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微不可缺中心论点 慎微不可缺论证过程

国学综合

慎微不可缺中心论点 慎微不可缺论证过程

阎君都市围观:℉更新时间:06-06 20:58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慎微不可缺论证过程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慎微不可缺中心论点和慎微不可缺论证过程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慎微不可缺中心论点 慎微不可缺论证过程

所谓慎微,是指注重小事,于细微处自省自律。古今凡有作为者,无不始于慎微,成于慎微。《资治通鉴》有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汉代学者刘安在《淮南子·人间训》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唐德宗时,陆贽官居宰相,他为官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连德宗皇帝都觉得他太“不近人情”,劝道:“爱卿太过清廉了,像马鞭靴子这样的小礼物收也无妨。”陆贽则回答说:“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

在陆贽看来,“鞭靴之贪”的念头不能有。倘若受贿的口子一开,便如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拾。他清楚要遏制贪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关口前移,把欲望扼杀在萌芽状态。陆贽這种慎微的律己态度,让后人肃然起敬。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贪腐分子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他们的堕落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从最初的吃一点、拿一点、贪一点开始,慢慢胃口越来越大,“成长”为巨贪。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武红军下台前,居然这样说:“不就是吃点喝点吗!”成了政治上不折不扣的“糊涂人”。正所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明代哲学家王延相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乘轿进城,途中遇到下雨,一个轿夫那天恰巧穿了双新鞋,开始轿夫还非常小心,总是躲着泥水走,生怕弄脏了鞋子。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之后便“不复顾惜”了。由此王延相感叹:“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纵容了自己,一旦形成习惯,渐渐就会绿灯大开,熟视无睹,漠然置之,也就“不复顾惜”了。倘若面对“第一次”,意志堅定,不存侥幸之心,自警自醒,就能守住底线,拒污浊于千里之外,也就能慎之初,善始终。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偷针者和一个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者感到委屈,发牢骚说:“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对他说:“别说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

慎微,不是小题大做,而是从小处用心,对大处负责。《韩非子》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没有了“慎微”,人生就打开了贪腐的缺口。总之一句话,小处不可随便,“小节”不保,大节难守。做人、做官都要时刻明白“小者大之源”的道理,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自重自爱,一身正气。

奶奶的脊背

奶奶的背脊像什么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些忧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脊背是不断变化着的,它每一个阶段给我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

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张温暖的摇篮。无论走到哪里,奶奶都把我背在背上。那时候,我喜欢热闹,哪里热闹我就吵着要到哪里去。我的这个脾性正合了奶奶的意,因为她喜欢看戏,有了我这个小祖宗,她去看戏就成了理所当然。

每每听说有庄子唱戏,奶奶早早地把一家人的晚饭烧好,就背着我跑出了门。奶奶虽然不识字,但是对于戏文却门儿清,还能唱上一些。我在路上无聊的时候,奶奶就哼着戏文逗着我。我呢,被背篼兜着,一摇一晃的,在摇篮里一样,不大一会儿就在奶奶的催眠曲中睡着了。等到我醒来的时候,戏一般都唱了十之八九。奶奶呢,背着风,靠在稻草堆上,眼睛盯著戏台,嘴里哼着,手里打着拍子,背篼一晃一晃的,那真是一种不一样的舒适呢。

看到我醒了,不闹腾,她也不问我;但是只要我哼唧一声,她就会从口袋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两粒糖果塞进我的嘴里。有了糖果,还有热闹,我自然也就舒舒服服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了。

看完了戏,一般都是深夜了,但是只要附近有卖零食的,奶奶就会跑去买上一点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给我吃来醒瞌睡,以免睡着了感冒。我呢,就一直从戏台下吃到家里,就是嘴酸了,嘴干了,也不愿意停下来——要知道,那时这可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美食。

读书了,奶奶的脊背是一座平稳的桥。那时,我在小河那边的小学里读书。只要下大雨,山洪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从峡谷里冲下来。我们放了学,气喘吁吁地跑到小河边。河滩上都被洪水吞没了。它咆哮着,翻卷着,裹挟着树枝、砂石和泥土一头撞了下来。那声响,声如奔雷,那气势,万马奔腾。

我仗着自己会点水,脱下鞋子,把裤管绾到膝盖处,想试一试。但一下水,我就吓得退了回来。那脚底的沙“嗖嗖嗖”地往下蹿,就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脚都踩不实,还怎么过河?

奶奶在对岸看到了,嚷嚷着。虽然听不见,但她那团团转的焦急我还是看在眼里的。好在小伙伴的家人也赶来了,他们在河中很快拉起了一根绳子。奶奶从不容许我一个人摸水过河,说怕我被水冲走,她总是固执地要背我。那么大的水流,人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摔倒,我吓得趴在奶奶的背上,闭着眼睛不敢看,只是心里默默地祷告着,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等到过了河,提着的心放下了,我从奶奶的背上溜下来,抱着奶奶的脸就亲。这么大的孩子还亲奶奶,羞不羞?乡亲打趣我。我也不害羞,我奶奶,我怎么不能亲了?

