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花园诗句大全 禅意花园诗句有哪些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禅意花园诗句大全 禅意花园诗句有哪些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禅意花园诗句大全 禅意花园诗句有哪些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准提庵-许市的诗和远方
江哮
一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火遍了网络的流行词,让无数网虫奉为圭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诗和远方,如果要在许市寻找一个诗和远方的所在,准提庵就是。
在许市,提到佛寺道观庵堂,首先想到的不外是天井山道观,或许还有作霖庵和徒剩其名的崇庆寺。位于原墩堰村六、七组北边白石岭上的准提庵,如同一个禅修的隐者,多少让人有些陌生和神秘。
从墩堰颜家老屋场沿水泥路北进,车行五分钟左右,一口明镜似的水库泛着粼粼波光,凤凰坝到了。停车北望,但见半山腰中竹林深处,一处灰白的建筑若隐若现,同行的黄金村支部书记颜园林挥手一指,那就是准提庵。
白石岭在长湾的尽头,又称横岭子,横亘在凤凰山和石牯牛山之间,准提庵就建在石牯牛山的山腰。此地远离村舍,四面竹树环合,林壑尤美,鸟鸣鹊噪,环境幽静。越过白石岭,就进入华容东山镇佛寺村地界了,据说,这里曾是沟通巴华两县的官道要冲。准提庵东西两侧的凤凰山和石牯牛山各向下分出两条形似龙形的山脉,从东到西依次叫青龙咀、黄龙抢珠、乌龙咀和鼍龙咀,准提庵就坐落在乌龙背上。四条龙形山脉之间,湾湾坳坳有如八卦阵图,当地有民谣曰:“长湾短湾杰门湾,白石岭上准提庵。水绕山环龙摆尾,山抱庵堂凤朝阳。”“自古名山僧(尼者,女僧也)占多”,置身其间,我不禁暗自钦佩先人在此选址筑庵的如炬眼光。
来此造访之前,我还是稍稍作了点功课。准提庵始建于
明神宗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最初的庵堂为一简陋茅舍。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从济南知府任上卸职还乡的颜公瑞名将准提庵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庵堂。庵堂分前后两进,前面东西两侧分别是藏经室、诵经室、净堂和禅室;后面中间为大雄宝殿,殿堂正中是准提菩萨,左边是关公圣帝,右边是白云将军,两边还供奉有药王菩萨、文殊菩萨、杨泗将军、白龙将军等佛像。
在墩堰一带颜氏宗族中,世代相传着一则关于颜公瑞名扩建准提庵的神奇故事。瑞名公在乘船还乡途中,突遇江中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天地间一片漆黑,莫辨东西。众人正惊恐万状之际,天空中突然现出白云一朵,炫开迷雾,刹时风停雨住,云开日出,瑞名公遂以脱险。当晚,他在昏昏沉沉中听见有人在喊:“我是白云将军,关公圣帝和准提菩萨命我来护送你回家的。”醒来,方觉此乃清梦一场。为感谢三位尊神的护佑之恩,瑞名公遂于当年复修庵堂,重塑三位尊神金身,并派二房夫人在此虔诚礼供。
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密号最胜金刚,又云金刚母,禅宗将准提菩萨视为观音部之一尊,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深加尊崇。在佛徒及信众心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母,其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出世间的愿望,无微不至的守护众生。各地准提庵中供奉的神像各不相同。杨泗将军是传说中的水神,清人杨凤辉在《南皋笔记》中记载:“世俗礼杨泗将军为江神,江之上下,舟人筏夫多崇拜之者。”白云将军几乎不见于其他庙堂。白石岭准提庵供奉了这两尊神像,或许是瑞名公复修此庵时刻意留下的一个信息密码,以此作为后人探寻的依据吧?此段轶闻,姑且存而不论。位于洞庭北路的准提庵,时任主持蔡某因年事已高,无力支撑,在建国之初,将大部分房屋捐给政府,后并入洞庭路完小(岳阳楼小学),也算物有所值,遗惠后世。可惜的是,准提庵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庵里尼姑被迫遣散,佛像神台香案等陈设尽遭焚毁,庵堂也变为林场场部。七十年代初,昔日的庵堂被改建为炸药厂,延至九十年代,庵堂全部坍塌,荡然无存。2008年冬,由颜姓神恩、国泰、桑林等人牵头倡议复修,2009年3月奠基,同年9月落成。绵延四百多年的香火,终于重新燃起,也算是颜氏家族对自己先人的一种追思和礼敬吧?
