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最美的诗句名言 劳动最美诗歌朗诵稿经典名篇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劳动最美诗歌朗诵稿经典名篇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关于劳动最美的诗句名言和劳动最美诗歌朗诵稿经典名篇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劳动最美的诗歌
1、这首诗就是赞劳动的诗:
2、《春思》出自宋代诗人方岳原诗《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译文春风多么会忙忙碌碌啊!它同花儿生活在一起,能使花儿开放;同??树在一起,就使柳树早早发青。春风又同燕子一起衔泥作窝,还催开百花帮助蜜蜂晴酿蜜;刚刚吹来阴云下了一阵小雨,又将乌云送走,带来了蓝蓝的晴天。
3、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李绅
6、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7、--萧察
8、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9、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唐代·颜仁郁
11、蚕妇【北宋】张俞
12、自己努力,自己劳动,自己创造幸福。
1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4、唐·崔道融
15、作者:翁卷
16、意思是: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17、《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出自元代诗人薛昂夫原诗《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译文为了功名,像燕子一样千里奔忙。那一脉文雅脱俗的传统,已微弱如同丝线。时间像白驹过隙,又如闪电奔驰。饱经风霜的两鬓忽然间已经像素练一样雪白。都说马上就不再做官了,可在山林里哪里曾经见到过?直到现在,彭泽县令陶渊明那样的归隐者,也还是寂寞无朋的。
18、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9、“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是保存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的一首原始劳动歌谣,题目叫《弹歌》。这首歌谣仅8个字,是中国古代现存的最短的诗歌。这首歌谣反映了我国远古渔猎时代人民的劳动生活,描写了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并发射弹丸捕猎禽兽的全过程。语言淳朴、自然,概括力极强,以非常简短的诗句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先民狩猎图。诗句中流露着原始人对自己学会制造狩猎工具的自豪和喜悦,也表现了狩猎的紧张、活泼和愉快,以及原始人要求获得更多猎物的渴望。
20、书山有路志可攀,学海无涯勤能渡。万番琢磨方成器,十载耕耘自见功!
2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2、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23、一辛勤作务盼果熟,硕果累累喜采收。未必丰产能有价,价低梦想还如初。
2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5、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作者:高尔基
26、劳动是艰辛的,劳动人民的日子却又是悲惨的,这一点在我国古诗中也都反映了出来。唐代诗人李绅可谓把劳动者的勤苦写到了极至,他的那首《悯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明代冯梦龙有诗云:“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27、《内丘梨园》——范成大(宋)
29、“是你们每天迎接第一缕晨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始终战斗在环境卫生工作第一线!”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是创建美好未来的使者,我们赞美你“清洁工”!我们赞美你!无论是严寒酷暑,你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穿梭在各条马路上。城市的美离不开你们,城市的健康离不开你们,你是城市的美化家中的一员!
30、宋·范成大
劳动最美的诗歌
31、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32、《农家》
33、二天热怎如我心热,热浪又能奈我何。满园李果枝头坠,吾辈开怀嘴难合。
34、乡村四月
