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数据】1-8月外商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2% 8月外资流入哪些行业

国学综合

【财经数据】1-8月外商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2% 8月外资流入哪些行业

十二相仪围观:℉更新时间:07-23 06:21

谁知道世界各国外资在中国的份额比例是多少

作为世界上最大新兴市场的中国,成为全球投资阴霾中少有的亮点之一,是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变化中的主要受益者。在加入WTO后的第一年,中国利用外资保持了很高的增长势头。根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2002年1-8月,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44.42亿美元,同比增消卖中长25.52%。可以预计,2002年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总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创下历年外资引进规模的最高记录。而且,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提高,流入中国的外资构成也在发生积极变化,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投资比重在明显提高。从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投资构成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仅根据台湾的统计,在1991-2000年间,台湾对大陆电子及电器制造业的投资仅占其对大陆投资总额的28%,而2001年则提高到45%,而相应地,纺织与食品饮料行业的投资则从12%下降到3%。
中国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格局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的崛起,标志着国际直接投资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与两年来亚太地区外资流入的减少形成鲜明的反差,投资中国与外资在华并购的热潮正在升温。由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并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开始产生显著的影响。例如,2001年,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东道国不是美国,而是中国。而且,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正在从东南亚迁往中国。造成这一状况的因素,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是中国劳动力廉价所致。实际上,一向被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资料显示,外资企业的中国职员的劳动力成本已高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而且,随着外资大量流入和国内企业吸引力的提高,使得对合格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加上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这些都在加大外企的投资成本。因此,影响中国外资流入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开始下降。

其实,真正影响和加快外资流入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的市场优势和制度优势(如投资政策及其透明度)正在上升。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入世”后鼓励外资进入的政策保障,都坚定了跨国公司投资信心。仅从中国的外资政策方面看,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中国政府本着鼓励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原则,增加了鼓励类目录,由过去的186条增加到262条;减少了限制类,由112条减少到75条。同时,放宽了外商投资的持股比例限制,并将原禁止外商投资的电信和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络系统首次例外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商业等领域。

正是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跨国公司却纷纷表示要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规模。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它们的全球战略都将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投资对象。中国投资市场的国际竞争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小到钟表、眼镜,大到汽车、航空,竞争的硝烟都将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仅以汽车业为例,在大众、丰田等巨头南北割据的情况下,不甘落后的日产公司亮出大手笔,投资85.5亿元(10.3亿美元)与东风汽车公司组建一家新公司,双方各持50%股份,要在2006年实现55万辆汽车的年销售目标。

在新的外资政策导引下,外商已不再满足于已往的合资等投资方式。2002年前8个月,外商独资企业占新批外资企业总数的65.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个百分点,体现出日益明显的外商“独资倾向”。伴随着中国允许国拿山有企业向外资出售股权政策的出台,外资在华并购必将呈现迅速升温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将它们的地区总部迁入北京和上海。2002年上半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的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已超过70家,其中配手以信息技术产品公司以及物流、航运等行业的跨国公司居多。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台湾企业在外资流入大幅减少的同时,对大陆却显示了极大的投资热情,其中2002年上半年的新增投资有88%都投在长江三角洲。而且,台湾电子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投资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的并购活动有可能率先走出低谷,成为全球并购形势中最为活跃的地区。随着中国开始向外资出售国有企业股权和有关外资并购法规的完善,外资并购的可操作性将不断提高,外资并购热潮将从2003年继续升温。同时,作为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已居世界第六位的经济大国,中国对外投资能力也必将迅速提高。尤其是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中国对世界直接投资增长的贡献度会越来越大。作为周边国家,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也纷纷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加上亚太新兴地区现已成为国际资本最重要的避险地区,因此,可以预计,整个亚太地区正在酝酿着以中国为核心的新一轮企业兼并高潮

市场点评:消息面持续偏暖,市场有望延续反弹

重点推荐

央行: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1.21万亿广义货币增8.2%

肖远企:监管部门没有控制房地产企业贷款增量主要压降违规“输血”资产

 

