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的古诗词有哪些 晴川的古诗词大全

国学综合

晴川的古诗词有哪些 晴川的古诗词大全

无敌神皇围观:℉更新时间:02-29 01:0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晴川的古诗词有哪些 晴川的古诗词大全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晴川的古诗词有哪些 晴川的古诗词大全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晴川的古诗词有哪些 晴川的古诗词大全

含晴字的古诗词

午坐卧治斋

【宋】 【杨万里】

雨后朝阴到午晴,空斋孤坐纳秋清.

一蝉也解怜幽寂,柳外飞来叶底鸣.

春望寄王涔阳

【唐】【刘长卿】

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

湖畔春山烟点点,云中远树墨离离.

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送相里造入京

【唐】 【李颀】

子月过秦正,寒云覆洛城.

嗟君未得志,犹作苦辛行.

暖酒嫌衣薄,瞻风候雨晴.

春官含笑待,驱马速前程.

春霁

【宋】【朱淑真】

淡淡轻寒雨后天,柳丝无力妥残烟.

弄晴莺舌于中巧,著雨花枝分外妍.

消破旧愁凭酒盏,去除新恨赖诗篇.

年年来到梨花日,瘦不胜衣怯杜鹃.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写山川景色的诗句

1. 关于写山川的诗句

关于写山川的诗句 1. 求描写山川的古诗词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名句鉴赏】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名句鉴赏。(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描写山川的古诗词

1、《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6、《绝句》宋·李清照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7、《春泛若耶溪》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8、《青溪》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9、《终南山》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秋登万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滕王阁诗》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7、《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20、《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3、《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4、《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25、《题金陵渡》唐·张祜 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3. 描写山川的句子

写山川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 描写山川的诗句

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e799bee5baa6e59b9ee7ad6138——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 描写山川的古诗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4、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7、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6. 描写山川的古诗词有哪些

描写山川的古诗词有:

《江南春》、《钱塘湖春行》、《黄鹤楼》

《望岳》、《九月九日登玄武山》、《金陵怀古》

1.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 《望岳》——唐·杜甫岱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 《金陵怀古》——唐代·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7. 关于山川的古诗句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太阳照在山上,烟雾缭绕,一条银练般的瀑布在山前悬挂,湍急的水流直奔而下,犹如银河从九天之上泼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人在此山中.(横着看庐山如山岭侧看如山峰,远看近看高处看山下看风景各不相同但又都有其魅力,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到底应该是怎样看到的景色才算,只因为我在庐山中啊)

会决凌云顶,一览众山小(站在泰山的山顶上,看到周围所有的山都不够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立在柳枝头鸣叫,一行白鹭直飞上天,窗外山坡上堆满积雪,门外的江面上停着无数的船只)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8. 描写山川大河的古诗有哪些

《黄鹤楼》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暮江吟》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供参考。

赞美晴川阁的诗句

1. 关于晴川阁的诗句

关于晴川阁的诗句 1. 晴川阁的相关诗词

七里晴川染蔚蓝

洗马长街望君还

古筑城楼当敌寇

汉江中游挂满帆

林荫伫立拦江路

风吹江畔柳叶弯

莲花湖水一池碧

微波粼粼夕阳残 大江发源青海高原,会纳百川,成巨渎。及入巴蜀,流益湍疾。白涌碧翻,激浪高起。于是排千岩,穿三峡,乘其奔腾之势,一泻千里。然后水面加阔,平流东进,以达于海。全程6 300公里,所历大都小邑以百数。沿江景色如画,各有攸胜。若论风光之明媚,形势之雄奇,盖未有过于武汉者。以有黄鹤楼、晴川阁夹江而峙,可收上下四方之壮观于眼底也。汉阳龟山,旧名大别。其东麓有禹功矶,相传为大禹治水成功处,后世为禹王祠祀之。明嘉靖间,汉阳太守范子箴始建阁于矶上,取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诗意名之,目“晴川阁”。与屹立武昌蛇山之黄鹤楼南北相望,无殊大江锁钥,故昔人重之。武汉水陆四达,为历代用兵必争之地。楼与阁迭毁于兵燹,既毁而复修之屡矣。1935年夏,暴风成灾,阁竟荡焉无存。履其地者,惟徘徊太息而已。方今国家励精图治,政通人和,百废俱举。武汉市人民政府新建黄鹤楼将成.乃谋重修晴川阁。于是鸠工庀材,补治败垣,缮葺旧祠,芟夷芜秽,伐除毫朽。然后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祠宇一新,垣堞皆复。乃重建阁于矶上.复立数亭于江滨,以附于阁。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时而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偶坐阁上,仰望晴空无际,俯听川流有声,风帆沙鸟交映左右,几疑泛舟江湖之上,忘其身犹在龟山东麓也。每值休暇之日,士女如云,遨游至此,喧阗杂沓,亭阁皆满。俄而管弦声起,或翩翩起舞,或引吭高歌。老者弱者,相与习拳、对弈于绿荫深处,至暮忘归。夏之晨,秋之夕,迎风望月,游人尤多。春以观花,冬以赏雪。盖四时之中曾无一日之寂寥焉。或谓黄鹤楼耸立百仞,以瑰伟绝特取胜,期阁得地幽密,以简朴清旷见重,各效厥美,相得愈彰。昔明末文豪袁宏道亟称斯阁为楚四名楼之一。清初名儒刘献廷南游过汉,登斯阁而大惊异,谓实远胜黄鹤楼,载其说于《广阳杂记》。前人赞叹咨嗟非偶然也。余久居武昌,讲学著书之暇,常登临斯楼斯阁,以揽江山之胜,观鱼跃鸢飞,悠然意远,盘桓移时不忍去,而重有感焉。《学记》曰:“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修者,谓藏身本业之内,修其职事,不敢怠情也;息游者,谓休息于工作之余,出游于外,以舒其疲惫也。昔人之论劳逸,重视二者之结合,至于如此,意固有在矣。况人旦夕蛰伏斗室,接于目而虑于心者,惟父母妻孥与米盐琐屑耳。偶有抵牾,易生忿懑,抑郁日久,因以沮其壮志,挫其盛气,以致早败者,何可胜数。必常置身高明之域,然后心与目不蔽于浅近,有以发吾胸中闳阔俊迈之趣。所居弥峻,所涵弥远,由是变化气质,开展胸怀,大有益于成事立业,此人之所以贵登临也。岂第流览景物、征逐戏乐而已哉!

