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毛笔书法的句子 论语中适合写书法的句子
关于书法笔墨的诗句
1.描写书法的诗句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每扑通蚁
关于描写书法的句子:1.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2.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3.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4.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5.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6.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7.群鸿戏海,舞鹤游天(萧衍评)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9.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10.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11.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
2.写出积累关于书法、墨、纸、砚的诗句
书法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陆游(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茧纸书写的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墨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韩偓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孟郊纸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明·文征明《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明·文征明《拜年》砚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唐·杜荀鹤。
3.描写“墨宝”的诗句有哪些
1、戏为六绝句
唐代: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病起荆江亭即事
宋代: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3、送王郎
宋代:黄庭坚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
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4、游云居怀古
明代:真可
千尺盘桓到上方,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
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
5、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唐代:张说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缓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4.关于毛笔字的诗句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译文:
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杜甫评论书法特别看重瘦硬,这样的观点我不能够听凭。书法无论短长肥瘦各有姿态,玉环肥飞燕瘦能说哪个不美丽绝伦!湖州太守真是好古博雅,不惜花费金钱求购断石残碑刻文。亭中有龟形碑座,壁上镶嵌着螭龙雕刻,白昼静书斋空,只听拓碑声响登登。
你把奇妙的拓片赠给友人走遍吴越,风雅事在朋友间夸奖谈论。写信来求诗要我亲自书写,于是我手执狼毫写在了名纸剡藤。后来人看待今天正像今人回顾往昔,过眼的百世光景不过是风中之灯。将来人们也会像当年的刘郎怀念贺监,遗憾没和我们坐在同时好表示内心崇敬。
扩展资料:
苏轼(1037-1101年),字,一字和仲,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5.有关书法的诗句都有哪些
情话网首页>>诗词关于书法的诗作者:西海阅读:4121次时间:13-03-2809:40:09栏目:诗词篇一:观书法鉄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
群龙墨海翻飞浪,羡煞雏鸭翼欲张。篇二:钟繇书法飞鸿戏海逑劲藏,舞鹤游天灵韵扬。
佳作流芳传后世,携手羲之称钟王。篇三:论书法诗书画印皆相通笔行墨砚犹如龙蛇动形体神韵一脉承风云变幻尽在笔意中神情飞扬天地外全神贯注于毫锋指点江山风雷吼激扬文字亦展时代英雄篇四:书法那种古典美,是你的灵魂,要不然,为何你走了这么久?踏过了这么多清秋?那种清秀美,是你的姿容,要不然,为何你那么惹人爱?那么让贤人为你折服?那种遒劲美,是你的语言,要不然,为何你巍然屹立?默默无闻?那种含蓄美,是你的腼腆,要不然,为何你不张扬与世?不孤傲与人?你是风中的雨淋尽天下贤士,那口渴的心你是雨中的风深深感觉到雨打后,那是你的存在篇五:咏书法手握银笔蛟龙降饱蘸金墨斗室香挥毫满纸凤飞舞泼墨顷刻皆文章白云添翼蓝天翔青山有足踏墨浪翠柳妩媚频颔首青松屹立迎朝阳千般思绪字间藏万句警言记心上画龙描凤先做人留取翰墨美名扬下笔抒写人生路潇洒飘逸走四方世事不烦爱书人送人玫瑰手留香铺下岁月写沧桑双鬓尽染如白霜今生有缘能相聚恐无来生再相逢今人临摹圣贤书字字珠玑劝人方心胸广阔天地宽长江黄河纸间淌情寄纸笔精神扬言词尽舞友情长今朝有酒敬羲之不枉兰亭聚一场老友新朋叙衷肠皆因书法做桥梁民族文化要传承健康快乐永不忘篇六:书法悟撇似云卷捺回剑,点如鸟啄折浪滚。
