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座右铭原文及翻译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解释

国学综合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翻译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解释

仙傲围观:℉更新时间:11-26 01:50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祖宗座右铭原文及翻译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解释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祖宗座右铭原文及翻译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解释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翻译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解释

翻译 崔瑶的文言文《座右铭》

原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不要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说自己的优点。 施恩惠给别人,千万不要记在心里;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可忘记。 世俗的虚名,不值得羡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则。 做任何事情前,心里觉得安适,觉得不惭愧,然后才去做,别人的毁谤难道能中伤你吗? 不要让虚名超过事实,不炫耀才华,不卖弄聪明,这才是圣人所称道的。 处在污浊的环境中,贵在不被污浊所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内敛,只求内在充实,不求表面的虚荣。 柔弱的人因为具有韧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适合生存的一类。 刚强容易被折毁,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刚强为戒。 见识浅薄的人,老想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唯有闲静不与人争,他的成功才会不可限量。 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一个人知道满足而不贪求无餍,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发生。 如果照着这个座右铭,持之以恒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后,才德自然会发出光辉来,有如花香的四播。

原文 译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不要揭别人的短。不要说自己的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帮过别人要忘记,人有恩惠不能忘。) 俗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世俗荣誉不足羡,处世以仁为纪纲。) 隐身而后动,谤议庸何伤。(甘于幕后做好事,诽谤非议有何妨。)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千万不要务虚名,不显聪明人自彰。)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柔弱最有生命力,老子主张柔克刚。)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人处污黑身不染,身处逆境心有光。)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浅陋固执乃小人,君子悠悠有雅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言谈谨慎食有节,知足常乐免祸殃。)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持之以恒去实践,日久天长品德芳。)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中国的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崔瑗《座右铭》的译文

译文: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隐藏自己的真心,不要盲动,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 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出处:《座右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全文共20句,100字,抒发了作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其中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扩展资料 “座右铭”指为人处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可以是一两句言简意赅的话,也可以是一句诗、格言或谚语,座右铭的作用是激励和约束自己。这个词最早见于《文选-崔瑗(座右铭)》。 吕延济提注:“瑗兄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东汉的崔瑗喜欢意气用事。他的兄长崔璋被别人杀了,崔瑗替哥哥报仇后,四处逃命。等到朝廷特赦的时候才得以重回家乡。 为此,他做了一篇铭文,告诫自己行事不可鲁莽。由于放在座位的右边,所以就叫“座右铭”关于铭有两种含义: 一是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称颂功德的文字。如中国古代的“金铭”“墓志铭”等。 二是自警的文字,如“座右铭”。但最初的“铭”却是一种盛酒的器皿。相传春秋时期,齐人为纪念齐桓公修了座庙宇。里面摆放着一种装酒的器皿,叫欹器。 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前往拜庙,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着;把酒或水倒进去一半,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是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告诫不可骄傲自满。” 从孔子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物铭”,与欹器有关。现在的“座右铭”通常指我们最信奉的格言或警句,很多是名人名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座右铭,以之鞭策自己不断去取得新的进步。

座右铭文言文

《座右铭》 汉 崔瑷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上面提到的),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座右铭形式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就会热爱你,你为别人的幸福出过力,别人就会为你的幸福创造条件。见于(唐)魏徵《群书治要·贾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你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不要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说自己的优点。 施恩惠给别人,千万不要记在心里;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可忘记。 世俗的虚名,不值得羡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则。 做任何事情前,心里觉得安适,觉得不惭愧,然后才去做,别人的毁谤难道能中伤你吗? 不要让虚名超过事实,不炫耀才华,不卖弄聪明,这才是圣人所称道的。 处在污浊的环境中,贵在不被污浊所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内敛,只求内在充实,不求表面的虚荣。 柔弱的人因为具有韧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适合生存的一类。 刚强容易被折毁,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刚强为戒。 见识浅薄的人,老想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唯有闲静不与人争,他的成功才会不可限量。 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一个人知道满足而不贪求无餍,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发生。 如果照着这个座右铭,持之以恒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后,才德自然会发出光辉来,有如花香的四播。

你还在茫茫人海寻找语音转文字吗

山东亚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优秀语音转文字来帮您,高水平,高效率工作,给你不一样的体验欢迎来电咨询:

山东亚速信息技术有..广告

语音转文字翻译_即录即转,实时语音转文字翻译

语音转文字翻译 ,录音转文字助手是专业人士打造的实时录音并翻译记录的软件轻松录音,适用于会议纪要,采访,讲座,

崔瑶的文言文《座右铭》怎么翻译?