35、《十亩之间》是一首采桑的歌,写几个小伙子相约去看采桑姑娘的情景,体现了青年人劳动的乐趣。《椒聊》是描写一群采花椒的妇女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周南·芣苢》则是女子采摘车前子草的乐歌。
36、《望江南?江南蝶》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原诗《望江南?江南蝶》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译文江南的蝴蝶,双双在夕阳下翩翩起舞。长得像何晏那样美,在花丛中流连,吸吮花蜜,生性轻浮放浪。下过小雨后,蝴蝶沾水发腻的粉翅在夕阳的照耀下,发出微光。它刚随着蜜蜂飞进小院,又陪柳絮越过东墙,经常为鲜花奔忙。
37、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38、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39、《田上》
40、释义:梨园的果农辛勤劳作,大汗淋淋之后倍感凉爽,看到梨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心里十分高兴;果农和我谈到果园的经营情况,果农对梨园的现状还不满足;我非常感慨,愿意与果农共享太平安宁的生活。
41、诗经》——《十亩之间》采桑歌
42、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作者:乌申斯基
43、当天刚蒙蒙亮时,勤劳的环卫工人手持笤帚、撮子,来到空无一人的街上,卖力地扫起街道来。她们把街道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从不放过一处角落,从不落下一丝灰尘。在红叶似火的金秋世界,环卫工人带着收获的喜悦,带着灿烂的笑容,满怀信心地挥动着笤帚,把原本肮脏不堪的大街收拾的井井有条。
44、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作者:高尔基
45、悯农唐·李绅
46、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47、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作者:马卡连柯
48、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49、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50、“没有你们,城市将会垃圾遍地、臭味熏天;没有你们,市民们将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没有你们,城市面貌将黯然失色!感谢你们――我们的城市美容师!这个城市向你们致敬!”5、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我敬佩的人有很多很多,解放军、医生、……但我最敬佩的,还是那每天默默无闻清理卫生的清洁工。每天早晨,当人们还在熟睡时,辛勤的清洁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他们有的不到五点钟就起床了,拿起扫帚,劳动起来。他们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一如既往地清扫街道,从不会有怨言。当我们在美好的环境里生活时,可曾想过是谁为我们创造出来今天的环境,是谁让我们每天走在干干净净的马路上。清洁工人们无私为我们奉献,他们不求高额的回报,只是让人们每天生活在干净的环境里。6、在热闹非凡的城市里,当你走在洁净的柏油路面时有谁会想到清洁工人挥汗如雨的劳动情景呢?天刚蒙蒙亮他们就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了,“唰唰”清扫路面扫帚的声音和铁锹碰撞路面的声音霎时汇成了悦耳的交响曲。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合在瑟瑟秋风中留下的汗水换来道路的清新畅通。当人们去上班时,走在洁净的路上,有谁思考过他们的功劳呢?而偏偏此时,清洁工已完成任务回家了。面对芸芸众生的世界,最为清洁工或许很渺小,但他们的奉献精神却流芳百世。7、我们赞美医生,是因为医生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我们尊敬老师是因为老师可以给予我们知识;我们歌颂父母,是因为父母给了我们伟大的爱;我们讴歌清洁工人,是因为你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清新的世界。8、清洁工我要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这个世界增添了美丽;清洁工,我要赞美你们,赞美你的任劳任怨,赞美你们的无私奉献。
51、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52、、锄禾【唐】李绅
53、百字令。丰收。望。故乡。收割忙。汗洒衣裳。金穗成千行。轻披缕衣新妆。风吹飘起稻花香。蝶也奔忙蝉也流响。早出晚归不见落夕阳。颗颗似珍珠袋袋入粮仓。粗茶淡饭一年四季尝。小扇轻摇流光慢赏。月透窗弹奏安详。几分安逸徜徉。梦里过屋堂。诉说家常。夜未央。思量。想。
5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5、金秋硕果,累园即华。望万林绮叶,丰实韬茫,浃江齐岸,神颜溢光。另人无去,何处康,唯此番争广,百舸今日无才录,竞弱旗乱。人物处处明,凡三清二吟,才人缕缕轻,可用力点停。无物五才何奈为?易品得卿,方明政心。理应中在,庸可无为,人心甚烃。