武汉居全国之中,固海内一大都会也。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辐辏,益以居民数百万之众,休息游观之所旧苦其少。天惟善休息者,始能善成其工作。然则名胜古迹之修复,实关今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之大,而国之盛衰强弱系焉。登斯阁者,倘皆能明乎藏修息游之旨,于勤劳工作之余,善爱养其精神,俾益奋厉不懈,竞展其才以效力于国,则为利之溥,岂有涯,斯阁之建为不虚矣。阁之重修,经始于1983年之冬,落成于1986年之秋。三年之内,修旧补废,治垣造亭,诸役费工与时视建阁为尤多。云既蒇事,属余为文记之,因兼抒所感于此,以为来游者劝焉。 (1986年8月6日张舜徽撰并书)

一、晴川阁自2008年3月20日起向社会免费开放。晴川阁按照市场运作举办的展览或大型活动不列入免费参观范围,并提前对外公示。

二、参观者请在票务处窗口排队领票免费参观(当日有效)。团体参观须提前一天电话预约,参观时凭介绍信或旅行社任务派遣书在票务处领票免费参观,并优先入园。晴川阁每日发票3000张,上午2000张,下午1000张。

三、凡在晴川阁停车场停放车辆的,按武汉市停车收费标准收费。停车时间为每日9:00——17:00。超时停放的车辆,将交交管部门处理。

四、观众入园前请详细阅读“观众文明参观须知”,自觉遵守管理处规定,文明参观。

五、晴川阁为游客提供存包服务和讲解服务,时间为每日9:00——17:00。

2. 晴川阁内有一首苏轼写的诗 谁知道全文 还有一首杜甫的

【奉上杜甫《禹庙》诗: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杜甫写的禹庙,建在忠州(治所在今四川忠县)临江的山崖上。杜甫在代宗永泰元年(765)出蜀东下,途经忠州时,参谒了这座古庙。

【另附晴川阁名联赏: 树色苍茫初雨过 ——闲话武汉晴川阁联 晴川阁位于武汉龟山东端禹功矶上,与黄鹤楼隔江相望。为明代汉阳太守范子箴所创建,取唐人崔颢题《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之句意命名。

晴川阁上的对楼大都是清代名人所撰,首推道光年间,江苏溧阳县人宋鐄的一副长联: 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樽,却喜青山排闼至; 川源揽全省,看不尽鹤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 联中追忆“仙人解佩”赠给郑交甫的美丽传说和唐代温庭筠、段成式等“词客题襟”以诗唱酬的动人事迹,来抒发自已的感情。

此联写出了晴川阁的气势及黄鹤楼的关系,描写四周美丽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长联有长联的特点,短联也有短联的特色。

清初进士,官至广西巡抚的李绂(1673—1750)上下联仅写了八个字: 沱潜既道; 江汉朝宗。 联语虽说集的是经语,却十分切合晴川阁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

比李绂大六十余岁的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1611—1679)似乎特别留恋晴川阁,竟写了多副对联,从不同的角度对晴川阁进行了描绘: 树色苍茫初雨过; 川原近远似霞蒸。 高阁逼诸天,到此嘘气成云,送征人对岸骑鹤; 大江流日夜,让我抽刀断水,似帝子当途斩蛇。

终日凭栏俯翠涛,不变古今灏瀚者,惟留此水; 当年对岸飞黄鹤,好看神仙出没者,莫若斯楼。 这些联语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无论怀古抒情,还是凭栏眺远,都有特到的见解。

