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说过的话 黄宾虹的一生

国学综合

黄宾虹说过的话 黄宾虹的一生

跳大神围观:℉更新时间:12-29 16:0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黄宾虹说过的话 黄宾虹的一生的文章,本文对文章黄宾虹说过的话 黄宾虹的一生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黄宾虹说过的话 黄宾虹的一生

黄宾虹简介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黄宾虹自少即喜绘画、篆刻,六岁能临摹家藏沈廷瑞(樟崖)山水册,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十六岁在金华丽正书院肄业。与倪苏泉、蒋莲僧为知交画友。二十一岁,补凛贡生,任两淮盐运使署录事。

1907年去沪,曾参与吴昌硕主持的海上题襟馆活动,协助邓实、黄节、柳亚子等编辑《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国粹丛书》等,并先后与宣庐愚、郑午昌等组织宙合社、艺观学会、烂漫社、蜜蜂画社等,还在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有正书局等单位工作十三四年。

扩展资料:

黄宾虹的主要作品:

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代表作品

黄宾虹知名画作:《富春江图轴》、《峨眉龙门峡》、《松雪诗意图》、《花卉四屏条》、《设色山水图》。

《山林秋色》轴,纸本着色。纵122.8厘米,横48.8厘米。现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此图一眼望见山峦重叠,林木扶疏,云雾缭绕。远景为山坡,古松苍郁,有几间平房,前后错落。园后有四角亭,亭中坐一人。山腰树木丛生,枝条欹斜,往上高山耸峙,岿然独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宾虹

什么不属于黄宾虹

不属于黄宾虹的是《欧洲心影录》。

人物简介:

黄宾虹(1865年9月28日—1955年7月31日),字季筠,号筠圃,江苏苏州人。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教育家、文化名人,是中国现代画派中的“四大家”之一,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并称为“中国近现代画坛四大巨匠”,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画坛上的巨匠和翘楚。

黄宾虹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善于绘画和诗词,12岁时已被送入苏州星云书院学习传统文化,以及国画课程。后来,他到南京求学,成绩优异,更获得了官方奖学金,随后前往上海进修西洋画。

资料拓展:

黄宾虹先生对于书法理论的研究,颇为重视,亦很有成就。他曾说过:“不沾沾于理法,而超出于理法者,又不得不求于理法之中,方不蹈于虚无寂灭。笔法是书法创作中的中心环节极为关键。黄宾虹对笔法的强调较其他大家为甚,他很清楚“笔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其成就高低的首要条件。

黄宾虹63岁时,在与友人及弟子们阐述“笔法”时,扬弃前人笔法之论,结合自己的用笔经验,明确地提出了笔法四字论。在他67岁前后,又在笔法四字后加一“变'字,最终完善了笔法五字诀,这也是他用笔法则在形态上的具体演示。

作品介绍:

霜容点碧岚,此作无年款,画面章法大致出自黄氏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皴法以披麻为主,只是杂树草木施以点染,用力处在讲求“笔笔分明”,笔墨风格已从明人的“枯硬”向学习元人后的松秀转变,略现腴润;款书则稍带出锋,平整间见婉转秀逸。

了解黄宾虹

黄宾虹,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

黄宾虹自少即喜绘画、篆刻,六岁能临摹家藏沈廷瑞(樟崖)山水册。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为特色,为“黑宾虹”。他的技法,得力于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

近现代评论家们都是这样评论黄宾虹的:

“一个了不起的大师,拥有最丰富的精神资源”。

“他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他对于所有艺术的后来者都是一个楷模。”…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北齐南黄”之说,“北齐”指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齐白石,而“南黄”就是指黄宾虹了,由此可见,黄的艺术地位。无论是书法、绘画、篆刻、金石文字、书论、画论、画史他都有广泛的研究,而20世纪能有这样广泛学养的艺术家的确是不多的。

黄宾虹的绘画风格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师古人、融化古人造化、形成自己风格。“五笔七墨”即是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绘画整理的理论经验,“五笔”指的是“平、留、圆、重、变”。“七墨”指的是“浓墨、淡墨、破墨、渍墨、泼墨、焦墨、宿墨”。这一理论经验一直流传后世,给后代的绘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尽管大师黄宾虹的画在近现代得到了大家得赏识公认,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得到大家的欣赏的,据说当年大师捐画,人家还不要,他再三要求强行给捐了,可是直到30年后包裹才被打开,就连当时他的一个画家友人都说出:“我的画能换一根金条,你的画我欣赏不了…”这样的话。所以黄宾虹的画也经历了白给都没人要的阶段。

其实他的画被有些人所不喜的直接原因是,他的绘画饱含的文化信息太多了,审美历史感太苍凉,他的画不像同时期其他画家的画那样靓丽,评论家傅雷说,欣赏他的画的人需要人生阅历,需要文化积累,需要文学修养,三者缺一都可能导致欣赏不来黄的绘画。黄宾虹自己也曾说:“50年后人们才能懂我的画。”

大师黄宾虹曾说过,画品的高低是深深扎根于人品的,是对一个人全面综合素质的评定,需要长时间知识文化与修养的积累与历练。黄始终将人品与画品联系在一起。不管是早些年他的画有多么的不被认可,还是近现代的评论家们把他抬得多高,其实都无碍,起码有一点是不变的,大师确实给中国绘画补充了理论经验,给中国文艺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思路。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黄宾虹说过的话 黄宾虹的一生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黄宾虹说过的话 黄宾虹的一生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黄宾虹的妻子

标题:黄宾虹说过的话 黄宾虹的一生

链接:http://m.zhaichaow.cn/z/276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