56、此首诗为后梁宣帝之第三子萧察描写百合花的作品,作者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描摹了一帧诗意浓厚的百合图。全诗四句,首两句由叶至花,后两句由花到姿,描绘出百合花的叶子,花容清新、自然的感觉,具诱人之姿,如同在我们眼前展现百合花的真趣和神髓。
57、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58、汗后梨园爽似冰,花身耐久老犹荣。
59、园翁指示还三叹,曾共翁身见太平。
60、当我们走在干净、宽敞的街上时,当你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时,你是否想过这舒适、优美环境的创造者呢?这一切的创造,就是勤劳伟大的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的结晶。
劳动最美的诗歌
61、关于劳动繁忙的古诗,例如:
6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3、《蜂》出自唐代诗人罗隐原诗《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64、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65、早晨当你轻撩起城市的面纱让整座城躺在你的掌心这时的城市是你的街巷是你的清脆的鸟鸣也是你的你是最富有的人每一天你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尽情歌唱城市听到了街巷听到了枝头的鸟儿也听到了你是最安静的歌者在街角你躬下如桥的脊背晶莹的汗珠、古铜色的脸庞连同那一抹被夕阳涂满成熟釉彩的背影是这城市最美丽的风景你是最美的人
精选最美对联赏析【63句】
最美对联赏析
1、鉴赏对联,普通讲,与鉴赏诗词有些相似。就是看意境,看眼际。从文学方面,看对仗是否工整。但现代对联,在平仄这方面讲究不多了,主要看词性大体上相对就可以了。不以词害意,以意为主,因此,现代的许多名联,平仄和词性都不太工整,但内容精彩,大气磅薄。还有许多妙联,带有文字游戏性质,引人入胜。
2、赏析:这个春联写的一般,一般在:用词是很对仗,但是意思上的对仗欠缺,没有什么意境。
3、横批:盛景争春 上联:楼外春阴鸠唤雨 下联:庭前日暖蝶翻风赏析:‘唤’字用得神秘,而“翻”用得最为活泼,巧妙,把风的活动写得很形象,再说暖蝶如何‘翻’风,这倒有点意思,‘逐’字把春这一景象给拟人化,形象解释了鸟声因春‘逐’而来。
4、翠柳迎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5、鼠年不做官仓鼠;牛岁甘为孺子牛
6、人登寿域;世跻春台。
7、数声柳笛飘牛背;无限光亮马蹄
8、——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
9、一元二气三阳泰;四序五福六合春。
10、卯时一到春入户 兔年来临福满门 横批:兔年吉祥
11、“桃符”也是古时民俗,用桃木板画神像挂在门旁,以驱鬼避邪,每年春节都要更换。
12、——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影响较大。
13、第六联巧将今年(鼠年)与明年(牛年)的“属相”入联,融“腐倡廉”于其中,集古名句中的“官仓鼠”与鲁迅名言中的“孺子牛”来阐明自己廉正的决心,好构思;
14、对联如下
15、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等。
16、要注意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一字字认真读,这是大多数对联所写的方式,很少有相反的。
17、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
18、所谓的春节对联就是春联,有关的赏析如下:
19、第三联巧用“拟”与“比喻”的修辞手法,“牛”作的这幅“画”是那无边的乡村,“燕”的“诗”自然是对“画”的歌颂,“诗”与“画”,搭配得如此和谐;
20、春节对联加赏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21、第一联巧用鸟名和植物名入联,切合季节,分解出“布谷”与“牵牛”这样的劳动场面,可谓匠心独运;
22、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23、写完福字描字;迎到金牛买铁牛
24、布谷鸟鸣忙布谷;牵牛花绽喜牵牛
25、牛鞭当笔填新句;鸟语作歌报福音
26、黄土田间牛作画;紫微苑燕诗
27、吉星高照 新春富贵年年好 佳岁平安步步高赏析: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28、——这是一副使用了数字入联和词语典故的传统春联。上联“一元”,指事物的开始,这里指一年之始。“二气”,指阴气和阳气。“三阳泰”,即三阳开泰。《易》中,农历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冬至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
29、——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0、第十联既是年终的“总结”,又是来年的“展望”,“捷报频传”的同时,我们又看到了“涌动的”,令振奋啊!
