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十一十二月份股票会怎样 11月12日上市股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一般十一十二月份股票会怎样 11月12日上市股票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一般十一十二月份股票会怎样 11月12日上市股票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分析股市一年中各月份的波动节奏
分析股市一年中各月份的波动节奏
每月的具体统计结果总结:
1、一月份
这是一年开始的月份,它在十二个月中投机的机会和危险度都处于一个中间的位置,可以说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间段,并且会短期内就会见效,因为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就是年报业绩与分红预案公布的日子,这会使得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发生短线急促的涨跌。通常情况下,在这个月份多数股票以盘整为主,但有两类股票会出现活跃多头走势,一类是业绩不好的低价股(但不是业绩预亏股),这类股票由于主力已经较为了解内情,希望在其公布业绩前活跃拉高吸引中小投资者的跟进,需要注意这类股票的拉升主要是为了出货,因而如果跟风时机与速度把握不好的话,反而具有较大的风险;另一类是业绩与分红有望较好的中价股(10元-20元),这类股票往往呈现独立震荡向上的走势,是投资者最值得注意的品种,可能预亏股与高价股在这段时间有较大的杀伤力,应该注意调整筹码。从中线眼光来看,在这个时间的多数股票属于股价处于中等偏低的价位,如果有耐心的话,选取一只符合独狐九剑选股指标的潜力股分批购买,越跌越买,在当年通常会获得20%以上的收益。
2、二月份
这是一个黄金的买入月份,因为在这个月份股票指数刚刚经历了机构年终结帐、亏损股预亏、春节抽资等多项利空因素的考验,指数即使不是在最低位,也是在非常低的区域,并且是机构资金开始投入运作的初期,会有一些业绩较好的股票开始公布良好的业绩与分红预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股市处于低位的时候,也是多数持股者的筹码被套的时候,因而市场气氛不是太好,投资者不要被假象所诱骗,遇见股市指数出现较急的下滑时,谨慎的分批介入。这个时候的潜力股票是臭豆腐,吃下去臭,咽下去香。在选择股票时应该多注意已经公布较好业绩,且流通市值较好的品种,对新上市的小盘股票也可适当留意。
3、三月份
职业机构开始发力,许多走上升通道的个股开始脱离轨道进入加速期。个股的表现差异极大,投资者的情绪最不好的时候,黑马天天有,天天抓不住。这时候的基本面与技术面都不太灵,消息派人士最扬眉吐气,交易日当天尾市突然量价大增的个股,在其后的短期内很快就会公布业绩,投资者听了不是想笑的就是想哭的。不想哭也不想笑的,股价也是半死不活。
4、四月份
四月份是投资者发现潜力股与短线炒作垃圾股的时间,一些新主力开始利用消息打压股价并同时建仓,四月是懂得操作技术的集团资金最后计划性进入股市的日子。一些潜力股会出现强烈的低位放量现象,同时前期大家都说不好的垃圾三线股在超跌之后开始进行反攻,前一年被套的庄股也开始表演,但前期的好股因为股价短线炒高反而开始调整,对基本面懂得很多但对市场内部规律懂得少的博士们会对市场产生许多疑虑,但他们的嘴会很硬,自己没错,市场错了。
5、五月份
这个时间是主力最活跃的时间,如果有前几个月行情尚可的话,那么这个时间是产生黑马的时间段。此时的职业主力几乎全都建满重仓了,多数机构都有相互攀比的想法,一个表现突出的股票出来了,其它的主力会广泛学他的操作方式和题材。比如说,A股涨升的理由是因为光荣地重组了,或是光荣地加入网络的行业了,那么随后将有一批个股在证券煤体公布他们也加入了同一题材的同时,股价也连续上扬,这个时候的股指不一定在较低的位置,但是个股的短线机会会非常多。计算机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涨停板的时候,一年中涨停板数量的20%以上在这个月份产生。投资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大盘在前四个月没有丝毫行情的话,那么在这个月一定会有行情的,比如说伟大的5.18(95年),以及同样伟大的5.19(99年),否则股市扩容的能力将会受到危胁,证券行业中有关人士都得喝西北风,在这个股市中,基金与大券商重仓持股的品种是快乐的家园。
6、六月份
六月份的股市是围城,场内获利的主力想冲出来,场外踏空的机构想冲进去。股市指数的变化节奏开始加快,是一年当中涨停与跌停都较多的时候,这个时间是追涨杀跌者的乐园,也是股评家推荐股票最准的时候,散户在看报纸的时候习惯扳着指头数哪只热门股有几个股评推荐,因此这类股票在周一容易产生大涨,一些股票也同样有较大的杀伤力,但职业投资开始减仓运作,并且短线的动作一定要快,如果不躲过头部的杀伤,前几个月的积累将会被一次失误丢失。
