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名句 罗曼罗兰的名言哲理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罗曼罗兰的名言哲理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罗曼·罗兰名句和罗曼罗兰的名言哲理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罗曼 罗兰名人名言
1、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2、前途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3、我老是什么都热爱,就不由自主的对什么都不忠实。
4、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会减少痛苦,也会在绝望中燃起希望。
5、从远处看,人生的不想还很有诗意呢,一个人最怕庸庸碌碌的生活。
6、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7、严厉的话像烧红的铁,深深地打下烙印。——罗曼·罗兰
8、——阿尔伯特·哈伯德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9、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
10、素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讨自己。
11、你失掉的东西越多,你就越富有:因为心灵会创造你所缺少的东西。
12、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13、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14、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15、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及社会活动家,1915年,罗曼·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说他“用音乐写小说”,除了文学上的成就和杰出贡献之外,罗曼·罗兰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进行不屈的斗争,倡导和平,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一定贡献。
16、对工作的严肃态度,高度的正直,形成了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平衡。
17、罗曼罗兰经典名言: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18、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
19、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
20、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21、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2、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
23、没有志向的青年,就像断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晃,最后必然丧失前程。
24、罗曼罗兰说的这是生活的本质: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25、)所谓的秩序就是想做不让做,不想做的偏让做;为了用一只眼睛看清东西,而将另一只眼睛毁坏。——罗曼罗兰
26、)本能有它自己的途径,而且是最短的途径。——罗曼罗兰
27、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沉重。古老的欧洲在沉睡、污浊的氛围中已变得麻木迟钝。猥琐的物质主义压抑了思想,阻碍了政府和个人的行动
28、失败可以锻炼一般优秀的人物:它挑出一批心灵,把纯洁与强壮的放在一边,使它们变得更纯洁更强壮;但它使其余的心灵加速堕落,或是斩断它们飞跃的力量。
29、尊重别人并不是圆滑,而是一个人应有的礼貌和谦虚的表现。
30、)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罗兰
罗曼 罗兰名人名言
31、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
32、——罗曼·罗兰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分界是如此细微,以至于我们在跨越它时往往不曾留意我们时常处在分界点却不自知。
33、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
34、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35、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人恨之入骨。——罗素
36、有些东西,你从未想过能真正拥有它,但是当它离你如此之近而最终与你失之交臂时,你却会禁不住痛哭流涕.献:xunguoer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撑持暗无天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顶,无人能比。
37、一切民族,一切艺术,都有它的虚伪。
38、)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罗曼罗兰
39、整个的生命是日子的问题。只有那该死的梦想家才会把自己放在虚无缥渺间,而不去抓住眼前飞逝的光阴。
40、你们之间存在着这种问题,那你要先问问自己,是否真正在爱才好。
41、运动的好处除了强身之外,更是使一个人精神保持清新的最佳途径。
42、)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43、)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罗曼罗兰
44、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
45、生命是弓,弓弦是梦。
46、以思想和力量来胜过别人的人,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们,我才称为英雄。
47、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48、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49、)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惟一光亮。——罗曼罗兰
50、缺乏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
51、作为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罗素的名字如雷贯耳。罗素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也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他还是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享年98岁。
52、)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53、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幸福的。所谓幸福,是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
54、人生的钟摆永远在两极中摇晃,幸福也是其中的一极:要使钟摆停止在它一极上,只能把钟摆折断。
55、艺术的第一条规律就是:如果你没什么可说,就请住嘴。如果你有话可说,就请说出来,幸勿胡说八道。——罗曼·罗兰
56、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罗曼·罗兰
57、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58、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己,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59、生命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时机从不会出现两次。必须当机立断,不然就永远别要。
60、每个人都从书中探讨自己,要不是发明自己,就是把持自己。
罗曼 罗兰名人名言
