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藏年和藏历新年的区别 后藏年几月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后藏年和藏历新年的区别 后藏年几月份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后藏年和藏历新年的区别 后藏年几月份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藏族人过什么节
藏族是个多节日的民族,按藏历计算,一年里,大大小小的节日有一百多个,几乎月月有节日,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诸多项目。主要的节日有:
一,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启迅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二,萨噶达瓦节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三,旺果节
旺果节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四,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藏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即为酸奶节,每逢藏历6月30日举行,为期四五天。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6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进行施舍。
五,白来日追节
藏历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传统节日扰旁穗——白来日追,即“吉祥天母节”。
为庆祝“天母节”,妇女们在这一天刻意梳妆打扮,到白拉扎姆天母像前焚香祈祷。西藏自古就有不论贫富向晚辈、僧侣、小孩们进行施舍的习俗,小孩们在这一天是最快乐的,一大早就向父母要“白来日追”节日零花钱。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缓卜藏族的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春节,藏历新年怎样过?
春节是我们的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而藏族也有着藏族槐毕的新年,那么藏历新年又是怎么过的呢?本期传统节日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的春节,看看他们的藏历新年是怎样过的。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道一声,罗萨啦扎西德勒藏历新年是依据藏历推算而来,从藏历元月一号开始,到十五号结束,持续15天时间。因为信仰的原因,藏历新年期间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除了准备新年吃食、走亲访友外,还有敬神、祈祷和转山等活动。相较于内地过年时的吃吃喝喝,过个藏式年是不是更具诱惑呢?藏历新年的藏语为“罗萨”,藏历年新年快乐的藏语为“罗撒啦扎西德勒”。所以,如果你打算来西藏过年,一定要先学会说“罗萨啦扎西德勒”。
有趣的是,在西藏各地过年时间也大不同,除了一起过的藏历新年,还有藏历十月一日的工布地区(今林芝市部分地区)的工布年,及藏历十一月一日的日喀则一带的后藏年等。所以在林芝某些地方一年至少要过两次年,比如林芝市的米林县,有幸在藏族人家和珞巴人家里过过年,隆重而欢乐。
按春节算的除夕夜,是藏历的12月29日。如果在这一天抵达落脚的藏族人家家里,他们一定正在忙着大扫除,一是过年了要干干净净的,要给窗户门等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梁和厨房也漏燃要用白粉画上十字符号等吉祥图案;二是把家里一年来的霉运和不吉利的事情都扫除去。在傍晚时分把灶膛里的灰掏出来来到村子的三叉路口画一个万字符,同样是为了消除去年的霉运和不好的东西。
一直忙到晚上,就要开始“古突”之夜了。“古突”是用青稞粉作的面疙瘩。吃“古突”是一件十分热闹的事情,就好像大家包饺子时有时会包硬币进去,吃到了就代表有福气。“古突”则会把好几种东西包进面团中,如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吃到什么要立刻吐出来,吃到石子预示心肠硬,吃到木炭预示心黑,吃到辣椒预示嘴如刀,吃到羊毛说明心肠软……大家围坐一起,嘻嘻哈哈,热闹非凡。再加上热闹的春晚,实在是锦上添花。
藏历采用下支纪年,以“阴阳”与“水、火、土、金(藏文直译为铁)、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支,再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成,如:阳木鼠、阴木牛、阳火虎、阴火兔等,藏历还采用二十四节气,对五大行里运行和日月食也做预报。
根据藏历理论,每三十二个半月应闰一个足月,这样藏历年与农历春节的日期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三年循环”,即头一年相同。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个月,然后再循环。一年有十二个月,月有大小,有星期。自1027年藏历的火兔年(宋天圣万年丁卯)开山,每六十年称为一个“饶回”,相当于甲子。藏历为阴阳合历,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藏族最初运用物候观察,以麦熟为岁首;后受古代汉历、印度历的影响、自公元624年始有纪元,称“火、至、海”纪兀;自7世纪中叶开始用十二年循环纪年;至9世纪前期进兄胡而使用六十年循环纪年,到公元1027年、自印度译《时轮经》为藏文,时为藏历阴火兔年培郑、藏语将此年称为“饶回”,意为“胜生”,遂以此为纪元、称“胜生周”纪元。藏历的年长度为365.太阳日,月长度为29.日。后来在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叫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在13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规定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在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普遍流行。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因此又谓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在马山上和折多河畔汇集,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然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跳弦了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有交流物资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为期两天。传说在很久以前博峪是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耕种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卜山采花,被大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于是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上山采花纪念她。从此就形成了采花节。
萨嘻达瓦节
萨噶达瓦节是藏族每年四月十五日举行的节日。关于萨噶达瓦节有不同的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这个节日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另一种是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 *** 的日子。每当这天 *** 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还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女儿节
女儿节是甘肃文县的藏族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举行的节日。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配尘颂子呼吸敬酒,祈祝吉祥。
望果节
望果节是 *** 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 *** 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11世纪中叶,藏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即为酸奶节,每逢藏历六月三十日举行,为期四至五天。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六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 *** 进行施舍。
17世纪中叶,清朝正式注册封五世 *** 和四世班禅后、 *** 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集中到 *** 为雪顿节助兴,雪顿节活动演变成为以藏戏会演为主,宗教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故又称“藏戏节”,因其范围局限在寺庙外,并以哲蚌寺为中心,故称为“哲蚌雪顿节”18世纪初,雪顿节活动中心从哲蚌寺又转移到罗布林卡,允许市民入园观看藏戏。
节日期间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逛林卡等活动,每年的藏历六月三十日, *** 市西郊的哲蚌寺都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让更多的信徒有机会膜拜佛租,节日期间,罗布林卡在内,人山人海,林木间到处是帐篷、地席、藏族群众欢聚在这里喝着青稞洒、酥油茶,吃着酸 *** 、并观看藏戏和欣赏各种文艺节目。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后藏年和藏历新年的区别 后藏年几月份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后藏年和藏历新年的区别 后藏年几月份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