最美对联赏析
31、联句语言精练,声、色俱备,对仗工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而不衰。
32、该联选取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词组句,有声(爆竹之响),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绘生动,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除旧迎新”的主旨。
33、多读多写就会有更高的水平,单是鉴赏是达不到高水准的,还要试着写出一些高水平的东西,才可以提高鉴赏能力。
34、玉鼠回宫传捷报;金牛奋地涌
35、月里嫦娥舒袖舞 人间玉兔报春来 横批:玉兔赐福
36、前程似锦 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 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赏析:此联横批用“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
37、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所以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下联“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种幸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桓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多。”“六合”,指上下前后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间、整个天下。联语巧用数字,用典恰切,既合节日,又表达了对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梅呈五福;竹报三多。——五福,即寿、富、康宁、好德、老终命。见《尚书·洪范》。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子。见《庄子·天地》。联写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绪丰富,又用词简练,对仗工稳,此春联遂广为应用。两袖清风,造福大众;一身正气,振兴中华。——元代诗人魏初《送杨季海诗》有句“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以“两袖清风”喻杨季海为官廉正,囊空如洗。后世沿袭,成惯用语。此种春联,并非随处可用,一如衣饰,须量体而服。此联只宜于政府机关。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迈步迎春,春风扑面;抬头见喜,喜气盈门。——词人李清照十分赞赏欧阳修《蝶恋花》一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盖以为三“深”字连用,其用不同,殊为奇妙。此联“春”“喜”二字亦各连用,前后词性不同,颇与其相类。兼之一“迎”一“见”,前者有意,后者无意;前者“有我”,后者“无我”,对举工整且意绪丰美,此针顶联实为佳对。惠风远拂,神州溢彩;丽日高悬,大地生辉。——《太平御览》引《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三春、九春;风曰阳风、暄风、柔风、惠风;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时曰良时、嘉时;辰曰良辰、嘉辰、芳辰;节曰芳节、嘉节、韶节、淑节;草曰弱草、芳草;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林曰茂林;鸟曰阳鸟、时鸟、阳禽、候鸟、时禽、好禽。”人们对春日怀有好感,嘉辞美语贯于其前,遂有上列种种称呼。简而言之,阳风也罢,惠风也罢,其实都是指春风而已。此联亦是赞美春日之意。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这是幅广为流传的春联。上联举冬季代表性的三种植物,下联则列春日繁盛的三种果树,以表辞旧迎新之意。“松”、“梅”、“桃”、“李”与“杏”五者皆为形声字,皆从“木”,“竹”字乃象形字,大体言之,颇类似。至于“岁寒”与“春风”之对,“三友”与“一家”之对,也十分工整,无怪乎广为流行。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多数春联并不止于刻画景观之变换,往往承载有祈福的功能,此联就属于此类。论起流传之广泛,此联恐怕丝毫不减于“一元复始”与“万象更新”之对。细雨无声,滋润满园锦绣;春风有意,妆成一树玲珑。——上联化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句,下联化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虽意绪有些简单,专写春日绿色,好在能化古人佳句,对仗也还算工稳,不妨赏之。泽沾雨润,杨柳依依亲万户;民富物丰,财源滚滚涌三江。——《诗经·小雅·采薇》有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写不舍之状。“财源滚滚涌三江”或“财源滚滚达四海”之类,为意欲发财致富者常用。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赏其得失。桃李迎春,无边景色来天地;江山入画,万缕诗情上笔端。——上联化杜甫七律《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句,“来”字自然神奇。下联以“上笔端”对,虽然显得勉强,气势也大为衰减,然而添了不少柔媚之气,正所谓一张一弛,颇为奇妙。兼之下联用“江山”,上联用“桃李”,前者气势壮于后者,故而此联显得错落有致,意蕴相融,且对举也工稳,亦属佳对。革故鼎新,十亿神州歌盛世;倡廉反腐,千秋禹甸庆兴邦。——“革”“鼎”本为《周易》二卦,革为变革之意,鼎为鼎立之意。“禹甸”本出自《尚书·禹贡》,甸服是五服之一,此处代指中华大地。两者同为六经典故,相对十分妥帖。以“倡廉”对“革故”,以“反腐”对“鼎新”,相反相成,虽仅八字,天道流行隐然居乎其间,此其可赏之处。
38、第四联勾勒出一幅“牛共乐”的“牧牛图”:在天里,碧草青青,无边,牧童赶着牛,唱着曲,欢快的歌声和甜甜的笑声随着风飘,好不惬意;
39、——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40、先看左再看右最后看横批,这样才是一幅完整的对联,横批往往是最后的点睛之处
41、第七联不难想到古“牧童骑黄牛”的句子,且用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牛背”飘出笛声,“马蹄”下亮出光,好不优美;
42、第九联中,在过好新佳节的同时,不忘“乐咏黄牛颂”,也就是不忘勤劳的传统。正是这样,“小院”中才会充满喜庆的氛,在喜鹊的“歌”里,满是天的希望;
43、第八联联写农家过节的高雅习俗:写“福”字,贴“联”。下联写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侧面,买了“铁牛”,离“现代化”又近了一步;
44、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
45、还要注意一点的就是有一些更高水平的对联就是从下往上读也是可以形成一幅好的对联的。
46、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47、牧草丛中美;放牛曲里笑声甜
48、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49、也有一些高水平的对联不管向哪一个方向都是可以读得比较通的,也是比较高水平的一种。
50、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51、此联的妙处在于上下联中各有自对者。上联中“山明”可以与“水秀”成对,下联中“鸟语”可与“花香”相匹,兼之上下联本来对举,十分有意思。“酒绿灯红辞旧岁;莺歌燕舞庆新春”也与此相似的对联,“酒绿”与“灯红”、“莺歌”与“燕舞”自对。这种对联讲求了特殊的形式,其美也端在于其特殊。
52、大约从唐、五代开始在红纸上写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联),但春联称“桃符”一直延续到清代。写春联以迎新春佳节,已是几乎所有华人的习俗,长盛不衰,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常有更新罢了。
53、赏析如下
54、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
55、第五联好想象,美丽的田园文化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填新句”的“笔”竟然是“牛鞭”,不难想象,这“新句”里渗透着几多农的希冀;
56、古代著名的春联鉴赏
57、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们在春节时用来驱除邪鬼的道具。现在春节燃放鞭炮,过去没有发明火药之时没有鞭炮,就用火烧竹子,使其毕剥发声,来驱除山鬼瘟神,称之为“爆竹”。
58、赏析:这个春联写的好,好在:将兔年暗含在对联中,同时写出了人间天上的盛世美景,一片祥和的氛围。
59、“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旧布新。
60、左右字数要相等,而且要唇音也要对称,一般来说,左边第几个字和右边的第几个字要有相同的意义。
最美对联赏析