61、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2.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3.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4.我是我自己痛苦的主5.一个人的痛苦,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个性,另一个是个性太强6.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7.对于成功,99%的努力和1%的天才是不够的!还必须有200%的品德做保证8.累累的创伤,就是上帝给与我们最好的礼物9.人人都谈及幸福,但真正理解幸福的人少而又少10.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11.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12.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13.人类的生活其实都是心理生活14.人生不出售来日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62、)我从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罗曼罗兰
63、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6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65、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罗曼·罗兰
66、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
67、和书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68、)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69、人最可怕的敌人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70、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和别人站在敌对的位置。
71、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
72、对于成功,99%的努力和1%的天才是不够的!还必须有200%的品德做保证。
73、有的人觉得能够舍身,能够用牺牲来对人类表示深切而毫无私心的同情,是一种快乐。
74、不要为过去的时间叹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好的办法是向前看,不要回头。
75、一个人的特色就是他存在的价值,不要勉强自己去学别人,而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不但自己觉得快乐,对社会人群也更容易有真正的贡献。
76、我有一切应该幸福的条件,而且不管我的精神如何苦恼,我想我应该一直是幸福的,只要我始终能把内心洋溢的欣悦传达给别人。
77、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
78、人生是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情地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79、——奥斯汀【英】
80、)每一种爱情必有它精神的本质,一种本质鲜花怒放,另一种本质就枯萎了。肉体之爱不需要互相尊重的爱情不能贬低为单纯的享乐。——罗曼罗兰
81、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82、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罗曼罗兰
83、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
84、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85、)你失掉的东西越多,你就越富有:因为心灵会创造你所缺少的东西。——罗曼罗兰
86、当你被欲望控制时,你是渺小的;当你被热情激发时,你是伟大的。
87、要把同道的人当作朋友,而不必把同利的人当作朋友。
88、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被称为什么27句
罗曼罗兰被称为什么
1、年---定居巴黎。1886~1889年----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就读。1889~1891年----在罗马的法国学校就读。189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职,教授艺术史。1895年---完成主要博士论文:在吕里和斯卡拉第之前的歌剧起源。
2、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3、罗曼罗兰不是诗人。虽然他在文学艺术方面获得很大成绩,但是不属于诗人的范围。
4、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
5、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6、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7、年---发表《七月十四日》。
8、年---发表第一部由查理-贝居公开出版的作品《狼》。
9、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10、“和平主义教皇”的称号是苏联的学者和思想家卢那察尔斯基提出的。他对于罗曼·罗兰在文学成就方面十分景仰,也对他一生追求的自由事业予以肯定。
11、年---发表《理性的胜利》。
12、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
13、《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荣获1913年度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金。《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许多事迹都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
14、新的阶段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统称《名人传》。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并且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
15、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可以说,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编辑本段生平年表版本一1866年---1月29日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出生。《约翰·克利斯朵夫》
16、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两次大战时的高潮罗曼·罗兰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
17、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18、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一生除了在作品方面的成就杰出,其政治思想方面,也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而进行不屈的斗争。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那么,罗曼·罗兰有什么之称?
19、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20、年---《丹东》首次在《半月刊》上发表。