市场点评

市场点评:消息面持续偏暖,市场有望延续反弹

批发零售:2019年上半年社零总额19.5万亿元增8.4%,Q2环比Q1提升

 

期货情报

金属能源:黄金345.9,跌0.04%;铜47110,跌0.25%;螺纹钢3477,涨0.03%;橡胶11940,跌0.33%;PVC指数6510,跌0.08%;郑醇2245,跌0.13%;沪铝14415,涨0.17%;沪镍142980,跌0.24%;铁矿666.0,涨1.60%;焦炭1968.5,涨0.23%;焦煤1351,涨0.19%;原油436.5,跌3.19%;

农产品:豆油6066,跌0.43%;玉米1873,跌0.21%;棕榈油4820,跌0.45%;棉花12920,跌0.39%;郑麦2406,涨0.21%;白糖5496,跌0.09%;苹果8475,跌0.94%;

率:欧元/美元1.1011,跌0.29%;美元/人民币7.1085,跌0.01%;美元/港元7.8385,跌0.02%。

(以上期货数据来自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

 

新股提示          

仙乐健康,申购代码300791,申购价格54.73元。

 

重点推荐

1、央行: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1.21万亿广义货币增8.2%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3.55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32万亿元,同比增长4.8%。当月净投放现金463亿罩散元。

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3.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8个百分点。

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元。分部门看物穗氏,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5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9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54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5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8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2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945亿元。

8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050亿美元,同比下降3.7%。当月外币贷款减少14亿美元,同比少减48亿美元。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95.2万亿元,同比增长8.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90.01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0.1个百分点。

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714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71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792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7298亿元。

8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309亿美元,同比下降4.7%。当月外币存款减少143亿美元,同比多减122亿美元。

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02.87万亿元,日均成交4.68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下降1.1%。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1%,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6.5%,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7%。

8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6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57个和0.3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6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4个百分点。

8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859亿元、1693亿元、594亿元、1934亿元。

点评:从央行发布的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可以看出,在经历了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2018年以来单月最大同比降幅后,8月信贷增速边际转好。具体来看,作为观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重要指标,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增速有所转好,8月新增规模达4285亿元,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均有小幅上族肢升;尽管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减少355亿元,但同比增速、环比增速也均有改善。结合前不久国常会提出要把“六稳”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并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市场投资者对降息的预期将对当前市场的走势构成一定的支撑。

(投资顾问 蔡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1090020)

2、肖远企:监管部门没有控制房地产企业贷款增量主要压降违规“输血”资产

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肖远企11日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表示,调整信贷结构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房地产过度融资不好,社会资金都进入一个行业,对整个经济均衡发展不利。从优化信贷结构的角度来说,对于银行而言,要按照银行经营的规则,该提资本提资本,授信集中度要遵循标准。监管部门没有控制房地产企业贷款增量,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授信要遵循国家房地产调控规则,同时要遵循监管规则。过去有银行与房企合谋,通过表外资金,违规绕道“输血”房地产,监管部门压降的主要是这些资产。

点评:监管部门没有控制房地产企业贷款增量,这意味着此前市场对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监管有担忧过度的可能。本轮反弹过程中,房地产股整体弱于大盘,后市存在一定的补涨机会。

(投资顾问 蔡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1090020)

 

市场点评

1、市场点评:消息面持续偏暖,市场有望延续反弹

受周二盘后“证监会公开资本市场改革12条”及“外汇局取消QFII、RQFII额度限制”的消息影响,周三A股各大股指集体小幅高开,但随后酿酒、农林牧渔、医药等板块持续走弱,股指纷纷下行全体收绿。截至收盘,沪指跌0.41%、深成指跌1.12%、上证50跌0.43%、沪深300跌0.74%、中小板指跌1.20%、创业板指跌1.26%。两市成交量明显有所回缩,近七成股票收绿,涨停个股48只,跌停个股7只。

