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 杭州亚运会2023亚运会会徽是什么

国学综合

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 杭州亚运会2023亚运会会徽是什么

灵境虚天围观:℉更新时间:05-29 23:30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杭州亚运会2023亚运会会徽是什么和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的精彩内容哦。

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 杭州亚运会2023亚运会会徽是什么

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 杭州亚运会2023亚运会会徽是什么

这次再不煮“泡面”了!

文章转载自:日本设计小站
ID:japandesign
编辑:darlene7

还记得当年的“钱江春水煮泡面”吗!这个杭州亚运会图标设计稿当年放出来后,就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而就在9月22日,官方发布了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体育图标!

结果当然又重复了上次的过程,设计稿放出之后,网友吵作一团!究竟怎么回事?日站君今天就带大家来梳理梳理!

01

“流动”的体育图标!

这一系列的体育图标,依旧是由2023杭州亚运会徽的设计师——袁由敏老师和九月九号设计团队,花费了9个月的时间精心设计出来的。

从发布的图片来看,每一个体育图标都像是在扇形的水波纹上“运动”,整体的律动感还是很强的;而且,扇形的视觉语言更能感受到杭州特有的江南韵味!

这些图标在设计上延续了亚运会会徽的“水系风格”,不仅如此,图标里面小人的动作还结合了体育运动的“态”与“势”。

据说,在设计上还采用了标准件及双勾线的视觉手法,让整个画面变得非常动感!

相比往届设计,这届的设计可以称得上是大胆现代,造型非常显眼也很抓人。唯一的担心就是,都是线条,看久了好像有点视觉疲劳?

同时,官方还发布了体育图标的动态版本,短短的30秒,每一个标志都是截取了相应体育项目的精彩瞬间,所有的图标都用一条流线型的河流串联起来。

这种“连续”的感觉,让所有的图标看起来像一个整体,日站君个人还是很喜欢的!

然而就是这个动画,开启了争论的序幕!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不就是PPT的动画吗?”也有的网友说:“这动态,除了第一个小人还跑起来,剩下的哪个动了?”

· 两极分化的评价 ·

日站君看了看评论,基本上是两极分化。有很多网友觉得和之前的几届相比,这次的设计还是挺好看的,而且寓意不错。

持反对意见的网友,一部分表示这次的图标设计在整体的配色上,很有问题。

其实从这次配色来看,饱和度虽然高,但是并不会特别刺眼,所以日站君觉得色彩整体的融合度还算可以。

而大部分的网友的否定意见,则是和东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

东京奥运会动态体育图标

其实作为图标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功能识别和文化识别。选择“曲水流觞”作为整体视觉的寓意,还是能凸显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处,而这种纹样也是设计师经过了充分考虑而决定的。

这次亚运会的图标设计,虽然依然赞否两论,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从这次设计中能够感受到中国的设计风格在这几年,逐渐走向成熟和现代化,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02

备受吐槽的亚运会徽和吉祥物!

关于这次争议不断的亚运会设计,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相关设计稿吧!

· 塑料感体现数码的吉祥物 ·

网友前阵子吐槽的最厉害的,就是这次亚运会的吉祥物了,一共三个,名字是琮琮、莲莲、宸宸,组合名称“江南忆”,取自唐朝白居易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三个福娃每一个都有独特的点,比如琮琮,灵感来源于良渚古城遗产,名字是代表性文物玉琮,头部的装饰花纹取自“饕餮纹”;

莲莲的灵感来源的西湖的莲叶,头顶三潭映月,装饰花纹是互联网;

宸宸的名字、头部装饰都来源于京杭大运河的拱宸桥。

吉祥物是用一整段动画呈现的,然而有很多网友描述看了视频的感觉是:这股塑料感就是数码吗,真是爱了爱了(狗头)。

还有人吐槽,好像和福娃同体而生,都是一个类型。

有句讲句那咱确实没胆量搞的和大阪那旮旯似的是吧……这种画风搞出个吉祥物衍生品我还真没法想象是什么。

而且其实看过设计概念之后,“全国数字第一城”的体现还是很清晰的啦。

· 钱江春水煮泡面的正体 ·

然后就是我们文头说的“煮泡面”的主角:带着钱塘江“潮涌”寓意亮相的杭州亚运会会徽LOGO,袁由敏老师说,配色的灵感来源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不出意外的,LOGO出现之后,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还被做成了各种小漫画,看完了真是觉得网友都是人才。

这里也把原始方案拿出来大家看看,诸君觉得究竟如何,有没有层次上的进步呢?

03

设计就是大胆突破和形成讨论

其实这一次的体育图标设计,还是可以看出来,至少“潮涌”的寓意非常适合杭州,造型也很有人文底蕴,整体也都呈现出现代化设计的大胆尝试。

另外,这次LOGO设计稿放到网上,引发了诸多关注,日站君也觉得是个好事。这代表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关注设计,注重设计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全民参与”的热情,一定能够推动我们国家设计审美的不断进步!