不象他写的其他对联,有道教仙风之气。 嘉庆年间曾任汉阳知县裘行恕,点尽天时地利,自然不会放过晴川阁,挥毫写了两联: 晴川阁,夏禹庙,凭临烟波江,分占龟山特色; 皓月湖,伯牙台,遥对祢衡墓,永垂晋楚风流。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第一联,描述晴川阁周围的名胜古迹,龟山的尾部有伯牙台,即古琴台,相传晋国大夫俞伯牙曾在此鼓琴,钟子期识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两人结为知交。

钟死后,伯牙痛感知音难得,于是断琴绝弦,不复鼓琴。作者即仰慕伯牙、子期知交之情,又对东汉末年才子祢衡给予同情。

祢衡负才自傲,对一代袅雄曹操不放在眼里,当面痛骂不已,结果曹将弥送给黄祖杀了,多么可惜。弥衡曾写过名篇《鹦鹉赋》,至今武昌城外的江中有还有鹦鹉洲,弥的墓也在附近,早已“芳草萋萋”了。

第二联将黄鹤楼的风光与晴川阁的美景相对照来描绘,各有特色,都能吸引骚人墨客来游玩,作为知县的裘行恕,每每偕朋登楼,面对眼前的景色,畅酒吟诗引为快事。

3. 谁能告诉我关于汉阳晴川阁的事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坐落在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晴川阁与武昌黄鹤楼夹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有“三楚胜景”之称。名冠四方的楼阁隔岸相对,在万里长江上唯此一处。

晴川阁最早为明嘉靖年间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取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意命名。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赞咏,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有“楚国晴川第一楼”的美誉。现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晴川阁主体建筑】 现在的晴川阁建筑群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禹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晴川阁景区的整体建设从1984年开始,分前后二期(1984年—1986年;1990年—1993年),历时5年多时间完成。复建后的晴川阁,以南方建筑风格为主,融合南北建筑风格之长,使楼阁的雄奇、行宫的古朴、园林的秀美浑为一体,成为武汉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观。

【晴川阁】

复建后的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阁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屋顶前方仍设一水骑楼,匾书“晴川阁”三字。其规制略有扩大,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其底层面阔五间,通长20.8米;进深四间,通宽16米。台明从檐柱中心外扩0.7米,台地面积为386.28平方米。晴川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并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对联匾额,字字贴金。总体上晴川阁的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在门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属部件。

4. 晴川阁的历史故事

关于晴川阁历史典故:晴川阁,又名晴川楼,是明代嘉靖26年至28年公元1547—1549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之功德而修建的,其名取自唐朝大诗人崔灏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诗句之意。

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赞咏,使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

因此,“楚国晴川第一楼”冠誉于晴川阁是不为过的。

复建后的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阁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屋顶前方仍设一水骑楼,匾书“晴川阁”三字。其规制略有扩大,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其底层面阔五间,通长20.8米;进深四间,通宽16米。

台明从檐柱中心外扩0.7米,台地面积为386.28平方米。晴川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并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

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对联匾额,字字贴金。

总体上晴川阁的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在门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属部件。

晴川阁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禹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

晴川阁景区的整体建设从1984年开始,分前后二期(1984年—1986年;1990年—1993年),历时5年多时间完成。

复建后的晴川阁,以南方建筑风格为主,融合南北建筑风格之长,使楼阁的雄奇、行宫的古朴、园林的秀美浑为一体,成为武汉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观。

扩展资料

晴川阁最早为明嘉靖年间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的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取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意命名。现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晴川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其名取自唐代诗人崔颢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有"楚四名楼"之誉。因与对岸黄鹤楼隔江对峙,相映生辉,被称为"三楚胜境"。

曾多次被毁,现阁系按清光绪年间式样于1985年重建,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顶层面阔3间,进深2间。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黑筒瓦屋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门窗栏杆为木质,朱漆彩绘。

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翘。正面牌楼悬挂"晴川阁"金字巨匾。其北侧为"园中园",园中青草如茵,竹木葱茏,瘦石嶙峋,幽静雅致。

禹稷行宫并立于晴川阁西南侧,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也曾数度毁坏。

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占地350平方米。其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带墀头布瓦屋顶,屋脊微呈凹形曲线。

中轴线两侧卷棚吊顶廊庑与宫室连通,形成长方形天井。其西侧有一个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四角攒尖顶禹碑亭。

亭内立有荆南观察史李振义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残片及摹刻的毛会建禹碑石刻。禹稷行宫与重修的铁门关和晴川阁组成古建筑群,为武汉名胜之一。

晴川阁于1986年 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27年以来,先后接待了方毅、郝建秀、萧克、胡克实等党政军领导人和中外游客350余万人次。

1992年禹稷行宫、晴川阁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命名为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荣获“湖北省十佳文博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3月对外免费开放。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晴川阁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晴川的古诗词有哪些 晴川的古诗词大全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晴川的古诗词有哪些 晴川的古诗词大全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晴川解释

标题:晴川的古诗词有哪些 晴川的古诗词大全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18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