悬挂在白石岭准提庵大门两侧的对联“准目垂青观自在,提婆引路渡真如”,较之洞庭北路准提庵的对联“准拔众生超苦海,提携三川出迷津”,气势虽有逊色,但却从容自在,禅意十足,我疑心是瑞名公所撰。从联语分析,这正好暗合他当时的心境。准提庵守护着一方生灵,自明清以降,至民国乃至当下,几百年来,战争、瘟疫、水旱饿馑、病痛折磨,于底层百姓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十里八乡的信众在这里祷告、祈福、禳灾、祛病,借此求得心理上的慰藉和灵魂上的安宁。佛教都有劝人向善的教化功能,所谓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因果循环,心若向善,福报自来……如此等等,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个松竹掩映的小小庵堂,便与医院和学校具有同样的功能了。
二
佛说,一切随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皆有定数。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今生种种,不过是前生因果。谁曾想到,眼前这个被风雨剥蚀得墙体斑驳的庵堂,竟在不经意间成了别人眼中的诗和远方。
寻访准提庵是在一个久雨初霁的上午,我约了文友龙晗偕行。热心的园林书记知道我要来,主动提出充当向导。车途中,园林书记告诉我,准提庵来了个年轻住持,还特别卖了一个关子,说跟我肯定有共同语言。带着疑惑,入得山来,但见阉堂大门紧闭,心中突然泛起贾岛寻隐者不遇的遗憾。园林书记说,住持肯定下山了,这样吧,我要了她的电话发你,你可以电话采访她。
于是,加了微信,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昨天仓促间造访宝庵,晤面无缘,就此叨扰。”
“实在抱歉,那是我的罪过。下次过来烦请提前打个招呼,我好略作准备。我在坪上书院参加过文学培训,或许我们见过呢。”
一怔。“哦,这样啊。不介意的话,可以详细介绍一下你自己及来准提庵的缘起吗?”
“可以的。”对话框中跳出两个链接,“这里面有关于我的报道。”
“好的,容我先浏览一下再聊。”
链接打开,一篇是《诗的女儿和她的诗篇——岳阳青年樊黎君的青春“三部曲”》,另一篇是《第五届“农民文学奖”颁奖》。迅速扫过,手机屏对面的她,简单而出彩的经历几乎惊爆我的眼球:樊黎君,河南南阳人。岳阳市中山财校会计专业毕业后南下深圳,干过销售,做过文员,跑过采购,当过洗碗工,发过传单,睡过街头,也做过背包客,走遍了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等地。2021年6月落脚岳阳。开过 美食 店,却总腾出时间随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做环保,是铁杆“豚迷”。爱好文学,诗歌,参加过毛泽东文学院青年作家培训。“诗,是我的孩子。”这些年来,她笔耕不辍,“我的诗,是我的黄粱一梦,我围着栅栏把它们放在我的后花园,不知道要把它们送到哪里。”2021年,获第五届“农民文学奖”年度优秀诗歌奖。
一个有故事的女子!
“怎么想到来准提庵?”
“机缘巧合吧?或者说心性使然。我既爱文学,又喜幽静,在一次朝庙中经人引荐,就到准提庵落脚并担起了主持庵里庵外事务的担子。”
“不是在岳阳创业做得好好的吗?”
“准提庵是个有文化传承的庵堂,你既然来了,可谓所得其人,也算是庵堂之福了。”
“苏东坡有诗曰:‘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我想我与准提庵的缘分,也许是冥冥中注定的。过客也好,旧游也罢,她不影响我短暂时间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这里乡里乡亲的敬爱,对准提庵文化的倾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准提庵流淌着儒家文化的血液,这是我喜欢的。”
“山深林密,你纤弱女子一个,住在那里,是否有不安全感?”
“一个人住庵,不怕鬼,就怕人。过年时在庵里住,守庵。我现在长住五湖村,我在那里设了佛堂,平时就在那里诵经,打坐,学习,帮乡亲们解决一些问题。”
“为什么选择在五湖村长住?”
“说来也是缘份。我医好了一个信士的病,他当时被湘雅及北京的医院确诊为疑难病症,多方医治无果,现在完全看不出他是个病号。患者的妻子很虔诚,多次要求跟我修行,我本人也喜欢乡村,就到他们家里来了,然后设坛。我学过中医,也懂点易经,这里的乡亲找我解决过一些问题。然后,就被人介绍到准提庵主法,大体经过就是这样。”
“哦,那庵堂的事怎么处理?”