从盘面上看,行业中多元金融、银行及证券等少量板块表现较好,酿酒、电信运营、农林牧渔、船舶、医药等板块跌幅居前,特别是其中的酿酒板块指数,在龙头股贵州茅台的带动下高位拐头放量暴跌4.71%,短期走势令人堪忧。题材方面亮点也不多,仅分散染料、氢能源、知识产权等少量概念板块收涨。

从走势看,前期3000点附近的套牢盘和短期快速累积的获利盘让大盘受阻,众多行业指数走势乏力,近期表现强势的科技股纷纷回落。而大盘虽然出现了回调的势头,但介于目前正处于监管层全面深化改革资本市场,努力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之际,再加上第十三轮中美经贸磋商还未走近等因素的考虑,我们认为A股短期消息面大概率会继续偏暖,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望继续上升,预计指数相应的难以出现重大回撤,操作上建议投资者近期重个股轻指数,逢低吸纳优质成长股。

(投资顾问曾紫磊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90015)

2、批发零售:2019年上半年社零总额19.5万亿元增8.4%,Q2环比Q1提升

2019年上半年社零总额19.5万亿元增8.4%,其中1Q19增8.3%,2Q19增8.6%。从百家数据来看,2Q18-1Q19百家增速各为0.1%、1.7%、-2.3%、0.2%,测算2Q19增速为0.4%,环比明显改善;1H19CPI增速回升,3-5月涨幅逐月扩大,6月涨幅环比趋同,其中,1H19食品CPI增速4.7%,同比增加3.5pct,影响CPI上涨约0.93pct。

投顾点评:今年批发零售行业指数跑输上证指数超过5个百分点,主要是社零同比增速下降,跌破双位数,影响了投资者对整个零售板块的信心。我们认为,高增长时代已过,存量经济时代,龙头零售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细分行业龙头表现更优;同时,建议投资者关注化妆品、母婴、黄金珠宝等成长性较好细分行业,这些赛道较整个行业成长性更佳。

(投资顾问曾紫磊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90015)

 

外贸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外贸发展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和国家统负盈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单一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管理权和经营权,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并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使作为新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打破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垄断。此后,中国推行了外贸经营承包制,用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按照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
加入后,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排名也进入世界前列。旅游、运输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增势平稳,建筑、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领域的跨境服明瞎码务以及承接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激哪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神烂。
我国外贸发展意义包括:
1、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发展对外贸易,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
3、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对于一些大型房企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国家统计局回应了

9月15日,国新办举行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有媒体就恒大债务违约以及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势提问,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应称,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对于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还需要观察。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房地产行业整体保持平稳态势。他表示,随着各方面推进房地产调控,抑制市场一些不合理的需求,逐步释放正常需求,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制度不断完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制度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稳定的发展。国家统计局做出房地产行业整体保持平稳态势的判断,是在于当日公布的《2021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该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8060亿元,同比增长10.9%;比2019年1-8月份增长15.9%。商品余拍扮房销售面积1141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9%;比2019年1-8月份增长12.1%;商品房销售额119047亿元,增长22.8%;比2019年1-8月份增长24.8%。同日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贺滑格变动情况》还还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46个,环比下跌的城市有20个,4个城市环比持平;二手住宅方面,环比上涨的城市有27个,环比下跌的城市有34个,9个城市持平。根据易居研究院测算,8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2%,同比涨幅为3.7%;全国70个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0%,同比涨幅为2.9%。不过,易居研究院认为,对于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判断,要有从过热转为易冷的担忧。从房价方面来看,既要打击房价过快上涨,也要确保房价不过快下跌。当前除一些城市过快上涨外,部分城市过快下跌等新情况也值得关注。同样,在二手房市场方面,各类炒作比较多的城市,要继续严管。尤其是一些此前炒作比较多的区域,如果房价过快下跌,则需要重点监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9%

具体来看,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方面,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8060亿元,同比增长10.9%;比2019年1-8月份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7%。其中,住宅投资73971亿元,增长13.0%。

