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名言有哪些 清代学者名言名句大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代学者名言有哪些 清代学者名言名句大全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清代学者名言有哪些 清代学者名言名句大全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清代名医叶天士经典名句名言
年代:清朝
叶天士简介: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叶桂晚年又号上津老人。
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
叶天士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医术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除精于家传儿科,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富于创造之外,天士可谓无所不通,并在许多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在杂病方面,他补充了李东垣《脾胃论》详于脾而略于胃的不足,提出“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主张养胃阴;在妇科方面,阐述了妇人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之际所患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方法;他对中风一症有独到的理论和治法;他还提出久病入络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于精研古籍,他还十分善于运用古方。
清代名医叶天士经典名句名言
1、痰者,津液所化。盖由风伤肺,肺气不清而生痰,湿伤脾,脾气凝浊而生痰。——叶天士《医效秘传》
2、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叶天士《清史稿》
3、夫脉者,气血之先。气平则和,气盛则洪,气衰则微,气滞则涩,气缩则短,气亏则虚,气急则促,气大则长,气搏则浮,气郁则沈,气寒则迟,气而数,气结则歇止见矣。——叶天士《医效秘传》
4、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叶天士《医效秘传》
5、朝用一方,晚易一剂,诅有当哉?病有见证,有变证,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叶天士《清史稿》
6、夫以利济之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
清代文学家魏源经典名句名言
年代:清朝
魏源作品:《海国图志》
魏源简介: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代文学家魏源经典名句名言
1、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
2、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魏源
4、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
5、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魏源
6、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远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魏源《海国图志》
7、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魏源
8、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魏源
9、白光尽处火轮现,草木山河金潋滟;落日如人老更赤,初日如人少方艳——魏源
10、"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魏源"
11、教育的含义就是使人能作以前不能——魏源
12、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魏源《默觚下》
13、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
14、天地之性,人为贵。——魏源
15、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
16、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魏源
17、欲任天下之重任,必自其勤问访始。——魏源
18、得掷且掷即今日,人生百岁驹过隙。——魏源
19、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魏源
20、中浅外易者,不足以当大事。——魏源
古代名句经典
1、讲论诗词,笑谈街市,学难似风里扬丝,一世常如此。关汉卿
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马头咫尺天涯远,易去难相见。马致远
4、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
5、读书使人寡过,不独明理,此心日与道俱,邪念自不得而乘之。吕坤
6、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
7、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
8、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秦观
9、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
10、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苏辙
11、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汤显祖
12、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范成大
13、言有大而无实,无实者,不祥之言也。王夫之
14、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避还休。范成大
15、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秦观
16、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多在阵前亡。冯梦龙
17、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程颐
18、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19、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
20、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吕坤
21、欲报君恩,岂恤人言。张居正
22、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张居正
23、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吕坤
24、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