最后,不管是煮泡面,还是点蚊香,你对杭州亚运会体育图标有什么见解和看法呢?留言评论区等你来讲讲!

参考文献:

1、《杭州2023年第19届亚运会体育图标设计》Studio0909(公众号id:studio-0909)

2、《杭州亚运会logo被玩坏!日照WIFI生紫烟,钱江开水煮泡面!设计师哭笑不得!》 日本设计小站 (公众号id:japandesign)

图片素材来源

1、《杭州2023年第19届亚运会体育图标设计》 Studio0909(公众号id:studio-0909)

2、知乎@不求现世安稳

3、草木虫脑洞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日正午十二点,和日站站长说一句:“设计说”三个字,站长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365天,365句经典,我们相约每日正午时分,不见不散。

2023年超新星爆炸(流星雨)

转眼间,2023已成为历史。地球上那帮抬头看天的生物,又开始盘点过去一年他们看到的天象大餐了。

2023年的日月食可谓马马虎虎——唯一的一场日全食发生在南极大多数人无缘得见,剩下的日偏食和月食也是差强人意,让人有一种“来了,但没有完全来”的遗憾。

2023年5月26日的月食,于海童摄于深圳 | 夜空中国

行星与月亮大戏,则让人一饱眼福——傍晚在西方闪耀的金星,整整9个月都不落幕,还有一次次伴月的美妙和伴火、伴“鬼”的神奇;蓝天下的月掩金星、曙光中的月掩火星,让人饱览了星月相戏的动感画面。

2023年11月8日的金星伴月,公爵摄于北京 | 夜空中国

小天体带来的趣味也未曾让人失望。如约而至的英仙和双子座流星雨,虽因月光影响都只有后半场的精彩,仍然让观看它的人们感到不虚此行。还有一颗小小的伦纳德彗星,本以为只是聊胜于无的鸡肋,却爆出了超长彗尾,但也只是相机可见而已……

2023年12月28日的伦纳德彗星,孙思摄于北京 | 夜空中国

这些天象,或令人回味,或让人抱憾,不管怎样,地球环绕太阳年复一年的公转不会放慢脚步。

新的一年,地球上发生什么事情或许无法预料,但夜空中的盛宴不会缺席。“菜单”已为各位备好,只需抬头看天,便能天涯共此“宴”!

流星雨,差强人意

1月3日的象限仪座流星雨 | EasyNight

1月3日的象限仪座流星雨,是每年例行的天象“开胃菜”。

过去几年,这道开胃菜总给人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流量虽大,号称每小时120颗,但峰值持续时间短,要是没赶上我们这边的夜间,就几乎无缘得见;偶尔赶上一年,却又被大月亮所打扰。

但2023年的象限仪座流星雨,却要打一场翻身仗,开胃菜就直接上大餐!今年的峰值正好在中国的1月3日夜间,确切来说是4日凌晨,而且是农历初二的无月夜。

上一次这么好的条件,还是在8年前——相信看过2023年象限仪座流星雨的爱好者还对它的出色表现记忆犹新。

流星虽好,寒潮该来还是一定会来的,所以观赏时务必做好保暖!

2023年的象限仪座流星雨,跳动摄于河北 | 夜空中国

等到温暖的夏末秋初,8月12日前后的英仙座流星雨会如期而至。这场北半球唯一“气温友好”的大流星雨,2023年将发生在农历七月十五。“月明星稀”,流星也不例外——在灯泡一般的大月亮影响之下,绝大多数不那么亮的流星都会“泡汤”啦。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没赶上好时候,着实遗憾。

到了年末,12月13日,流量发挥最稳定的双子座流星雨迎来极大,但2023年的双子座流星雨赶上了农历二十,几乎一整夜都会受到月光影响。不过,前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有月光影响,在冬季的澄澈夜空中也能看到不少流星。所以,这场流星雨仍然值得发烧友期待。

这三场流星雨全部落在了工作日,对上学上班党可太不友好了。如果只有一次请假机会,那就留给年初的象限仪座流星雨吧!

2023年北半球三大流星雨展望 | EasyNight

除了“北半球三大流星雨“,其他流星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实在忍不住想看的,可以考虑5月6~7日的宝瓶座η流星雨、7月29~30日的宝瓶座δ流星雨和10月21~22日的猎户座流星雨。这3场流星雨都发生在月光影响较小的时候,峰值流量每小时20-50颗,极度发烧友可以考虑,只想着许愿的就还是算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流星雨有可能还藏了一手“王炸”!

有人预测,73P/Schwassmann-Wachmann 3号彗星在1995年解体时形成的尘埃带,有可能在2023年与地球相遇,或许会带来一场流量可观的流星“暴雨”。乐观估计,届时每小时可能出现上千颗流星,甚至有望冲到每小时10万颗!

每小时10万颗,什么概念?意味着随便一抬眼,随时都能看到夜空中四散划落着数十颗流星,持续不断,源源不绝!