从数据上看,该指标呈现持续收窄,即将进入个位数的特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竖灶认为,对开发投资的判断,要从过热转为易冷的担忧。尤其是当前房企面临债务和现金流的双重压力下,拿地等积极性或受到影响,从近期一些城市土地流拍等现象已经给出了风险预警。

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来看,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07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2%;土地成交价款6647亿元,下降6.2%。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方面,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4364亿元,同比增长14.8%;比2019年1-8月份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8.7%。其中,国内贷款16918亿元,下降6.1%;利用外资53亿元,下降47.5%;自筹资金40773亿元,增长9.3%;定金及预收款50997亿元,增长31.3%;个人按揭贷款21490亿元,增长13.4%。

从数据来看,土地交易行情较冷。严跃进表示,至少从目前房企的心态看,受制于销售行情降温和资金压力,拿地方面确实有各类阻力和困境,后续优化土地投资的营商环境也很关键。另外,从到位资金情况看,总体上,资金到位情况表现为依然为正,但呈不断收窄的态势。但要引起注意的是,包括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等指标出现了连续6个月收窄的态势,这说明房企在回笼定金、购房按揭贷款等方面,速度明显放缓。

商品房单月销售连续降温

商品房销售情况方面,7、8月份各地房屋销售不太景气。尤其是各类信贷政策管控下,交易量明显下滑。从单月的销售情况来看,已经出现连续降温,8月份销售数据再次创下年内单月最差水平。

数据显示,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141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9%;比2019年1-8月份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6.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1%。商品房销售额119047亿元,增长22.8%;比2019年1-8月份增长24.8%,两年平均增长11.7%。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4.5%,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3.3%。

根据2021年以来的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拆后测算,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254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6%%。商品房销售额为12617亿元,环比下降6.53%。从同比情况来看,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相比2020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5.55和18.71%。

库存方面,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0580万平方米,比7月末减少28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257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13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10万平方米。

整理发现,住宅待售面积自今年1-2月份迎来阶段高点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下降。经测算,8月份住宅待售面积为22645万平方米。

8月超六成城市新房价格上涨,深圳领涨

国家统计局同日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46个,环比下跌的城市有20个,4个城市环比持平。上个月这一数字分别为51个、16个和3个。二手住宅方面,环比上涨的城市有27个,环比下跌的城市有34个,9个城市持平。上个月这一数字分别为41个、26个和3个。

其中,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回落或继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测算,8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连续两个月下降。

同比方面,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据国家统计局测算,8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7%和9.1%,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3和0.9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4%和3.2%,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3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8%和1.9%,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5和0.4个百分点。

从各城市表现来看,新建商品住宅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整理显示,8月份深圳以1%的涨幅位列第一,青岛、重庆、乌鲁木齐三个城市并列第二,涨幅均为0.8%;唐山和秦皇岛处于跌幅首位,均为-0.6%,南充以-0.5%的跌幅位居第三位。同比方面,常德、太原、岳阳、大理、北海、南充、泸州、秦皇岛、哈尔滨、牡丹江等10个城市新房价格处于下跌态势。

在严跃进看来,近期要重点关注限跌令下的部分城市表现。其中,岳阳此前已经出台过限跌令。后续对于此类房价跌幅较大的城市,需要关注库存去化的压力,同时确保销售秩序稳定。

二手住宅方面,8月份海口继续位居涨幅首位,涨幅为0.8%,广州、成都和泸州三个城市以0.5%的涨幅并列第二;昆明和南充以-0.6%的跌幅位居首位,石家庄和牡丹江跌幅并列第三,均为-0.5%。同比方面,以广州、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53个城市继续呈上涨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是疫情以来二手房价格下跌城市数量最多的一个月。严跃进认为,后续二手房市场需要关注几个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各类炒作比较多的城市,要继续严管,尤其是学区房项目;另一方面,适当关注二手房降价等现象,防范出现各类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此前炒作比较多的区域,如果房价过快下跌,则需要重点监测。

标题:【财经数据】1-8月外商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2% 8月外资流入哪些行业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86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