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 江淮汽车1月销量35410辆,环比下降17.40%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江淮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 江淮汽车1月销量35410辆,环比下降17.40%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江淮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 江淮汽车1月销量35410辆,环比下降17.40%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江淮汽车这两天为什么爆跌?江淮汽车2023年业绩研报?江淮汽车股票的月K ...
目前这几年,全球多个国家就发布了将来几年或十几年后禁止出售燃油车后,新能源汽车是不少出色品牌车企相继转向的研发方向。因此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前所未见的发展红利和前景,并且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该行业的发展和研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投资者的我们是否存在机会一起搭上这趟驶往未来的"列车"呢?刚好今天就可以好好跟大家讲解一下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车!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企业集团。目前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同时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品牌前5强,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是公司的关键营业范围。
大致叙述了江淮汽车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认识下江淮汽车公司有什么优点,值不值得我们理财?
亮点一: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2023年的报显指出,公司一共卖出了19.1万辆轻型货车,是同行业该领域的销量前列。并且MPV销量逆势增长,全年的销量达到了6.65万辆。在出口方面,公司出口汽车总量在同行业内排名第四。其中轻卡和高端轻卡出口依旧是同行中的第一名,SUV出口数量已经大于4万辆,成为了行业出口第一。
公司的MPV及轻卡在国内外市场均被认同,这也有助于公司在该细分领域中巩固地位和扩大市场。
亮点二:新能源车先发优势
在2023年的时候,江淮汽车光是新能源乘用车就卖出了2.83万辆,同比增长53.86%。另外公司还有着新能源技术积累、市场推广、合资合作方面的过人之处。以及公司还跟华霆动力、巨一自动化分别在电池系统、电机电控领域协作开办了合资公司。
与此同时,公司还协同大众的合资公司、蔚来汽车共同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动机是公司将来在新能源领域可以有市场先机。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的汽车品牌在2023年顺利完成从追逐世界品牌到齐头并进一起跑的目标,再到彻底超越的关键一年。中国汽车在世界领域中不断占据技术和先发制胜优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认可,将来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和认知度能够领先欧美日国家的很多驰名的老车企的可能性很大。
如上所述,江淮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中的研发技术已经获得全国知名汽车生产企业的认可,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之一!
27家车企1月销量一览:自主品牌渐回暖,新能源车企持续走跌
一、上汽集团:合资仍下滑,自主品牌渐向暖
日前,上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该企业1月份共生产汽车41.9万辆,同比下滑32.7%;售出汽车40万辆,同比下滑34.6%。由于2023年春节提前,1月实际工作日较2023年1月同期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的下滑并非不可理解。不过,据乘联会所公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9%、21.5%,上汽集团的销量表现低于市场整体表现。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合资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1月份跌幅分别达到了40.5%、30.5%,不过就两者接下来的规划来看,2023年都将是其各自的产品大年,尽管开局不利,但相信在接下来的产品攻势下,或逐步扭转局势。
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滑51.1%,成为上汽集团内部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尽管销量表现不佳,上汽通用五菱却通过援产口罩持续霸屏,据了解,日前该企业已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其援产的第一批口罩已经下线。
相比起合资企业,上汽乘用车表现堪称优秀,1月共售出新车6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春节提前,工作日减少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
二、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同比增长5.3%
日前,广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广汽集团受春节、疫情影响,产销量分别达下滑24.3%、15.9%,至13.8万辆、17.6万辆,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产销公告
不过,该集团旗下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等合资品牌,均表现比较疲软。具体数据来看,广汽菲克1月份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77.6%;广汽三菱销量为0.8万辆,同比下降31.6%;广汽本田销量为6.2万辆,同比减少16.1%;广汽丰田销量6.8万辆,同比下降15.2%。而广汽乘用车则是该集团下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企业,1月销量为3.6万辆,实现同比增长5.3%。
