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是一首什么诗 一步一乡思

国学综合

乡思是一首什么诗 一步一乡思

龙型玉牒围观:℉更新时间:06-06 23:43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一步一乡思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乡思是一首什么诗和一步一乡思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乡思是一首什么诗 一步一乡思

单位大门内,门卫师傅贴墙根儿种了一畦豇豆角。细竹竿上,蔓叶攀爬,葱茏出一片绿锦,很快又有小白花绣上去。白花谢后,细长的嫩豆角从藤叶间探出身来,那姿态,很像身材修长的门卫师傅站在大门外眺望的姿态。孤独守门的师傅,一定時刻怀想着几十里外的乡土田园,牵念着他守望田园的妻子。

师傅闲不住,把小小门卫室收拾得窗明几净,每日打扫单位的大院子。勤劳如此,他故乡的院落,墙内或墙外,一定年年种几畦菜,像許多农家一样。守门的日子宛如一篇漫长的流水账,次第成熟的豇豆角,是一个离乡农人的文字。上弦月是逗号,圆月是句号。逗号句号的变幻间,妻子偶尔来门卫室替换师傅回家。师傅守门孤单,幸好还可以偶尔回乡,亲近土地家园。清晨或黄昏,他站在自家菜畦边,和亲友叙着闲话,霞光给他整个身心,披上一层喜气。

故乡的老院子,篱笆内外的蔬菜,将我的童年生活,葱茏得活色生香。玉米秸围的篱笆充作院墙,东篱外一大片菜园,是父母种的。韭菜、茴香、大蒜、茄子、豆角、青椒、辣椒、西红柿、大白菜……时节变幻,新鲜的蔬菜应时应季赶赴饭桌。西篱内几畦黄瓜,是我和姐姐的责任园。上学之余,学习种菜,点种、浇水、搭架、摘瓜……我们俩还在菜畦周围种上凤仙花、六月菊、大丽花、美人蕉等,给黄瓜架穿上了绣花裙儿。夏秋季的早晨,篱笆上缀满紫红的喇叭花。懵懂年纪,关于土地的神奇、劳动的意义,我最早在蔬菜畦和花间得到启蒙。

一直喜欢“家园”一词。我以为,生在农村,家中有院,院内或院外应时应季葱茏着蔬菜,这样的人,会更深地理解“家园”、眷恋家园,离开家园也会魂牵梦萦。

我十五岁走出故乡的老院子外出求学,一晃就过去三十年。父母姐弟等亲人搬离小村后的十几年,老院子只能葱茏在魂梦里。盛夏六月,难得的机缘,再次走进我家的老院子。父母和弟弟搬离时,我家已是高墙大院,高低十间房子,整洁漂亮得很。多次入我梦境的华美宅院,彩色的木门窗油漆斑驳,在眼前现出沧桑的容颜。倒是院子里的一片蔬菜,长势旺盛,茁壮得很。租房的外乡生意人,也来自农村,种在我家老院子里的蔬菜,葱茏着他们的乡思。站在一片繁茂的记忆里,突然意识到,我再也回不到养育我长大的家园了。

单位两老兄,一精通摄影,一工于书法;又有两姐妹,一文采不凡,一擅长琴艺。四人都来自农村,工作生活的余暇,种菜为乐。先是在城西每人租一分地,四五年的时光,种收之外,翻地施肥间苗拔草等细节,都似地道农人。孩子都已长大,城里小家吃饭者寥寥,种出的菜哪里吃得清,馈赠亲友是寻常事。城西的地不再外租,失去菜地的四人,开着车围着城郊转圈,大半天时间,东西南北找地。那失魂落魄的样子,他们自己都觉得可笑。终于,在城西找到一小块可以种菜的地,皆大欢喜。那块地,不过是别人弃置的厂区。兄长姐妹赠予我的蔬菜,颜值不高,却纯净新鲜,有故乡的味道。

我把故乡的蔬菜,种在文档里。魂牵梦萦的老宅院,坐落在文字的村庄里,院内院外的蔬菜畦,点缀着各色的花儿,葱茏成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画。故乡的景物人事,都如我少年时。

每次看电视上那个公益广告,眼睛就会潮湿起来——“儿子带着痴呆失忆的父亲与朋友一起吃饭,父亲看别人不注意,迅速抓起几个饺子藏在自己的衣兜里,儿子说,您这是干嘛啊。父亲含糊不清地喃喃着,留给我儿子吃。”

这时候,我就会想起祖母来。

我记事起,祖母就已老了,拄着拐杖,弓着腰,头上像落了雪。我八岁时,她的儿子、我的父亲去世了。她有六个儿子,我父亲是老三。白发人送黑发人,其伤痛可知。那时候,她在五婶家住,天天踮着小脚来我家,与母亲相对而坐,什么也不说。能说什么呢?心痛至极,已不能言。

对我,祖母从此格外疼爱起来。我读初中后住校,星期天回家后,就去五婶家看她。趁屋里没人时,她就会从枕头底下,摸索出几块糖来,颤颤巍巍地走过来,塞在我衣兜里,说,拿好啊,回去再吃,别让你弟弟们看见。她说的弟弟们,是五婶的三个孩子。

祖母来我家时,母亲有时和她开玩笑,说她偏心,她慢慢地抚着我的头,望向远处,轻轻说,没爹的孩子,我怎能不偏心呢?