原文 译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不要揭别人的短。不要说自己的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帮过别人要忘记,人有恩惠不能忘。) 俗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世俗荣誉不足羡,处世以仁为纪纲。) 隐身而后动,谤议庸何伤。(甘于幕后做好事,诽谤非议有何妨。)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千万不要务虚名,不显聪明人自彰。)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柔弱最有生命力,老子主张柔克刚。)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人处污黑身不染,身处逆境心有光。)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浅陋固执乃小人,君子悠悠有雅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言谈谨慎食有节,知足常乐免祸殃。)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持之以恒去实践,日久天长品德芳。)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中国的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4 浏览-09-20

崔瑗《座右铭的译文

译文: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隐藏自己的真心,不要盲动,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 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出处:《座右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全文共20句,100字,抒发了作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其中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扩展资料 “座右铭”指为人处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可以是一两句言简意赅的话,也可以是一句诗、格言或谚语,座右铭的作用是激励和约束自己。这个词最早见于《文选-崔瑗(座右铭)》。 吕延济提注:“瑗兄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东汉的崔瑗喜欢意气用事。他的兄长崔璋被别人杀了,崔瑗替哥哥报仇后,四处逃命。等到朝廷特赦的时候才得以重回家乡。 为此,他做了一篇铭文,告诫自己行事不可鲁莽。由于放在座位的右边,所以就叫“座右铭”关于铭有两种含义: 一是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称颂功德的文字。如中国古代的“金铭”“墓志铭”等。 二是自警的文字,如“座右铭”。但最初的“铭”却是一种盛酒的器皿。相传春秋时期,齐人为纪念齐桓公修了座庙宇。里面摆放着一种装酒的器皿,叫欹器。 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前往拜庙,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着;把酒或水倒进去一半,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是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告诫不可骄傲自满。” 从孔子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物铭”,与欹器有关。现在的“座右铭”通常指我们最信奉的格言或警句,很多是名人名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座右铭,以之鞭策自己不断去取得新的进步。