1833年狮子座流星雨,每小时10万颗,感受一下? | Adolf Vollmy

当然,流星雨预测向来不准,尤其是这种缺少观测记录的新流星雨,没人保证这场流星雨一定会出现。甚至有人悲观预测,就算它出现,充其量也就每小时10颗上下,连毛毛雨可能都算不上。

无论如何,这场有可能爆发也有可能缺席的武仙座τ流星雨,极大流量将出现在北京时间5月31日13点前后——正赶上咱们的白天,所以很可惜,中国是无缘得见了。

最适合观赏的地点,在半个地球以外的美洲大陆。

日月食,妙在其外

2023年的日食和月食,相比于2023年就更加平淡了。

这一年,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日全食发生,“退而求其次”的日环食也没有,只有两场日偏食。

2023年两场日偏食的可见范围 | EasyNight

即使只有日偏食,还仿佛跟中国故意过不去。

第一场日偏食在4月30日,发生在南美、南极地区,中国看不到;

第二场是10月25日,发生在欧洲到西亚、中亚地区,月影扫到中国新疆最西部的时候,已经快要落幕了。在国内,只能到新疆最西部去,才能看到一半的带食日落。

10月25日,新疆西部可见带食日落 | EasyNight

2023年,月食也有两场,都是月全食,分别发生在5月16日和11月8日。

前一场是地球对面的“专供”,中国正好在白天,无缘得见。

后一场11月8日的就非常值得期待了,中国可以见到带食月升,越往东边能看到的月食过程就越长。虽然看不到完整的月食过程,但带食月升的景象本身也独有风味!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月全食还将同时上演月掩天王星的现象!

11月8日,月全食掩天王星 | EasyNight

虽然月亮平时也偶尔会掩天王星,但天王星亮度太低,会淹没在月亮的光辉中不容易分辨出来。这次可就不一样啦,月亮被“食”得只剩一轮暗淡的深红,再看它掩食天王星,会别有一番风味。

很幸运的是,月掩天王星的掩食带也覆盖了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所以千万别错过这次“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月全食哦!

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可见月全食掩天王星 | EasyNight

月亮与行星共舞

一年又一年,月亮总是在循环往复 “勾搭” 黄道上的行星,上演各种爱恨情仇的大戏。

2月28日凌晨,金星火星伴月将组成一个“歪嘴笑脸”,而1个月后的3月29日凌晨,土星也加入这个“歪嘴笑脸”,为它增添了一个“鼻子”的位置,也是蛮有趣的景象了。

2月28日,金火伴月 | EasyNight

到了夏秋季节,月亮则开始与火星较上了劲。8月19日后半夜的火星、昴星团伴月,9月16日后半夜的火星、毕宿五伴月,都是观测难度不大但非常有意思的小天象。

8月19日后半夜的火星、昴星团伴月 | EasyNight

2023年的月掩行星也不会让人失望。除了前面提过的11月8日月全食掩天王星之外,还有一次月掩金星和一次月掩火星值得期待。

5月27日中午,月亮会在白天掩食金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见。由于金星的平均面亮度比月亮更高,而它俩又都比蓝天背景的天光更亮,所以用望远镜或长焦镜头就可以在白天欣赏到这场月掩金星(注意别直视到太阳!)。

5月27日中午,月掩金星,东南沿海白天可见 | EasyNight

7月21日,月亮则掩上了火星。这场月掩火星在中国东北地区可见,而且发生在夜里,观测几乎无压力。

除此之外,月亮还会掩食一些不太明亮的恒星或者小行星,届时我们会发布更详细的预报,敬请期待。

金星大戏依旧上演

2023年,金星持续“担任”了大半年的“长庚星”,在日落后的西方天空中熠熠生辉;而到了2023年,我们将迎来金星的“启明”季。

2023年日出时金星方位图,以北纬40度的北京为例 | EasyNight

从2023年1月中旬开始,金星就将转换为晨星,在日出前的东方可见,也就是中国古代称作的“启明星”。

接下来的大半年,直到10月中旬之前,金星都会在日出前的东方上演它的精彩,多次与火星、土星等天体相会,当然还有“How old are you”的金星伴月。

这些都是在城市里就能看到的美妙景象,只是需要有毅力的人能大清早从被窝里爬出来才能欣赏到。

在金星的好戏中,有三大亮点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是5月27日的月掩金星,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不过,重要的天象值得再强调一遍。)

第二,是4月28日,金星合海王星——它俩的最近距离,只有不到30角秒!即使考虑到中国地区金星升起后距离稍远了一些,也只有1角分左右。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能同框拍下海王星和金星的表面相位,用稍大些的望远镜甚至有望拍下海王星的卫星与金星同框!行星拍摄爱好者,想必已经摩拳擦掌了吧。

第三,是5月1日,金星合木星——最近距离也只有0.2°。它俩差不多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行星,日出前会紧靠在一起,成为一对目视双星,十分美妙。

