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造句简单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pad造句简单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和pad造句简单的精彩内容哦。
pad造句简单
边策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有点意外。
这都2102年了,Pad才开始告别“买后爱奇艺”的处境。
就在今年的苹果WWDC上,最突出的就是iPad终于能写代码了,支持Swift语言,还不能写Python、C++……
但即便如此,你要说还有主打移动端的操作系统能掀起波澜……我是不信的。
要知道当今之世:iOS和安卓稳如老狗、两分天下,华为鸿蒙更像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
然而就在半年内,一个基于Linux,专为平板等移动设备打造的OS,连续在HackNews、Reddit引起热议,其后初代平板产品又成为极客程序员在YouTube上炫cool的方式。
最醒目的是,它还顶着一个“中式名字”——JingOS。
并且真来自中国,由一个刚创业的小公司打造。
一个新火的OS?
热度首先在YC旗下的HackNews传出。
今年2月,JingOS因为Linux和iPad等关键词上了HackNews热搜:
2个月后,搭载这个OS的初代平板,以众筹介绍的方式,再次在HackNews被热议:
JingOS也好,初代平板产品也好,收到如此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对移动OS还能翻红的意外,另一方面则与Linux之于程序员的意义密切相关。
在全球最大Linux发行版情报网站,JingOS还很快冲进前十,再往前2位就是知名的Linux中国玩家deepin。
所以这个JingOS究竟啥来头?为啥能在垂直技术社区一炮而红?
很快,有网友发现,原来JingOS打造者10个月前,还在Reddit上留下想法:
我们开发一个Linux平板。
起因是在一个移动终端已经如此深入工作的时代,人们使用iPad的时间甚至超过了MacBook,但还没有一款为Linux用户而造的产品。
Linux用户需要的平板有何特殊之处?
装上键盘可以写代码,拆下键盘能运行游戏。
绝对得是生产力工具。
于是这条Reddit帖下,当天就有70多条回复……
Linux用户的极客性也暴露无遗,他们给这款平台操作系统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希望这款平板搭载Wacom压感手写笔、2K OLED显示屏、采用ARM架构CPU、支持存储卡扩展……
有些网友甚至一口气写下了几十条诚恳建议,场面堪称火爆。
更大的出圈热度,开始让更多人感知。
这个OS究竟凭啥火?
或者换个问题,究竟是一个怎样的OS,能做什么?
先说个宏观概览后的结论:
这确实是一个生产力平板操作系统。
如今,主流操作系统大格局长这样——
PC端,有Windows、macOS、Linux和ChromeOS等。
手机端,iOS和安卓两分天下。
平板端,安卓阵营基于安卓,iOS则由苹果在近年来推出了专用的iPadOS。
也正是iPadOS的推出,让外界开始意识到苹果有意解决平板产品“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的尴尬处境。
这种“生产力”上痛点,对程序员群体尤为突出。
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现有平板都不能很好满足程序员写代码的需求。
而JingOS,切入的正是这个地带。
已经有程序员测试了搭载JingOS的平板,其平板可以安装各种IDE,最常见的VS Code也不例外,并在上面进行Python和PHP开发。
毕竟基于Linux系统开发,支持Terminal也成了题中之义。
所以接上键盘,它就是一款码农神器。
拆下键盘后,它的操作逻辑又与市面上的平板完全一致,做到操作逻辑的无缝切换。
下拉呼出通知中心:
上拉呼出多任务界面:
另外,新OS最具挑战的应用生态问题,JingOS一方面和Ubuntu一样,让用户可以使用apt包管理工具安装原生Linux应用。
另一方面,则通过Anbox、Wine的方式支持安卓与Windows应用。
所以讲到这里,这个JingOS和其首款众筹平板为啥能火,大概也就能管窥一二了。
不过,JingOS的这款众筹平板也不便宜。
Indigogo上众筹价899美元,折合人民币5800元……
另外,JingOS还有另一个问题被质疑——
一个中国团队,能搞得好OS吗?
谁开发了JingOS?
实际上从JingOS团队在Reddit发帖那天起,这种身份质疑就开始了。
其团队倒也不避讳,大方在回帖中说,讲太多没用,也不求外界第一天就相信,会用产品来证明。
但有意思的是,这满打满算都已经在海外技术群体里火了大半年的公司,还是搞操作系统的,怎么国内一点动静没有?