我讀高中的时候,回家的次数少了。每次回去看望她,祖母依然会从枕头底下摸出几块糖来,塞给我吃,有的因为时间长了,已经黏了,和糖纸粘在了一块儿。

高二那年,祖母在一次睡梦中安静地去世了。她的枕头底下,依然有几块糖。

祖母去世时,我没有流泪,也许是因为早年父亲的去世已让我不会流泪。但是,如今我每每想起祖母来,心里就泪流不止。这时候我才知道,那时候的泪都积存在了心里,是等以后慢慢痛、慢慢流啊。

外婆也像祖母一样,经常会从枕头底下摸出糖来给我。不仅有糖,还会有钱。那时,我家的日子困窘。外婆总想帮帮她的女儿、我的母亲。但我的舅母对外婆很凶悍,经常指着鼻子骂,而舅舅又太懦弱。母亲每每说起外婆在舅舅家的境遇,总是叹气、流泪。外婆当不了家,她是从哪里省出这一分、二分或者一毛、两毛的钱呢?那时,她已经很老了,干不动活了。我不知道,我的母亲也不知道。

外婆每次偷偷塞给我钱时,我都争执着不要。但外婆紧张地望向门口,看看舅母有没有在院子里,一边拽住我的手,将钱硬是塞进我的衣兜里。我揣着兜里的钱,很长时间后拿出来,感觉上面还留着外婆的体温。

她去世时,枕头底下,还有三块六毛钱。

如今,祖母和外婆坟头上的草,一年又一年,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但我总感觉她们给我的爱,还留在这世间,零零散散地藏在某个地方,我只要想找,就能轻易找得到。我将这爱收集起来,藏在怀里,在以后漫長的岁月里,细细咀嚼,然后,深深地怀念她们。

快乐是一枚青果

《六度集经》里有个故事说:有个叫察微的国王喜欢微服私访,一次,他问补鞋的老头:“天下的人谁最快乐?”老头说:“当然是国王了。”“为什么呢?”“因为有百官朝拜,万民供奉,宫女伺候,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国王说:“未必像你说的那样吧。”然后便请老头喝酒,老头醉得不省人事,国王便让人将老头抬进宫中,让他穿上国王的衣服,让大臣们向老头奏事。

老头酒醒后,百官便要他处理政事。老头手足无措,张口结舌,于是,史官记下他的过失,大臣们提出一大堆意见。老头如坐针毡,愁肠百结,王后见老头闷闷不乐,便请他喝酒。老头又醉得不省人事,国王又命人将他送回家中。

几天后,国王去看补鞋的老头。老头知道他是国王,说:“上次与你喝得大醉,我梦见自己做了国王,因处事不当,史官记下我的过失,大臣批评我的过错,百官嘲笑我無能,弄得我寝食不安,看来,国王也不是最快乐的人啊!”

有道是“事非经过不知难”,生活中像鞋匠一样,觉得别人快乐自己痛苦的人很多。我们都以为住高楼很快乐,然而当我们住上高楼后,却为上楼下楼发愁;我们以为别人炒股赚钱很快乐,当我们炒股后却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见别人唱歌演戏很快乐,当我们唱歌演戏时却累得口干舌燥;我们见别人游泳很快乐,当我们游泳时却差点送了命……许多看着别人是快乐的事,自己做起来不一定都快乐。我们忘了,在快乐的外表下,每个人的痛苦忧伤、挫折失败,都可写成一本厚厚的书。

因此,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快乐,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快乐。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快乐俯拾即是。清早起来练拳跑步,有健身之乐;接送孩子上学读书,有天伦之乐;寻幽探胜,有发现之乐;读书看报,有求知之乐;谈古论今,有聊天之乐;著书立说,有写作之乐。然而我们却感叹乐少苦多,什么原因呢?

原来,苦與乐是矛盾的统一体,是生活这面镜子的正反两面。人生便是先苦后乐,我们只有先经历养儿育女的艰辛,才能享受儿孙绕膝的快乐;只有先经过创业的挫折失败,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快乐是一枚青果,酸涩之后才是沁人心脾的甜蜜。有的人怕苦怕累,刚尝到生活的酸味、涩味便叫苦不迭,连忙放弃,自然享受不到生活的种种乐趣了。

人生的过程就是追求快乐幸福的过程,但快乐幸福无法量化,也没有统一标准,它是一种感觉,因人而异。对失学儿童来说,重返校园,就是快乐幸福;对孩子被拐卖的父母来说,找到孩子便是快乐幸福;对空巢老人来说,儿女常回家看看就是快乐幸福;对下岗工人来说,重新获得一份工作,就是快乐幸福;对农民工来说,在城里安家落户,就是快乐幸福。又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种人生的大喜事,对情场失意、名落孙山的人来说,一点也不快乐。还有晋级加薪、出国考察、带薪疗养等赏心乐事,也与多数人无缘。如果不分时间场合,盲目地跟着别人找乐子,只会适得其反。

别人的快乐是别人心境的体现,强求不来,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才幸福甜蜜。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乡思是一首什么诗和一步一乡思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

标签:一步一乡思

标题:乡思是一首什么诗 一步一乡思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65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