三、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回暖明显,1月销量同比增长4.2%
2月14日晚,长安汽车官方发布1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1月,长安汽车产量为12.4万辆,同比下降13.7%;销量为13.5万辆,同比下降4.6%,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产销公告
尽管挑战重重,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依然交出了10.4万辆的成绩。当中,乘用车销量8万辆,逆势增长1.8%。而长安第二乘用品牌欧尚在1月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单月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48.4%。
合资品牌方面,此次长安福特的表现可圈可点。得益于2023年系列积极调整后,长安福特从去年12月开始呈现回暖迹象,1月实现销售1.5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4.2%。不过,另一合资品牌马自达的表现却依然不甚理想,1月销量0.9万辆,同比下滑27.8%。
四、长城汽车:1月销8.03万辆,同比降28.16%
2月12日,长城汽车发布1月份产销快报。总体来看全线品牌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仅出口市场出现了增长。具体数据显示,长城汽车1月份的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7万辆、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8%、28.2%。此外,长城汽车1月出口0.4万辆,同比增长18.4%。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哈弗品牌1月份的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滑31.8%。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WEY品牌1月销量为0.6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万辆出现了37.1%的下滑。而作为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R1和iQ两款车型1月销量总计为0.1万辆,同比下滑了65.7%。
五、吉利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滑29%,但市占率再增高
2月13日,吉利汽车公布其2023年1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销量达11.2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环比去年12月份减少约14%,已完成吉利汽车2023年销量目标141万辆的8%。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SUV、轿车、MPV等全品类车型均有稳定表现,其中SUV产品1月共销售6.9万辆,在当月总销量中占比62%,而博越、帝豪、帝豪GS、缤越4款车依然保持月销万辆的市场表现;轿车方面,轿车产品1月共销售4.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37%;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则共销售0.5万辆;另,对外出口0.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滑67.7%。
领克方面,其1月累计销售0.9万辆新车,至此,领克产品投放市场两年来累计销量已达25.7万辆。
六、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74.9%
2月10日晚,比亚迪官方公布最新销量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销量共计2.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4万辆同比下降42.7%。
图片来源:比亚迪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比亚迪1月份在燃油车领域表现较好,销量1.8万辆,较去年的1.5万辆同比增长18.3%;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分别为0.4万辆和1.2万辆,分别同比上涨3.6%和108.1%。
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下滑明显,直接影响了比亚迪1月份的总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0.7万辆,较去年的2.9万辆同比下降75.1%;其中在乘用车领域,纯电动汽车销量0.5万辆,同比下降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0.2万辆,同比下滑84.1%。
七、北汽新能源:1月销量同比下滑55.5%
受春节、疫情影响,车市整体向下,而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的整体销量为3.9万辆,同比下降54.5%。
图片来源:北汽蓝谷产销公告
其中,据北汽蓝谷日前发布的2023年1月产销量公告来看,北汽新能源1月产量为0.2万辆,同比增长1028.2%,但是终端销售仅为0.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5.5%,市场表现略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表现。
八、江淮汽车:1月轿车销量逆势增长26.8%
2月13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1月份其产量为3.8万辆,同比下滑31.1%;实现销量3.7万辆,同比下降30.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64.1%。
图片来源:江淮汽车产销公告
乘用车方面,整体板块共实现销售1.3万辆,同比下滑40.5%。其中SUV车型销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70.4%;MPV车型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21.1%;轿车1月销量为0.5万辆,同比上涨26.8%。
九、一汽集团:1月销35.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8.2%
从一汽集团官方获悉,今年1月,一汽集团整体销量为35.3万辆,同比增长18.2%。
