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送什么礼物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五种传统食物介绍
1、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杭州人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嫩鸭儿、呆大鸭儿,就营养来说,老鸭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对口味和营养都会好一点,适合煲汤解暑气,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酱鸭等。对如何辨别老鸭和嫩鸭,这里有一个小窍门:老鸭一般毛长得比较齐,嘴和脚掌比较硬,颜色发黄、发黑,摸上去骨头比较硬。另外,同样的个头,老鸭比嫩鸭分量重迅岩。
2、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3、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4、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5、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亩山御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唯键口感甚佳。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苏州处暑吃什么 老苏州处暑这天吃什么
老苏州处暑这天吃什么。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鸭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所以苏州传统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过去不少“老苏州”到了处暑会做酒酿蒸鸭,做好后首先分给邻居品尝,再一家子人一起吃。当地俗语云:“处暑送鸭,无病各家”,认为鸭味甘性凉,在夏末秋初食用有助于缓解口干、唇干、皮肤干裂等症状。
说到老苏州当地的处暑鸭做法,比较常见的一种酒酿蒸鸭需要提前准备,先把鸭子用酒酿腌制一段时间,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口味放入作料进行蒸煮。
而酒糟鸭则是一道快手菜,用酒糟滋润煮好的鸭子,一定要放凉再切片,放得越凉答手,肉质越紧密,越容易切片,这样做出脊举租来的鸭肉伴有酒香,吃起来醉香熏人。
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
和吃鸭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喝酸梅汤。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州市区街头甚至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当地也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若在吃完鸭肉后来一碗酸梅汤,还能解腻。
酸樱兆梅汤的做法
先用清水浸泡乌梅、山楂、桂花、甘草等材料备用,浸泡1个小时后,一起用大火煮,再转小火炖,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煮好放凉后,装入玻璃器皿,放入冰箱保存。
处暑的传统美食
处暑的传统美食:
1、鸭肉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处暑吃鸭,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老传统。因这个时候前接暑热,后接秋凉,饮食上的过渡既要做到清暑,也要适当地进行防寒。
2、鸡头米
处暑,正是鸡头米大量上市的好时候。“处暑吃这宝,半年无病扰!”暑去秋来,秋天人容易郁燥。老一辈人喜欢拿鸡头米煨煮弊颤迟糖水来应对秋燥鸡头米,又称芡实,大江南北的地沼、湖泊都有种植,但以苏州地产的南芡尤为出名。
3、薯类
处暑,是“储薯”、“吃薯”的谐音。在湖南,就有处暑吃薯的习俗。“处暑长薯”,处暑前吃红薯茎尖,过了处暑,红薯的生长重心开始转到地下。
4、白丸子
老福州在处暑这一天,也有特定的饮食,那就是吃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白丸子,和汤圆的普遍寓意一致,福州人也对它寄予了洞庆“租李阖家团圆”的期盼。
5、莲藕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藕生吃能清热润肺,熟食则有养胃健脾的作用。莲藕的做法有很多,清炒莲藕、糖醋莲藕、莲藕排骨汤、藕盒等都是不错的节气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