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最著名的一首词 晏殊的词精选十首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晏殊的词精选十首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晏殊最著名的一首词和晏殊的词精选十首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晏殊代表词作
1、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
3、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4、踏莎行·小径红稀
5、二、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存世作品有《珠玉词》。
6、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7、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8、关于晏殊最有名十首词有:
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0、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1、一、北宋晏殊的词集是《珠玉词》。
12、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13、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
1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15、一、《浣溪沙》(北宋·晏殊)
16、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17、《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传者惟《珠玉词》3卷。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清人辑有【晏文献遗文】收入【宋四人集】中。
18、三、《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
19、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20、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2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2、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23、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4、七、《浣溪沙·日明霄水蘸空》(南宋·张孝祥)
25、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26、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7、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28、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29、晏殊甚至被后世评论者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而晏畿道的成就更在其父之上。
30、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晏殊代表词作
31、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32、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33、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34、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35、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
3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玉楼春·春恨
37、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3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9、玉楼春·春恨
40、论者以为他精力尤胜,措词之妙,一时独步
4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42、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
43、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44、《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其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王国维称为为人生第二境界;《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踏莎行?细草愁烟》;《踏莎行?碧海无波》;《踏莎行?小径红稀》;《清平乐?金风细细》;《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山亭柳?家住西秦》。晏殊是北宋著名词人,其词大都表现闲情逸致,于雍容典雅、清新明丽中透出淡淡的忧愁。
45、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46、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
47、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48、晏殊的代表作为《蝶恋花》《浣溪沙》
49、四、他的词作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人生体悟,具有士大夫的气质。
50、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
5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52、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
53、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54、宋代:晏殊
55、六、《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北宋·王安石)
56、破阵子·春景
5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58、出自宋代晏殊的《寓意》
59、晏殊词中也没有如柳永、张先等人作品中的那种羁旅愁苦,这是由于他一生富贵,仕途坦荡决定的。
60、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晏殊代表词作
61、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62、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63、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64、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
65、出自宋代晏殊的《玉楼春·春恨》
6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7、八、《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北宋·欧阳修)
68、五、《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五代·李煜)
6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0、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北宋·苏轼)
71、推荐以下十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其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72、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
73、喜迁莺·花不尽
74、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75、关于晏殊最著名的10首诗词有:
76、九、《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南宋·吴文英)
77、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78、《珠玉词》中没有长调慢词,全是小令。由此也可知:一方面当时慢词尚未流行,晏殊笃守《花间》的成规;同时可见晏殊这些词大都是在酒席或寿筵上临时即景之作,不是仔细用心推敲出来的。其次,晏词集中没有朋友之间的和作。
79、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80、二晏,是指宋代的两位大词人晏殊和他的儿子晏畿道。晏殊的词集名《珠玉词》,晏线道的词集名《小山词》,合称“二晏词”。他们两人的词不仅在宋代名震一时,就是在整个词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81、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8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3、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8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85、出自宋代晏殊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86、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87、清平乐·红笺小字
88、五、他善于捕捉瞬间情景,多有继承南唐的风格,学习冯词的明丽与疏朗,脱去了花间派的脂粉气,多所创新。
89、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90、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代表词作
91、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92、浣溪沙十首:
93、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94、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95、晏殊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等作品。
96、踏莎行·碧海无波
97、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98、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99、三、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
100、晏几道的代表作为《临江仙》
101、晏词集中没有朋友之间的合作,没有一首是“次韵”之作。这可见晏殊填词,纯为抒写自己的性情,不是为应酬而作(替歌女写作不是普通所谓“应酬”)。因为不是敷衍朋友,故有真性情。不象南宋时以词作为进身之阶或交友之贽,没有把词当作“敲门砖”,所以有好作品。
102、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103、"晏殊"的词集叫《珠玉词》
104、四、《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纳兰性德)
105、晏殊的词集名《珠玉词》共136首。
106、十、《浣溪沙·闺情》(宋·李清照)
107、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108、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109、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110、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111、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12、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优选晏殊诗词鉴赏【94句】
晏殊诗词鉴赏
1、关于晏殊最有名的三首诗有:
2、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3、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4、“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末句倒装,“日西斜”三字,与上片“晚来”接应。
5、此词慨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词章法结构上下关合:下片“满目”句照应上片次句,因离别而念远:“落花”句照应上片首句,因慨叹人生短暂而伤春。结句借用《会真记》中的诗句,即转即收。
6、《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传者惟《珠玉词》3卷。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7、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8、人的一生很短暂,但别离却不止一次两次,任谁都会遇到。可是,每一次离别,都会让人对时光的流逝产生无限的感伤,都会引起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无奈,都会占去本就有限年光的一部分。如此,人生不就显得更加短暂了吗?如此,怎不令人“易销魂”呢?