“每月初一、十五,还有菩萨生日,我全天在那里打理。平时有人有事,一个电话,我就过去。”
“我昨天去准提庵看了,竹林中好多枯败的竹子,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佛性崇尚清净,建议组织信众将杂物清理干净,让庵堂环境更宜人。”
“准提庵三年没有师父主持了,那个竹林我组织香友整整清理了五天,才弄这个样子。香友都是些中老年妇女,干重活有点吃力,慢慢来吧。今天在刷墙,准备再过几天刷外墙。下次过来,这里的环境面貌应该会有大的改变了。”
“古人说:‘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祸福密移,迷者罔觉。’你明心正觉,勉力修行,服务信众,自证因果。所谓人在做,天在看,这也是一种觉悟吧。”
“来准提庵几个月了,我许下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想在庵堂中供奉孔子和颜回的神像。现在庵堂所供诸佛,三教都有,但不管咋说,三教儒在前,这是我们的文化特色。瑞名公是颜回的后裔,颜回是孔圣人最得意的弟子,准提庵和颜氏家族密不可分,在这里供奉孔子和颜回神像,意义就显得更加特别。如今三教同修的不多,但三教文化确实不应分家,以儒处世,以佛修心,以道修身。希望能借这个机会,把更多有实力的爱心人士发动起来,帮我完成这个微末的心愿。”
“你的这份佛性,我一定在朋友圈中转达,相信一定会有爱心人士过来结缘的。”
…………
“‘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只想做个有趣的人,和这个世界友好相处’。这是樊黎君的‘名言’”,我想起《诗的女儿和她的诗篇——岳阳青年樊黎君的青春“三部曲”》中的这句话,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一如凤凰坝的春波。
我想说,准提庵,一个关于诗和远方的故事,正在翻篇。
[责编:吴天琦]
枯山水禅意诗句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修行偈颂》
【宋】神秀大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至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颂平常心是道》
【宋代】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代】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妙色王求法偈》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桃花庵歌》节选
【明代】唐伯虎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明】吴承恩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一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道,舍本逐末的四处寻访也是白搭。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很有禅意的文案
很有禅意的文案(精选53句) 1.没有什么东西属于你,而你只是那个暂时看管它的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我的”这句话。甚至人生,也只是自己一段时间的利用而已,到了时间,自会有人来收买曾经给予你的一切。 2.拥有童心的人永不衰老,只要用简单的眼光看世界,你就会感到幸福和满足。孩子的内心永远是阳光积极乐观的,单纯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的人就大胆地说出来,讨厌的人就一笑而过,不遮掩不怀恨在心。人生在世匆忙,保持一颗童心你就会发现: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也过不了难关。 3.佛曰: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慈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义一字如冰上燃起的火,烈火则冰融,冰融则火灭。佛曰故不可言。 4.流云千丈堪醉卧,月下独酌谁。浮生谁能一笑过,明灭楼台上灯火。 5.试问菩提是什么意思?缘分和命运,也和风一样。 6.古琴可以定下我的意境,古筝可以醉我的心;古琴可以看破红尘,古筝可以看淡红尘。 7.生活中有两件事:走和认识。道曲难行,路直景稀,过快易衰,过慢常折。平坦的行走,少了峰回路转的情形;经过了坎坷,却多了况味和精彩。不要怕走弯路,成功就是受挫。能够认识谁,决定你和谁在一起;能够认识谁,决定你和谁在一起。不要轻易被人操纵,没有人可以是你的前世今生。有时候,不闻也净,不争也慈,不辩也智。 8.当你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时,就尽力去做,即使事情最终没能得到预期的回报,你也必须认真努力地去做,在此过程中,你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规定一个期限,不告诉所有的人,不到最后一刻也不犹豫。真实的随缘,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一味的等待,而是需要全心全意的付出,而对于结果如何也不会太在意。因此,随缘是一种洞察万法的智慧,而非消极逃避的心态! 9.执著如渊,沿著逐渐死亡。 10.细细烧禅房,竹日晖映短墙。安得买邻珙岁晚,钵盂分饭共绳。 11.人活在世上,难免会遇到许多不如意,人生中出现许多不如意的事,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气馁,是福是祸都要面对,是好是坏都要经历。 12.诸法因缘生,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言皆为空。 13.做人要吃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死不带,斤斤计较,反而会舍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真智者,表面上不会吃亏,他们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因为能吃亏的人,往往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会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做事的智慧。佛言:吃亏永远不亏,惜福才有福! 14.这是个婆娑的世界,婆娑的没有遗憾,婆娑的给你再多的快乐,也不会体会到快乐。 15.那些细微的让人分不清楚的花种,实际上内在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想种出什么颜色的花,并不是在于你后期是如何努力的浇水和施肥,而是完全取决于你播撒什么样子的种子。 16.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 17.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18.惜缘,是好好把握当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围的一切。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爱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敌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现过路人。 19.生命的大度在于,亏损失败我承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20.自心丰足,才能感知世间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间的美好; 21.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22.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 23.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 24.