7、七月份
如果在七月份还有那个股评家推荐买中长线股票的话,这个人一定是个二傻子,投资者被套5元钱以上的股票一定是在这个月份买的。看看97年、98年、99年这个月份的市场表现吧,主力的刀一个比一个快,有经验的职业投资者也一个比一个跑的快,如果还满仓的话,只有落得“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长线变贡献的下场”,但是在这个月份如果产生暴跌,可以对那些在前期表现不好的小盘股进行短线套利。
8、八月份
由于在这个时候,一些机构可能会因为进场晚,持股实施了配股,持股不是热点等原因会导致被套,他们会乘八月份人气未散的时候进行有力度的运作,这个时候前期的热门股也会出现一次有力度的反弹,选股在本月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有中报公布的原因,一些绩优股的表现可能会更好一些,从机会的角度来看,本股份是短线套利者的天堂,其短线机会度只低于5月份。
9、九月份
如在当年较早的月份出现了极强的行情,在本月这个行情还在继续,请开始多加小心。沪深股市是政策市,管理层决不会放任一个上市公司质量没有保证的市场价格连续上涨太多,诸如新股加速发行等有效的措施多的是。在沪深历史上,此阶段的市场往往是个股股票最小的月份,许多机构在前期已经用小单出货了较长时间,但有些急脾气的老总开始命令急速出货,导致一些庄股演出高台跳水。不过在这段时间里新上市的最新股与ST股的活跃度开始受到职业机构的注意。
10、十月份
这个时间是股评家再度丢面子的时候,最好的操作就是空仓认购新股,基金持有的股票在这个月的杀伤力并不次于一次大盘急跌的力度。
11、十一月份
十一月是重组月份,由于许多上市公司为了保住配股资格与防止ST和PT处理,需要开始运作重组事宜了,题材股表现会非常突出的。一些券商承销新股已经暂压了许多资金,也需要来回对当年上市的次新股进行震荡减仓,因此本月份是大券商最忙的时候。绩优股、科技股、长庄股在这个时间里相对走势较弱,垃圾股与小盘股却更活跃。
12、十二月份
这是年底的时间,死多头已经放弃了抵抗,空头们开始选择一些潜力股开始试探性建仓,但总体来讲市场成交量是十分少的。由于距公布年报的时间已经非常近了,一些职业机构和与上市公司关系密切的大资金开始动作,对一些股票采取了较为谨慎的作多操作,大盘往往比十一月的走势略显生气一点,但个股涨升不容易出现急升,以震荡向上为主。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下半年中,个股的消息面对个股的走势影响有不同的性质,通常情况除了非常实质性的消息外,在上半年出现的消息往往对个股的后期走势有积极作用,在下半年出现的消息往往对个股的后期走势有消极作用。
股市相关文章:
北交所新股迎破发潮:本月12只新股10只首日破发
近期北交所迎来了一轮打新高峰,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面积的首日破发。据统计,截至12月14日在12月内北交所总共上市了12只新股,其中有10只在首日破发。
尽管破发比例高,但由于没有强制跟投机制且暂时没有包销之虞,这些新股背后的保荐机构,理论上可以凭借收取承销保荐费就能实现旱劳保收。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北交所新股频频破发基本上不损害保荐机构的利益。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各保荐机构还是存在着差异,有些保荐机构会选择以参与战略配售的方式进行“变相跟投”,还有一些保荐机构则干脆“一毛不拔”。
近期北交所新股破发率高
近期北交所迎来了一轮新股破发潮。据统计,截至12月14日,12月内北交所总共上市了12只新股,其中有10只在首日破发,破发率达83%。今日上市的两只新股N汉维、N柏星龙均开盘即破发,并持续至收盘。
从11月以来来看,北交所总共上市了21只新股,其中有14只在首日破发,破发率达66.7%。
此外,近期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在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内,通常也难以重新回到发行价上方。
与此同时,不少投资者都感受到近期北交所新股发行节奏较之前有所加快。开源证券近日发布研报指出,历史上新股密集期北交所新股表现短期或承压。
2023年11月为北交所单月上市新股最高月份,此后2023年5月至7月和9月至11月分别为新股二轮提速发行阶段。随着发行速度的上升,新股短期破发率也有上升,5月至7月首日破发率分别为25.00%/28.57%/33.33%;9-11月首日破发率为37.50%/28.57%/44.44%,新股短期表现承压。
此外,近期北交所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也拖累了新股的表现。申万宏源日前指出,12月北交所进入密集发行期,对自身资金面产生分流影响,叠加A股市场风格走向价值股,对北交所冲击较大。