9、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10、酒筵歌席莫辞频。
11、晏殊和晏几道做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人之二,被后人称之为“二晏”,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的父子文学家.
1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3、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14、词作下片首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是词人想象:若是登高望远,眼前一片辽阔江山,只会让人徒然怀念远别亲友;如果独处家中,面对被风雨摧落的繁花,也只会更加令人感伤春光易逝。这两句取景宏阔,意境苍茫,深婉动人,刚柔并济,真是千古难得的佳句。
15、小园香径独徘徊。
16、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17、出自宋代晏殊的《玉楼春·春恨》
18、出自宋代晏殊的《寓意》
19、晏殊词中也没有游山玩水或羁旅愁苦如柳永、张先诸人的作品,这是由于他一生富贵,自然无愁苦之词,但他也并非全无悲戚,不过他所悲所戚的是人生中共有的“无可奈何”的共悲,而非个人为某事的小悲小痛,又因为他一生历任各级大官,纵有儿女之情也不能象柳永、秦观那样表达出来,所以他词中又似乎有一种潜伏的风情,不能倾泻出来,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适可而止。
20、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21、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2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4、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25、他的词今存130余首,风格上既吸收《花间》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他一生显贵,宜其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如他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个人一时的无名的悲感,也含蕴着人类永恒的自古以来即无可奈何的悲感,由此而感到人类普遍的永久的无可逃避的命运。由这种主观的悲哀推而至于客观世界的运转,又何尝不如此。“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现在”的结论:“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这比起《花间》温、韦的清词丽句来,就看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26、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8、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29、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30、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
晏殊诗词鉴赏
31、晚来妆面胜荷花。
32、晏殊的婉约代表作:浣溪沙
33、而“等闲离别易销魂”用语更重,意思更深。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生中的离别,既有去国千里的生离,又有催人心魄的死别。可在词人看来,既使是寻常的离别也让人悲伤欲绝。“等闲”二字,其实并不等闲,因为词人对人生对生命有一份异于常人的深情。
3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5、“一向年光有限身”,劈空而来,语甚警炼。“一向”,即一晌,一会儿。片刻的时光啊,有限的生命!词人的哀怨是永恒的,那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不希望美好的年华能延续下去呢?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这虽是《珠玉词》中常有的慨叹,而本词中强烈地直接呼喊出来,便有撼人心魄的效果。紧接“等闲”句,加厚一笔。词中所写的,不是生离,更不是死别,而只不过是寻常的离别而已!“等闲”二字,殊不等闲,具见词人之深于情。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词人唯有强自宽解:“酒筵歌席莫辞频”。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频”,谓宴会的频繁。叶梦得《避暑录话》载,晏殊“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日以饮酒赋诗为乐,佳时胜日,未尝辄废”。“酒筵歌席”,即指这些日常的宴饮。这句写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过片二语,气象宏阔,意境莽苍,以健笔写闲情,兼有刚柔之美,是《珠玉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句。两句是设想之辞。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语本李峤《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作者不欲刻意去伤春伤别,故要想办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吴梅《词学通论》特标举此二语,认为较大晏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胜过十倍而人未知之。吴氏之语虽稍偏颇,而确是能独具慧眼。此处“满目山河”二语,“重、拙、大”兼而有之,《晏殊》中仅此而已。“不如怜取眼前人!”意谓去参加酒筵歌席,好好爱怜眼前的歌女。作为富贵宰相的晏殊,他不会让痛苦的怀思去折磨自己,也不会沉湎于歌酒之中而不能自拔,他要“怜取眼前人”,也只是为了眼前的欢娱而已,这是作者对待生活的一贯态度。
3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37、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38、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39、文学成就
40、酒醒人散得愁多。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玉楼春·春恨
42、政治上,刚简威猛,待人以诚,乐于奖掖人才,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等出其门,做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庆历新政”实际上是由他总领其事的。
43、词作末尾“不如怜取眼前人”一句,语短情深,让人感慨万千。其意是说:此时此刻,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眼前什么人呢?还是那些劝酒的歌女。晏殊作为富贵宰相,性格沉稳闲雅,不会让痛苦的怀思折磨自己,更不会沉湎在美女酒香中不能自拔。
45、关于晏殊最著名的10首诗词有:
46、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7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进礼部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
