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广东的革命事件是什么时候 广东近现代革命史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近代广东的革命事件是什么时候 广东近现代革命史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近代广东的革命事件是什么时候 广东近现代革命史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广东历史事件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早在一九二二年七月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就已经号召建立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和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大会之后,党又已经同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内的革命民主派进行了一些联络工作。那时候,孙中山正被陈炯明赶出广东跑到上海。他们自辛亥革命后连续受了多次失败,一九二一年靠陈炯明的军事力量,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选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谋求反对北洋军阀反动政府,仅一年又告失败。而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兴起,都会给他们影响,促使他们注意,使他们有可能倾向联俄、联共。接着,一九二二年冬苏联代表越飞与孙中山的代表廖仲恺在日本详谈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问题②。一九二三年一月共产国际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决议,同时孙中山同越飞在上海发表宣言。三月孙中山率领着部分粤军和滇、桂、湘、赣、豫等军在广州设立大元帅府。一面派张继、蒋介石往莫斯科,一面聘请鲍罗庭为顾问,同时又筹备改组国民党。
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中心议题是同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讨论合作的具体办法。大会估计了孙中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的可能性。批判了“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投降主义倾向,又批判了只有工人阶级才能革命的关门主义倾向。大会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成为民主革命联盟,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和政治上的独立。出席这次大会三十余人,其中有代表权的二十七人,代表着432个党员③。广东的代表是杨章甫④阮啸仙、刘尔崧⑤。根据杨章甫同志回忆:这时候广东区党员人数有表决权的壹拾捌人,未有表决权的约三十人。广东区委为了准备这次会议需要有一个地方进行工作,就租赁文明路一幢并排四间三层楼的新建房子,到此时广东区委才开始有工作地点。向广州市公安局贤思分局报户口。领迁入证,填写“管东渠”为户主姓名⑥。“管东渠”成为轮迅蔽广东区党委的代名词就是从此时开始。另在东山租赁一间左右旷地的新建房子专作大会会场。当各地代表未到齐之前,先在素波巷广东宣讲所旧址开了两天半预备会议,参加预备会议的有林祖涵、陈独秀等十二个代表。
大会后,为了迎接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革命高潮的来临,必须加强广东区委员会的组织。党中央就从各地调来干部,陈延年和木青先来,周恩来、邓颖超等也陆续来了。(据陈仲谦同志说:“据林务农同志回忆:周恩来同志到广州时间是1924年初夏,不是年初,也不是年底”。)在一九二四年初广东区党委的阵容是:书记陈延年、组织部木青、宣传部×××⑦、工委冯菊坡、农委罗绮园、军委周恩来、妇委邓颖超(邓未到之前由夏从云代)、国民运动谭植棠、监委杨殷、梁桂华。
据杨昌森章甫同志回忆:陈延年初到广州为了搞手车夫工会,每晚在长堤(今沿江路)拉黄包车两小时以联系群众。周恩来到年底⑧才到广州,也先搞工人运动,晚上在东堤河面小艇与工运同志碰头。
值得特别一提的:自陈延年主持广东区委,广东地区才开始了对党、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每逢纪念日和重大事件预先或及时编印宣腊州传大纲给党、团员学习。陈延年又经常参加各部、委会议,倾听汇报、共同分析情况、共同讨论进行方法。他和木青都抓紧任何机会跟同志个别谈心,对工作方法、思想情况以及生活问题,都亲切细谈,同志们对他两人也亲切非常。
为了准备各条战线的人力需要,培养新生力量。在“三大”结束,广东新学生社即宣告成立(同时出版《新学生》半月刊)。不久,把新学生社迁到司后街(今越华路)一间两进深的房子(广东区团委设在新学生社内后进的二楼,向社员说是啸仙、尔松、善铭、居仁等的住房)。新学生社首批成立支部的学校有:广东工业专门学校。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广东公路工程学校、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高师附中、高师附师、广东省女子师范学校、广州市市立师范学校、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广东警监学校、广府中学等。其中工专和省一中两支部人数较多,各个支部都有青年团员起骨干作用。不久,其他各校也相继成立支部。此时,各支部涌现一批觉悟较高后来在大革命时期成为工农兵各条战线骨干分子的,如:工专的黄学增、周文雍、邹师贞、蒋世明,省一中的韦启瑞、陈伯忠、周其柏、龙启炎、陈志文等,公路工程的杨石魂、周济,公立法专的郭瘦真、沈厚堃、郭寿华、沈宝同、黄发、林丛郁、陈永年,高师的赖玉润、蓝裕业、高师附中的祁协恭、潘考鉴,高师附师的袁德韵、冯金高,市师的何怡之,广府中学的龙业芝等。
1924-1927年,中国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行联俄容共政策,与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国共双方开始第一次合作,拉开了国民革命的序幕。
2、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成立了国民政府。
3、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开始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先后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旧军阀,国民革命进入了高潮。
4、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族高渣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
