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的飞花令500首 飞花令有关山的诗句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飞花令有关山的诗句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关于山的飞花令500首和飞花令有关山的诗句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飞花令关于山的诗句
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秋山风雨天
3、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5、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陇西行/王维
6、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山行》
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李白
8、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白马篇/曹植(192-232)
9、飞花令是古人经常后玩的一种“行酒令”的文字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是唐朝时期众多的诗人们饮酒聚会时发明的娱乐节目,由主题人说出一个颇具风雅的字,比如“酒”、“月”、“水”等,然后其余的诗人们按照顺序依次说出一句含有这个字的诗句。由于这个游戏在一开始使用的字是“花”,所以便取名为飞花令。“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10、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吴均(469-520。浙江安吉)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2、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望天门山》
13、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14、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15、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溪/张旭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7、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老将行/王维
18、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刘邦(公元前256-195)
1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1、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丽人行/杜甫
2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3、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临江王节士歌/李白
24、夏日湖水岸
25、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2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白居易)
27、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9、......
30、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其一/杜甫
飞花令关于山的诗句
31、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春怨/李白
3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4、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6、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佚名?(汉)
37、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38、南北朝·佚名
3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
41、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悲歌其二/顾况
42、千山鸟飞绝,
4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杜甫
44、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45、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栏目全国率先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用于两位选手间的对抗赛,之后《中国诗词大会》等诗词综艺栏目也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
46、南窗柳色暖
47、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菩萨蛮/李白
48、带水的诗词有:
4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韩翃(719-788。南阳人)
50、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吴均)
51、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山房春事/岑参
52、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入朝曲/谢朓
5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55、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燕歌行/高适
5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7、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玉阶怨/谢朓
5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59、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0、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把酒问月/李白
飞花令关于山的诗句
6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2、花谢花飞花满天,魂销香断惹人怜。
63、万径人踪灭。
64、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
65、唐柳宗元
6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李白
6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故山下》
68、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6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71、花,春,夏,秋,冬,山,玉,地,溪,河,情,恨,泪
7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7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74、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
75、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6、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玉台体/权德舆
77、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78、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古意/李颀
79、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80、《木兰诗/木兰辞》
81、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8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行?/佚名?(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陶渊明
84、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8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86、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其一/李白
8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88、可以第一个字是花,还可以从第一个到第七个分别带花,或者只要带花就好。
89、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曲江对酒/杜甫
90、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飞花令关于山的诗句
9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李白
9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93、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南北朝)登池上楼/南北朝,谢灵运
94、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
95、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9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7、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西洲曲/南北朝佚名
98、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99、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100、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101、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悲白头翁/刘希夷(651-680汝州)
10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0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04、独钓寒江雪
105、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10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07、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其一/杜甫
10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9、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狱咏蝉/骆宾王
1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张志和
112、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老将行/王维
113、飞花令常用的字
11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1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16、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清平调词三首/李白
11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118、春江花月夜
119、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古从军行/李颀
12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飞花令关于山的诗句
12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2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2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24、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西洲曲/南北朝佚名
12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短歌行/曹操
126、为便于记忆,将其归纳如下:
127、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西洲曲/南北朝佚名
12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29、出自唐代张志和《渔歌子》
13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下曲其三/卢纶
132、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133、山随平野阔,月涌大荒流。
134、飞花令是古人游玩的一种游戏,是古代酒令之一,名称出于《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要求为对令的人说出的诗句要和行令的人吟出的诗句格式一致,并且对于规定的字的位置也有严格的要求,使用的诗句可以背诵前人所作,也能够现场写。
135、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6、孤舟蓑笠翁,