横取斜意竖求直,形意合一字本源。腑仰向背紧相依,天覆地载重心稳。
长短曲直顺势变,前呼后应意相连。收展连断巧中生,轻重缓急筋骨现。
疏可走马密罗雀,着墨留白皆自然。
6.跟书法有关的诗句
1、吾闻古书法
宋
苏轼
《和子由论书》
2、书法精明古学深
元
王冕
《挽吴孟思》
3、吾家读书法
宋
陆游
《晨起》
4、今无书法可柴桑
宋
陈杰
《和曾平山见贻蚤自温荣挹艳香韵》
5、二王书法恐非臣
宋
李石
《扇子诗》
6、书法严贬褒
宋
刘黻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7、太史藏书法
宋
宋庠
《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
8、苏公书法自颜行
宋
赵蕃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9、古来书法独公知
宋
周必大
《送张端明赴召》
10、书法精明古学深
元
王冕
《挽吴孟思》
关于赞美毛笔字的诗句(赞美毛笔字的诗句有哪些)
1.赞美“毛笔字”的诗句有哪些
1.李白的:“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2.唐朝诗人齐卫《送胎发笔寄仁公诗尺御》中有"内为胎发外秋毫,绿衣新裁管束牢"的诗句
3.唐代诗人在宣城时,曾赋诗咏叹宣笔的精致。诗曰:“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4.宋代制笔业中,宣城的诸葛高、诸葛渐、诸葛元被誉为笔工高手,北宋诗人,也是宣城人的梅尧臣称赞说:“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欧阳修也称颂道:“宜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傅长毫,三付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2.称赞“书法”的诗句有哪些
1.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书》唐李峤
译文: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
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2.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宋
译文:先生在书法艺术也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用坏的笔堆在墙边像山丘一样高。
3.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宋陆游
译文: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4.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宋苏轼
译文:茧纸书写的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5.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宋苏轼
译文: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6.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清蒋士铨
译文:郑板桥写字就像画蓝一样,气势俊迈,风神肃散,傲然挺立。
7.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歼困早——《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宋苏轼
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
8.兴来走笔如旋风——唐苏涣
译文:下笔之间就像风一样疾走。
9.挥毫落纸如云烟。——唐
译文: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10.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宋苏轼
译文: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3.赞美书法的诗句有哪些
1、“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赞美颜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浑厚圆润。
2、“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瘦劲有力,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超尘脱俗。”
——赞美柳公权式的如骨一般刚猛有力,气势雄强。3、“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赞美王羲之式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4、“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5、“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