21、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成就尤为突出,罗曼.罗兰凭借其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22、罗曼·罗兰引(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人物简介青年时期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23、现在说起罗曼·罗兰,一般都会想到他的几个称号,如“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和平主义教皇”等。这些称号,都是对罗曼·罗兰的高度评价。其中前两个出自于罗曼·罗兰的好友斯蒂芬·茨威格所说。他称赞罗曼·罗兰是一个有人性的,追求自由的斗士,并说他“关键性时刻将代表欧洲的良知”。由此可见,当时由于在欧洲大陆上,法西斯横行,人性和道德已经沦丧,而罗曼·罗兰正是那位一直和恶势力斗争不止的人,他通过自己的文章,发表反战宣言,抨击欧洲各国的迫害行为。因此,假如在恶势力真正霸占世界的时候,他将成为正义势力的精神领袖,所以,他也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
24、罗曼·罗兰有“欧洲的良心”之称。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是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除《名人传》外另一部长篇小说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是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25、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26、年---在《巴黎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
27、年---在巴黎《半月刊》上发表《贝多芬传》和《时机快到了》。1904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第一章发表在巴黎《半月刊》上。1905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前三章获得费米纳奖,取名为《幸福的生活》。1905年---奥朗道夫书店开始出版这部作品,与《半月刊》竞争。1906年---《米开朗基罗传》在巴黎的《半月刊》上发表。1908年---发表《往昔与今日的音乐家》。1910年---发表《亨德尔》。1911年---在《巴黎杂志》发表《托尔斯泰传》。1912年---在巴黎《半月刊》和奥朗道夫书店发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最后一章。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4~1916年---在日内瓦的国际战犯管理所工作。1914~1919年---旅居瑞士。1914年---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超然于纷争之上》。1915年---在巴黎奥朗道夫书店出版文集《超然于纷争之上》。191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7年---放弃国际红十字会奖的奖金和其他文学奖金。1918年---发表《阿格里让特城的恩培多克勒》。1919年~1922年---反居法国。1919年---发表《精神独立宣言》。1919年---出版《科拉—伯勒尼翁》。1919年---发表《对往昔作音乐之旅》。1919年---发表《前驱者》。1919年---发表《利吕里》。1920年---发表《克勒朗博尔》。1922年~1937年---旅居瑞士的维尔奈夫。1922年---发表《战败者》。1924年---发表《甘地传》。版本二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1880年随全家来到巴黎。他于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来到罗马读罗曼·罗兰名人传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从此开始了写作。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定居在日内瓦,他利用瑞士的中立国环境,写出了一篇篇反战文章,他的立场受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等人的指责。但他没有屈服。1915年,他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大地的画家米勒结果拖到第二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这一决定。罗曼·罗兰将奖金全部赠送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与法朗士,巴比塞等著名作家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他公开宣称:“我不是布尔什维克,然而我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雅各宾,他们正在从事宏伟的社会实验。”1935年6月,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并与斯大林见了面。1937年9月,罗曼·罗兰在故乡克拉木西小镇附近购买了一座房子,第二年5月底他从瑞士返回故乡定居。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罗曼·罗兰本人被法西斯严密监视起来,1944年8月,纳粹败退,巴黎解放。他才又见到了光明。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编辑本段创作历程1.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罗兰的初期创作活动集中于历史剧的创作。2.进入20世纪,他连续写下了3部他心目中“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6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与此同时,他从1904年到1912年,创作了标志着它艺术和思想发展里程碑的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3.1920年小说《白利与露丝》(法语:PierreetLuce)。1923年到1933年,他完成了长达100万字的长篇小说《母与子》编辑本段作品简介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编辑本段前期作品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其它作品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编辑本段后期作品《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编辑本段《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罗曼·罗兰读书随笔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位近、现代传记文学大家的《名人传》(《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对当代传记文学仍然产生巨大影响。他于1935年应斯大林的邀请访问苏联,并写下《莫斯科日记》一书,书中有对苏联未来的期望,罗曼·罗兰希望自己在苏联所看见的弊端能解决,因此,出于对苏联的考虑,罗曼·罗兰当时没有发表此书,并嘱托各出版社50年内不得发表。1984年,该书发表,可惜此时距苏联解体时日不远了,作者的愿望没有实现。编辑本段《名人传》的主旨立意他想利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纠正时代的偏向。他选择了19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19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为他们立传,是希望这些艺术巨匠的精神能引导人们脱离低级的生活。《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部“英雄交响曲”。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是人类历史上风云激荡也苦难深重的时期,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傅雷先生翻译《名人传》,都是有感而为,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给我们的启示名人传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印证的古训《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编辑本段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感言1916年,瑞典文学院宣布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罗曼罗兰。