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语录及翻译大全 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

国学综合

朱熹语录及翻译大全 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

江湖笑傲围观:℉更新时间:01-28 02:2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朱熹语录及翻译大全 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朱熹语录及翻译大全 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朱熹语录及翻译大全 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

朱熹的名言

1、礼即理也。

2、活到老,学到老

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4、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5、朋友,以义合者。

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0、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3、百学须先立志。

14、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6、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

1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8、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19、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20、人之作孽,莫甚于口;言语尖刻,必为人忌。

朱熹写的名言

1、守正直而佩仁义。

出自《宋名臣言行录》【译文】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2、人外无道,道外无人。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离开人没有什么道可言,离开了道也不会有人存在。

3、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出自《朱子全书·学二》【译文】自古以来的圣人贤人的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根本。

4、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出自《青玉案》【译文】一湾流动的溪水,映衬着半痕崭新的月亮,像是画着梅花的倩影。

5、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出自《鹤鸽天》【译文】还未寻得跨凤吹箫的伴侣,只好暂且伴着孤云野鹤独自飞吧。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观书有感》【译文】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7、有官守者修其职,有言责者尽其忠。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有官职可居的要烙尽职守,有谏言责任的要尽其忠诚。

8、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出自《仁说》【译文】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所有善行的源头,所有行动的纲领。

9、格物致知,亦是因其所已知者推之,以及其所末知,只是一本,原无两样工夫也。

出自《王阳明全集》【译文】格物致知,也是根据自己知道的推而广之,用来达到那些不知道的,只是一个本体,原来不是两样工夫啊。

10、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一个人做事如果能够建立在大局的基础上,那么在细枝末节有时未必合乎道理,也没什么害处。

朱熹曾说过什么名言?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一、原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二、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三、出处

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

扩展资料:

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循序渐进的意思是: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

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朱熹语录及翻译大全 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朱熹语录及翻译大全 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朱熹原文

标题:朱熹语录及翻译大全 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

链接:http://m.zhaichaow.cn/z/295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