五星出东方

2023年6月中下旬,还有一场想必也会令人难忘的天象大戏——“五星连珠”。

届时,每天清晨日出前,东方都能看到土、木、火、金、水五颗行星依次升上天空,连成一条线。这也将是比较难得的五颗最亮行星同框的机会。

五星出东方 | EasyNight

在不同地区的文化中,“五星连珠”被赋予了各种各样或吉或凶的意义,而这次的五星连线,恰好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寓意相符。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只是正常的行星运行规律而已。因为太阳系行星都在非常接近的一个平面——黄道面上运行,所以当它们相对地球而言同时出现在太阳一侧时,看起来就像是五颗星连成了一线。

行星运动并不能预示地球上发生什么大事——唯一会影响到地球人的,大概就是一帮天文爱好者清晨起大早跑出去观星拍照了吧!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推荐的2023年值得一看的天象。这份清单肯定不完整,还有很多值得看的天象来不及细说。

此外,说不定还会突然冒出来一些不可预料的大事件,比如再来一颗世纪大彗星,或者银河系内超新星爆发什么的…… (喂,醒醒吧,可遇不可求的好吧!)

总之,不想错过重大天象的朋友,请持续关注果壳,哪怕是突发的天象大事件,也会及时通报给你的。

不管怎样,愿刚刚到来的2023年万事顺意,有天象的日子都是晴天!


作者:EasyNight

编辑:Steed

一个AI话说,2023你当着天象许下的愿,都实现了吗?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2023年超新星爆炸(圣诞节有大事)

一名自称是“时空旅行者”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个惊人的动态称,12月份有两个日期需要重点注意,分别是20日和25日,另外2023年8月20日,地球的天空将会变成绿色并持续5个小时!这些惊人的言论都是真的吗?

20日和25日:太阳能量波让8个人获得超能力

一位叫作thatonetimetraveler的用户日前(11月27日)在社交媒体上上传了一个视频,这个视频只持续了大约15秒,但一开始视频的内容就让人震惊不已!

2 big dates to remember in the next month:

下个月要记住的两个重要日期:

December 20th 8 Humans receive super powers from the energy waves of the sun.

12月20日,将有8人从太阳的能量波中获得超能力。

December 25th(ChristmasDay)-Something big willhappen on this day that shocks the world, and changes the way humans live forever.

12月25日(圣诞节)-在这一天将发生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它将永远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thatonetimetraveler的视频永远都是那么简单,十几秒,几句话,说出来的话没头没尾,但却不像其他预言者那样言语不详,而是会直接告诉你将会发生什么。

2023年8月22日,行星爆炸照亮地球

关于2023年行星爆炸照亮地球的说法则是更早一些时候的视频(9月23日),内容实在让人有些惊讶:

Remember the date 8/20/2023, The sky across all of Earth will become a bright green color.

记住2023年8月20日,地球上的天空将变成明亮的绿色。

The reason the sky turns green is because a planet not too far from Earth explodes that is full of green rock.

天空变绿的原因是,一颗离地球不远的行星爆炸,那上面充满了绿色的岩石。

The green sky lasts for around 5 hours then slowly fades away.

绿色的天空持续大约5个小时,然后慢慢消失。

太阳的能量与绿色的天空,是个大忽悠?

太阳确实会辐射能量,并且以波的形式以光速到达地球,毕竟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要说是波也没毛病你,假如按波的说法来算的话,太阳还真的是从极低频的电磁波到高频的X射线,几乎就是全频段的。

这些波不分日夜向宇宙空间辐射,地球只接收到了其中的1/22亿,其余的都去泽被宇宙空间的苍生啦,毕竟太阳不是为地球辐射的,水星、金星、火星以及木星,还有宇宙空间的尘埃以及大约50亿光年内的天体都有份,未来还能更远一点!

太阳γ射线辐射

不过太阳还真有一种难得一见的γ射线辐射,太阳平时最高辐射频谱也就到X射线为止,γ射线辐射不多。1958年,彼得森等人在观测一次太阳耀斑和射电爆发时,首次探测到这种高能辐射,其持续时间约18秒,1972年8月4日大耀斑中丘普等人则观测到了更高能的光子,其能级位于0.5﹑2.2﹑4.4 以及 6.1MeV附近。

不过伽马射线却不是人类所能消受得起的,它的能级太高,穿透力极强,一旦发生伽马射线暴,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可能有难。伽马射线首先会轰击大气高层的臭氧,直接分解臭氧分子,与大气中的氮结合成二氧化氮,这是一种棕红色、刺鼻且有毒的气体,并且它的密度品高会“沉入大气层底部”。

臭氧层一旦被毁,那么X射线将直达地面,这些高能能量辐射将会破坏DNA,植物动物会大规模死亡,最终臭氧层会慢慢恢复,但地球生命肯定少了一大半了,人类可以躲在建筑物内,但农作物也消失了,人类还能活吗?

