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名言警句及解释 礼记名言警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礼记名言警句及解释 礼记名言警句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礼记名言警句及解释 礼记名言警句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礼记名言
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不能令骄傲滋长,不能放纵欲望,不能太志得意满,享乐不能无度。魏征曾用这句话来劝谏李世民,帮助成就了一代贤君。此话乾隆曾御笔提来,时时自省,以矫骄妄。这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也是一剂良药。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礼,所注重的是有去有回。施与恩惠却没得到回报,不合礼数;得到恩惠而不给予他人报答,也不合礼数。人处在社会中,人际交往之道不可不知。礼尚往来,有来有往,良性循环。礼尚往来,所给予的恩惠本身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礼之来往的行为本身。正如《诗经》中所言:“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名句鉴赏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注释】
选自《礼记·曲礼上》。狎:亲密的意思。憎:嫌恶的意思。
【译文】
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鉴赏】
这里向世人讲明了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反对那种只看到别人缺点,而不看重别人优点的小人,这种人其实自己本身就有许多缺点,为了掩饰自己,才大大贬低别人。强调对每一个人的态度要客观公正,全面认识,善于发现自己所亲近的人缺点,积极寻找所恶人的优点,这样就不至影响自己对人的判断,才能使自己正确把握与人交往尺度。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注释】
选自《 礼记·曲礼上》。让:歉让。怠:懈怠。
【译文】
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
【鉴赏】
做一个高尚的人,不仅要学问高深,而要品德高尚,这样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强调君子必须具备德才学识修养的同时,我们不妨从反面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缺乏学问道德修养的人,妄尊自大,没有礼貌,不懂礼仪,言行随心所欲,没有约束,他还能被社会接纳吗?不能,肯定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所以君子只有博学识广,以礼制欲,循礼而行,才能称之为君子。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注释】
选自《礼记·王制》。论之:考察他。
【译文】
凡是选用人材,须先考察他的德才,考察明白之后,才分派工作,胜任工作后才铨定爵位,然后给予相应的'俸禄。
【鉴赏】
论述选拔人才的方法。这种选用人材的方法和我们现在的聘用人才制度有相同点。聘用人才,首先要求德才兼备,经过多方面调查考核,确定德能的高下之后,才决定是否录用, 再根据能力的大小,岗位的重要与否,最后给予相应的待遇。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注释】
选自《礼记· 文王世子》。
【译文】
能知道作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作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
【鉴赏】
人的一生在不停的变换着自己的位置,由最初的为人子到为人父,兼有双重身份。只有做了父亲之后,才体会到当初父亲的谆谆教导和良苦用心是多么的不容易。以此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儿子,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在督促自己为子女做出表率,以实际行动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培养子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上的为人臣,知事人都是同样一个道理。所以说,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解不开的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去认识,去思考,可能得出满意的答案。
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注释】
选自《礼记·礼器》。
【译文】
忠信是礼的精神基础,义理是制作形式的原则。
【鉴赏】
论述忠信与礼,义理与礼的关系。忠信是礼的根本,义理是礼的形式,没有忠信,礼就无法存在。没有义理,礼就无法施行。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注释】
选自《礼记 ·学记》。俗:风俗。
【译文】
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他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鉴赏】
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关系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能使人民提高学问道德修养,明白事理,尊守道德通过教育准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俗的形成。教育是强国之根本。从古到今,教育都是人通向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催化剂。
礼记的名言是什么
1、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戴圣《礼记》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戴圣《礼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戴圣《礼记》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戴圣《礼记》
5、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戴圣《礼记》
6、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戴圣《礼记》
7、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戴圣《礼记》
8、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戴圣《礼记》
9、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戴圣《礼记》
10、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戴圣《礼记》
11、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
——戴圣《礼记》
12、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戴圣《礼记》
13、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
——戴圣《礼记》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戴圣《礼记》
15、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戴圣《礼记》
16、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戴圣《礼记》
17、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戴圣《礼记》
18、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
——戴圣《礼记》
1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戴圣《礼记》
20、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戴圣《礼记》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礼记名言警句及解释 礼记名言警句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礼记名言警句及解释 礼记名言警句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