13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38、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四首/李白
139、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14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杜甫
14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佚名
14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43、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滕王阁诗/王勃代
14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145、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
14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
147、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48、出自唐代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4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5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苏轼)
飞花令关于山的诗句
151、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杜甫
152、飞花令常用50个字
15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54、古诗词飞花令带飞字的:
155、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5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57、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
158、拓展阅读
159、唐·岑参
16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61、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巴女词/李白
162、冬朝海云关
16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64、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长干行其一/李白
16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李白
16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6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68、斛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16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70、春、江、花、月、夜、南、窗、柳、色、暖、西、楼、人、心、愁、夏、日、雪、地、溪、河、情、恨、泪、金、玉、万、湖、水、岸、冬、朝、海、云、关、北、庭、鸟、声、寒、东、家、酒、梦、残、秋、山、风、雨、天。
17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苏轼)
17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3、金鹰卡通《龙的传人第3季》的麦咭的擂台也引进了飞花令。
关于山的诗句简单50句精选
关于山的诗句简单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出自唐代张志和《渔歌子》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苏轼的《题西林壁》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8、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9、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天门山》
10、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楚吟》
11、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九》
12、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
1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6、王之涣:《登鹳雀楼》
1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8、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望天门山》
19、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0、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张子容《长安早春》
2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2、出自唐代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24、《望岳》
25、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26、)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7、雪山万叠看不厌,雪尽山青又一奇。
28、刘大櫆《西山》
29、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3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关于山的诗句简单
3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2、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33、西山过雨染朝岚,千尺平冈百顷潭。
3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3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3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0、啼鸟数声深树里,屏风十幅写江南。
4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2、唐·杜甫
43、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
4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5、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山行》
4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4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4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9、美山的经典诗句
5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优选节约粮食的作文开头怎么写【31句】
节约粮食的作文开头怎么写
1、结尾: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一切浪费行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做珍惜粮食的小卫士!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这首唐诗大家都会背,都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虽然父母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节约粮食,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个呢?
3、保护森林,从节约用纸开始!
4、粮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爱惜粮食,作为学生的我们,更不应该浪费粮食。可是,平时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吧。结尾: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一切浪费行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做珍惜粮食的小卫士!
5、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节约粮食应该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
6、节约每一张纸,为人类造每一份福。
7、节约用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影响,告诉我们要怎么节约用水,水是我们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如果一个人浪费一滴水,那么想想看,我国人口有14亿,每人都浪费一滴水,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要做好我们的义务,并且更要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宣传节约用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8、节约用纸,也是保护自然资源,更是为生态环境做贡献。
9、节约用纸也是节约能源。
10、浪费纸张,等于破坏绿色家园。
11、从进校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我们一首古诗:“锄和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此我便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伯伯一年到头在田里干活,流了许多汗水,才浇灌出我们离不开的粮食。他们多么辛苦,我们怎么能不珍惜粮食呢?
12、节约用纸
13、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不吃饭人就没法存活。
14、滴水是金,片纸是银。
15、节约一张纸,保护一片绿。
16、您用一圈,它却要长一年!请节约用纸,每次只用一张纸!
17、一张报纸的价值并不是只有供人们消遣,它的背后同样隐藏着树的悲哀。
18、别让沙漠从你我手中诞生,请节约用纸!
19、滴水是金,片纸是银。节约,是你我的义务,也是为下一代着想。
20、节约,是一种美德。请节约每一张纸。
21、开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道出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它凝聚着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并提醒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可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可口的饭菜时,谁又会想到农民伯伯的辛劳呢?
22、为了环境卫生,请不好乱扔纸屑!
23、走进学校,如果仔细去注意的话,不难发现学校的泔水桶里每天都堆得满满的,有剩菜、剩饭还有整个馒头,每一个来到它跟前的人,都会用一个极潇洒的姿势,赋予那白白的馒头一道优美的弧线。虽然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粮食是自家带来的,不需要花钱去买,但是我们也不必这么浪费它,这也是我们的父母头顶烈日,脚踩热土,花费心血种出来的。如果这一切让父母看到,他们又会怎么想,除了痛惜之外,还有什么呢?。
24、从学习中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现在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25、节约用纸就等于保护森林资源。
26、节约用纸,就等于保护森林。
27、也许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点粮食吗?”是的,虽然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也会不爱惜其他的一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就像你把馒头扔进泔水桶一样
28、为了保护绿色资源,请大家节约用纸。
29、开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道出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它凝聚着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并提醒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可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可口的饭菜时,谁又会想到农民伯伯的辛劳呢?粮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爱惜粮食,作为学生的我们,更不应该浪费粮食。可是,平时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30、节约用纸,从我做起。
节约粮食的作文开头怎么写
31、“节约用纸”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很少有人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纸。你统计过吗?你每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关于山的飞花令500首和飞花令有关山的诗句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