25、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26、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须败事。程颐
27、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罗贯中
2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
29、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关汉卿
30、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31、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
32、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33、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王夫之
34、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冯梦龙
35、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关汉卿
36、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
37、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
38、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朱敦儒
39、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
4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4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42、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光阴。朱敦儒
43、方严是处人大病痛,圣贤处人,离一温厚不得。吕坤
44、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朱敦儒
4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46、戒太察,太察则无含弘之气象。于谦
47、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冯梦龙
48、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马致远
49、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马致远
50、欲傍蟾宫人近远,恰如春在柳梅边。汤显祖
51、唇齿相依关共运,戚欣与共胜天伦。于谦
52、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
5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
54、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性坚定。朱熹
5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56、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苏辙
57、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范成大
58、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59、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贪欲之为狂。吕坤
60、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61、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戚继光
63、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
64、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
65、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
66、目不容一尘,齿不容一芥,非我固有也。如何灵台内许多荆榛,却自容得?吕坤
67、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
68、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苏辙
69、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70、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范仲淹
71、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
72、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司马光
73、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74、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
7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
76、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77、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张居正
78、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司马光
79、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
80、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于谦
81、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罗贯中
82、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戚继光
8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84、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能存先昔友,留示后来人。汤显祖
8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86、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87、把意念深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起,何事不可做。吕坤
8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
89、积学于已,以待用也。程颐
90、韵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
91、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冯梦龙
92、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
93、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冯梦龙