于是我们顺藤摸瓜扒了一扒。
具体创办时间不详,OS系统研发业务则开始于2023年6月,同年12月对外发布JingOS V0.6版——也差不多就是Reddit上“我有一个想法”那个发帖时间。
官网介绍,在北京和硅谷都建了团队,成员来自联想、三星、阿里巴巴、Canonical/Ubuntu、Trolltech等软硬件巨头。
以及新发现是,最新一款搭载JingOS的系统取名JingPad C1,最醒目的特点是国产。
采用国产处理器,运行国产操作系统,是一部PC/平板二合一的国产平板电脑。
这……这么直接吗?
先不说国产芯片、国产OS和高新技术产业里一切“国产”面临的舆论环境。
一个初创公司主打这个,似乎也过于理想丰满。
毕竟骨感的现实是,就算垂直到移动OS这个领域,小一点的如Deepin,已经在开源社区已经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和大量用户。
巨头像华为和已经发布的鸿蒙OS,人、钱和影响力都不缺。
JingOS,旗帜鲜明亮出国产化标签,怎么想的?
最后,还有两则关于JingOS的信息。
一是注册地,北京市海淀区西大街39号2层2023。这个地址另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是“中关村创业大街”。
另一个是工商信息,JingOS看起来已经获得了数千万金额的首轮融资,而且还是来自一家以技术和硬科技标签知名的VC。
有个大胆猜想,不知道对不对。如果你知道点内幕,也欢迎爆料说说。
参考链接:
https://www.reddit.com/r/JingOS/comments/jw80fs/idea_of_making_a_linux_tablet_for_consume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FdWnv7rYc&ab_channel=JingO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5807792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6486940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果然造句子二年级(方舟子又造谣了)
罗昌平事件是这段时间网上的热点,这个人活该!但他不是唯一一个,罗昌平刚刚被抓,又一个网络大V造谣污蔑志愿军英雄,这个人可比罗昌平的名气大多了,罗昌平没出事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但这个人,很多普通网民都知道他,他就是方舟子。
方舟子被封杀后,在国内网络上已经消失很长时间了。这个人以“打假”起家,成名后干了不少贩卖私货,造谣传谣的事。
有美国的读者给我发来了方舟子在Twitter(推特)上的一段言论,向我求证是否真实?
这种言论扫一眼就知道了,妥妥的是造谣。
方舟子造的最新谣言很简单,他说杨根思的事迹是假的,并拿出了所谓的“证据”。
我看了后,把我给笑得肚子都疼了。
倒不是他造的谣好笑,而是看到了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本正经地以“打假”的方式造谣。
我们先来看看方舟子说了些什么?
一、第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方舟子跟疯狗一样,大放厥词。
那么杨根思的事迹真的是新华社记者胡编,然后172团才知道的吗?
我们来看看《20军军史》,见下图。
58师向第9兵团和志愿军总部报告后,新华社记者才写了文章。
我先说最终结论:方舟子连杨根思牺牲的战斗是哪次战斗都不知道,这次战斗在美军战史中第几页他都不知道。
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像疯狗一样狂吠,说他是疯狗,简直是侮辱了狗。
我来一点一点剖析,看看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到底有多蠢!
二、第二部分
我先划重点,简单讲评,最后再对方舟子造的最新谣言所有内容进行综述:
1、方舟子说:“看来一个排顶得上半个军。”言下之意,志愿军得半个军才能顶得住美国海军陆战队两个连的进攻。实际情况是杨根思一个排打美军315人,美军伤亡近170人。(美军14小时内伤亡了170人,大部分由杨根思所率领的排造成,因为之后美军没有进行像样的进攻了。)
点评:让美军自己说,也不敢这么说啊。估计方舟子是梁静茹的《勇气》听多了吧。志愿军以劣势兵力抗击美军优势兵力进攻,只要当天有战斗,就会有这个战斗场景。为什么?因为美军的空中优势,志愿军在白天抗击美军反扑时,大部队都是隐蔽的,只用小部兵力进行抗击。所以只要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战斗的任何一天,都会出现这个场面。
2、方舟子说:炸完后阵地上已无守兵,还叫“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阻击任务?”
点评:这段话莫名其妙,我没看懂,要看他的后文,才能知道方舟子在说什么东西。从后文可以知道,是我们这边有两个机构不严谨出了错误,方舟子反正啥也不懂,就来了句“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阻击任务?”