不少投资者分析认为,现在北交所打新,如果想获得一定收益的话,需要寻找符合“低市盈率、低流通盘、低发行价、高成长性”这样“三低一高”特征的新股。
而这里的成长性与今年以来北交所新股的业绩表现有较大的关联。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军向记者表示,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是2023年的静态市盈率,一些新股的发行市盈率看起来比较低,但如果今年业绩下滑的话,动态市盈率就不低了。总体来看,今年来业绩下滑的新股破发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部分保荐机构“一毛不拔”
由于新股破发的概率较高,所以近期参与北交所打新,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失为一种“磨炼”。即使是一些热门的新股,在上市后亦有可能出现“爆冷”。
例如,今年12月12日在北交所上市的欧普泰,基于其新能源赛道和近年来体现出的良好业绩成长性,在新股申购时曾受到打新族的追捧,其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53%,在北交所新股中属于较低水平。不过上市首日欧普泰却破发近9%,让一些中签者感到失望。
然而,鉴于北交所没有保荐机构强制跟投机制、且现金申购的制度让保荐机构还暂时没有包销之虞,破发新股背后的保荐机构却可以凭借收取承销保荐费就能实现旱劳保收。
据Choice数据统计,上述10只12月以来首日破发的北交所新股的保荐机构合计收取了承销保荐费用合计1.63亿元,而这10家公司的募集资金为21.76亿元,平均承销保荐费率为7.5%。
相比之下,最近上市的10只科创板新股、创业板新股的平均承销保荐费率分别为6.57%、6.27%。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10只新股中,N柏星龙、特瑞斯、绿亨科技、倍益康、N汉维背后的保荐机构国金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东莞证券均以参与战略配售的方式进行了“变相跟投”。
不过投入的金额却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国金证券、东莞证券在战略配售上投入的资金分别为2434万元、1928.7万元(倍益康、N汉维合计),占项目承销保荐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9%、59%。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在战略配售上投入的金额占承销保荐费收入的比例则相对要低一些。
从上市后股价表现来看,保荐机构对上述5只新股的战略配售目前都处于浮亏状态,其中特瑞斯、绿亨科技、倍益康的浮亏比例都在15%左右,这些战略配售股份需要锁定半年。
崔彦军认为,根据规定,北交所新股发行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发行规模5000万股以下时要求战略配售的比例不得超过20%,5000万股以上的原则上不超过30%。保荐机构大比例参与北交所新股的战略配售,有的是保荐券商看好企业长线投资价值,个别也可能与在发行时寻找战略配售对象有一定困难有关。但对于保荐机构而言,这也不失为是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一种方式。
相形之下,部分保荐机构对于参与战略配售却持较谨慎的态度。例如,今年11月下旬以来,有3只北交所新股云里物里、雷特科技、欧康医药背后的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承销保荐。
另据Choice数据统计,以配售结果公告日计算,今年下半年以来,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未参加其他任何一家北交所新股的战略配售。
事实上,即使近期北交所新股表现不佳,仍然有不少券商会积极参与北交所新股的战略配售。例如,最近发行的春光药装、康普化学、国航远洋背后都有券商参与战略配售,其中春光药装的战略配售吸引了中山证券、华鑫证券、国金证券3家券商的参与。
开源证券近日发布研报指出,从战略配售的角度来看,新股密集期往往是机构逢低参与的好时机。战略配售要按照发行价锁定6个月,更考验参与机构对长期股价的判断。从北交所开市以来上市新股中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券商、保险类资管、实体企业等机构共进行463次战略配售投资来看,其中私募基金无疑是最主要力量共计287次,也是盈利最大机构。究其原因,尽管券商自营和公募基金参与战配次数排在第二和第三名,但盈利情况却大不如私募机构群体,这与私募在低迷时期持续配置,取得低估值参与机会大幅高于其他群体有关。
“十一”前后股市上涨情况? 五维度揭示主力路径@
“十一”前后八成概率上涨
偶然机会,听到说,A股最近十年有个惊人的规律,就是十一前后,股市表现都非常好!
