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怎么写 黄芩名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黄芩怎么写 黄芩名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黄芩怎么写 黄芩名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什么是黄芩
【药 名】:黄芩
【拼 音】:HUANGQIN休
【英文名】:Baical Skullcap Roo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功 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
【主 治】: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痘,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性味归经】:苦,寒。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大寒,无毒。”③《药性论》:“味苦甘。”
入心、肺、胆、大肠经。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阳明经。”②《纲目》:“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太阴、少阳六经。”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未撒。
【用药忌宜】:”②《本草经疏》:“脾肺虚热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药物配伍】:《药对》:“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配柴胡,通调表里,和解少阳;配白术,清热安胎;配半夏,苦降辛开;配黄连,清热燥湿;配枳实、厚朴,消食和胃。
【别 名】:腐肠(《木经》)、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吴普本草》)、奼葿(《广雅》)、空竖或肠(《别录》)、元芩、土金茶根(《东北药植志》)、印头、妒妇(《吴普本草》)、子芩、鼠尾芩(《陶弘景》)、条芩(《本草纲目》)、尾芩(《唐本草》)药材黄芩又名:空心草、黄金茶。下列同属植物:①粘毛黄芩,又名:黄花黄芩。② 滇黄芩又名:西南黄芩。
【处方名】:黄芩、条芩、子芩、片芩、枯芩、淡芩、淡黄芩、酒芩、酒黄芩、黄芩炭、炒黄芩、炒条芩
处方中写黄芩、条芩、子芩、枯芩、淡芩、淡黄芩均指生黄芩。为原药材去杂质晒干,蒸透(或清水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偏于清热。
酒黄芩又名酒芩。为黄芩片用黄酒喷洒拌匀,稍润,放锅内微炒入药者。偏清上焦。
黄芩炭为黄芩片放锅内炒至外面呈黑色,里面带黄心,存仔纤晌性,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入药者。偏于止血。
【商品名】:枯黄芩:又名枯芩、片芩、片黄芩。为老根断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状者。
黄芩瓣:为中空而不坚实,呈劈破状者。
条芩:又名条黄芩、子黄芩、子芩、嫩黄芩、嫩芩。为外呈黄色、中实色青的细条嫩根。
大枝芩:为体形粗大、空心多者。
枝芩:为形体较小、空心少者。
尖芩:为形体细小或折断的尾部。
瓣芩:为黄芩破碎的片块。
热河黄芩:又称北芩。为产于河北承德和内蒙古昭蒙者。品质最优。销往全国,并供出口。其中最上等者称“大条”,主供出口。
东芩:为产于山东者。品质亦佳。主销江浙一带,亦销全国。
以上商品以根条粗长、干燥、坚实、色黄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果实(黄芩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下列同属植物亦同供药用:①粘毛黄芩分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②滇黄芩分布四川、云南等地。③甘肃黄芩分布甘肃、陕西及山西。④薄叶黄芩分布东北至宁夏等地。 ⑤丽江黄芩分布云南西北部。⑥川黄芩茎高1o~30厘米,叶片大多为卵形。花冠白色、缘白色至紫色、紫蓝色。小坚果卵球形,具瘤。分布四川西部。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选生长3~4年的植株。将根挖出后除去茎苗、须根及泥上,晒至半干时撞去栓皮,再晒至全干。
【拉丁名】:药材Radix Scutellariae 原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同属植物: ①粘毛念锋黄芩Scutellaria viscidula Bge.,②滇黄芩Sratellaruaamoena C.H.Wright, ③甘肃黄芩Scutellaria rehderiana Dieis,④薄叶黄芩Scutellaria ikonnikovii juz. , ⑤丽江黄芩Scutella ria likiangensis Diels,⑥川黄芩Scutellariahypericifolia Levl.,
【炮制方法】: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注意避免曝晒过度发红)。酒黄芩:取黄芥片喷淋黄酒,拌匀,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黄芩100斤,用黄酒10~15斤)炒黄芩:取黄芩片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为度,取出,放凉。黄芩炭:取黄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边缘带黑色为度,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考 证】:出自《吴普本草》:“黄芩,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茎空,中或方员,高三、四尺,四月花红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至九月采。”②《别录》:“黄芩生秭归川谷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阴干。”③陶弘景:“黄芩,今第一出彭城,郁州亦有之。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惟取深色坚实者为好。”④《纲目》:“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或云西芩多中空而色黔,北芩多内实而深黄。”