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出自:唐戴叔伦6、“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
出自:唐韩偓7、“萧子草书人不及,洞庭叶落秋风急。上林花开春露湿,花枝濛濛氏雀向水垂,见君数行之洒落,石上之松松下鹤。
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云阁。”出自:唐顾况8、“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出自:《跋杨凝式帖后》宋黄庭坚9、“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出自:《草书歌行》唐李白10、“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
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宣和金书类臣稷,筋骨通神工瘦硬。
大江南来万几暇,翰墨留神纵天性。驱驰羲献走颜柳,神游八法轻万乘。
昭回云翰飞龙章,斡旋天机挥斗柄。长枪大剑竟何用,恢复有志还未定。
太平遗老羔羊翁,草书时时发清兴。天资自可凌汗漫,笔力犹能造遒劲。
年来神品不可得,醉素张颠夸草圣。残篇断简付覆缶,玉轴牙签同弃甑。
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案头我正理蠹鱼,晴日好风窗几净。”
出自:元唐珙。
4.赞美毛笔的古诗
墨梅墨梅•王冕(元)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译文: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疑难点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注释]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简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
[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赏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
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小连接——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梅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丰神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珍爱的感情,“无声之诗”的画继之而起,侮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了。
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扬补之。仲仁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
5.赞美毛笔字的句子
力透纸背龙飞凤舞妙笔生花颜筋柳骨笔走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饥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龙飞凤舞、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鸾翔凤翥、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怒猊渴骥、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善书不择纸笔、唐临晋帖、铁画银钩、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下笔风雷、仙露明珠、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颜骨柳筋、颜筋柳骨、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右军习气、虞褚欧颜、臻微入妙。
6.赞美“毛笔字”的句子有什么
1.现在用的圆珠笔和钢笔一旦没有了墨水就无法书写,有时有墨水也无法书写,就算书写出来的字都是一样,没什么区别都是那么刚硬。而毛笔不同,他是靠沾墨汁去书写,他的毛可刚可柔,钢时充满有力,柔时行云流水,无论毛笔沾了多少墨水,他都可以表达当时书写者的心情,浓墨如刚,淡墨如柔,都是一种书写者的体现,只要给毛笔一滴墨水他将毫无保留的写给世人一个世界。
2.只毛笔,现在人们大多数用的都是钢笔圆珠笔,却忘记了那古人的毛笔,毛笔一个古人手中的利剑,古人手中的天下,握在手中记下自己感悟他人,毛笔的毛很多材质如:羊毫、狼毫、紫毫(兔毫)、鸡毫、鬃毛、鼠须等等,但是无论用什么他最终就是用来表达这个世界和自己。
3.悲鸿称郑板桥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诗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郑板桥的绘画思想主要是通过题跋的形式加以表现,郑板桥几乎每画必题在题画中具体阐述自己对绘画的理解,画家对竹、兰、石以及梅、松的崇高品格的追求。
4.到毛笔,人们往往会想起“蒙恬造笔”的故事,认为秦代名将蒙恬是毛笔的发明者。其实并非如此。可能是他精于前人,才有了这样的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湖南省长沙一座战国墓群中,发掘出一支长约20厘米的毛笔实物。该笔与现在的毛笔相似,笔头用优质的免毛制成,笔杆为竹,劈开来将笔头夹在其中,外缠丝线,这支两千多年的毛笔,称为“战国笔”,又因长沙属楚,亦称“楚笔”。