只有太阳γ射线辐射才符合这种“能量波”,不知道哪8位老兄能获得太阳的特殊照顾,希望他们不是吃饭的,要不然也得死,至于25日,那不是圣诞节吗,活着的人过了这个节日,确实永远少了一个。

2023年8月20日的绿色天空是咋回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行星没有爆炸机制,仅有的可能是行星相撞,这种可能仅仅发生在恒星系诞生初期,比如太阳系早期的地球与忒伊亚相撞形成月球,这是因为两颗行星在同一个轨道上形成,但行星轨道是“排他性”的,一山容不得二虎,所以终有一天会相撞。

但太阳系已经是个成熟的恒星系,大质量行星有自己的轨道,不会相撞,太阳系附近没有正在诞生中的恒星系,不存在这种系统。

恒星确实有爆炸机制,比如超新星爆发,但太阳系附近30光年内没有打算要爆发的恒星,100光年倒是有,但超新星爆发时光谱确不是绿色的。

Ia型超新星爆发

另外有一个事实必须提醒下,并不是说绿色的石头在大爆炸时就是绿色的光芒,物质在高温下的光谱并非和它的颜色对应,比如能产生绿色光谱的金属有铜(绿色)、钡(黄绿色),但铜的金属原色可以说是黄色或者“金黄色”,而钡则是银白色。

所以这位老兄连中学都没上完?金属燃烧的光谱都没学就跑出来害人了?简直就贻笑大方了。有人说可能是笔误,但文中planet就是行星,恒星确实有爆炸机制,一般指的就是超新星爆发(超新星能亮几个星期),但恒星一般为Stars或者Fixed stars,所以不可能是笔误。

当然对于这样的叙述看过笑笑也就罢了,而且圣诞节很快就来到,马上大家就知道答案了!

2023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印度神童阿南德2023年最新预测)

奇葩印度除了咖喱、牛粪、恒河水以外,居然还卧虎藏龙隐藏着一位绝世天才?

这位天才通过自己的言论,在某视频网站上直接百万粉丝,很多人对他深信不疑。去年的时候我还讲过位天才的预言,而最近他又发表了预测视频,预测疫情走向和疫情可能完全结束的时间,还有4种类型的人可能会得到眷顾

印度神童阿南德

首先我们从头梳理一下,这位印度神童之前的言论

事情开始于印度男孩阿南德2023年8月22日上传的一个视频,视频标题为:2023年11月到2023年4月世界大浩劫

他在视频中表示,可能有一场威胁全世界的灾难,将从2023年11月开始在2023年3 4月进入高峰,让世界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包括航空 旅游 运输等行业都将受到重创。并且在视频中他明确提到,灾难是通过口水传播的疾病。随着时间来到2023年7月后,疾病的蔓延和严重性都会趋于平缓,人们将逐步走出困境

从我们经历过的角度来看,这个预言大致还是比较准确的,但你要说完全是他预言出来的,我还是持保留意见。

阿南德简介

印度男孩阿南德出生于2023年当时他才13岁,他从七岁开始学习占星术,智商很高,精通英语 法语 梵语等多门语言,14岁获得研究生学位,目前正攻读金融占星学博士学位

他的预言视频言论主要来源于印度的吠陀占星术。吠陀占星术比中国占星术和西洋占星术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在印度,占星学只有高地位的人才能学习,几千年以来它保存得非常完整

吠陀占星术主要是根据天体的运动和相对位置的关系,来占卜地球上的人和事。根据吠陀占星术显示,2023年10月份开始从地球上观测的火星,木星和土星会连成一条直线,三星连接产生的巨大能量,很有可能是灾难发生的原因

而且有一个巧合的点是,2023年刚好属于我们农历上的庚子年,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庚子年历来都是多灾多难,往前推算几个庚子都有灾难发生

1840年庚子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我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我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印度还发生了大饥荒,欧洲也爆发了南北战争

1960年庚子年,全国大面积受灾,智利还发生历史上最大地震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从这里来看,印度神童的预测还算是有据可查?

时间来到2023年4月初,阿南德再次上传一条预言视频,主要发表了他对未来疫情走势的分析。他在视频中表示,全球疫情将在三个月后,也就是2023年的七月后逐渐开始好转。但是在2023年的12月20日左右,可能会出现更加恐怖的灾难,可能是病毒变异,也可能是超级细菌,时间将持续至2023年3月

从现在回顾来看,在2023年的12月20日这个时间节点英国病毒突然变异 ,之后西方大部分国家疫情也都慢慢到达高峰期,如果说第一次预言是猜测,那么第二次又怎么说?难道真的是巧合吗?

时间再次来到2023年,随着全世界疫苗的研发和慢慢普及,大家都以为疫情已经慢慢 趋于平稳,离完全控制已经不远了。就算在2023年之前,我承认你印度神童预言很准,但他为什么没有算到自己国内会突然失控?

当时印度的爆发,让全世界很多人都感觉世界末日将要来临,一个国家居然养出了7684种变异病毒,你说我们怕不怕?