5、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为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而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史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从此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6、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领导了南昌起义,是兆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7、1927年念慧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近代广州发生的大事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北部,濒临南海,为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是中国南方最大城市。
广州历史悠久,周朝时,楚国派大臣来到这一"百越"人聚居的地方,"百越"归服于楚时称楚庭。周赧王时,在南海之滨筑城,称南武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任嚣率兵统一岭南,设立南海都,广州当时称番禹。任嚣任南海郡尉,筑番禹城,俗称"任嚣城"。这是一座小城,在今广州仓边路旧仓巷一带。汉初,赵伦接管南海郡,并吞附近地区,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其王朝历经五世93年。赵伦以番禹为首邑,将番禹城向东西东、广西省区大部,这是广州名称之始。唐为岭南道治。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年),南海王刘袭在此称帝,改元乾亨,国号大越。翌年改称汉,史称南汉,升广州为兴王府,作为都邑。三国至唐末五代时期,广州城曾向南扩大,因临近江边,常为洪水所淹,南海王刘隐凿禹山,取土垫高,拓展城垣,名为新南城。宋代为广东东路治。明代为广州府。1645年,朱聿钩曾在广州建立了为期44天的南明小王朝,改元绍武。清沿明治。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为广键祥滚州正式建市之始。宋代时广州城垣修建多达十数次。北宋时先后修筑了中、东、西三城。中城又称子城,是以南汉旧城为基础,东抵甘溪,西抵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华路,周长2.5公里。东城以赵伦城东部旧址为基础,西接子城,东至芳草街,北至豪贤路,南抵文明路。1071年增筑西城,周长6.5公里余,规模最大。
明代广州是当时岭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间,曾两次扩建城墙。第一次扩建时,把宋代三城合而为一,称老城,周长10.5公里。明后期,又在老城南增筑新城,今万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为新城的南界。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筑了较小的东西两翼城。辛亥革命后开始拆除改作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现仅残留越秀山上五层楼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观瞻。
2000多年来,广州一直是中国华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广州就是热带珍贵特产的集散地。著名的商品有珍珠、犀角、玳瑁、象牙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在汉代,番禹的纺织、食品加工、陶瓷等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两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人口再次大量南迁,又促进了这里的生产发展。宴扰东晋时"大开鼓铸",使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冶铁业。南朝刘宋时生产出"薄如蝉翅"的葛布,一幅24米长的布,卷起来可装入竹筒,被誉为"入筒细布"。唐宋时期,酿酒、治陶、冶炼等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明清两朝,广州附近的佛山镇是全国闻名的铜铁冶炼中心,制造的钢铁器具,远销岭北和海外。
广州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汉代时已经和海外一些国家有了贸易往来。在广州象岗发现的南越文王帝陵墓,出土银盒以及玛瑙、水晶等多种质料的珠饰,有的是中亚或南亚的舶来品。梁朝时,每年来到广州的各国商船有10多批。唐代,广州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诸国。为了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在这里设置了中国最早的外贸机构和海关"市舶使",总管对外贸易。另外还有"蕃坊",供外国商人居住。外国到广州的船,帆飘如云;侨居广州的外商(主要是阿拉伯人)数以万计,最盛时达10万以上。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在蕃坊修建了伊斯兰教寺--怀圣寺。从五代到北宋,广州稿余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和通商口岸,贸易额占全国98%以上。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史上,广州有着重要的地位。1841年英军侵略广州期间,广州郊区103乡的人民自动组织起来,在三元里一带给英国侵略军以有力的打击。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等人曾以广州为基地,多次举行武装起义,为推翻帝制、创建民主共和国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为辛亥革命吹响了前奏。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统一战线政策。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开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新局面。1925年6 月19日,香港中国工人和广州洋务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广州举行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举行广州起义,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开辟了广州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近代广东的革命事件是什么时候 广东近现代革命史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近代广东的革命事件是什么时候 广东近现代革命史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