5.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许多彩绘陶器上,其图案就有毛笔画写出来的痕迹。商代的甲骨文,也出现了毛笔书写的迹象但这并不影响民间,相传蒙恬是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
6.个人都有爱好,比如:跳舞、唱歌、画画而我,最爱的还是写毛笔字。说起学毛笔字还得从两年前说起,那年春节,我第一次看到爷爷写对联。只见他撑开“八字步”,拿起笔,龙飞凤舞地在红纸上写了起来,笔锋流畅飘逸,如行云流水般,很美,我一下子喜欢上了,羡慕地看着,心想:如果我也能写出这么好的字多好啊!
7.代工匠能利用笔管不及寸的圆周上,描绘、镌刻巧妙的山水人物,描出山石海水的气势,足以表现了独特的装饰趣味。
8.你轻轻压平毫毛,你就会发现毫尖是平齐的,笔尖的毫毛长短相等,每一根毫毛玉立亭亭,中无空隙,绝对的均匀,饱实。一撇一捺,乌黑浓密,透亮平滑,无半点残留,无半点遗存,在写字时则有“万毫齐力”的效果。
9.笔虽然是实用工具,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毛笔的制作及品种不断提高、增多,工艺改进,使毛笔日益完善和精美,逐渐也成为收藏、鉴赏珍玩的古物。毛笔不易保存,笔毫重实用易坏,所以毛笔的鉴赏可以从笔毫的形制,重要的还是着眼于装饰意味浓厚的、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笔管上。
10.斋二雅,同为国风;文房四宝,并列国粹。寻迹翻越秦汉,钩沉远溯仰韶。开山之劳,史说纷纭;革新之功,佳话连篇。一代名将夫妇,两个传奇男女――蒙恬大将军,卜氏笔娘娘,制笔魁首,作坊祖婆。纤毫力透纸背,出尖奇圆健之德;墨迹气憾山河,收刀枪剑戟之锋。
11.毫的形制是为书写、绘画的需要而改进提高的。古人以竹笋式制成笔毫,是我国传统品名,属于短锋羊毫、兼毫笔类赞美毛笔的好句子赞美毛笔的好句子。锋短而身短粗,形如笋状。锋腹粗状,落纸易于凝重厚实。除实用外,给人以鉴赏趣味。又如兰花式制成的笔毫,也是我国传统毛笔品类之一。笔头圆润,洁白纯净娇柔,似含苞欲放之玉兰,给人以秀美观赏之感、赏心悦目之快。古代还有一种品名,把笔毫做成葫芦式,兼毫圆润坚劲。
12.房四宝之一毛笔,早汉代时期,就已风靡全国,多少文人墨客无不是提起手中的毛笔,在纯白纸上挥洒,圆润、俊健的字体,白中镶黑,尽显自己的豪情。
13.笔笔头毛色光润,浑圆壮实,葫芦式锋尖锥状,美观挺拔,精工巧制,尖、齐、圆、健四德完备,是明代制笔水平的实证,是传世文房四宝中的珍品,是毛笔鉴赏的稀物。所以鉴赏毛笔的着眼点就是看笔管的用料和笔管的装潢与绘画、雕刻、镶嵌的艺术水平。用料及装饰为上,其价值就高。
14.笔管成为鉴赏和珍藏的对象后,人们便常以珍宝珠玉制毛笔管,以获装饰之美或夸耀其财势和地位。如: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唐秉钧在《文房肆考图说》卷三《笔说》中说:“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壁,缀以隋珠,文以裴翠。
15.笔毫毛充足,圆满得如枣核,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像现在的铅笔,虽然轻巧,但却细瘦,毫无笔力。毛笔写出来的字的笔锋就很圆满,在每一笔的转折处都能称心如意,柔中带刚,出神入化。
文言文称赞一个人书法写得好
1.一句话赞一个人书法写的好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2.夸奖一个人书法好的诗句
《石苍舒醉墨堂》
朝代:北宋
作者: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译文:
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我每每自笑曾经爱好草书,不想你也有这个“毛病”,不知道哪年才能病愈?
还说这里面有什么最大的快乐,非常称心合意,和庄子的逍遥游没有什么不同。
最近,先生建造了醉墨堂,就像啜饮美酒能消愁消除烦恼一样。
看先生这个样子,我才领会到柳宗元说的不错:嗜好土炭的病人吃起土炭就像美味佳肴一样。
先生在书法艺术也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用坏的笔堆在墙边像山丘一样高。
兴致来时,挥动笔墨多少纸都用得完,就好像骏马一转眼就踏遍九州大地。
我的书法都是凭借想象力创造的,本来就没有什么章法,一点一画随手写来,也懒得去仔细推敲琢磨。
为什么我的随口议论独独被先生所容纳,就连只字片纸也会收藏起来?
如果用“不低于钟繇、张芝”来评价先生,先生完全当得起;如果用“向下和罗晖、赵袭差不多”来评价我,我似乎还要好些。
从今后,先生不用再像张芝那样临池苦学,池水尽黑了;那些未曾染色的白绢与其先写字后再染色做衣服,不如直接拿来做被褥床帐。
扩展资料:
苏轼是大书法家,有多篇诗谈到书法。像《凤翔八观》里的《石鼓歌》、《次韵子由论书》、《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和这首《石苍舒醉墨堂》,都是脍炙人口的。那几首诗都涉及论书,而这首诗纯粹从虚处落笔,尤其特殊。
诗中先以调侃戏谑的语气,称誉石氏草书的神妙,其间又融入对人生、政治生涯的感慨。诗中说明自己与对方同样是好书成癖,且以《庄子》篇名,表达进行书法创作时所感受到的无上快乐与精神自由。
然后点出对方作堂起名“醉墨”深刻、美好的用意。再进一步具体而生动地称赞石氏通过“堆墙败笔如山丘”的苦练,书艺达到至精至粹的程度,以至获得创作的神功和喜悦。诗中提出了书法艺术崇尚自然的可贵观点:摆脱羁绊,放笔快意,追求创作的最大自由,是经由长期积累、艰苦劳动,终于水到渠成的境界。
诗中还说明石氏是自己观点的支持者和自己书法作品的珍爱者。最后反用古人典实作结,与篇首调侃戏谑前后呼应。全诗信笔点染,脱略故常,纵横捭阖,无不如意,多使用书史典故,而无堆砌炫才之弊,但见议论风生之致。
3.夸奖一个人楷书写得好怎么说
别人的字写得好,
如何表达赞美之意?