具体来看,一汽奔腾官方数据显示,截止1月22日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60.4%。根据规划,奔腾2023年将加快布局S和E系列两大产品线,继2023年完成11.4万辆的销量后,2023年将挑战年销20万辆的目标;红旗品牌则在过去一个月中实现销售1.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42.7%,实现其20万辆年销目标的6%。
合资品牌方面,整体生产新车20万辆,销售新车26.1万辆。其中,一汽-大众生产新车14万辆,销售新车18.5万辆;一汽丰田生产新车6万辆,销售新车7.6万辆。
此外,据盖世汽车了解,一汽集团已于2月10日复工复产,其表示,将在一季度努力增加产能,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十、沃尔沃: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6.2%
2月4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其1月份全球新车销量。数据显示,在过去1个月中,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4.6万辆新车,同比下跌约9.7%。尽管1月销量出现了下跌,但是沃尔沃汽车对于2023全年销量依然有信心实现增长。
在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的月度销量同比下滑16.2%,为1万辆。2023年,中国新车销量再次下滑,但是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依然实现了逆市增长。不曾料想,2023年车市却以一场战“疫”开始。
为减轻疫情对经销商带来的压力,沃尔沃汽车宣布放宽业绩考核,也不设定2月销售目标,成为第一家为经销商提供补贴的企业。此外,沃尔沃汽车还将直接为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的人员补贴,最小化疫情对经销商人员收入的影响。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还为车主提供上门保养、维修等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车主延长享受延长保修权益至2023年4月30日。
十一、日产汽车:豪华品牌英菲尼迪逆势涨4.3%
近日,日产汽车正式对外发布1月份在华销量。统计显示,在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日产今年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万辆,同比下滑11.8%。
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日产的销量在经历连续四个月的反弹后,均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而言,东风汽车有限旗下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1月的销量为10.1万辆,同比下降10.9%。其中,东风日产销量(包括进口车型在内的日产品牌车型)为9.2万辆,同比下降8.1%;东风启辰则由于市场基盘较薄弱加上正处于战略深度调整的当口,因此仅取得了0.9万辆的成绩,同比下滑了32.1%。
而旗下豪华品牌东风英菲尼迪1月销量0.3万辆,同比获得4.3%的增长。目前英菲尼迪在售的国产车型有豪华中型轿车Q50L和豪华中型SUV全新QX50,两款车型也占到品牌在华销量的近90%,虽然单车销量基数仍不大,但市场表现正逐渐回暖,对于英菲尼迪来讲是一个良好的信号。
十二、马自达:一汽马自达1月销量同比增长7.5%
2月5日,马自达(中国)发布了2023年1月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零售)。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马自达共销售2.1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2%。其中,两大合资车企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分别实现销售0.8万辆、1.3万辆,同比增长7.5%、-15.2%。
关于接下来的规划来看,长安马自达将国产全新车型CX-30,作为长安马自达2023年的全新重磅车型,上市后有望提振长安马自达整体销量。
十三、蔚来汽车:整体交付1598辆日均交付同比增22%
2月10日,蔚来汽车正式公布2023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蔚来汽车1月整体交付1598辆,同比下跌11.5%,环比下跌近半。当中,ES6交付1493辆,ES8交付105辆。截止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33511辆。
对于1月的销量表现,蔚来汽车表示,受假期和疫情影响,今年1月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天。以此来看,1月蔚来的日均交付量接近100辆,相比去年同期的82辆提升22%。另据透露,截至2023年1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开设83家门店,其中包括22家蔚来中心和61家蔚来空间,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59座城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汽车:为何能跑赢2023上半场?
2023上半年,消费需求持续走低、“价格战”让不少上市车企牺牲盈利,江淮汽车为什么能跑赢?
2023上半年,中国车市承压前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市场需求持续走低,并且在6月市场需求指数跌至40%以下。与此同时,新能源浪潮快速来袭,智能化热潮在资本市场高潮迭起。怎样在销量、利润之间取舍,不仅是摆在所有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同时也是投资人关注的重头戏。
反观江淮汽车,不仅整体销量、出口增速全面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净利润大幅增长。
这不禁令人好奇,为什么江淮汽车能跑赢2023上半场,面对全新开启的下半年,江淮汽车又将给人们带来哪些新的期待?
1 车市艰难回暖,全面跑赢大盘回看2023年初,中国车市虽然告别了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和为期7个月的部分30万以内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但由于全社会同时也结束了三年的疫情困扰,整个汽车行业都对重启的车市充满期待、摩拳擦掌。于是,一场席卷全国多地的价格战在一季度瞬间打响,导致消费者纷纷持币观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中央和地方促销费政策相继落地、国六切换,以及全国多地的营销活动等,中国汽车行业顺利走出了一季度的市场过渡期,二季度形势明显好转,上半年车市逐步恢复,整体累计产销以9.3%和9.8%的同比增幅,重回正增长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新能源和出口仍然是中国汽车业两大增长点。