61、第二联从“翠柳”入手,先描绘天“千里绿”的生机,再写牛耕地的场面,并展望了丰收的景象,“万山金”给以愉悦的想象空间;
62、新乐咏黄牛颂;小院频传喜鹊歌
63、餐厅,饭店闻香须止步,知味且停车△烹煮三鲜美,调和五味羹嘉宾同宴乐,胜友共加餐△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到门都是佳客,入座皆为高朋△菜根何妨细嚼,肉食未必无谋供饷东西南北客,欢迎江河湖海人△烹调有术邀上客,服务周全待佳宾水陆兼呈皆上味,宾朋尽兴共加餐△胜友常临修食谱,高朋雅会饫珍羞宰天下有如此肉,治大国若烹小鲜旅馆相逢视萍水,小住胜亲人△秋蝉惊客梦,夜雨惹乡愁行旅莫言身是寄,主人能使客如归△萍水相逢如挚友,停车且住似归家风尘小住计亦得,萍水相逢缘最奇△赤心喜迎三江客,笑颜热待四海宾春夏秋东一岁川流不息,东南西北四方宾至如归交以道接以礼一团和气,近者悦远者来四海春风茶艺馆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夜白如烟捣,寒炉对雪烹品来三杯月醉,啜去两腋风生△熏心只觉浓如酒,入口方知气胜兰南峰紫笋来仙品,北苑春芽快客谈△品清香趣更清,屡尝浓酽情愈浓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烹雪应凭陶学士,辨泉好待陆仙人石顶煎香俗肠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醒酒家一醉千愁解,三杯万事和△问世人为何买醉,惟此物足以销愁千杯醴酒当酣饮,万种风情带醉看△称人心意惟花酒,此地风情胜杏村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米店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两岐歌乐岁,九穗兆丰年无时巧妇难为力,歉岁司农费尽心△夏屋广储千里粟,斗筲分送万家春蛋行蕴白含黄泽圆一体,扬清激浊分判两仪判若两仪浑同太极,块然一物利遍全球水果店春花开处处,瓜瓞自绵绵△枣盐梅谈可佐,浮瓜沉李暑能消乘时得熟皆堪食,见美何更取掷车△绿橘黄橙奇想可挹,交梨火枣仙品同珍西服,女装,裁缝店经纶从针下,事业在掌中△巧织天孙锦,新裁月姐裳裁成丹凤舞,制出彩鸾飞△金针度处工夫密,铁剪裁来款式新寒衣处处催刀尺,裁剪般般见匠心△帘前紫燕真如剪,天上秋云巧似罗衣著不劳慈母线,弥缝始悉匠功多△愿将天上云霞服,裁作人间锦绣衣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二年级下册193句精选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二年级下册
1、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2、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3、端午节谚语,吃粽子划龙舟。
4、清明节,雨纷纷,
5、竞渡龙舟旗猎猎,
6、《赋端午》
7、牛郎织女会鹊桥。
8、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9、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10、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
11、过中秋,吃月饼,
12、灵均标致高如许。
13、篇十一:浣溪沙·端午
14、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15、传统节日
16、儿歌3: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17、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8、艾叶香,香满堂。
19、过端午,赛龙舟,
20、《赋端午》唐代·杜甫
21、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22、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2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24、生绡画扇盘双凤。
25、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
26、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27、作者:杜甫
28、作者:陈与义
29、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30、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二年级下册
31、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32、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33、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34、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35、踏秋赏菊去登高。
36、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37、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38、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39、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40、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
41、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42、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43、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44、早已有游人观渡。
45、元宵节,看花灯,
46、深院榴花吐。
47、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48、粽子香,香厨房。
49、儿歌4: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50、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51、龙戴鲜花吃粽子,
52、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53、朝代:唐代
54、儿歌2:端午节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55、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56、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57、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58、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59、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60、篇十五:贺新郎·端午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二年级下册
61、竞渡龙舟旗猎猎,闲观童叟岸依依。
62、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63、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64、篇二:端午
65、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66、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67、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68、碧艾香蒲处处忙。
69、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70、拿个粽子塞龙洞。
71、作者:刘克庄
72、篇一:端午日赐衣
73、桃枝插在大门上,
74、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
75、篇五:屈原塔
7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77、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78、粽子粽,
79、佳人相见一千年。
80、历代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很多,如下几篇是其中代表作。
81、《端午粽》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新选入的课文,出自屠再华的《嘟嘟糖和小雪灯》。文章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82、作者:舒頔
83、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