座右铭文言文

《座右铭》 汉 崔瑷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上面提到的),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座右铭形式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就会热爱你,你为别人的幸福出过力,别人就会为你的幸福创造条件。见于(唐)魏徵《群书治要·贾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也会热爱你;你尊敬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尊敬你。出自《孟子·离娄下》。 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意思是:比喻交朋友不在多,而贵交挚友,贵在朋友间互相帮助。出自(清)吴嘉记《慎交图》。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意思是:一个树枝成不了树木,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不依靠众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紫骝马歌》。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意思是:将帅必须和士兵同甘苦,共安危,才可以进攻敌人。出自(汉)黄石公《三略》。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意思是:夫妇本来是有恩情的,但如果不彼此忠诚,就要分手了;交朋友也是这样,要是感情不真挚。很快地就要绝交了。出自(唐)魏徵《群书治要·体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如近邻似的并不很远。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花无叶不妍。 意思是:花朵没有绿叶相扶,就显得不美了。比喻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出自《太平广记·长须国》。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意思是:应尽力结交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经常互相批评,彼此激励。出自(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 意思是:交了高尚的朋友,就可以大力互相帮助而提高彼此的品德。出自《抱朴子·交际》。 邻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急缓相凭仗,人生莫不从。 意思是:邻居应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意思是。人生下来就是兄弟,又何必一定是同胞骨肉才算是最亲的呢?出自(晋)陶潜《人生无根蒂》。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意思是:比喻无论怎样聪明的人,如果没有众人的支持,就什么事惰也干不好。出自《红楼梦》第—一O回。 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意思是:一个国家内部友爱团结,国家的守备就能坚固。出自《司马法》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意思是:家庭内部和睦的,家庭就昌盛;与外边的人和睦相处的,事情就能成功。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意思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帮助,就不能成功;一匹马没有别的马一齐拉车,车辆就不能急趋。出自《曾子·制言》。 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意思是:人民团结国家就强大,人心离散国力就弱。出自(清)魏源《默觚·治篇》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意思是: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引导他,同他接近或疏远他罢了。出自《韩诗外传》卷九。 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意思是;别人有急难时,应拿出全部钱财去救助。出自(唐)李肇《唐国史补》。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意思是:别人诽谤自己,与其辩解,不如能够宽容;别人侮辱自己,与其随时提防,不如感化对方。出自《格言联壁·接物》。 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奔财知其不怯,闻流言不信,才可善终。 意思是:和人交朋友,尽管朋方多拿了,但知道他并不贪心;即使他失败逃跑了,但知道他不怯懦,听到有关他的流言而不相信,这样友谊才能善始善终。出自(清)宋纁《古今药石·续自警编》。 善人者,人亦善之。 意思是:你对人好,别人对你也好。出自《管子·霸形》 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意思是:不好的朋友要敬而远之,有益的朋友应当亲密相处。出自《逊志斋集·朋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思是:水太清就没有鱼;人过于苛刻,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意思是:全体同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是国家兴旺的凭据。出自《北齐书·孝昭纪》。 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意思是:齐心协力,事情就能成功。出自《汉书·匡衡传》。 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 意思是: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出自(清)顾图河《息交》。 惟宽可以客人,惟厚可以载物。 意思是:惟有自己心胸开阔,才能对人宽容;惟有自己忠厚,才能容纳别人。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意思是:在小利上不和别人相争,不随便对人发火,就能跟人搞好团结。出自《钱公良测语上·繇庚》。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意思是:兄弟之间应该和睦,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出自(唐)陈子昂《座右铭》。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意思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能保全友谊。。 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意思是。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出自《国语·周

白居易《续座右铭》的完整全部翻译

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译文: 崔瑗崔子玉的《座右铭》,我很是敬仰。虽然我没有全部实行,但也常写下来悬挂于屋内的墙上。可是我总觉得里面好像有没说完的东西,因而便续写了这个座右铭: 不要羡慕富贵,也不要忧虑贫贱。应当问问自己的道德品质怎么样,贵贱是不值一提的。听到诽谤不要忧伤,听到赞誉不要高兴。应当考察自己做得怎么样,诽谤和赞誉不值得谈论。 不要骄傲自满,瞧不起人,以能够远离别人的侮辱;不要用献媚的脸色乞求事奉别人,以能够自己尊重自己。出游要远离邪恶,居家要与正直为邻;从中有取有舍,此外就没有什么亲疏了。 修养外部与内心,静静地保养和顺与纯真;修养内部也不要遗漏外部,自己的行动一定要遵循礼义和仁爱的准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峻的山峰也是由微尘积累起来的;我们的道德品质也是这样,要实行它,贵在自己每天都自我更新。 我不敢要求别人怎么样,姑且自己时刻牢记吧!我要一辈子自我勉励,死后再传给子孙;如果子孙违反了他,那是不配做我的后代的! 原文: 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游与邪分歧,居与正为邻。於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 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养内不遗外,动率义与仁。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不敢规他人,聊自书诸绅。终身且自勖,身殁贻后昆。后昆苟反是,非我之子孙。 扩展资料 作为崔子玉《座右铭》的续补,白居易的这篇铭文,可称为旷世佳作。前后两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读之朗朗上口,思之怦然心动,寓意深远。 崔公注重的是个人行为的制约和修炼,白公侧重的是个人内心道德世界的静养和磨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道德标准,那就是“仁、爱、礼、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人之道”的精髓。 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秉承“世敦儒业”的家风,刻苦读书,十几岁就写出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显示出过人的天赋。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白居易对官场上贪渎敛财的不正之风非常反感。隋唐时期处于科举制度的草创阶段,科举考试盛行向权贵请托之风,但白居易“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他为自己没有门第可以依靠,也没有去攀附达官显贵,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苦读而感到无比自豪。 他对后代子孙谆谆叮嘱:不要贪图富贵,不要忧虑贫贱,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不要对人傲慢,也不要屈从别人的脸色,要和正直清廉的人交朋友。 白居易在自己的宦海生涯中,实践了这个准则。在离任杭州时,他带走了两片石头作为纪念,就是这区区两片石头,他却觉得价值千金,取之有愧,生怕玷污了自己的清白操守。可见其在杭州为官期间,是何等的清廉。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在他的诗歌中《续座右铭并序》《狂言示诸侄》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等多篇是对家人进行规诫的作品,体现出白氏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清正廉洁、不慕名利等家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座右铭,选自东汉·崔瑗《文选》翻译