有多好呢?过去十年,十一长假前一周,10次里面,七次涨;长假后第一周,10次里面,八次张。
当然,过去十年八次涨,根本不等于说,上涨的概率是80%。从统计学上说,这远远没有达到统计的时候,要求的样本数量啊。这个道理应该懂吧。
不过,我们就几十年历史的股市,即使你把二十多年一起算进去,也还是不够样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主观的去从逻辑的层面去猜测,这个十次里面八次涨,有没有逻辑支撑。
我可以想到的是,2023年-2023本身,就是一个大牛趋势。而2023年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股市影响巨大,而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在9月中下旬就有一次。上周我们刚刚经历一次,下图是去年的美联储议息表。记得2023年国庆后,有色股带动股市暴涨,也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
第二个可能,就是国庆前后,股市消息面一般偏暖,这个我相信容易理解吧
第三个可能就是来自博弈层面,一般人国庆长假前夕,前不就开始抛售了,真正到国庆那周抛压可能没那么大,其实今年中秋前,应该就有这种感觉。然后,长假后,这部分资金回流,这个逻辑,其实有点像春节长假。春节长假前后,A股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
但是,如果看2023年以前,也就是不仅仅看最近10年的数据,我们会发现,其实国庆前一周和后一周,股市表现好的概率没那么大,我自己的一个猜测是,2023年开始的大牛市之前,股市整体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专业人士和重度股民为主。普通群众的旅游,这种行为,对市场影响还比较小。另外,黄金周也是1999年才开始,可能出游的习惯也还在慢慢养成。所以刚开始的几个长假,这种资金潮汐不那么明显。
总结一下一下,无论如何,10一前后最近十年表现,多少有一定的逻辑支撑。但远远够不上什么科学统计,所以参考一下就好了。真正操作,还是要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统。
五维度揭示主力投资新路径
近期,A股一直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弱势震荡中,对此,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增量资金入市不足、监管趋严使得风险偏好再度承压、小盘股上涨已露疲态、产业资本减持高压重返、人民币贬值预期再起、流动性短期将面临压力,在此背景下,各路资金的流向以及操作布局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今日特以专题形式,从大宗交易、沪股通、龙虎榜、产业资本以及融资融券等五个路径,探寻主流资金的最新动向,以供广大投资者布局参考。
一大宗交易:9月份以来日均成交81笔环比增三成
在大盘维持箱体震荡格局这段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量也较此前有所回落。《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据同花顺统计显示,自8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降至471.80亿元,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上涨态势后,截至现在,大宗交易月内成交额仍徘徊在466亿元左右。
从行业角度来看,截至9月22日,房地产行业月内大宗交易成交47.02亿元位居首位,电子行业紧随其后,月内大宗交易成交额达45.82亿元,机械设备和化工商银行业月内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均在40亿元以上,分别成交44.98亿元、44.97亿元,而非银金融和计算机等行业月内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分别达到39.81亿元和38.79亿元。
个股方面,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共有388只个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共计成交1134笔大宗交易,平均每日成交81笔,较8月份环比上升约30%。
从上述个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次数来看,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共有15只个股大宗交易次数达到或超过10次,美的集团大宗交易次数最多,达到47次,众信旅游、*ST山水大宗交易次数则分别为39次、20次,此外,期间大宗交易次数达到或超过10次的个股还有,绿地控股、吉艾科技、蓝光发展、美年健康、电科院、皇氏集团、柳州医药、利亚德、上汽集团、瑞茂通、亚邦股份、景峰医药。
而在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期间的大宗交易成交额方面,共有112只个股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超1亿元,具体来看,永泰能源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位居首位,达到.54万元,格力电器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也超10亿元,达到.17万元,此外,绿地控股、吉艾科技、国投安信、皇氏集团、光大证券、吴通控股等个股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均在8亿元以上。
有市场人士表示,在当前的震荡行情下,投资者需规避那些被产业资本减持的个股为宜。
二沪股通:月内逆市净流入24.14亿元
