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10月份销量 华为汽车1月销量多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华为汽车10月份销量 华为汽车1月销量多少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华为汽车10月份销量 华为汽车1月销量多少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0月新能源品牌销量盘点!比亚迪超30万,理想超4万
文/磊磊
长假伊始,各家汽车品牌,便争先恐后发布了今年9月各自销量数据。
比亚迪汽车10月实现销量台。当前,比亚迪最为强势的点似乎并非产品及技术规划维度的聪明,更是垂直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全方位可买度优势。
也就是说,比亚迪近乎全数自研、自产的供应链体系,让它先天性不用顾及零配件厂商的那一层利润,并且当前极为巨大的销量,也帮助比亚迪实现了规模效应摊销成本这一神奇操作。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长期霸占新能源轿车销冠的比亚迪海鸥车型,我们把同价位竞品拉出之后可以发现,相比零跑T03、缤果这些竞品,海鸥不但在电气系统维度有着e平台3.0架构这样的原生优势(能实现更高的最快车速);同时在价格大体拉平之后,舒适性配置层面,还会胜出别人一筹。
而在高阶车型维度;随着汉DM-i冠军版的上市,这款车也实现了关于传统B级车市场的一杆清台,毕竟在“当冠军”之前,汉还是一款22w+的车,这款车其实和雅阁/凯美瑞/天籁等的成交价之间有3-4万的护城河的,但当冠军版将这一层护城河填平之后,汉DM-i的产品实力,已有着很强的攻击能力。
今年10月,问界汽车实现销量12700辆。这件事最大的底层逻辑是,唯一摆在华为体验店里,与那些mate手机同台销售的问界汽车被证明了在“华为汽车体系中的首位度”。毕竟华为当前正在逐渐抛弃的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方案;而新问界高阶智驾版则冲上了当前风头最大、已被公认为是下一世代进入门槛的无图NCA方案,软件策略也会领先现在的HI智驾一个迭代版本。
有图-无图之间切换最大的意义是,大大降级甚至消除了市场对于“激光雷达所带来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等待账期与进入门槛。首先,高精地图的测绘精度与更新周期,对于绝大多数厂商都是难以接受的高企,虽然华为具备地图资质,不用受外部供应商掣肘,但执行过程中的难度,真就让领航辅助这件事被限制在几个核心的、标杆的、作为品牌背景板的首位城市。
如果我生活在没有高精地图覆盖的三四五线城市,我多花几万块钱买激光雷达,买英伟达orinX芯片,我最终能够使用到的,也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L2而已,这就等于买了iphone机,却没有5G或WIFI网络覆盖,只能当做傻瓜相机的那种尴尬浪费。
无图模式所解决的,也就是这一点,基于BEV(鸟瞰视角)的通勤模式,可以通过遍布周身的感知元件,在驾驶者最常驾驶经过的上下班通勤道路中,实时采集并收集路面状况与驾驶者开车习惯,也就是说,自己绘制出一套给自己用的高精地图并形成一套与驾驶者个人习惯无缝衔接的自动驾驶逻辑(驾驶者如果平常开车比较猛,这套系统就会以相对猛的方式开车,驾驶者如果开车比较稳,这套系统就会以比较稳的方式开车),无论驾驶者在那里,城市NCA智能巡领都是一个可实时激活的状态。
今年10月,理想汽车实现销量40422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理想L7产品的强势表现,这款车的产品点,其实是打入了奔驰GLC、宝马X3的腹地,并且可油可电的特质,也让不少在纯电车面前买不下手的纠结型消费者。
有了那种孤注一掷的信心。后期,理想的纯电MPV方案,也有着很稳定的销量预期,毕竟800V架构+宁德时代5C电池的高技术起点配搭理想AD的组合,足够让不少消费者有所动心,毕竟当前自主高端MPV市场中表现强势的极氪009与腾势D9在自动驾驶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理想AD事实上是差挺多的,况且对于长途枯燥驾驶,理想AD的加入,可谓是一种很大的刚需和明显的改善。
后劲不足,销量断档,AITO问界到底输在哪?