原文译文一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不要揭别人的短。不要说自己的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帮过别人要忘记,人有恩惠不能忘。) 俗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世俗荣誉不足羡,处世以仁为纪纲。) 隐身而後动,谤议庸何伤。(甘于幕後做好事,诽谤非议有何妨。)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千万不要务虚

朱柏庐《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朱柏庐所著《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06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国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朱柏庐《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朱柏庐《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柏庐《朱子家训》简介:

《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作者朱柏庐(1617-1688),姓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徵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此《朱子家训》实际应为《朱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应该分清楚。

《朱子家训》翻译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要清扫院落,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最好未雨绸缪,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自己生活,养身的时候一定要勤俭节约,招待客人不要吝啬。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家用器具干净而整洁,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饭食要吃得少而精,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谋取肥沃的田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浓装艳抹。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祖宗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一定要用好的方法。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不要贪图意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喝过量的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见到贫苦的亲戚或者是邻里,要多加体恤安抚。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久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对于兄弟 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那里是大丈夫的作为;偏重钱财,不孝顺父母,不是人的子孙的行为。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嫁女儿要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求端方的淑女,不要计较厚重的陪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看见富贵的人就生出陷害之心的人,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故意作出不可一世的人,是最卑贱的。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主持家道一定要防止争吵讼告,如果讼告会导致凶险的祸患;处世为人要戒除多说话,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

不要依仗着势力就去凌辱威逼孤弱的人;不要贪于嘴上的享受就恣意屠杀牲畜。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性格乖僻自以为是,后悔的事情和失误肯定会多;颓废懒惰、自甘现状,家道是难以成就的。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与那些恶少交往,久而久之一定会被他们拖累;与老成的人交往,如果碰到急的事情可以依靠他们。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帮助别人的事情别再整日耿耿于怀,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记。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做什么事都要留出余地,取得成功就要适可而止。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人家有喜庆的事情,不可生出妒忌的心理;人家有祸患的时候,不要有幸灾乐祸的情绪。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到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

国学的学习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读书是以学习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哪能仅仅计较自己的家庭。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完美了。

-----------翻译仅供参考

《朱子家训》部分英文译文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The growing of rice and of grain

Think on whenever you dine;

Remember how silk is obtained

Which keeps you warm and looks fine.

(2)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In periods of drought

Wise birds mend their nest

So when the clouds burst

They snugly may rest;

Never be the fool

Who starts to dig a well in the ground

When he wants a drink of water

And water can't be found.

(3)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与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Bargain you not with the traveler who vends;

Share of your wealth with your neighbors and friends.

(4)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Don't take into court your family disputes,

Unpleasant endings emerge from lawsuits;

To comport yourself well in society,

Restrain loose tongue's impropriety.

(5)勿恃权势而凌孤寡;

勿贪口腹而恣杀性。

Use not your bow and arrow

To bully orphan and widow.

Do not dumb animals slaughter at will

Your appetite greedy to over fulfill.

(6)乖僻自是,悔悟必多;

颓惰自甘,家园终替。

Egocentric people grow

Much regret and sorrow;

Lazy, slothful people sow

Poverty tomorrow.