进入9月份,A股场内交投持续清淡,量能维持低位,尤其是9月12日大盘跳空下行以来,资金的参与热情极速下降。但沪股通资金对A股后市表现仍持相对积极态度,在9月份以来的15个交易日中沪股通资金有7天是净流出,其余的8天全部实现净流入,本周四沪股通资金结束了连续七天净流出的局面、周四、周五连续2天均实现净流入,累计净流入资金18.01亿元,月内累计净流入资金为24.14亿元。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运行统计,9月份以来的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共涉及39只A股标的,从上榜次数来看,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海螺水泥、民生银行、中信证券、伊利股份、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9只个股均上榜5次以上,分别为14次、14次、8次、7次、7次、7次、7次、6次和6次,是短期内沪股通资金最为关注的标的。
在上述39只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中,以净买卖金额计算,有23只活跃股9月份以来获净买入。其中,中国平安、亨通光电、海螺水泥、上汽集团、青岛海尔、保利地产、和邦生物等7只个股期间沪股通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均在亿元以上,分别达到11.04亿元、3.20亿元、2.31亿元、1.83亿元、1.25亿元、1.23亿元和1.03亿元。另外,月内沪股通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个股还包括长江电力、恒瑞医药、驰宏锌锗、工商银行、国泰君安、天士力、东方金钰和中国建筑等。
在沪股通资金的追捧下,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月内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在上述39只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中,期间股价表现跑赢大盘(上证指数月内累计下跌1.67%)的个股有22只,占比56.41%。其中,和邦生物、烽火通信、长电科技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在10%以上,分别为14.74%、13.70%、10.10%。另外,期间实现上涨的个股还包括天士力(8.64%)、中国动力(8.45%)、外运发展(3.30%)、恒瑞医药(2.63%)、中国平安(2.55%)、宇通客车(2.50%)、民生银行(0.75%)、航天动力(0.71%)、海通证券(0.38%)和亨通光电(0.15%)等。
市场普遍认为,纵观近期市场表现,板块、个股的热点持续性均较差,观望氛围相当浓厚,市场挣钱效应较低,未来市场能否打破僵局,取决于场外资金的态度。在投资热情低迷的大环境下,外资通过沪股通流入A股市场,对A股市场一定程度起到稳定的作用。沪股通资金动向体现了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的投资判断,从历史来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较高的准确率,因此,上述沪股通资金买入个股的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三龙虎榜:月内258只活跃股登龙虎榜
近期市场持续走出缩量震荡的行情,面对大盘上下两难的纠结态势,不少个股却表现活跃,并频频出现在龙虎榜之上。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共有258只个股登上龙虎榜,其中月内登榜次数在10次以上的个股有20只,剔除近期首发上市的次新股后,东方新星、光洋股份、中电电机、金轮股份等个股月内登榜次数居前,分别为12次、11次、11次、10次。
按登榜原因分类,有178只个股月内因“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登上龙虎榜,剔除近期首发上市次新股,共有152只个股因该原因登榜,合计登榜次数为192次。其中,四川双马月内因“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累计登榜6次,此外,岭南控股(4次)、东方新星(3次)、力源信息(3次)、台基股份(3次)、南极电商(3次)、天山纺织(3次)、甘肃电投(3次)等个股月内登榜次数也均在3次或以上。
从龙虎榜数据来看,上述152只个股中,有31只个股龙虎榜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均超亿元,其中欣旺达、飞亚达A、安洁科技、安利股份累计净买入金额均超过2亿元,分别为23342.90万元、21338.73万元、21235.26万元、20743.16万元,而兰石重装、方大化工、科泰电源、榕基软件、金科股份、乾照光电、国星光电、深赛格、太阳电缆等个股净买入金额也在1.5亿元以上。
市场表现方面,上述152只登榜个股几乎囊括了月内的全部牛股,其中,四川双马月内股价实现翻番,累计涨幅达105.97%,而力源信息(65.00%)、台基股份(46.45%)、蒙草生态(41.04%)、金轮股份(40.83%)、大杨创世(40.63%)、岭南控股(40.60%)等个股月内累计涨幅也在40%以上,成为当前震荡市中最耀眼的明星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个股普遍为时下热门概念板块的龙头标的,以蒙草生态为例,公司是两市PPP概念的龙头之一。而从行业的角度上看,机械设备、化工、电子、电气设备等为月内登榜个股最为集中的申万一级行业。
四产业资本:逾20亿元增持三峡水利等9只个股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合计出手624次,涉及个股234只,其中85只月内累计受到产业资本净增持,147只出现净减持。总体来看,月内产业资本累计净减持金额约为5.81亿元。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多数上市公司股票遭减持,显示出产业资本对未来A股走势态度较为谨慎,不过,正因如此,近期受到产业资本净增持的个股则更需关注。通常来看,产业资本增持自家股票的原因主要是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形势以及当前股价被市场低估,在当前弱势的行情中,产业资本的正向操作更加凸显其对公司股价回升的信心,而逢低关注相关个股,不失为当前投资者布局的较佳策略。