当时的印度有多恐怖?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多次刷新全球记录,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数也是无人能比,从这件事或许就可以判断,印度神童的预言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准?

虽然印度疫情的爆发他没有算准,但他丝毫不担心并在视频中表示,由于现在变异病毒太多接种疫苗可能会有效,但效果应该不会太好,他接着说到,疫苗不是唯一缓解疫情的方法。

神奇的阿育吠陀?

在印度有一种传统的占星术和养生法名叫阿育吠陀,它起源于《吠陀经》中的《阿达婆吠陀》。阿南德自豪地说到,阿育吠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存在时间长达5000年之久,并且阿育吠陀的治疗非常全面没有任何副作用

早在1-5世纪,阿育吠陀所描述的所有疗法,就被翻译成阿拉伯语、中文和欧洲语言等等并在全球得到实践,阿南德认为,用阿育吠陀这种古老的医疗体系,不但可以提升个人的免疫力,防止病毒感染,并且和疫苗相比还更加健康

他说这话不知道你们相不相信,反正我是不信,为什么?看看印度上涨的人数曲线就知道了

最新预测

在今年6月16日阿南德再次发表视频,他视频中分析了未来疫情的形式,还给出了疫情最终可能结束的时间,阿南德在视频中说到,在2023年下半年经济会有所改善,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因为疫情的原因,经济可能会出现泡沫,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欧美地区,印度和日本。在2023年6月至11月21日或2023年4月底,可能还会出现某些变故。从目前来看最大的黑手,可能还是跟印度有关

因为印度的超级变异病毒,在全球各国被不断检测出来,全球超过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都被感染,更加可怕的是,很多国家又检出了这个病毒的加强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现在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长期的经济低迷就会导致国内矛盾不断激化,一旦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很可能会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尤其是一些本来就不稳定的国家 比如印度。当然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大国还算比较稳定,战争的几率还是很小的

阿南德还在视频中指出,2023年4月是特殊的时期,因为火星与土星会合相,这对全球来说 并不是好的预兆,很有可能给全球人民带来不小的挑战,但只要能挺过这一波进入2023年,经济就会慢慢复苏,疫情也会得到完全控制。阿南德的意思是,2年后疫情将会完全消失,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能不能等得起

但是国内外很多专家认为,新冠很有可能最终并不会消失,它可能会降低感染和杀伤率变成一种类似于流感的普通病毒,意思就是新冠最终可能会流感化

阿南德最后还表示,上天会眷顾四种类型的人,分别是善良的人,有孝心的人,用合法手段赚钱的人和遵守规则的人,他也呼吁大家保护自然环境和动物,这样自然才会和人类和谐相处

结论

对于印度神童最后这段预言,我个人认为说了当没说,从之前的预言可以看出,他的预言主要还是跟着世界趋势在走,不然他连自己国家疫情爆发这种大事怎么可能会预测不到,并且我翻看他其他预言视频后发现,其中有很多预言并没有实现,比如世界大战和油价上涨

对于这个印度神童,大家理性看待就好了

他或许能猜对一次,但他不是每次都对

2023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2023年)

▲2023年1月5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骚乱现场一幕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阿富汗剧变、澳英美联盟成立、波白边境危机升级、默克尔卸任德国总理、大国博弈烈度上升、气候政治升温等,成为国际政治与安全领域的关键词。

新的一年,国际时局将如何发展,其总体态势将呈现怎样的特点,又有哪些热点和世界性问题值得关注?“2023版”人类历史演进画卷已然展开。

大国博弈继续升级

将大国博弈作为观察国际时局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因为历史表明,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是由世界大国决定的,国际局势也为其左右。自2023年以来,世界就进入“大国战略博弈时代”。

此番大国博弈,以中美博弈为主线,美俄争斗为辅线。近年来美国发起的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打击、遏制和围困,对世界整体局势、国际关系状态、全球治理进程和世界热点走向等都带来重大影响。

新的一年,中美博弈恐继续升级。因为美国不会容忍一个种族、文明、价值和制度不同于自己的国家,取得与其平等甚至可能超过其影响力的地位。

2023年,中美开展过几次高级别会面,两国元首举行了首次视频会晤,就气候变化问题等达成某种合作共识,中美关系看似得到一些改善,但这只是表象,中美关系的大局未变。这一年,美国对中国的打击实际上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不同,主要在于对中国打击的手法不同。不同于特朗普政府单打独斗的方式,拜登政府转而采取拉帮结伙的方式对中国崛起进行围剿。

2023年,美国恐会在打击中国的手段上不断翻出新花样,打击程度恐继续深入。目前看来,在双边领域,美国会继续出台对中国的制裁、限制法案和措施,推动美国在经济、技术和人文等领域与中国逐渐“脱钩”;在多边领域,美国会继续逼迫他国选边站队,强化集团联盟和伙伴关系,在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经济贸易和技术等领域遏制、施压、孤立和封隔中国。例如,美国可能会继续召开所谓“民主峰会”,拉拢亚欧盟国在中国周边进行军事演习,推行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构建产业技术联盟等。

