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苏轼书法名言大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苏轼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苏轼书法名言大全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苏轼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苏轼书法名言大全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苏轼句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无足道也、、、全文...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⑴。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⑵。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⑶。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⑷。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⑸。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⑹。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柳诚悬之言良是⑺,古人得笔法有所自,张长史以剑器,容有是理⑻,雷太简乃云闻江声而笔法进⑼,文与可亦言见蛇斗而草书长,此殆谬矣⑽。 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⑾。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⑿。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⒀。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⒁。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王荆公书得五法之法,然不可学,无法故⒂。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⒃。欧阳叔弼云:子书大似李北海⒄。予亦自觉其如此。世或以为似徐书者,非也。 【注释】 (1)阙:同“缺”。 (2)庄语:《庄子》之语。放言:大话,玄言。 (3)辩讷:辩,善于辩解、辩论。讷,说话迟钝,不善言辞。 (4)结密而无间:结构紧密而不散疏。宽绰而有余:结体疏朗而宽松。 (5)虚而宽:虚空而宽松,指执笔不要僵化,要灵活自然。 (6)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故称文忠公。 (7)柳诚悬:即柳公权(778—865),唐代著名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与颜真卿并称“颜柳”。 (8)张长史:即张旭,唐书法家。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草书最为知名,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独特风格。 (9)雷太简:即雷简夫,字太简。宋同州郃阳人。自号“山长”。宋朱长文《续书断》云:“简夫善真、行书,尝守雅州,闻江声以悟笔法,迹甚峻快,蜀中珍之”。 (10)文与可:即文同(1018—1079),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善诗、文、画竹,书法各体兼工。 (11)献之:即王献之,东晋书法家。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逸少: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12)笔成冢:宋朱长文《续书断》云:“释怀素字藏真,长沙人也,自云得草书三昧。始其临学勤苦,故笔颓萎,作笔冢以瘗文。”墨成池: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张芝:字伯英,东汉时敦煌人,好书,善章草。索靖:西晋书法家。字动安,敦煌人,张芝的姐孙。 (13)匆匆不及草书:谓时间仓促来不及作草书。不及,亦作不暇。 (14)周越:宋仁宗时人,字子发,能书,集古今人书并更体法。仲翼:宋仁宗时人。朱长文《墨池编》云:“工草、隶,颇有时誉。” (15)王荆公:即王安石(1021—1086)。北宋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宣和书谱》谓荆公作行字,率多淡墨疾书,未尝经意。 (16)言法华:释言法华,宋代僧人,工书。 (17)欧阳叔弼:欧阳,字叔弼,宋时人,登进士乙科。知襄州。善文事,有文集。李北海:即李邕,字泰和,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唐代著名书法家。 【译文】 书法作品一定要有精神、气韵、骨力、肥瘦、浓淡,五者缺一则不成为书法。 书法要先学好正书,进而再学习行草。未能正书而写行草,就像未读过庄子之语,而动辄口出玄言,这不是真正的道家。 人的相貌有美丑之分,然君子与小人之态,无法掩饰;言语有雄辩与不善言辞之别,然君子与小人的气质,瞒不住人;书法有工有拙,然君子与小人的心性,却无法混淆。 大凡世人所贵,必贵其难。楷书难以飘洒生动,草书难以严肃持重,大字难以紧密不散,小字难以宽绰疏朗。 执笔没有定法,要使掌心虚空而放松。欧阳修对我说:应当以手指运笔而手腕不动,这句话说得真妙。运笔时,笔前后左右顺势运转,免不了会出现攲侧,当笔停止,笔管竖直,笔锋与笔管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这就是笔正。柳公权的话有道理,他说古人笔法都有原由,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笔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雷太简说他闻江流水声而使笔法大进,文与可也说观蛇争斗而草书有长进,这就有点靠不住了。 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父亲王羲之从其后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便知献之长大之后必然能在书法方面名世。我认为善书者不在于执笔牢与不牢,信手写来而不失笔法,这才是懂得用笔的奥妙。然而王羲之看重献之的原因,在于他执笔稳重,精力集中,专注于笔。否则,天下有力气的人,个个都成书法家了。 废笔成堆,磨墨成池水,达不到羲之也能有献之的水平。笔用秃千管,墨磨研万锭,不成张芝也能比上索靖。 书法初始时不要刻意求佳,应放松随意,自然能达佳境。草书的学习虽然是靠积累而成但它的要点是为了书写的快速。古人说,时间仓促来不及作草书,此语不对。如果匆匆忙忙之际来不及作草书,而是平时闲静之时用心于草书,这种错误的观点,一直影响到周越、仲翼等人,也就不足怪了。我的书法虽然不太好,然而能自出新意,不拘泥于古人,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王安石的书法得无法之法,正因为他自出机杼而“无法”,所以不可学。我的书法如果尽心创作,风格则如蔡襄,如果得意而作,风格则如杨凝式,如果放纵作书,风格则似言法华。欧阳说:“你的书法很像李北海。”我也感觉是这样。有人认为我的书法像徐浩,是不对的。
苏轼名言名句
苏轼名言名句:
1、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
2、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3、云海,天涯,两渺茫!功成,名遂,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4、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5、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7、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苏轼的名言名句集锦 苏轼的名言名句
苏轼的名人名言
· 江山如此多娇,令无数英雄尽折腰。
· 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 —— 苏轼名句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 困人天气近清明 —— 苏轼名句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苏轼名句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 苏轼名言
· 人生识字忧患始
·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 人间有味是清欢
·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语录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 小诗有味似连珠
·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 苏轼名句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 出门无侣漫看书 —— 苏轼名句
·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世间哪有扬州鹤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语录
关于苏东坡的励志名言警句(注明出处
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潮州韩文公庙碑》
见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无所不至:无所不用其极。《论语·阳货》:“苟患失之(指失去富贵),无所不至矣。”伪:伪诈,欺骗。这两句大意是:一些人为了争权夺利,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上天是不容许他们这样伪诈的。这两句可借以说明:有些人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但天理难容,最终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 《上神宗皇帝书》