这个已经被当时的法国抛弃的人,在得知自己获奖以后,答复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他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编辑本段影响评价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位近、现代传记文学大家的《名人传》(《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对当代传记文学仍然产生巨大影响。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被称为“欧洲的良心”,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罗曼·罗兰生活在一个阴暗的时代,此时法国的先驱维克多·雨果已经逝世,写作了《包法利夫人》和《情感教育》的福楼拜也已谢世,邻国泰斗弗里德里希·尼采失去了他的光芒,而左拉和莫泊桑所描绘的世界又是那样的晦涩和阴暗。在这样的一个娇弱、变坏的时代里,罗曼·罗兰缠身于他的时代的主要社会、政治和宗教事件中。他真诚地相信艺术应该描绘真实的情感,传达出使人变得高贵的道德感。他无间断地呼吁自由和人类精神的尊严,支持被压迫者。罗兰逝世后,他的名望在法国以至全世界都大大衰落,由于他对艺术多愁善感的态度,以及他写作中缺乏对古典式样的掌握,使法国从未真心实意地接纳这位诺贝尔桂冠得主。20世纪后期是个愤世嫉俗的时代,它发现罗曼·罗兰的理想主义流派十分地虚饰做作。但无论如何,即使罗曼·罗兰的写作中有瑕疵,人们仍然会羡慕他理想主义的高贵性。“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罗曼罗兰是哪国的人优选汇总24句
罗曼罗兰是哪国的人
1、“和平主义教皇”的称号是苏联的学者和思想家卢那察尔斯基提出的。他对于罗曼·罗兰在文学成就方面十分景仰,也对他一生追求的自由事业予以肯定。
2、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文学《巨人传》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3、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生于克拉姆西,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4、罗曼罗兰姓罗兰
5、莫泊桑是莫泊桑,罗曼罗兰是罗曼罗兰,不是一个人,而是二个著名的作家。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作品很多,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我们熟知的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罗曼罗兰是也是著名的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6、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成就尤为突出,罗曼.罗兰凭借其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7、罗曼·罗兰(1866~1944年),法国著名进步作家、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战士。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自幼受家庭氛围熏陶,酷爱音乐。1882年,全家移居巴黎,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并以一篇关于意大利歌剧起源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8、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一生除了在作品方面的成就杰出,其政治思想方面,也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而进行不屈的斗争。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那么,罗曼·罗兰有什么之称?
9、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 罗曼·罗兰一生贯穿人道主义思想。前期受托尔斯泰影响较深,主张全人类抽象的“爱”、以“英雄精神”对抗社会沦丧,文化堕落,提倡艺术为普通人服务。
10、现在说起罗曼·罗兰,一般都会想到他的几个称号,如“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和平主义教皇”等。这些称号,都是对罗曼·罗兰的高度评价。其中前两个出自于罗曼·罗兰的好友斯蒂芬·茨威格所说。他称赞罗曼·罗兰是一个有人性的,追求自由的斗士,并说他“关键性时刻将代表欧洲的良知”。由此可见,当时由于在欧洲大陆上,法西斯横行,人性和道德已经沦丧,而罗曼·罗兰正是那位一直和恶势力斗争不止的人,他通过自己的文章,发表反战宣言,抨击欧洲各国的迫害行为。因此,假如在恶势力真正霸占世界的时候,他将成为正义势力的精神领袖,所以,他也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
11、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莫泊桑患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12、不是一个人。
13、罗曼罗兰不是诗人。虽然他在文学艺术方面获得很大成绩,但是不属于诗人的范围。
14、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自幼受家庭氛围熏陶,酷爱音乐。1882年,全家移居巴黎,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并以一篇关于意大利歌剧起源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5、罗曼·罗兰(1866~1944年),法国著名进步作家、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战士。
16、法国人姓名也是名在前姓在后,一般由二节或三节组成。前一、二节为个人名,最后一节为姓。有时姓名可达四、五节,多是教名和由长辈起的名字。但长名字越来越少。如:HenriReneAlbertGuydeMaupassant译为:亨利·勒内·阿贝尔·居伊·德·莫泊桑,一般简称Guyde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17、姓罗兰。
18、他一生为争取人类的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主要作品有《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19、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0、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出生在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又获得罗马法国考古学校的博士学位。之后在巴黎高师和巴黎大学教书,同时创作兼写音乐评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坚持人道主义的立场,赞同社会主义。
21、罗曼罗兰姓罗兰。罗曼罗兰出生于1866年,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音乐评论家,还是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他的代表作品有《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合称《名人传》,还有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多夫》。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2、姓罗兰(Rolland)
23、罗曼·罗兰法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于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且都是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他的戏剧主要体现出其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思想境界。
24、他曾任艺术史、音乐史教授,早期从事戏剧创作,著作有《约翰·克里斯朵夫》、《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母与子》等,获得19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罗曼·罗兰名句和罗曼罗兰的名言哲理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