8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85、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86、作者:江南靖士
87、作者:张耒
88、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89、蛤蟆蝌蚪躲端午。
90、端午习俗传千古。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二年级下册
91、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92、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9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94、摘朵鲜花送金龙。
95、端午花,红又红,
96、端午节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
97、作者:吴文英
98、细缠五色臂丝长。
99、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100、最香是菖蒲。
101、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102、赛龙舟,敲锣鼓,
103、:端午节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104、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105、背个竹篓入山谷;
106、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107、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108、篇十三:渔家傲
109、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110、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111、节逢端午粽香滋,
112、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113、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114、先人墓前去祭扫。
115、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116、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117、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118、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19、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120、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二年级下册
121、篇十四:竞渡曲
122、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123、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124、答: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125、流香涨腻满晴川。
126、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127、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28、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129、重阳日节,要敬老,
130、篇十二:小重山·端午
131、《传统节日》这篇课文一共介绍了八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是阳历4月5日,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乞巧节是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除夕夜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132、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133、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134、作者:文秀
135、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136、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137、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13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39、五月五,是端午,
140、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141、溪边百草香,
142、出门一望麦儿黄。
143、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44、节逢端午粽香滋,檐下楣前艾一枝。
145、作者:苏轼
14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47、作者:欧阳修
148、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14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150、十五圆月当空照。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二年级下册
151、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152、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153、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154、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155、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156、篇七:端午
157、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158、五月五,过端午,
159、篇六: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60、离骚读罢总堪伤。
161、转眼又是新春到,
162、粽子艾香满堂飘。
163、篇四:临江仙
164、作者:殷尧藩
165、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
166、贴窗花,放鞭炮。
167、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168、往事莫论量。
169、大街小巷人如潮。
170、全家团圆真热闹。
171、棕子香,香厨房。
172、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173、檐下楣前艾一枝。
174、等闲惊破纱窗梦。
175、篇八:澡兰香·淮安重午
176、篇三:端午日
177、作者:刘禹锡
178、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179、篇九:和端午
180、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二年级下册
18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182、春节到,人欢笑,
183、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184、端阳,端阳,
185、篇十:南歌子·杭州端午
186、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187、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88、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189、二o二二年端午节是阳历六月三号。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通的文化节日之一,这一天是国家法定休假日,老百姓有包吃粽子的风俗。
190、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191、七月七,来乞巧,
192、吃饱粽子回龙洞,
193、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关于劳动最美的诗句名言和劳动最美诗歌朗诵稿经典名篇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