见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寿:长命。元气z精神。这两句大意是:人寿命的长短在于他的精神.而国运的长短在于社会风俗。人的寿命与其精神状态有密切的关系,精力旺盛,意志坚强。就不会为困难吓倒,不会为疾病屈服。国家的盛衰兴亡与民风民俗的关系至为密切。若民风淳朴,国家自然崇尚节俭.则人民可以体养生息.发展生产。若民风浮靡。社会习尚追求享受.好逸恶劳.国家就危险了。可以此说明国家兴亡与社会风俗关系甚为密切,强 *** 化的重要。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后赤壁赋》 —— 苏轼经典语录
见宋·苏轼《后赤壁赋》。这两句大意是:山高大便衬得月亮小,水退落石头就自然露出。此名句原是描写自然景色,由于它警约而暗含哲理,后人常以之阐发道理。尤其是“水落石出”一句(欧阳修《醉翁亭记》也有“水落而石出者”之语),流传过程中意义逐渐定型,成为比喻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便会彻底明白的成语。
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策别十六》
见宋·苏轼《策别十六》。养:养护,调养。逸:安闲,休养。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养护自己身体的人,使自己既能够得到休养,又能够经常劳动。身体常安逸,则易怠惰失神,血脉不畅;劳动过度,则又会神形疲惫,这些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正确的作法应是有逸有劳,劳逸结合,使身体一张一弛,既能得到休息,又能得到锻炼,如此调济,方能身体康健。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必须劳逸结合,劳逸适度,人才能健康长寿。
圣人视天下之不治,如赤子之在水火也。 《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
见宋·苏轼《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圣人:这里指孔子。赤子:幼子。这两句大意是:孔子看到天下得不到治理,感到就像自己的孩子在水火之中一样焦急。《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欲得君以行道,可谓急矣。”~表现了孔子看到天下动乱,百姓痛苦,因而忧心如焚,急于推行仁政的急切心情。可用于表理爱民如子的恻隐之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
见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茫茫: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思量:思念,记挂。这几句大意是:十年来生死阻隔,谁也不知道谁的景况。不必有意识地思念,心中自然难忘。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而写的。当时,苏轼因政治失意而离开京师,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作知州,王弗辞世已有十年。二十一年前,十九岁的苏轼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夫妇之间十分恩爱。可是,王弗二十七岁时便在汴京去世,次年归葬于四川祖茔,这对苏轼是一个很大的精神创伤。十年以后的正月二十日夜,苏轼又梦见了念念不忘的爱妻,醒来后写下了这首记梦词。~几句是词的开头。“十年”写诀别时间之久;“生死”从妻、我两方着笔,一在人间,一在黄泉,生死阻隔;“两茫茫”写音信渺茫永无相见之日;“不思量,白难忘”用寻常之语,道深长之情。“不思量”是自我宽慰的话,既然不能起死回生,那就忍痛节哀,好自为之吧!但感情却不肯听命于理智的指挥,妻子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的记忆里,要忘悼她,不思量,谈何容易!明明作者十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亡妻,却偏从“不思量”着笔,再反跌出“自难忘”三字,大大突出了刻骨铭心的感情力量,笔势也显得摇曳跌宕。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
苏轼的名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名言
1、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苏轼
2、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苏轼 《望江南》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4、 "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 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苏轼 《无题》"
5、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苏轼 《杂说送张琥》"
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7、 人间何处不巉岩。 ——苏轼 《慧湖峡阻风》
8、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10、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东坡
11、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苏轼 《临江仙(送王缄)》
12、 修其本而末自应。 ——苏轼
13、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苏轼
苏轼的名句
苏轼是北宋留诗最多的诗人,诗词几千首,文几千首,名句何其多!
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⑷殷勤且更尽离觞唬此身如传舍, 何处是吾乡!(《临江仙》)
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⑽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阮郎归》)
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⑿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⒂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二、苏轼诗歌名句集录
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⑵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石苍舒醉墨堂》)
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 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⑷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二)》)
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⑺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⑻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三、苏轼散文名句集录
⑴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糯,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喜雨亭记》)
⑵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超然台记》)
⑶事不目见耳闻,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⑷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曰喻》)
⑸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书墨》)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答谢民师书》)
⑼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刑赏忠厚之至论》)
⑽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
⑾夫当今生民水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教战守策》)
⑿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庙碑》)...>>
苏轼的读书名言 5分
苏轼 【读书名言】
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海精思子自知。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关于认真细心名言警句 细心认真的名言警句 下一篇:关于中华文化的名言 弘扬中华文化的名言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苏轼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苏轼书法名言大全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苏轼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苏轼书法名言大全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