2023年,中美关系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台湾问题。美国干预台湾问题的力度恐会进一步提升。

新的一年,美俄关系或继续恶化。亚太和欧洲是美国两大全球战略重点,是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的两翼。在亚太,美国将中国渲染为“威胁”,以维持和巩固其在亚太地区的联盟体制和伙伴关系;在欧洲,美国把俄罗斯塑造为“威胁”,以强化其在欧洲的联盟体制和对欧洲的控制。因此,美国会抓住任何可利用之机,拉欧洲盟友打压俄罗斯。

目前,对美国而言出现了一个有利时机——“俄乌危机”。乌克兰与俄罗斯陈兵边境,冲突乃至战争的风险持续存在。一旦俄乌发生冲突或在乌克兰东部发生战事,美国大概率会借此拉欧洲盟友对俄罗斯实施强力政治、经济制裁,相应地,不仅美俄关系会全面恶化、对抗升级,俄欧关系也会大幅下滑。当前,美国在外交、经济和军事上给予乌克兰“坚定”支持,鼓励乌克兰在与俄罗斯对抗和冲突的道路上走下去。

俄乌冲突风险大

俄乌一旦发生冲突,不仅影响美俄关系和俄欧关系,更会发展为一个严重的地缘安全和世界热点问题。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俄乌关系现实看,2023年,俄乌冲突的可能性不可小觑。

▲2023年4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左)慰问驻守在顿巴斯地区的乌政府军士兵

俄乌冲突的现实性源于三个因素。

一是美国的推动。无论是从乌克兰危机产生的历史,还是从当下俄乌关系恶化的现实看,美国都是背后的推手,这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和欧洲战略。美国在2023年底利用乌克兰内部政策的纷争策动了“颜色革命”,扶植亲美反俄派上台,造成了乌克兰东西部分裂和内战的局面,并导致“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如今美国对乌克兰反俄政策和行动给予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大力支持,使乌克兰在反俄道路上信心倍增、干劲更足,乌不会轻易对俄妥协。

二是俄乌结构性矛盾。乌克兰与俄罗斯同种同文,乌克兰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基辅罗斯在历史上是俄罗斯帝国的发源地,因此,俄罗斯始终将乌克兰视为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绝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而成为西方对付俄罗斯的前沿阵地。但现在乌克兰铁了心要倒向西方,决意加入北约,并对外表示这已不可逆转。因此,俄乌矛盾不可调和,俄乌危机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转圜的希望。

三是当前危险势态。当前俄乌都在边境部署大量军队,大有发生冲突和战争的风险。

美俄已确定在2023年1月中旬左右进行安全问题会谈,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也要举行会议,这既是一个危机转圜点,又是一个矛盾爆发点。俄罗斯于2023年12月15日向美国和北约提交了战略安全保证文件,主要内容是北约排除进一步东扩的可能,排除在靠近俄罗斯的欧洲东部地区部署陆基中短程导弹的可能。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如果美国和北约对此加以拒绝,俄将作出回应。普京此前已表示,北约已越过“红线”,俄罗斯现已无路可退。

这是俄罗斯以攻为守之策,希望以强大军事态势逼美国和北约承诺不再向东“前进”。但美国是不会答应的,让俄罗斯陷入乌克兰冲突进而借此打击俄罗斯,用代理人战争实现战略目的,始终是美国的最佳战略选择。因此,2023年不能排除俄乌发生直接冲突,或者俄罗斯支持的乌克兰东部地区与乌克兰政府控制的西部地区发生冲突。

伊核问题谈判相对乐观

核问题始终是世界性安全问题,伊核问题是近年来世界持续关注的热点。

2023年,伊核问题走势存在两大可能,一是达成新的协议继而再次化解问题,二是谈判破裂继而导致多方冲突,前者可能性更大。

2023年7月伊核协议的达成,为世界核问题以和谈方式解决提供了范例。然而,2023年美国单方面悍然退出伊核协议并采取“长臂管辖”的单边主义行为,使伊核协议遭受重大挫败。虽然拜登声称要回归伊核协议,但提出了新的要价。这也是2023年伊核问题谈判虽然得以恢复,但谈判反复且无果的主要原因。

▲2023年12月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拍摄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政治总司长级会议现场

美国提出一个加强版的“伊核协议”,甚至提出将伊朗发展弹道导弹、支持地区组织等非核问题列为协议内容,伊朗对此断然拒绝。在不能将这两个非核因素纳入协议的情形下,美国又提出让伊朗销毁现已在运行的新一代离心机的要求(这是伊朗核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只允许伊朗保持老式离心机在协议规定的数量范围内,伊朗对此难以接受,这是美伊争执的关键问题。

2023年,伊核谈判能否达成新的协议,在战略上取决于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的遏制需要与美国对以色列地区安全要求之间的平衡,在战术上取决于美国对制约伊朗核能力发展需求与解除对伊制裁之间的权衡。从美国战略需要和美伊双方利益需求看,美伊妥协继而达成新的伊核协议的可能性较大。