本文编辑:
写在前面:
进入正文:
众所周知,AITO问界是当前关注度较高的一个新能源品牌,这主要还是华为的缘故。作为现阶段跨界造车的最成功者,华为提供车机系统,赛力斯有东风汽车为造车背景,也算是强强联合。因此在理论上,AITO问界拥有的各项资源,胜过普通的新势力造车,但其市场表现,却显得后劲不足。
数据显示,AITO问界汽车这一年多来的销量呈现过山车的状态,其从去年5月份开始爆发,数据最高峰是在10月份,超过1.2万辆,最终以7.5万的成绩收官。因此,当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个品牌已经崛起,2023年肯定能取得10万+的成绩。
但到了2023年却没有延续热度,销量出现断档,如果说1月份和2月份是受到春节假日休市期还能理解,但在3月份的市场复苏期也只有3625辆,上升幅度非常微弱。到了4月份,根据赛力斯的产销快报,销量仅为2953辆,但有趣的是,其对外公布的数字却是4585辆,出现了罗生门。
但无论是产销数据,还是公布出来的数据,在目前的新能源品牌销量排名中,AITO问界都是处于中下游位置,远低于同样拥有传统车企做后背的埃安、极氪、深蓝,这三家的4月销量分别为41012、8101、7756。
这一系列的大起大落,让这个新兴品牌的命运开始扑朔迷离起来——为什么AITO问界会出现“戛然而止”的态势?
对于AITO问界品牌发展受制这一现象,车则认为是这两大原因造成的。
缺乏独有核心技术名片,沦为华为载体
目前市面上的新势力造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特斯拉、“蔚小理”、哪吒、零跑这类没有造车基础的新品牌。另一种是埃安、极氪、深蓝、AITO问界这类有传统燃油车品牌做后盾的势力。但二者在发展上,都离不开两大要素:采购和自研。
前者是基于“技术全球化”,整合电池、芯片、系统等重要部件;后者则是打出自己的技术名片。并且最重要的是,前者始终是要为后者赋能,从而通过产品来呈现品牌形象,而不是把自己作为某一核心组件品牌的载体。
以埃安为例,其以“更聪明的陪伴”为口号,并围绕此开发一系列的前沿技术,包括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GEP2.0全铝纯电专属平台、广汽埃安A480超充桩、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埃安智能健康科技等。就算是被现在大多数新能源品牌视为绝对核心的宁德时代电池,也是该技术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仅作为“自研”这一话术的背书。
但AITO问界却截然相反,其并没有一个成熟的自研技术矩阵。从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关系上看,前者主导软件服务,后者是主导硬件生产。且在4月2日,赛力斯集团CTO、赛力斯汽车(轮值)总裁许林表示:AITO问界是双方合作的品牌,赛力斯主导、华为高度赋能进行的联合设计、联合开发以及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
因此就理论上来说,在品牌筹划到发布、新车上市这期间,背靠东风的赛力斯应该是发挥在汽车研发制造方面的优势,推出一个以AITO问界为主导的智能汽车平台+三电保护技术的组合。再配合华为智能系统,同时也借助华为的势,打造核心技术名片。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主要硬件和软件技术均来自华为,赛力斯只是起到一个代工厂的作用,AITO问界不过是前者跨界造车的载体。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关系,华为可以只作为车机软用供应商,物色更强力的合作伙伴,而AITO问界却只有华为……
品牌建设失败,脱离华为啥也不是?