47、《珠玉词》中没有长调慢词,全是小令。由此也可知:一方面当时慢词尚未流行,晏殊笃守《花间》的成规;同时可见晏殊这些词大都是在酒席或寿筵上临时即景之作,不是仔细用心推敲出来的。其次,晏词集中没有朋友之间的和作,没有一首是“次韵”之作。这可见晏殊填词,纯为抒写自己的性情,不是为应酬而作(替歌女写作不是普通所谓“应酬”)。因为不是敷衍朋友,故有真性情。不象南宋时以词作为进身之阶或交友之贽,没有把词当作“敲门砖”,所以有好作品。
48、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授诸将,使得诸将对敌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还建议整顿财赋制度。这些建议均被仁宗采纳,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终于使元昊俯首听命。
49、一场春梦日西斜。
50、文学上,能诗善词,文章典雅,书法也有造诣,而以词最突出,吸收花间词的典雅秀丽词风,开创了北宋婉约词的先河。最有名的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1、●浣溪沙
52、等闲离别易销魂,
53、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以上三句写的是帘外景物,从视觉所及落笔。“重帘”、“过燕”、“晚花”、“庭莎”、“曲栏”、“凉波”诸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其色泽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动或静,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片凄清冷落。虽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处境、心曲,已跃然纸上了。片两句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阁中人的感受。“一霎”、“几回”乃互文。虽说是“好风”、“疏雨”,小阁里的人却听得分明,感得真切,可见环境是何等的静,人是多么孤独。上句“翠”、“生”二字,一为冷色,一为动态,这种化虚为实的描写,把周围的景物写活了,给人以质感。好风入槛,翠幕生寒,孤身独处,情何以堪。下句“圆荷”即荷叶。疏雨滴嫩绿的荷叶上,声音本是极细极微,但偏偏阁中人却听得清清楚楚。帘外之凄清冷落如彼,帘内之空虚寂静如此,这一切本是足以生愁了,何况又值“酒醒人散”之后。末句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兴起感情波澜,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5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55、词作开篇“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仿佛横空出世,落笔极重。其意是说: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而离别是最寻常的,同时也是最让人肝肠寸断的。其中,“一向”,即一晌,一会儿,指时光的短暂,生命的有限。这种无奈是永恒的,是无法抗拒的,让人伤感。
56、政治成就
57、在词人看来,时光有限,空间遥远,很多离别是难以避免的,很多距离是难以跨越的。每日沉浸在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中,每日感伤于风雨催落花朵的无奈,其实都是徒劳的。人生苦短,还不如实际一些,享受现实的欢乐。这充分体现了词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过好当下。
58、《宋史》本传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他平居好贤士,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荐的。
59、晏殊(991~1055)
60、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诗词鉴赏
61、不如怜取眼前人。
62、出自宋代晏殊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63、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64、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6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66、落花风雨更伤春,
67、众所周知,在历史上,晏殊被称为“富贵宰相”。他的《珠玉词》大多表现一种闲雅蕴藉的风格,雍容典雅,华贵而不卑俗,圆融而无锋芒。但在本词中,作者却一反常态,下笔极重,场景阔大,深刻沉着。但是,该词依然保持了他惯有的温婉气质,伤感而不凄厉。
68、《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传者惟《珠玉词》3卷。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
6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7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71、从古至今,谁不希望美好的年华能永远延续下去呢?在古诗词中,哀叹春光的易逝,伤感盛年的不再,是常见的主题。在《珠玉词》中,这种伤怀也很多见。可是,在本词中,晏殊一改沉稳闲雅的风格,用强烈的口气,直接呼喊出来,这要比娓娓道来更加震撼人心。
72、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怅惘的心绪。结句抒发的亦是富贵闲愁。前人评晏殊词圆融平静,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悦其气象。”此词可见一斑。
73、这首词又是《珠玉词》中的别调。大晏的词作,用语明净,下字修洁,表现出闲雅蕴藉的风格;而本词中,作者却一变故常,取景甚大,笔力极重,格调遒上。抒写伤春念远的情怀,深刻沉着,高健明快,而又能保持一种温婉的气象,使词意不显得凄厉哀伤,这是本词的一大特色。
74、接着,上片末句“酒筵歌席莫辞频”话锋一转,说:既然人生短暂,离别等闲,那么,此时此刻的酒宴歌舞就不要推辞了吧。词人在一番强烈的感慨伤怀后,强自宽解:既然离别之苦难以避免,何不对酒当歌,及时行乐呢?这是词人挽留时光的另一种方式。
75、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76、一向年光有限身,
77、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78、对词人而言,他所谓的“怜取眼前人”,不过晨为了眼前的欢娱罢了。可是,对后人而言,这短短7个字,却写出了人人内心都有的感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为了满足内心不断增长的欲望,眼睛总是一刻不停地盯着远方,却不知道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往往就在身边。
79、晏殊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80、晏殊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和北宋前期大多数文人的作风一样,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赡丽”之中有沉著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
81、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82、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83、曲栏干影入凉波。
84、晏殊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85、夕阳西下几时回?
