真有点能水哩。在那群和他年岁相当的半大小子当中,他是芝麻里的黄豆—老大,谁也镇不住他,谁也得听他的。(李士杰《一裸铜草》)

粥锅里掺水—舀出一碗再添一瓢

【注释】形容人的才能大,本事多。

【例句】此人满肚子孔孟之道,周公之礼,就像粥锅里掺水,舀出一碗再添一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刘绍棠《花街》)

自乐班里个捞饭盆—生丑净旦,什么角色也能顶

【注释】指人的本领多,什么事都能干。

【例句】这些年来,娘瘫在炕上,连个身也翻不转。也不管是天阴下雨,还是冬去春来,观音保急是天不明就起,看那股忙活劲,当了男又顶女,丢开把子拿扫帚。村上人们也常好这么打趣,说:“没想,真是自乐班里个捞饭盆—生丑净旦,什么角色也能顶。”唉,有什么办法。(刘江《太行风云》)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下一句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是什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下一句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是什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铁匠铺的东西歇后语

标题: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下一句 铁匠铺的买卖歇后语是什么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19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