那时,奶奶的脊背还是一根屋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虽然有父亲,但是最后做决定的一般都是奶奶。人們都说,我的奶奶撑起了半边天,这话我信。

而现在,奶奶的脊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圆。也许是一生的劳动太过辛劳,奶奶四十多岁的时候,腰就弯了,而现在弯得更厉害了。虽然拄着拐杖,但是头却在拐杖头的下面,似乎脊背支撑不住她的身体似的。

有时候,我就悲哀地想,要是没有拐杖,奶奶是不是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呢?但是,奶奶却想得很开,人生不就是求一个圆满吗?要是哪一天,我真的成了一个圆,你们不要悲伤,因为那是圆满的圆。要高兴,知道吗?我强笑着,心底还是有些涩涩的。

这就是我奶奶的脊背。

那杆长长的旱烟袋

爷爷的遗像就挂在上屋的中堂上,放大了的黑白照片,镶在玻璃相框内。爷爷正襟危坐,身穿黑色的手工缝制的棉袄棉裤,右手里拿着一杆长长的铜杆烟袋,烟袋杆上系着一个黑色的牛皮烟包。爷爷目视前方。就在他稍显拘谨的表情里,岁月的犁耙早已耕种下一道道沧桑。就在相框的正前方,放置着一杆长长的铜杆烟袋,和遗像上爷爷手里的一模一样。

记忆里,我常常害怕爷爷手里的烟袋。

十歲那年,村里有户人家地里的香瓜长得很是诱人,白亮白亮的。风一吹,那些瓜叶子微微翻动,那些诱人的香瓜在那些瓜叶里若隐若现。一次打猪草的时候,我被这些香香的味道吸引,转磨到瓜田旁边,观察了很久,回来后,就纠结了村里几个小伙伴,趁着下午看瓜的人回去吃饭的功夫,我们一人偷了好几个香瓜,藏在草笼子下面,躲到一个沟道里,吃了个美。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那个看瓜的老头直接找到了我们家里,见着我就问:“你偷了我十个瓜是不是?”我不知是计,争辩道:我就摘了三个,哪有十个?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将几个伙伴出卖了,还被爷爷用手里的那杆烟袋狠揍了一顿,直打得屁股疼得不敢挨凳子。

从那时起,每当我犯了错,只要爷爷一动烟袋,我就心慌得厉害。记得那次我逃学,爷爷又一次回身找他的烟袋,却被我先下手为强,拿在了手里,爷爷追我,我直接上到了门前的树上,将烟袋给挂到了树梢上,爷爷看着烟袋,只能干着急。直到他又一次想抽烟的时候,才不得不向我求情,说他再也不打我了,我才爬到树顶上,将烟袋给他拿了下来。

十三岁那年,在副食品公司上班的姑姑给爷爷带回了一瓶西凤酒,可是爷爷怎么也舍不得喝,一直藏在他小屋子里的木箱里。不长时间,我就发现了这瓶酒,只知道这是一瓶好酒,却不知道它的威力竟然有那么大。趁着爷爷不在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又偷偷钻进了爷爷的小屋子里,将那瓶酒偷了出来,一人一只粗瓷大碗摆开,把酒倒上,然后学着《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一饮而尽。结果可想而知,个个醉得不省人事。那一次,爷爷的烟袋丝毫没有留情,在我的屁股上砸下了一个个疙梁子。一连几天,我走路都像只鸭子一样,屁股一扭一扭的,别提多丢人了。

我十四岁那年冬天,爷爷的身体很不好。父亲请了乡上照相的人来到家里,然后将一把木头凳子摆到院子里,让爷爷坐在凳子上,把那把长烟袋给爷爷拿在手上,照了张照片。也就在父亲去乡上取完照片回来,突然就从班主任嘴里知道了我在学校逃课的事情,骂我的声音被爷爷听到了耳朵里,他又一次准备拿起烟袋要打我,被我抢先拿到了手里,一扬手,甩到屋子墙角上的一大堆杂物中间了。

爷爷病情越来越重,没过多少日子就走了。就在爷爷入殓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一边哭一边说,爷爷老爱抽旱烟,就在棺木里放了好多爷爷种的旱烟,可是一看爷爷的手里空空的,那个老拿在手里的长烟袋没有了,就催我赶紧给找出来。可我翻遍了那一处墙角,翻遍了那些杂物,就是没有找到那个烟袋。眼看着出殡的吉时已到,只能让爷爷带着这个遗憾走了。

春节的时候,父亲让我下到地窖里掏些红薯出来,要做年糕。就在我下到地窖里,用手往笼里拾红薯的时候,突然摸到一个冰冰的铁东西,拿起一看,这不就是爷爷常常用来教训我的烟袋吗?原来,我顺手一扔,它被墙角的东西弹回,从地窖口的木板缝隙落进了地窖里。

如今的我,早已經过了闯祸的年纪。每一次看到爷爷遗像,都会忍不住再细细看一看爷爷遗像前的那杆长烟袋,摸一摸这杆我永远都无法还给爷爷的旱烟袋。虽然曾经吃了很多这杆烟袋的苦头,可如今细细回想起来,那些被揍的记忆,如同一缕缕过滤的阳光,总能带给我无限的温暖和爱。因为我已经懂得,那里边包涵了爷爷对后辈太多的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慎微不可缺中心论点和慎微不可缺论证过程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

标签:慎微不可缺论证过程

标题:慎微不可缺中心论点 慎微不可缺论证过程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65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