86、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她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二、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粉融”,谓脂粉与汗水融和。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
87、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88、本词是《晏殊》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词人幡然感悟,认识到要立足现实,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89、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90、《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晏殊诗词鉴赏
91、晏殊词作鉴赏
92、满目山河空念远,
93、晏殊为人刚简威猛,待人以诚,虽处富贵,但生活相当简朴,并且乐于奖掖人才,当世名士,如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又能识富弼于寒素之中,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晏殊执政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受重用,台阁也多一时之贤,做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为史学家艳称的“庆历新政”,实际上是由晏殊总领其事的。晏殊被罢相,范、韩、富等被贬,“庆历新政”遂宣告失败。任地方官时,他曾大办学校,培养人才,欧阳修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并非虚誉。
94、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如获至宝的意思【优选66句】
如获至宝的意思
1、成语解释: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2、成语读音:rúhuòzhìzhēn。
3、成语出处:“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4、成语为:如获至宝
5、至:极,最。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6、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7、一个玉洁冰清,一个典雅高贵,他感觉自己是如获至宝一般,一会带着微笑看左边的血樱,一会联系的看着右边的林芷梦。
8、用成语概括【如获至宝】★希望对您有帮助★
9、词语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至始至终意思是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10、rúhuòzhìbǎo
11、汉语拼音:zhìshǐzhìzhōng
12、家里买了电脑后,他如获至宝,整日坐在电脑前面看啊算啊的,连吃饭有时都忘了。
13、如获至珍视如拱璧爱不忍释大喜过望
14、词目如获至宝
15、近义词如获至珍爱不忍释大喜过望喜出望外视同至宝
16、发音:rúhuòzhìbǎo
17、宋·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18、如获至宝[rúhuòzhìbǎo]生词本基本释义至:极,最。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出处宋·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19、富有比喻色彩;而“大喜过望”表示听到某事或得到某物之后的高兴心情;不含比喻色彩。
20、成语造句:行至堂阜,鲍叔牙先在,见夷吾如获至宝。
21、如获至珍
22、如期而至[rúqīérzhì]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23、出处宋·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24、如获至宝
25、一,获的拼音是huo四声,
26、如获至宝。意思是好像得到了宝贝。比喻把某种东西看得相当重要。如获至宝的近义词:爱不释手,爱不忍释。反义词:不屑一顾,一文不值。
27、成语出处宋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28、例句他从古籍书店买来一本《诗经选译》高兴得~,爱不释手。近反义词近义词喜出望外大喜过望如获至珍爱不忍释反义词如丧考妣
29、成语辨析:~和“大喜过望”都表示非常高兴。但~多是强调得到某种事物或人之后的高兴心情。
30、扩展资料:
如获至宝的意思
31、★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好像得到了珍贵的宝物。
32、评委们如获至宝,直到琪琪格走出房间,还是意犹未尽。
33、成语解释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34、如获至宝:普通话读音rúhuòzhìbǎo。
35、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顾。”
36、获的形近字有
37、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珍视喜爱
38、释义至:极,最。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39、成语用法
40、至始至终
41、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珍视喜爱。
42、发音rúhuòzhìbǎo
43、如什么至什么四字成语,例如:如期而至
44、如获至宝详细解释
45、应用举例:他得到她的承诺如获至珍。
46、小红如获至宝地将这本书捧在手里。
47、如获至宝,汉语成语,拼音是rúhuòzhìbǎo,意思是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出自《与胡邦衡书》。
48、最常见的是“如获至宝”,此外,还有“如获至珍”。
49、例句:随着时光把岁月延展,雨踏着轻快的脚步如期而至。
50、相关例句:
51、答:好像得到了珍贵的宝物的成语是如获至宝。
52、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珍视喜爱。
53、成语出处:宋·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54、如获至宝是指如同获得极其珍贵的宝贝,形容得到了对自己非常重要,帮助巨大的东西。常用以形容得到自己喜爱的东西后高兴的心情。
55、示例:(1)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行至堂阜,鲍叔牙先在,见夷吾如获至宝。
56、如获至宝造句
57、成语解释:同“如获至宝”,都是指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58、近义词:自始至终
59、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60、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如获至宝的意思
61、收获,获得
62、如ru什么至zhi什么的四字成语
63、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珍视喜爱
64、“如获至宝”意思是:如同获得最珍贵的东西一样。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爱不释手。也说”如获至珍”,意思同“如获至宝”。
65、示例行至堂阜,鲍叔牙先在,见夷吾~。(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66、如丧考妣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晏殊最著名的一首词和晏殊的词精选十首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