【生药材鉴定】:干燥根呈倒圆锥形,扭曲不直,长7~27厘米,径约1~2厘米。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上部皮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细皱绞,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状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深黄色,中间有棕红色圆心。老根断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状,习称“枯黄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坚硬,呈劈破状者,习称 “黄芩瓣”。根遇潮湿或冷水则变为黄绿色。无臭,味苦。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者为佳。条短、质松、色深黄、成瓣状者质次。主产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此外,辽宁、黑龙江亦产。四川、云南所产的黄芩,为植物滇黄芥的根。药材外形相似,但较细,直径一般约0.5~1厘米,常有分枝,断面为极明显的黄绿色,质量较差。显微鉴定: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至20余列木栓细胞,外缘多破裂。皮层多夹窄,细胞多切向排列;有纤维及石细胞。韧皮部较广;纤维及石细胞较多,单个散在或数个群。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束呈层状排列;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周围有木纤维束;木射线较宽;老根中央常有1至多个同心状的木栓组织环。粉末:深黄色。①韧皮纤维微黄色,梭形,两端尖或钝圆,长51-200(-271) μm,直径9- 33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②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椭圆形、类三角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4-48μm,长约85(-160)μm,壁厚至24μm;偶见黄棕色石细胞,类圆形,直径约66μm。③纺锤形木薄壁细胞常于导管旁,壁稍厚,非木化,细胞中部有菲薄横隔。④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或长圆形,壁有时连珠状增厚。⑤网纹、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72μm,导管分子较短,端壁倾斜,常延长成尾状;有时呈扭曲状。⑥木纤维细长,壁稍厚,具斜纹孔或具缘纹孔。另有淀粉粒,木栓细胞。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黄芩甙(baicalin)4.0%-5.0%、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甙(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黄芩新素(neobaicalein)、7-甲氧基黄芩素(7-methoxybaicalein)、 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7-methoxynorwogonin)、木蝴蝶素A(oroxylin A)、黄芩黄酮 Ⅰ(skullcapflavoneⅠ,5,2ˊ-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 黄芩黄酮Ⅱ(skullcapflavone Ⅱ,5,2ˊ-二羟基-6,7,8,6ˊ-四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Ⅰ结构现修订为黄芩黄酮Ⅰ5,2ˊ -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另报道尚含木蝴蝶素A葡萄糖醛酸甙、5,7-二羟基-6,8,2ˊ, 3ˊ-四甲氧基黄酮、5,8,2ˊ-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5,8,2ˊ-trihydroxy-7- methoxyflavone)、5,8,2ˊ-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8,2ˊ-trihydroxy-6,7- dimethoxyfla-vone)、5,7,4ˊ-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5,7,4ˊ-trihydroxy-6- methoxyflavone)、二氢木蝴蝶素A(dihydroorox-ylin A)和白杨素(chrysin)。此外。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苯甲酸。
【中药化学鉴定】: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回流加热15min,滤过,取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2- 3滴,即生成桔黄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许及盐酸3-4滴,显红色(检查黄酮类)。
黄芩是什么植物~~
黄芩本名“芩皮宽”,是为芩草,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芩”字本义为“止血草”。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肢拿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历握搭、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黄芩别名是什么?
黄芩别名是山茶根、土金茶根正桥。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码清旦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迟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
扩展资料:
黄芩为直根系,主根在前三年生长正常,其主根长度、粗度、鲜重和干重均逐年增加,主根中黄芩苷含量较高。第四年以后,生长速度开始变慢,部分主根开始出现枯心,以后逐年加重,八年生的家重黄芩几乎所有主根及较粗的侧根全部枯心,而且黄芩苷的含量也大幅度降低。
出苗后,主茎逐渐长高,叶数逐渐增加,随后形成分枝并现蕾、开花、结实。5~6月为茎叶生长期,一年生黄芩主茎约可长出30对叶,其中前五对叶每4~6天长出1对,其后叶片每2~3天长出1对。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黄芩怎么写 黄芩名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黄芩怎么写 黄芩名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