学学这些书法成语吧!
【写经换鹅】
释义:以书写经文来换鹅。形容书法高超。
出处:《晋中兴书》: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入木三分】
释义:本谓笔力劲健,后借以喻描写或议论深刻。
出处: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横扫千军】
释义:形容笔力雄健,雄奇奔放,无所匹敌。
出处:杜甫《醉歌行》:词赋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丰筋多力】
释义: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出处:《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力透纸背】
释义:形容写字、画画笔力遒劲。后可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出处: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巧之极矣。
【落纸云烟】
释义: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出处: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美女簪花】
释义: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出处: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仙露明珠】
释义: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出处: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晋王羲之《孔侍中帖》(唐摹本)
【沈着痛快】
释义: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
出处: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沈着痛快。
【如锥画沙】
释义:像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
出处: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汪洋闳肆】
释义: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出处:宋·汪藻《鲍吏部集序》:钦止少从王氏学,又尝见眉山苏公,故其文汪洋闳肆,粹然一本于经,而笔力豪放。
晋王献之《中秋帖》
【铁画银钩】
释义:谓书法家运笔,其点画既刚劲,又柔媚。
出处:欧阳询《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银钩玉唾】
释义:比喻他人的书法笔画有如银钩,遒劲有力;言谈有如吐玉,弥足珍贵。
出处:黄庭坚《次韵钱穆父赠松扇》:银钩玉唾明茧纸,松萐轻凉并送似。
【画沙印泥】
释义: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可比喻刻画毕肖。
出处:黄庭坚《题绛本法帖》:“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
4.形容一个人写字很好的句子有哪些
1.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2.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
3.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4.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
5.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6.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
7.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8.龙蛇竞走、磨穿铁砚。
老师的字,如花瓣般,香气远播,越发清芬。
10、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11、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
12、老师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笔笔铿锵有力。
13、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14、笔走龙蛇,铁划银钩。.
5.用文言文形容一个人很厉害怎么写
1.原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翻译:天下的人才数量不过一石,曹子建一个人占了八斗,我分得一斗,从古至今其他人分一斗。
意思:形容人才华横溢,特别是文学方面特别厉害。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
例句:郑兄果然是才高八斗,刹那间想出来这么多办法。
2.原文: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翻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意思:前句形容人酒量豪放,后句形容人富有文采。
出处:《滕王阁序》
例句:我还真是小看了你的酒量,没想到你也是气凌彭泽之樽的人呢。
3.原文: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翻译:你用不着带着铭刻功劳的石头,路上的行人全都是你的口碑。
意思:夸奖对方功劳大,口碑好。
出处:《五灯会元》
例句:田局长,你也是有口皆碑的人物了,犯不着这么铺张浪费吧。
4.原句: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翻译:在同类人中表现突出,比聚集在一起的人更高一筹。
意思:夸奖对方某方面十分杰出,非同寻常。
出处:《孟子》
例句:你看看人家小明小红,哪个不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5.原文: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
翻译:拥有洞悉管理天下的才能,胸怀吞没山河的豪气。
意思:形容一个人才华卓越,志向远大。
例句:听说江天玩放弃创业了,开始还自吹自擂说有气吞山河的志向呢,真是滑稽。
6.怎么夸人家毛笔字写得好
怎么夸人家毛笔字写得好:
1.铁画银钩:形容字写得笔划字字有力,刚健柔美。
2.力透纸背:形容字写得好,有力而透过纸的背面。
3.笔走龙蛇:形容字写得好,写的字如龙如蛇。
4.苍劲有力:字写得有力。
毛笔字:
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毛笔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的用笔方法。