94、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过则两过都免,一不认过则两过不免。吕坤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年代:清朝
高鹗简介:
高鹗(约1738-约1815年),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为官两袖清风。高鹗除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外(争议),另有诗文著作多种,《清史稿·文苑二》著录有《兰墅诗抄》,杨宗羲《八旗文经》著录《高兰墅集》,今俱佚。现存《兰墅十艺》(草稿本)、《吏治辑要》及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词集《砚香词·簏存草》等。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1、宝玉茫然问道:“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宝玉道:“姑苏林黛玉。”——高鹗《红楼梦》
2、好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高鹗《红楼梦》
3、第九十八回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高鹗《红楼梦》
4、第一百零九回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高鹗《红楼梦》
5、第一百一十六回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高鹗《红楼梦》
6、第一百一十六回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高鹗《红楼梦》
7、第一百二十回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高鹗《红楼梦》
8、第一百二十回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高鹗《红楼梦》
9、第一百二十回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高鹗《红楼梦》
10、第一百二十回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高鹗《红楼梦》
11、第九十五回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高鹗《红楼梦》
12、第八十七回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高鹗《红楼梦》
13、第九十四回烟凝媚色春前萎,霜浥微红雪后开。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高鹗《红楼梦》
14、第一百一十六回过来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高鹗《红楼梦》
15、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鸳鸯——高鹗《红楼梦》
清朝文学家聊斋先生蒲松龄名言名句摘抄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朝著名小说家、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
蒲松龄名人名言:
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
始知千里之物,狐能摄政,而不敢终留也。
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
泪中为写相思字,写到相思泪转多。
明代文学家徐渭名言名句摘抄
徐渭(),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
徐渭名人名言大全:
读书好,种田好,学好都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勤业门第春长在;积善之家庆有鱼。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着冬衣,执夏扇,秀才不识春秋;揽北权,踏南地,钦差少样东西。
桃李花开,白面书生做春梦;梧桐叶落,青皮光棍打秋风。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
宾既来兮,足下且设鱼肉宴;客已至矣,厨中苟呈肚肺汤。
雨阻行人,谁是行人之友?天留过客,我为过客之东。
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雄雌总姓乌。
钉鞋踏雪变麻子;皮袄披身装畜生。
笑指深林,一犬眠竹下;闲看幽户,孤水立门中。
海晏河清,王有四方当做国;天寒地冻,水无二点不成冰。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锺。
世间无一事不可求,无一事不可舍,闲打混亦是快乐;人情有万祥当如此,有万祥当如彼,要称心便难洒脱。
养性不须烹紫雪;读书何但出青云。
学者藏修譬彼龙蛇之蛰,不可得而密迩,况可狎而嬉游乎,深潜远遁,无心夺宝探珠,特行满功圆,自尔风云际会;凡人克己当如大敌之临,若是招之使来,便是养之成乱也,利斧快刀,拼命勤王斩将,看凯旋饮至,洒然天地清明。
文彭山、季彭山、武彭山、程彭山,半文半武彭彭山;活六峰、袁六峰、死六峰、叶六峰,不死不活陆六峰。
仗智慧剑、决烦恼网,见五蕴皆空,是深般苦;驭清净轮、入解脱门,得一念无生,为大涅槃。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水隔笙簧,白日鸟啼花竹里;庭园锦绣,青春人在画图中。
任铁任金,定有可穿之砚;日磨日削,从无不锐之针。
孔夫子、关夫子,两位夫子,圣德威灵同传万世;著春秋、观春秋,一部春秋,庙堂香火永续千年。
逆水行舟,橹速不如帆快;迎风奏乐,笛清怎比箫和。
朝朝朝朝朝朝朝朝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清。
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
我辈此来惟饮酒;先生在上莫吟诗。
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
经签可超生,岂有阎罗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脏官。
日午凭栏,看几点落花,听数声啼鸟;夜深缓步,待半帘明月,来一榻清风。
读不如行,使废读,将何以行;蹶方长知,然屡蹶,讵云能知。
脱屣尘缘,别有胸襟洒落;结庐入境,不妨车马喧阗。
花香满座客对酒;灯影隔帘人读书。
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客谈。
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
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
旧业沿存三经草;小窗独对半床书。
水夕苍蚊残夏扇;河间红树早秋梨。
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丛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且看千万树,东风吹来便成春。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清代文学家蒋士铨名言名句
年代: 清朝
蒋士铨简介:
蒋士铨()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余、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蒋士铨的戏曲创作,最早见于蒋氏家刻本《蒋氏四种》丛书中,署红雪楼板,后曾抽印为单行本,题为《藏园九种曲》,另外,有书坊渔古堂别为翻刻,称《藏园九种曲》。其内容包含《空谷香》、《香祖楼》、《冬青树》、《临川梦》、《一片石》、《桂林霜》、《第二碑》、《雪中人》、《四弦秋》九种。九种曲中,《一片石》、《第二碑》、《四弦秋》三种为杂剧,其余六种为传奇。又除《空谷香》、《香祖楼》两剧为现实题材外,其他八种均为历史题材。