除了没能树立独有技术名片,AITO问界最大的失败就是没能做好品牌建设的工作。其完全依赖华为的光环进行营销,被不少人指为“借华为之势割韭菜”。
在早期的宣传中,AITO问界汽车是围绕“华为”展开,无论是线上海报还是线下的活动邀约,都会带上“华为问界汽车”。
包括在今年三月份,其采用“HUAWEI问界”后,确实带来环比的微增。此外,在2023年5月份华为夏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10月份华为开发者大会这两个活动的宣发和召开时间节点中,AITO问界均迎来爆发,5月份销量从3000拔升到5000多,10月份直接到1.2万,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蹭华为热度。
尴尬的是,在三月底四月初,华为内部出现一系列看似针对AITO问界的举措,像3月底,任正非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并且对于海报的设计,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无独有偶,3月31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而且在线下,各地经销商下架了“HUAWEI问界”物料,还原为“AITO问界”宣传物料。
这一系列动作引起轩然大波,有媒体(时代财经)在近期曾做过采访,一位受访用户表示:如果AITO问界不被官方认定为‘华为汽车’,那么就难以支撑这么高的售价,自己也就不会考虑。此外,在【#任正非发文重申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微博下,还有一些网友表示:害怕买车后踢皮球,打消了念头。与此同时,更多网友是开始质疑AITO问界和华为的关系,其中有人预测:销量接下来要拉胯了。
而事实上在4月份确实出现这样的情况,销量数据不乐观。
不过网友们的担忧确实有道理,消费者买车最怕的就是售后出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上看,AITO问界的门店分为两大类型:华为冠名和AITO冠名,其中前者比重更大,为60%,后者为38%。虽说双方合作的理念是“渠道共融,全域互通”,但似乎AITO问界在门店的打造上,也是蹭着“华为”的光环,以促进成交。如果出现切割,是否会出现华为冠名的授权店转变为手机体验中心,或者因为销量下滑而出现闭店潮,给用户带来不便也很难说。
除此之外,在实际的落地服务方面,AITO问界也稍显薄弱。
可以说在网友心目中,AITO问界基本等同于华为的附属品,一旦和华为脱离,品牌力就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更无法有效支持问界M5和问界M7在25万-40万元级中高端市场内的竞争。对此,微博上有一位网友做出一个相对理性的评论:“华为给予问界技术支持,问界要做好自己品牌的运营,长远来看,问界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
所以AITO问界之后的发展,或许可以学习下哪吒和零跑,推出一些15万-20万元级主打性价比市场的车型,吸纳工薪阶层群体,拓宽用户基数,以重新树立品牌形象,这样才能确保生存。
乘联会发布7月份新能源乘用汽车销量排名 这个靠谱点!
近日,电车之家获悉乘联会发布了7月份国内车企新能源乘用车排名。排名涉及到了自主品牌以及合资品牌还有特斯拉在7月份的具体销量数据。对比各家车企自己发布的销量还有理想汽车发布的别人家的销量排名,感觉还是机构发布的数据相对公平公正。那么我们就看一下7月份的国内车企具体销量数字吧!
总体来看,综合预估7月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75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下降1%。今年以来累计批发430万辆,同比增长42%。乘联会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目前运行状态与预测基本是吻合的。
具体到车企来看,比亚迪毫无悬念以辆排名第一位,这个与厂家发布的辆相差1056辆,总体相差数据不算太大。
特斯拉依旧是第二名的位置。数据显示,特斯拉在7月份的批发量为64285辆,对比此前几个月的销量,特斯拉销量呈现下滑趋势。这或许是新款Model 3带来的影响。根据爆料信息显示,新款特斯拉MODEL 3将在3季度上市。目前Model Y的交付周期也被延长,这些在说明工厂在排产上正为新款MODEL 3让路。另外消费者持币坐等新款MODEL 3的上市也影响到了特斯拉的7月份的总体销量。相信新款特斯拉MODEL 3 上市之后,特斯拉销量会迎来一波小高潮。