关于毛笔的诗句
1.关于毛笔的诗句关于毛笔的诗句1.有关毛笔的诗句有哪些
1.宋朝苏辙
不悟身边一斗红,圣贤随世亦时中。何人知有中书巧,缚送能书陈孟公。
2.《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宋朝苏辙
不悟身边一斗红,圣贤随世亦时中。
何人知有中书巧,缚送能书陈孟公。
3.《笔》唐朝杨收
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
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4.《咏笔》唐朝徐夤
秦代将军欲建功,截龙搜兔助英雄。
用多谁念毛皆拔,抛却更嫌心不中。
史氏只应归道直,江淹何独偶灵通。
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掷翻从万里戎。
5.《咏笔》唐朝徐夤
君子三归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
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
势健岂饶淝水阵,锋铦还学历山耕。
毛干时有何人润,尽把烧空灶焚恨始平。
6.《戏笔》宋代杨万里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7.《寓笔》唐朝司空图
年年镊鬓到花飘,依旧花繁鬓易凋。
撩乱一场人更恨,春风谁道胜轻飙。
2.关于毛笔的古诗
文房四宝【五律】笔墨纸砚胡秉言
笔
翠竹化玉管,绝代四德全。
挥洒墨如意,苍毫劲健欢。
轻描凤漫舞,龙跃若惊天。
千古留佳作,神颖传万年。
墨
醇烟百炼久,万杵臼中锤。
规矩方圆定,花鸟松鹤偎。
圭玄韵味足,砂麝聚青瑰。
存迹经年远,余香依旧挥。
纸
塑身薄如翼,泼墨弄丹青。
鸿雁报音信,诗词诵韵精。
雅俗各品味,经典万年灵。
苦辣酸甜埋蠢事,包容千古明。
砚
秉承亘古奇,妙手绘端庄。
百世玩石友,松腴掭润香。
盘龙闹墨海,野露和乌霜。
厚重蓄神蕴,深沉存雅堂。
3.形容毛笔字的句子
1.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2.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3.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4.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5.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6.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7.群鸿戏海,舞鹤游天(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铁书银钩,冠绝古今。9.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4.关于毛笔字的诗词
年代:宋作者: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笥。
(ss〗官箭十二把,吾能十一把箭耳。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我。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年代:元作者:王冕
云寿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
百粤三吴称独步,八分一字直千金。
桃花关外看红雨,杨柳堂前坐绿阴。
今日窅然忘此景,断碑残碣尽伤心。
《扇子诗》
年代:宋作者:李石
拈花示病元来怕,遇酒逃禅却未真。
三古绝编徒自圣,二王书法恐非臣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年代:宋作者:赵蕃
苏公书法自颜行,犹谓弯亏陪蔡公居第一。
我穷颇亦类贾胡,笔势翩翩疑可识。
5.关于毛笔字的诗句
宋代苏轼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
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杜甫评论书法特别看重瘦硬,这样的观点我不能够听凭。
书法无论短长肥瘦各有姿态,玉环肥飞燕瘦能说哪个不美丽绝伦!湖州太守真是好古博雅,不惜花费金钱求购断石残碑刻文。亭中有龟形碑座,壁上镶嵌着螭龙雕刻,白昼静书斋空,只听拓碑声响登登。
你把奇妙的拓片赠给友人走遍吴越,风雅事在朋友间夸奖谈论。写信来求诗要我亲自书写,于是我手执狼毫写在了名纸剡藤。
后来人看待今天正像今人回顾往昔,过眼的百世光景不过是风中之灯。将来人们也会像当年的刘郎怀念贺监,遗憾没和我们坐在同时好表示内心崇敬。
扩展资料: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
嘉祐年间(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6.描写书法的诗句
1、《书》唐代:李峤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2、宋代:苏轼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译文: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3、宋代: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4、《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宋代:苏轼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5、《草书屏风》唐代: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译文: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书法的踪迹。
虽然有很多灰尘、颜色的沾染,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7.求:描写毛笔的诗句
唐朝诗人齐卫《送胎发笔寄仁公诗》中有"内为胎发外秋毫,绿衣新裁管束牢"的诗句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宣城时,曾赋诗咏叹宣笔的精致。诗曰:“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宋代制笔业中,宣城的诸葛高、诸葛渐、诸葛元被誉为笔工高手,北宋诗人,也是宣城人的梅尧臣称赞说:“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欧阳修也称颂道:“宜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傅长毫,三付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