聚焦各大传统汽车集团,2023上半年普遍没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据《汽车K线》统计,截至2023年6月,仍然有部分传统大型汽车集团累计销量同比下跌,而实现上涨的,涨幅也普遍在个位数。
不过江淮汽车是个例外。
据其6月产销快报显示,江淮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7.88万辆,同比增幅达到了18.53%,不仅远超其他传统大型汽车集团,同时也明显领先于中汽协公布的行业平均增速。更重要的是,从上半年累计销量表现来看,江淮汽车年度目标完成率已经达到了44.4%,在所有传统大型汽车集团中,位居第一。
有人说跑赢大盘或许是同行的衬托,从江淮汽车自身来看,2023上半年整体销量回暖的同时,还实现了全新价值架构下的商乘并举。继上年同期扭转“商强乘弱”的格局后,2023上半年,两大板块全面重回正增长,其中乘用车板块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29.09%,接近三成,江淮汽车乘用车板块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8.3%。
更为关键的是,江淮汽车上半年出口量达到了8.92万辆,同比增长82.98%,增速超过中汽协公布的行业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出口业务持续发力,不仅让江淮汽车在《2023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中,排名上升4个名次,位居中国全球化品牌第36位,同时还有效拉动了江淮汽车2023上半年规模和效益双增长。从国际化的品牌地位,和销量结构的维度重塑集团价值。
2 净利润大幅增长,笑看江湖混战以价换量的价格战,既是挽救销量最直接的手段,往往也是一把牺牲利润的双刃剑。
近期,恰逢各家汽车业上市公司集中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时间段。在《汽车K线》关注的70家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当中,截至7月中下旬,预计将会出现亏损的多达35%,而在实现盈利的公司中,又有三成预计将出现盈利下降。
资本市场随即给出回应,据《汽车K线》近期发布的汽车股周度涨跌榜显示,在结束了上半年最后一周“压哨逆转”、下半年“开门红”之后,第28周汽车股增速明显放缓,三大股指也在进入7月下旬后震荡下行。
「图片来源于江淮汽车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
此时,江淮汽车发布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这样的成绩为汽车股带来了一抹亮色,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江淮汽车股价触底反弹,多家投资机构对江淮汽车给出了买入和增持的评级。
对江淮汽车来说,上半年盈利能力的大幅增长,让曾经的很多猜疑不攻自破。
时间拨回到2023年,在全行业仍然被疫情笼罩,年初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不少车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不得不采取原地观望的保守态度。但江淮汽车主动求变,在2023上半年一举改写了公司创立以来“商强乘弱”的固有格局。然而,每一次壮举的背后,都免不了付出相应的代价,2023年江淮汽车不仅整体产销出现同比下滑,同时一整年都困扰在亏损的阴影当中。
2023第一季度,江淮汽车实现扭亏为盈,5月22日,江淮汽车再发公告显示,公司1-4月实现营收144.51亿元,同比增幅较一季度进一步提升至19.8%,归母净利润同步实现高速增长,并将这一趋势保持到前不久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中。从公司经营的维度,实现价值重塑。
3 “以智能领导智能”,实现价值重塑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业绩的好坏只是一时的成就。投资者们所期待的,是江淮汽车更为宏大的野心。
2023年,跑赢了上半场的江淮汽车,似乎终于可以卸下压在肩上的负担、抛开质疑,以饱满的姿态发力下半场的争夺。只不过,和过往的时光相比,江淮汽车这次要赢的,不是自己,而是放眼全球最热门的赛道。
2023年4月12日,江淮汽车高调官宣,正式进入到“无智能,不造车”的全新时代。将以全球新布局、智能化平台、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技术、智能化制造五大维度为行动要点,践行“以智能领导智能”的全新品牌战略。
其中,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不仅涉及到超5000人次的智能领域研发团队,还涵盖了120亿元的累计研发投入;在持续与大众、蔚来、华为、科大讯飞、地平线等深化合作的同时,还将牵手新伙伴,不断完善产业布局。
此外,基于MIS架构、DI平台、MUSE共创智电架构的推出以及江淮QX混动、钇为3、江淮瑞风RF8等多款新品年内相继落地,全面覆盖轿车、SUV、MPV三大品类,以智能化平台,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全新智能化产品、体验到更多全新的智能化技术。
而普通用户或许无法直接感受到的,是在这背后江淮汽车智能化制造层面的全新成果。得益于全新构建的J-MES智能制造系统架构,能够实现“人-机-料-法-环-测”的广泛互联和感知,支撑生产过程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对消费者来说,这是打造一款智能化产品的制造基础,在投资者眼里,智能化赋能的造车水平,无疑将为接下来的盈利表现,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
4 View of Autoskline时至今日,中国在世界智能汽车领域已经实现领先。但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方面也遇到了瓶颈,终端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资本市场中智能化概念资本热潮不断冲击。谁能打破行业困局,谁就有望全球智能汽车行业的引领者。
展望下半年,汇聚全集团之力的江淮汽车,合纵连横。在为自己重塑新生的同时,人们更加期待的是,江淮汽车能否完成由行业破局者向领导者的转变,让中国汽车在全球智能化汽车的舞台上走得更远。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江淮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 江淮汽车1月销量35410辆,环比下降17.40%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江淮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 江淮汽车1月销量35410辆,环比下降17.40%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