多国大选重塑地缘格局

2023年,从亚洲、欧洲到美洲,多个重要国家将举行大选,选举结果对多国外交政策和地缘政治将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韩国,现在的文在寅政府选择比较务实理性的外交政策,没有在中美之间选边站。2023年3月,韩国将选出新总统,该国新近民调显示,最大的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与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支持率不相上下。这两位候选人政策主张迥异,特别是对外政策相左,前者是保守派,倾向亲美、亲日政策,后者是进步派,将继续奉行文在寅政策路线。韩国此次选举,无疑将对半岛局势、东北亚地缘博弈等产生重大影响。

2023是澳大利亚选举年,现任总理莫里森力争获得第四个任期,但遭遇工党的强有力挑战。澳大利亚新近民调显示,目前工党党魁阿尔巴尼西的支持率领先莫里森10个百分点,但根据澳大利亚法律,执政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选举的具体时间。莫里森很有可能和上届选举一样,选择在国内形势比较有利的月份举行选举。若莫里森继续当选,澳大利亚将继续其现行对外政策;若阿尔巴尼西当选,澳对外政策或迎来调整的机会,毕竟现任政府的对外政策已经对澳经济和民生产生负面影响。

欧洲最重要的选举是在法国。近期民调首次显示,现任总统马克龙可能在2023年4月的第二轮决胜轮选举中输给中右翼共和党人佩克雷斯。若马克龙连任,其对外政策特别是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态势会继续保持;若佩克雷斯当选,法国对外政策将会趋向内倾、保守,这会给未来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欧洲战略自主进程、法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等增加不确定性。

▲2023年1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左)在总统府爱丽舍宫迎接来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

在美洲,两场重要选举是巴西大选和美国中期选举。巴西是南美洲首屈一指的大国和金砖国家,其对外政策对地区和世界有重要影响。巴西新近民调显示,前左翼总统卢拉可能以压倒性优势击败现任总统博索纳罗。若卢拉获胜,巴西将回归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支持国际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路线。美国中期选举虽不是大选,但选举结果将决定两党在国会中的力量对比,这对拜登施政将产生重大影响。

全球疫情迎来转折点?

人们极希望它是个肯定句。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当前搅动世界时局的一大甚至最大因素,其不仅对人类健康、世界经济等产生重要影响,也给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带来重大冲击。

随着新冠疫苗的研发和广泛接种,人们一度对在不远的将来控制住疫情乃至终止疫情抱有很大希望,但现实似乎难遂人愿。新冠病毒接连产生变异,且传播性更强、更难防控,疫情出现反复且在多地呈异常严峻的态势。2023年底,世界迎来新一波疫情高峰,美欧等国日感染率创下历史新高。

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有三个发展方向。

一是疫情常态化。在一些国家防控不力甚至“躺平”情况下,全世界疫情极难控制住,再加上还可能出现新的变异毒株,疫情仍会不时反弹。不过,随着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新冠致死率逐渐降低,新冠肺炎或逐渐会被视为如流感或普通感冒那样的流行病,人们的工作生活将趋于正常,疫情呈现常态化流行态势。

二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世界难以形成团结合作抗疫局面的情况下,要有效控制住疫情,取决于抗病毒新药的产生、抗体治疗的改进和更多有效疫苗的出现。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消失。这种预测是根据人类历史上大流行病的表现特征而得出的。人类历史上曾暴发多次大流行病,但严格地讲每次都不是人类自己战胜的,而是人类未知的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其消亡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

近代以来的大流行病,包括1665~1666年伦敦大瘟疫、1770~1772年俄罗斯瘟疫、1889~1890年俄罗斯大流感、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2023~2023年甲型H1N1流感、2002~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23~2023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等,存在时间都是大约为2年。若按这个规律和特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是否已临近其自行消亡的时间了?人们期待着上述规律和特征再次出现。

极端天气会更多

这一判断几乎是确定的。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和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快速增长,大气中碳浓度持续增加,气温不断升高,气候变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极寒、高温、大旱、洪灾、飓风、台风等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已越来越高。

2023年全球出现多次极端天气并造成严重影响,预计2023年极端天气出现的次数或将更多,破坏力将更大。

虽然全球已广泛认识到气候问题的严重性,并就气候治理达成一些共识,且正在采取行动共同加以应对,但各国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总体而言成效不大,气候变化的大趋势并没有逆转。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评估报告,近5年的气温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

气候变化不仅对经济、民生、环境等造成重大灾难,也会对全球和地缘政治产生极大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未来,取决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能否在共识下采取有效且一致的措施,逐步控制住碳排放。


来源:2023年1月12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作者:邹治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以上内容是关于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和杭州亚运会2023亚运会会徽是什么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杭州亚运会2023亚运会会徽是什么

标题: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 杭州亚运会2023亚运会会徽是什么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63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