3、方舟子说:“美军战史没这场战斗的记载。”
点评:这句话是他第一段话中最有意思的,因为待会方舟子会自己打自己的脸。
4、方舟子说:“那天的战斗是志愿军第172团进攻美军师部,被两个连的守军击退,且伤亡90%。”
点评:本来这个地方应该开始驳斥,但太早,因为必须看他的后文才知道这个人有多蠢,所以还是待会再说。
三、第三部分
造完一段谣言后,方舟子意欲未尽,继续喷粪,我们见下图。
1、方舟子说:“(志愿军是)近十倍的兵力。”
点评:下碣隅里美军共计3913人,进攻的志愿军部队是58师10000余人,兵力对比是2.5比1,属于正常标准。其实这个方舟子就是啥都不懂,跟那个高晓松一样,狗屁不懂,张口就来。
2、方舟子说:“一度攻破美军防线进入美军阵地,然后军纪坏了,饿坏冻坏的士兵不打了,抢食品、抢衣服”。
点评:这段话是谎言里掺一点点真,确实出现了志愿军扒掉被打死的美军皮大衣的情况。凭什么不扒呢?我们的战士就该被冻死?但是到方舟子嘴里就变成味道了,变成了抢。这是打仗,美军没被打死,怎么抢啊,他以为拦路抢劫呢。这个狗东西在美国被抢劫时估计是不敢反抗的,但美军有枪有炮有飞机有坦克,没傻到白白给志愿军抢。
但是我感兴趣的是,我终于知道方舟子在说什么东西了。他连杨根思牺牲是哪一次战斗都不知道,把别的战斗张冠李戴,就开始胡说八道了。
他所说的战斗就是他在前面说的“那天的战斗是志愿军第172团进攻美军师部,被两个连的守军击退,且伤亡90%。”其实是志愿军58师173团、174团从西和西南方向进攻下碣隅里的美军阵地,173团和174团战斗没组织好,失利了。至于伤亡了90%,纯属捏造,让他拿依据出来,他毛都拿不出。
而172团不在这个方向,172团在东面。
这个蠢人连方向都搞不清。
四、第四部分
在胡说八道半天后,方舟子开始拿出他的所谓“证据”了。我们先来看看他所谓的“证据截图”。
1、第一张图和第二张图是杨根思的简要事迹。方舟子说“是中国军方关于杨根思英雄事迹的详细介绍”,第一张见上图,第二张图见下图。
点评:我查了一下,第一张图的来源是我们的教育部官网,第二张图的来源上面已经标注了,是泰州市档案馆。
于是我就纳闷了,教育部和泰州市档案馆什么时候变成“中国军方”了?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方舟子再次把他满嘴跑火车的特性展露无余。
我们可以注意到两张截图都出现了一个高地名称,教育部官网写的是“1071.1高地”,泰州市档案馆写的是“1031高地”,教育部官网是对的,泰州市档案馆写错了。那么这个1071.1高地在哪呢?在下碣隅里的东边,所以我军和美军都叫这个高地为东山。
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奉命率3排防御东山的西南小高岭,我们的教育部和泰州市档案馆在这个地方又写错了,唉。
除了高地名称写错之外,杨根思所部的任务也写错了。杨根思当时的任务并不是切断美军南逃的退路,那时候还没到美军南逃的时候。当时志愿军处于进攻状态,打下1071.1高地对下碣隅里的美军产生严重威胁,所以到了白天美军就要反攻。这只是防御美军反扑。
我们的军史上就是这么写的,没有用“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的表述。写英雄事迹介绍,还是查查准确再写为好。
我们来看下美军的作战示意图,很清楚,西南。见上图。
方舟子又不知道,白痴一个。
2、于是方舟子给出了他的“证据”,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朝鲜战争官方战史的截图,见下图。
方舟子这个人呢,就是喜欢多嘴多舌。他不知道,在不懂装懂的情况下,说得越多,被打脸就打得越惨。他又来了一段所谓的“解释”,见下图。
1、我们都记得,在上文中,方舟子一开始说的是:“美军战史没有记载这次战斗。”现在他又改口了,说有记载,还拿黄色的框圈了出来。这说明一点,在方舟子说“美军战史没有记载这次战斗”的时候,他其实没有看过任何一本美军战史,他非要装。
2、在方舟子翻阅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朝鲜战争官方战史《长津水库之战》后,方舟子对杨根思那次战斗内容的叙述又和之前不一样了。那么这次他对了吗?