此后,蒋士铨陆续创作了《采石矶》、《采樵图》、《庐山会》,汇编成《红雪楼十二种填词》。另据李调元《雨村曲话》谓蒋士晚年病痹,右手不能书,疾中尚有左手所撰十五种曲未刊,但不见藏本传世。梁廷□《曲话》又谓乾隆十六年,恭祝皇太后万寿,江西绅民远祝纯嘏杂剧四种,亦心余手编,为《康衢乐》、《忉利天》、《长生箓》、《升平瑞》。
《空谷香》一剧写成于济宁至镇江舟次。正是诗人两次落第返乡途中,一股牢骚无由吐散之气、有腔抱玉献而不售之才,鼓荡于胸中,无由发泄,恰好遇到了这个题目,于是情思涌出,遂成妙文。
《冬青树》一剧写南宋灭亡的历史故事。全剧以文天祥、谢叠山以身殉国的壮烈事迹为主线,穿插唐珏等忠义志士报国义举,抨击了留梦炎之流卖国求荣的可耻行径。据史载,元军攻陷南宋京城临安后,元军统帅僧人杨琏真伽率元军发掘宋帝后陵寝,掠夺财物,弃骸骨于草莽,义士唐珏收诸陵骸骨以葬,并植冬青树以为表识。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条录其事。明卜世臣作《冬青记》传奇演其事。蒋士铨在剧中穿插《发陵》、《收骨》、《私葬》、《梦报》四□敷演其事。其自序言:经曰:岁寒然后知松柏。若两公者,即以为冬青之树,谁曰不宜。可知作者之意。
《临川梦》写戏曲家汤显祖故事。焦循《剧说》载汤显祖《牡丹亭》刻本传世后,有娄江女子俞二娘,酷嗜其曲,用蝇头小楷在上面细细批阅,不到二十岁竟怨恨而终。有人持其夹批给汤显祖看,汤感慨万端,作两首五言绝句为悼。又载内江一女子,读《还魂》而悦之,径造西湖访焉,愿为才子妇。汤以年老辞,女子投水而死。蒋士铨本此诸事,而作此剧。
《一片石》和《第二碑》皆演娄妃故事。娄妃为理学家娄谅女,嫁宁王宸濠为妃,宁王谋逆,她屡次劝谏,不听,又作《题樵人图》诗云:妇语夫兮夫转听,采樵须是担头轻。昨宵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终不听。后宸濠叛乱被擒,妃投江而死。邦人钦慕其贤且烈,厚葬之。
《雪中人》演铁丐吴六奇将军事。吴六奇广东潮州人,早失父兄,性好饮博,遂至落拓江湖,流浪街市,行乞为生。常手不曳杖,口若衔枚,敝衣枵腹,而无寒饿之色,人皆称铁丐。后寄身邮卒,于关河形势,无不谙熟。因其时天下初定,清军由浙江入广东,地形多不熟,六奇请见主帅,备陈粤中形势,且言有义结兄弟三十人,拥众据土,粤中传檄可定。帅依其言行之,粤地悉平。由是征闽讨蜀,屡立奇功,位至通省水陆提督。蒋士铨本此作《雪中人》传奇。
《四弦秋》据白居易《琵琶行》诗而作。白居易作此诗,不过自写其沦落之意。元马致远据以作《青衫泪》,以为香水素狎此伎,于江州送别时再次相逢,践成前约。后有顾道行作《青衫记》,情节一本马剧。蒋士铨以为命意敷词,庸劣可鄙,乃本《琵琶行》及香山本传、宪宗时事,别填《四弦秋》院本,七日而成。时人交口称赞,以为出前剧万倍。
清代文学家蒋士铨名言名句、诗词诗句大全
1、 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
2、 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
人间万象模煳好,风马云车便往还。
3、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 依山凿佛人争拜,生怕金身坏。
不知是佛是山灵,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
城中仰看山容好,山上看城小。
半城斜日二分秋,别有一分秋色在僧城。
5、 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赵翼(1727年(丁未年)~1814年(甲戌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赵翼名人名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一人知己足平生。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空国而来骄必败,背城能战弱为强。
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危楼有凭槛,刘桢方平视。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矮人看戏归,自谓见仔细;楼上人闻之,不觉笑喷鼻。
一蚊便搅一终夕,宵小原来不在多。
一抔总为断肠留,芳草年年碧似油。苏小坟连岳王墓,英雄儿女各千秋。
帘钩风动月西斜,仿佛幽魂尚在家。呼到夜深仍不应,一灯如豆落寒花。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经典名言名句摘抄
刘义庆,字季伯(公元403公元444),原籍南朝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文学家。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刘义庆名人名言:
欲求多福者,正当恭顺,尽忠孝,无恚怒,便善流无极。
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凫。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
有恒心和负责这种作风,应当有所发扬。
嘴唇和牙齿是互相依存的,不可缺少一部分。至于胡须头发和人的精神有什么关联呢!
没有君先行礼,臣后站起来的道理。
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我辈。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
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盲人骑瞎乌,夜半临深池。
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
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宋代理学家 杨时
善学者其如海乎。 学者名言
清·袁枚《随园诗话》。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就像吸纳百川的大海样啊!这是袁枚的经验之谈。他说:做学问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自高自大和见识浅薄。他打比喻说:“自高者如峭璧,时雨过之,须臾溜散(指雨水从峭壁表面流散),不能分润(不能浸透滋润到内里):自狭者如瓮盎受水(像大腹小口的陶器盛水一样),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旱九年而不枯(遭受多年干旱也不枯竭),受八洲而不满(吸纳整个大地的流水也不满足)。无他,善为之而已矣(没有其他奥秘,只因为他们善于广泛深入地学习罢了)”。~比喻贴切,说理透辟,容易被人接受。
清代诗人 袁枚 《随园诗话》
学者当自树其帜。
见清·郑板桥《与江宾谷江禹九书》。本句大意是:学者应当建树自己的旗帜。郑板桥是一位有气节的封建士大夫,思想较为开放,敢于面对封建礼教而标新立异,不媚流俗。~正是他这种品质的表现。此口号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十分难能可贵。中国的学者,历来囿于四书五经的樊篱,思不出经,非礼勿言,往往足少小而学一艺,皓首方穷一经,并且是亦步亦趋,以注解前贤之说为荣。郑板桥号召学者自树其帜,颇有点离经叛道的意味。然而正是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道出了为学应该创新的基本精神。
清代画家、书法家 郑板桥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清代学者名言有哪些 清代学者名言名句大全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清代学者名言有哪些 清代学者名言名句大全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