(7)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In proclaiming your virtues go slow;

And be mindful of mercy you own.

(8)凡事当留余地,

得意不宜再往。

Leave room for retreat

When trying new feat.

You will try, try in vain

To repeat windfall gain.

(9)人有喜庆,不可生忌妒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

Don't envy other's success;

Don't gloat o'er other's distress.

(注:o'er即over,为了译文的音律而采用缩略的形式)

(10)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To brag of the good you have done

Will never impress anyone.

Personal scandals you try hard to hide

Will soon be known far and wide.

座右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座右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座右铭

两汉:崔瑗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世俗的荣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注释: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shèn)勿念,受施慎勿忘。

施:施舍。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世誉:世俗的荣誉。纪纲:法度。

隐心而后动,谤(bàng)议庸何伤?

隐心:估量。庸:岂,哪里。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zāng)。

守愚:守拙。臧:褒奖。

在涅贵不淄(zī),暧(ài)暧(ài)内含光。

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淄:黑色;变为黑色。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硁(kēng)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硁硁:执著,形容浅薄固执。《论语》:“子曰:硁硁然小人哉。”介:坚固。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赏析:

《座右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全文共20句,100字,抒发了作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其中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开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两句可归结为慎言。 “无道人之短”就是不直言他人的短处。儒家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对于小人的短处,不能说,说了会得罪小人;而对于君子,因为君子能够“吾日省吾身”,能够不断地自省自查自纠,所以不必说: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无说己之长”则是提醒自己不要自我张扬。《道德经》中有言:“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白矜者不长。”“说己之长”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赞赏,进而获得利益。这种行为与儒家秉持的观念相悖。《论语·学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过分强调自己的优点,就会名过其实,从而与作者所提倡的“无使名过实”相背离。无论是慎言人之短还是己之长,都是要求做人要慎言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言即慎言。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与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脉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说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铭记在心。《庄子·养生主》中云:“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博得好的名声。“受施慎勿忘”则是一种感恩意识、报恩观念的体现。两句中都有一个“慎”字,就是要提醒自己要时刻谨记,不可忘却。

“世誉不足慕”与“谤议庸何伤”两句则从荣与辱两个方面阐发作者的思想。无论是赞誉,还是毁谤,都要坦然视之、淡然对之。《道德经》中写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作者看来,宠辱若惊不可取,为人应该做到宠辱不惊:为此必须要坚持以正确的人生准则衡量自己的得失,审视自己的言行。仁就是这唯一的“纪纲”。

“隐心而后动”,就是要在行动之前先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这一标准之后才能行动。 “守愚”也是“唯仁为纪纲”的具体实践。此外,从“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无知.作者所说的“守愚”其实只是外表的愚,内心则要追求一种高洁的人格品质、近墨不黑的独立节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强凋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道德经》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一句表明为人太过刚强会招致祸患。

在行为方面,作者要求自己做到上文所说的“慎言”,也要做到“节饮食”。这是因为饮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没有节制,便会贪婪争抢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观念上做到“知足”。

此文在艺术上有两点很突出。

一是在结构上,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戛戛独造的修养和品德来。这样,全文的结构便由这两句一意的单元所组成,颇类似后世律诗的结构。

二是在语言上,采用五言形式。铭文这种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开国大典,盖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传诸后世。听以它多采用四言形式,以示典雅庄重;叩以《文选》所收铭文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铭》,后有张载《剑阁铭》,都是四言形式。而崔瑗比文,则通篇采用五言形式;确颇独特。其时五言形式,仅在民间流传,汉乐府民歌中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则不太多见。前此虽有班固《双咏史诗》通篇一五言,但技巧颇为生疏,“质术无文”(钟嵘《诗品》)。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为“座右铭”,写给自己看的,所以显得比较随便;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崔瑗较注重从汉乐府民歌汲取营养。

;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祖宗座右铭原文及翻译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解释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祖宗座右铭原文及翻译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解释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祖宗的含义是什么

标题:祖宗座右铭原文及翻译 祖宗座右铭原文及解释

链接:http://m.zhaichaow.cn/z/249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