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迟上 迟上早下这首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古诗迟上 迟上早下这首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古诗迟上 迟上早下这首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古诗《池上》的全文
《池上二绝》
别名:《池上》
唐代 : 白居易
第一首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第二首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对棋:相对下棋。
下子:放下棋子。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赏析:
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作者神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古诗《池上》的全文?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指小孩子。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创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小娃撑船而作下此诗。
『赏析』
白居易的《池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描写儿童的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0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童心的可爱、乡村生活的情趣。他观察到天真可爱的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用行动描写,用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使儿童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本来是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平凡的小事,诗人能准确地捕捉到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生动的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却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孩童的这种天真烂漫,真是是让人忍俊不禁。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既可爱、可信又可亲,给人呼之欲出的感觉。
“小娃撑小艇”首句就奠定了一种活泼的基调。古诗讲求凝练,很少有一诗中一个字使用两次的现象,更不要说是在一句之中了。而这首五言绝句,诗人居然肯把首句拿出来重复,更何况小艇的意思可以有很多词语来代替。这就是白居易运用民歌、童谣的风格,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把不经意间发现的一件有趣的事,写得让人荡气回肠。
池上古诗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二、翻译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三、作品简介
白居易诗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池上》这首小诗明白如话,描述了一个小孩子偷撑小船、偷采白莲的生活细节。
小娃偷偷地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可是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水面上留下了一条浮萍被船儿荡开的长长水线。
据说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时任太子少傅的白居易一日游于池边,见小娃撑船而作下此诗。诗中所写,只是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平常情景,但细品之后,能体味其中丰富的情趣。
三、诗词赏析
前两句叙事,简要描述小娃撑着小船偷采白莲之事。简单地描述之中,蕴含丰富的内容:因为是小娃,所以只能撑小船;因为是小娃,只能是偷偷去采白莲。
一个“偷”字,写出了小娃瞒着大人悄悄去采白莲时紧张和小心翼翼的心情。而“偷采白莲回”一句,既写出了“偷采”的结果,也令人想象出小娃采得白莲后兴高采烈、得意忘形的情态。
后两句写景,重点描写小娃采莲回来时,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关键是“不知藏踪迹”一句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因为是“偷采”,当然需“藏踪迹”。
但为何“不知藏踪迹”呢?一是因为这娃毕竟是“小娃”,二是因为已经采得白莲回了,当然会洋洋得意、忘乎所以了,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怎么还会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呢?
四句诗从小娃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色,有行动,有心理,细致逼真,富有情趣,一个天真幼稚、活泼淘气而又可爱可亲的小娃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四、关于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特别是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这首叙事小诗,同样通俗平易,富有情趣。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古诗迟上 迟上早下这首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古诗迟上 迟上早下这首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