具体来看,从月内净增持股份数量来看,两市有24只个股月内受到产业资本增持逾百万股,其中,三峡水利、新筑股份、东华能源、金科股份、盛屯矿业、恒顺众升、西安旅游、ST慧球等8只个股月内产业资本净增持股份数量均在千万股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月内有11家公司产业资本净增持数量已超过公司流通股总数的1%,其中,康跃科技(7.48%)、三峡水利(5.59%)、新筑股份(5.15%)、西安旅游(5.05%)4只个股净增持股份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超过5%,此外,ST慧球、熊猫金控、恒顺众升、北纬通信等个股净增持数量也达到流通股总数的2%以上。
良好的业绩预期无疑为产业资本增持自家股票增添了底气,据统计显示,上述85家月内获得净增持的公司中,有38家公司已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29家公司业绩均预喜。其中,恒逸石化、苏州固锝、东华能源、世荣兆业、盛路通信、中南文化、小商品城等7家公司预计三季报业绩有望实现同比翻番,而北纬通信、瑞泰科技两家公司则预计业绩将实现同比扭亏。
市场表现上,上述87只个股中,月内有14只个股累计涨幅超过10%,大杨创世(40.63%)、三峡水利(24.94%)、西安旅游(24.72%)、山西三维(23.11%)、九鼎投资(22.78%)、格力电器(20.99%)、金科股份(20.96%)等个股月内累计涨幅均超过20%,显示出在产业资本用实际行动看好自身股票后,市场对相关个股也抱以更为积极的态度。
五融资融券:53只标的股月内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当前存量博弈行情的延续,使得两融资金变化所带来的市场影响被逐渐放大。《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据同花顺统计显示,截至9月22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8960.28亿元,环比下降0.16%,结束此前三连升。
分行业来看,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银行、家用电器、房地产、建筑装饰、化工、公用事业、汽车、休闲服务、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等10类申万一级行业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状态,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35万元、.17万元、99691.80万元、96178.70万元、82412.56万元、68140.08万元、22023.88万元、13070.33万元、4769.21万元、3247.39万元。
而在融资融券标的股方面,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共有307只标的股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态势,累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达238.88亿元。其中,248只标的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均在1000万元以上,更有53只标的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均超1亿元。具体来看,万科A(.75万元)、格力电器(.87万元)、民生银行(85913.47万元)、东旭光电(69946.25万元)、三聚环保(62115.51万元)、中国动力(40174.94万元)、东方园林(36057.21万元)、蒙草生态(35187.35万元)、安徽水利(34657.33万元)、中信证券(34485.75万元)、中安消(33990.17万元)、太平洋(33738.14万元)、宋都股份(29149.13万元)、天士力(28982.70万元)、正泰电器(28421.29万元)、中科三环(27068.84万元)等近期在市场上较为活跃个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位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从期间买入额与偿还额的比值来看,民生银行(2.3006倍)、新力金融(2.2480倍)、中国动力(1.7586倍)、青岛啤酒(1.6655倍)、天士力(1.4981倍)、交通银行(1.4741倍)、格力电器(1.4682倍)、滨化股份(1.4491倍)、宋都股份(1.4488倍)、中化国际(1.4233倍)等个股该比例居前,且买入额均达到偿还额的1.4倍以上。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较少的偿还额显示出融资客对于相关标的未来走势的分歧较小,而此类个股后市有更大可能走出震荡攀升甚至单边上涨行情。
那么,上述备受融资客青睐的标的股二级市场表现如何呢?统计显示,在上述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的标的股中,共有149只个股9月份以来实现上涨,其中,28只个股9月份以来累计涨幅超10%,蒙草生态、商赢环球、新力金融、三峡水利、申华控股、格力电器、君正集团期间累计涨幅在20%以上,分别为41.04%、34.60%、31.90%、24.94%、24.94%、20.99%、20.67%。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一般十一十二月份股票会怎样 11月12日上市股票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一般十一十二月份股票会怎样 11月12日上市股票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