很可惜,他又错了。他再次张冠李戴。
方舟子截的图是下碣隅里的美军派出巡逻队试图打通与柳谭里及古土里之间的联系。他用黄色方框圈出来的是往古土里去的部队与志愿军的遭遇情况。古土里在南边。
而且时间是1950年11月28日白天。杨根思牺牲的战斗是11月29日白天。
方向也搞不对,时间也搞不对,其实就是狗屁不懂,他真的是《勇气》听多了。我们来看看古土里在哪?我用美军的图,不能用我们中国或者朝鲜、韩国画的地图,不然以方舟子的秉性,他会说这些地图全是假的。见上图。方舟子虽然傻,但我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他总搞得清吧。
杨根思牺牲的那次战斗,美军战史是有记载的,在《长津水库之战》的第211页到214页,不是方舟子截图的第201页。
我都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个人的蠢。
值得注意的是,后面留言的那些应声虫,跟他一样蠢,这么低劣的谣言一堆人上当,看看点赞数就知道了。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方舟子没搞清楚南和东,那么东山在地图上的位置在哪呢?
知道方舟子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是很会狡辩的,所以我要把他狡辩的余地都堵上。我们再来看看美军画的地图,用美军的图,他就没法抵赖了。见上图。
看到没有,EAST HILL,东山。
志愿军也叫东山。见上图。下碣隅里东边的山,不叫东山还能叫什么啊。
五、杨根思牺牲的战斗在美军战史中的记载
我们先看下《20军军史》的记载,见下图
再来看下美国海军陆战队官方战史《长津水库之战》的记载,见下图。
美军官方战史中没有伤亡记载,所以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本书《Escaping the Trap The US Army X Corps in Northeast Korea, 1950》的记载,见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315人伤亡了170人,带队的迈尔斯少校居然得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在朝鲜战争美军进攻战斗中,这么小规模的战斗,这种伤亡对美军来说是天文数字。而且迈尔斯的任务是反击东山,夺回丢失的阵地,结果反击失利,东山还在志愿军手中,迈尔斯费尽千辛万苦才打下来的前沿阵地西南小高岭还是放弃了,跑到山脚下形成了防线。这种居然能算“成功防御对守住下碣隅里至关重要的地形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所以我一直说,和美国陆军比起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不要脸程度世所罕见,吹牛、撒谎、隐瞒、掩盖、推责任。
这个做了汉奸的原中国人、现美国人方舟子,让他污蔑杨根思,他绝对是有胆量的;但让他质疑迈尔斯的国会荣誉勋章,他敢吗?他只要敢,美国政府马上让他尝尝“民主的铁拳”是什么味道。也许和空气一样香甜吧。
对照中美两军战史,非常清楚。杨根思率领3排防御的是下碣隅里东山延伸出的触角,志愿军在东山主阵地之前的前沿阵地,美军反击兵力315人,在近30架次飞机的助阵下,依靠飞机的近距离空中支援,特别是燃烧弹,才拿下了阵地,伤亡将近170人。
杨根思和3排以几乎全部牺牲的代价,遏制住了美军的这次反击,使得东山阵地一直到美军陆战1师突围时,还掌握在志愿军手里。
而美国人方舟子啥都不知道,引用的资料全部都是错误的,就大放狗屁。除了显示其卑劣的人品之外还暴露了他的无知。
六、思考
下一个问题我要谈的却是思考,有两点。
1、我们可以看到,泰州是杨根思的家乡,可泰州市档案馆对杨根思事迹的介绍居然还出现错误。教育部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责,介绍我们的英雄,居然也出现错误。应该吗?有理吗?
我不知道教育部和泰州市档案馆看过本文以后是什么态度。我指出过央视播放过的三部纪录片中的严重错误,第一个是关于“海上猛虎艇”的,是“海上猛虎艇”第二任艇长华克毅借我的号发文。央视通过参与制作这个纪录片的记者和我联系,我把文章删了。第二个、第三个是纪录片《铁在烧》和《冰血长津湖》,文章还在(参见:央视这部著名纪录片,出现了严重错误,误导人们整整10年了和 央视的这部著名纪录片,犯了低级错误,这是抗美援朝研究中的通病 ),我已经非常感谢央视的宽宏大量了。因为不久前我有篇文章指出《参考消息》在2023年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发布的70篇文章中几十个错误,被《参考消息》投诉了,文章给删了。
事实上,我们的官方媒体、官方机构关于志愿军事迹的宣传介绍上错误很多很多,我就想说一句话,能不能认真一点。自己都不认真,错误百出,还想指望别人尊重我们吗?