广汽埃安在7月份销量为45026辆,厂家自己发布的销售数据为45025辆,可以说毫无相差。目前广汽埃安旗下在售车型包含埃安s、埃安Y、埃安V、埃安LX以及PLUS车型跟昊铂品牌。具体主销车型埃安官方并没有公布,不过个人感觉埃安S应该是销量贡献的最大功臣。另外在7月分广汽埃安推出了两款新车,包括昊铂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昊铂GT,以及AION Y Younger星耀版,目前销量还在攀升阶段,期待8月份广汽埃安再创佳绩。
吉利汽车在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1014辆,这个数字与官方公布的41014辆超级吻合。看来吉利汽车是不打狂言的老实人。根据吉利汽车官方公布数据,吉利汽车新能源(含吉利、领克、极氪、睿蓝)7月份的销量为41014辆,同比增长超28%,环比增长超6%。 具体来看,极氪7月交付12039辆,同比增长约140%,环比增长超13%,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其中极氪001累计交付已突破10万辆。吉利银河L7在7月劲销10058辆,上市第二个月便突破“万辆大关”。几何7月销量12528辆;换电品牌睿蓝汽车销量4415辆,环比增长约5%。领克品牌新能源车型销量并没有公布,应该是羞于启齿。新品方面,吉利银河L6将于9月上市;目前,睿蓝7已开启盲订,将于三季度上市。预测8月份吉利汽车的销量还会有所增长。
长安汽车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9500辆,官方公布的数据为3.95万辆,数据较为吻合。长安新能源汽车包括了深蓝、欧尚、长安以及阿维塔等车型。根据深蓝汽车公布数据其7月共交付新车13172辆。阿维塔7月销量1786辆,稳居30万以上纯电SUV头部阵营。欧尚新能源汽车销量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有清楚的可以留言。7月份长安汽车还发布了新品牌启源,启源07也正式亮相,未来销量如何?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总结:前五名为国内自主汽车品牌以及外资汽车品牌。
7月份理想汽车在乘联会的排名中第六,不知道李想愿不愿意当这个老六,毕竟他自己发布排名的时候总把自己当大哥排在第一位。从乘联会公布的批发量对比理想汽车自己公布的销量数据34134辆,还是非常吻合的。理想汽车目前旗下在售车型包含了理想L9、理想L8、理想L7。新品方面,根据爆料信息显示,理想L6以及全新MPV车型将在年内迎来上市。可能,我是说可能的话,理想这个老六帽子要摘掉了。7月份理想汽车起诉品牌侵权案市场反映并不友好,不清楚这是否会影响到8月份销量数据。
乘联会数据上汽通用五菱7月份销量为33000辆,官方公布的数据,上汽通用五菱7月销售新能源车 3.5 万辆,相差2千辆。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国内全品牌中下滑最为严重,其原因脱离不开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暴跌。虽然后期五菱汽车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但市场表现却不温不火。从曾经的全球爆火,到在市场边缘垂死挣扎,五菱只用了3年。
乘联会公布数据长城汽车7月份新能源车销量为28896辆,我们对比一下官方数据。8月2日,长城汽车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2.89万辆,同比增长163%;1-7月累计销量为12.2万辆,同比增长64%。对比销量数据,相差也不大。目前长城汽车正加速智能新能源布局落地。今年7月1日,哈弗枭龙系列第一万辆车下线;7月25日,2024款哈弗大狗上市,新车共推出了三款车型。最后总结一下,长城汽车新能源销量对比往年来看,应该是呈现下滑趋势的。这脱离不了此前欧拉芯片门事件。此后,欧拉想放弃盈利底的低端车型转型高端,高端没有做好,低端也丢失了市场。那个沙龙汽车不就是教训吗?
乘联会公布数据奇瑞汽车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500辆。这个成绩属实让奇瑞汽车有些难堪,以至于我都没查到官方公布的具体数据。不过新品方面,奇瑞eQ7、星途瑶光C-DM、星纪元 STERRA ES、iCAR 03等重磅车型陆续上市,有望让奇瑞走出销量泥潭。
乘联会公布数据,赛力斯7月份批发量为4268辆,这里面应该包含了问界品牌。曾经销量破万的问界,没有的华为的光环,从“火爆一时”到“无人问津”,这又让我想到了“网红”赛力斯SF5,喧哗过后的无穷落寞。
7月份本田,日产,丰田合资汽车品牌最为落寞。具体销量参开上表吧。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华为汽车10月份销量 华为汽车1月销量多少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华为汽车10月份销量 华为汽车1月销量多少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