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25.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 26.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27.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28.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29.真正明白因果规律的人,就会按照因果的规律来积极地创造自己的命运。 30.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错事,而是错心,事情错了可以改正。心错了,还会继续做错事。 31.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努力的人,永远发现不了自己长处。 32.生活里多想想别人的是,自己的不是。不管是谁,别指望能做什么刺儿头,这岁月的风霜没有打磨不平的个性客。每个人经过这一场生老病死,最需要提醒的是,云烟过往,终归黄土,计较什么。能宽恕别人,真的是给自己留了一回脸面。 33.这世上谁不是过客,拖着回忆向前走,折磨的只能是自己的小命儿,曾经的烦恼伤害了谁,今天的回想解脱了谁,要是还有念头泛起,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人生怎么洒脱?走过,路过,放过。 34.幸福是人生存在的根本真谛,那么善意和宽恕,才是缔造幸福的真正基础,生命的进程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我执和束缚.焦虑和怀疑,让那些对生命的信念在心情灰暗的时候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心平气和,智慧笃定,回归天真,活在当下。 35.不要把人生活成一场劳碌,辛苦无人说,岁月又匆匆,留意身边一座又一座的凉亭,既能歇脚,又能歇心,停停又何妨,坐坐又何妨。如果没有时间去思考,那当然是生活的一场失误与悲哀。学会休息,才是学会了生活。 36.人生的真谛,就是善意的愿望和积极的希望,生活里所有的悲哀就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悲观,用一种向前的希望活着,生活才更有力量。不要把生活活成一场奢望,懂你的故事只在你的心里发生,懂你的人却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总是默默无语。 37.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当我们以圣人之心看世间,一切人都是圣人;以盗贼之心看人,则所有人等都是盗贼。因为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38.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9.心态安好,则幸福常存。树欲静而风不止,能真正救赎自己的,不是流淌的时间,也不是他人的帮助,而是自我良好的心态。时间的变换,去了旧伤或许又来了新疤;别人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只有真正看开了,想通了,心病也就根除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把心放平,把心放宽,幸福才会常在。 40.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分寸感。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该是你的,连搭腔都不要。宁可藏拙,也不要露怯。话说得越多,反而会显得自己越浅薄。所以,人要实,话要藏,用做事的结果来征服人,而不是说服人。 41.这一生的经过,苦乐得失,爱恨悲欢,点点滴滴都是命运的成全。谁的人生也不是一只离群的雁,一度相逢,一度缘,聚散天都管,真正的活过,去活自己那份应该的担当。苦乐与谁同,人生莫冷清。 42.有时候是我们疏远了快乐,把心情活成了一场复杂,烦恼只会困扰谁的心情,或者是对生活产生一些纠缠,学会和命运对话,失落的时候,知道自己该怎么活自己,顺境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自己提醒自己,自己是谁。南来北往人,如同潮来去,相逢谁是谁,擦肩是故人。 43.人生的需求如同吃饭,只能吃两碗的饭量,如果贪图饭菜的香味多吃两碗,不但不能正常享受多吃的好处,相反倒会因为胃承受不了而带来痛苦。可见,得到未必就是享受。不要和别人攀比,学会不贪婪,不奢求,平和宁静,知足常乐。 44.爱你的,不用争。不爱你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 45.不要过分在乎身边的人,也不要刻意去在意他人的事。在这世上,总会有人让你悲伤.让你嫉妒.让你咬牙切齿。并不是他们有多坏,而是因为你太在乎。 46.我们的痛苦来自于看不透.舍不得.输不起.放不下。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舍不得曾经的精彩.流逝的岁月,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得意时的掌声;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次人生之败;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 47.做人要能吃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反而会舍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在乎表面上的吃亏,他们看重的是实质性的“福利”,因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的。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佛曰: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 48.人活得累,一是太认真,二是太想要。欲望和诱惑,迷乱了你我的心,挣扎在追求与放弃之间,纠结在取舍与得失之间。人生中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许只有到最后一刻,才会真正的明白。 49.来者要惜,去者要放。人生是一场旅行,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同一个地方。路途的邂逅,总是美丽,分手的驿站,总是凄凉。不管喜与愁,该走的还是要走,该来的终究会来。人生的旅程,大半是孤单。懂得珍惜,来的俱是美丽;舍得放手,走的不成负担。对过去,要放;对现在,要惜;对将来,要信。 50.别人做什么,我们强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即使心累了,也要好好的生活,做一个接近幸福的人。 51.对讨厌你的人最好的反击是,保持微笑和光芒四射,他们最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你。 52.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地活着,真诚地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想不开,就不想,得不到,就不要,难为自己,何必呢? 53.世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付出时,有人会批评你;当你收获时,有人会批评你;当你旁观时,还是有人会批评你。没有人是不被批评的,只管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让别人去说吧。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安然以对;既然耳根不净,不如清净自心;既然不能如愿,不如一笑释然。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禅意花园诗句大全 禅意花园诗句有哪些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禅意花园诗句大全 禅意花园诗句有哪些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