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古诗词 带有云的古诗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云的古诗词 带有云的古诗词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云的古诗词 带有云的古诗词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含有“云”字的古诗有哪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此诗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词作中大雁的惨死正象征着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礼赞,其中深深寄托了词人进步的爱情理想。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用“红”字形容“飞花”的颜色,这是“显色字”,诗中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很别致。花是“红”的,这是本色;船本不红,被花照“红”,这是染色。作者不说“飞花”红而说飞花“照船红”,于染色中见本色,则“两岸”与“船”,都被“红”光所笼罩。次句也写了颜色:“榆堤”,是长满榆树的堤岸;“飞花两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节,两岸榆树,自然是一派新绿。只说“榆堤”而绿色已暗寓其中,这叫“隐色字”。与首句配合,红绿映衬,色彩何等明丽!次句的重点还在写“风”。“百里”是说路长,“半日”是说时短,在明丽的景色中行进的小“船”只用“半日”时间就把“百里榆堤”抛在后面,表明那“风”是顺风。作者只用七个字既表现了绿榆夹岸的美景,又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地赞美了一路顺风,而船中人的喜悦心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间。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含云的诗句古诗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9、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11、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1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20、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2、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23、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24、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2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描写云的古诗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2、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6、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白居易《南湖早春》
7、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李商隐《为有》
8、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9、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10、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11、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12、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卢纶《晚次鄂州》
13、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韩?《宿石邑山中》
14、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15、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16、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17、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18、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9、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20、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21、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行留客》
2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3、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24、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7、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2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9、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30、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1、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李商隐《北青萝》
32、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33、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4、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3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唔《别董大二首》
36、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7、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3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40、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41、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弹琴》
42、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4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4、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4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46、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47、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48、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49、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郑燮《题画兰》
50、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李忱《吊白居易》
5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5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53、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54、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55、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56、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马戴《落日怅望》
5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渔翁》
58、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点绛唇·感兴》
59、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60、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王炎《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61、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6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63、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64、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李颀《琴歌》
65、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苏武庙》
66、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67、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68、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69、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7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71、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72、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73、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74、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75、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76、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77、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78、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7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80、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81、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杜牧《南陵道中》
82、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高蟾《金陵晚望》
83、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郑畋《马嵬坡》
8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其二》
85、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86、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魏城逢故人》
87、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88、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89、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90、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白居易《李白墓》
91、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9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93、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薛逢《宫词》
94、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温庭筠《瑶瑟怨》
95、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96、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97、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98、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99、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100、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01、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云的古诗词 带有云的古诗词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云的古诗词 带有云的古诗词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