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学修身的名言警句 立德修身的名言警句

国学综合

关于治学修身的名言警句 立德修身的名言警句

龙腾仙境围观:℉更新时间:02-23 10:3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关于治学修身的名言警句 立德修身的名言警句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关于治学修身的名言警句 立德修身的名言警句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关于治学修身的名言警句 立德修身的名言警句

关于修身立德的诗句和名言(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

1.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

白话文释义: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

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出自春秋《诗经·小雅·小旻》

白话文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郑燮诗《竹石》

白话文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

白话文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有关于诚信立德,廉洁修身的名人名言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先秦庄子《庄子·渔父》,意思是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2、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孔子《论语》,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孔子《论语》,意思是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与朋友交往,说话靠得住,要有信用。

4、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出自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5、出淤泥而不染

出淤泥而不染,常用于形容荷花的高洁。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有保持自身洁白,不同流合污之意。但“出淤泥而不染”更强调出污泥之意,强调环境污染,更显示其品格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诚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不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淤泥而不染

3.关于古人修身养性的古诗词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厚,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怨恨之情和矛盾了.)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如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是.)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常是坐立不安、忧愁苦闷的样子.) 1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4.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9.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4.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2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26.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2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

4.有关古人修身养性的诗句

孔子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格言名句大全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5.修身养性的古文诗句

原发布者:23

修身养性经典诗句格言1、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5、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6、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严遵7、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孔子8、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9、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刘禹锡10、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3、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4、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5、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16、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1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1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19、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120、任人须知人,人须容人,人和事就;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21、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23、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24、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25、功者难成而

6.有关修身养性的古诗(5句)

有关修身养性的古诗: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

7.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8.关于修身励志的名言名句

修身励志的名言名句1、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2、以廉洁为荣,以贪污为耻。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

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5、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9、赴汤蹈火凭着武士的勇敢就可以做到;克服自己的私心,没有君子的德行,是不可能做到的。

10、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11、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4、品德高尚的人不疏忽小事,不欺侮孤苦的人;没有根据的大话不采纳,有道理的质朴的话不违背。1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6、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17、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1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19、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21、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3、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24、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25、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26、直不犯祸,和不害义。27、有公德刀大,无私品且高。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修身养性立身立德的名言警句

1、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2、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3、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4、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5、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7、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8、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9、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11、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1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4、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15、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6、以科学锻炼益寿延年中外有例,靠迷信健身长生不老古今无据。

17、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18、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9、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20、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1、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22、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23、老当益壮宁知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4、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25、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关于“治学修身”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 文明时代是学会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恩格斯

  2. 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有种全新的人,并

  3. 将创造出这种人类。 ------恩格斯

  4.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 轲

  5.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荀 况

  6.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朱 熹

  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 玄

  8.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贝多芬

  9. 道德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列 宁

  10. 爱护公有财产,就是共产主义的特征。 ------加里宁

我国古代修身、治学、平天下名言警句

1.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周易》)

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6.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关于治学修身的名言警句 立德修身的名言警句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关于治学修身的名言警句 立德修身的名言警句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治学修身立己达人

标题:关于治学修身的名言警句 立德修身的名言警句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14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