出了错误,不是反思改正,而是举报删文。删了文章就可以掩盖错误了?鸵鸟也不是这么当的。
2、现在我们的网络上,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和志愿军的谣言满天飞。有的是“恨国谣”,比如方舟子和刚被抓的罗某人。我也驳斥过很多个。(比如:砥平里战斗惨败,志愿军阵亡3万?不吹不黑,真相来了!和又一个改编历史的大V,忽悠了一群人,感动的快哭了)有的是“爱国谣”,比如我前段时间指出过的几个(比如:“爱国大V”说:志愿军最大的胜仗,打得美军至今还在隐瞒真相?和1个大V造谣,18个大V传谣,仅仅一天时间,谣言就传遍网络),这类谣言大都是造美国的谣言。
我以前说过,我们大部分人是看不到外国的网络的,但我们网络上的东西要传到国外去,却是分分钟的事。
我们做个反向类比,方舟子污蔑杨根思,我们看不到,但有爱国华人看不下去,马上会传回来。同样道理,我们很多自媒体为了流量,为了割爱国群众的韭菜,编造了很多谎言去污蔑美国。正如方舟子在美国污蔑杨根思,我们拿他没办法。这些自媒体编造的谎言除非达到一定程度,外国人也一样没办法。
但有一点是一模一样的。当外国各种污蔑中国的谣言传回来,外国在我们眼里的印象就越来越差;同理,我们那些为了钱而不要脸的自媒体编造谣言污蔑外国,传到国外网络,受损的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形象。那些造谣的自媒体把钱给赚了,相信他们的韭菜满足了盲目自大、闭门意淫的心理,可我们其他人就莫名其妙被外国人视为卑劣的同伙。
要不要好好思考一下呢?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23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什么意思(中考文言文复习之19个重点虚词)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虚词
一、 之
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 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 者
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
"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
致";
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
(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
1、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2、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六、其
1、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
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
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七、为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 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
为"等。
如: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读 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八、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
"跟"、"对"、"给"等。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九、焉
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
像……似的"。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俯身倾耳以请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五: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六、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
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十七、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十八、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九、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表达中国强大的句子(中国究竟有多强)
说起如今的世界大国,所有人都避不开的一个名字就是中国,从世界贸易的‘边缘人’,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成长为当今当仁不让的世界贸易中心,实力强大到让世界霸主美国都忌惮不已,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科技等方面,中国的实力都名列前茅,甚至在某些方面中国是领跑全球的存在,我们都知道中国强,那中国到底强在哪呢,联合国发布的一则公告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经济实力强
既然要说大国实力,第一个要提的自然就是经济实力了,中国作为拥有千年文明的四大古国之一,古代的时候也曾是世界著名强国,但清朝的腐朽和闭关锁国,让我国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水深火热之中,几千年的财富积累被搜刮一空,老百姓们吃了上顿没下顿,直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全国上下仍旧在为如何吃饱饭绞尽脑汁,西方国家提起中国都是带着明晃晃的轻视,如果家里有老一辈的长辈,那你肯定听过不少关于那个时代,穷的吃不饱饭只能吃野草之类的故事。
然而令世界各国震撼的是,中国的贫穷并没有持续太久,在进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之后,我国的经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正如联合国曾形容的一句话,‘中国、贸易巨人的崛起’,70年过去,我国一改曾经的贫穷孱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而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拉近,短短几十年,我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工业国,在工业、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中国基建的实力领跑全球。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公告数据显示,全世界有七成的高楼大厦分布在我国,在我国,高度超过100米的大厦就有6000多座,数量稳居世界第一的宝座,而且作为拥有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做到了全民通电的国家,电网供电所需要的基建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全民供电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就拿印度来说吧,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时常喜欢与我们作比较,但是截至到2023年,印度的自来水覆盖率不到五分之一,电气化率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更是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中,唯一一个电力覆盖没达到百分之百的国家,印度的夏天可以称为严重缺电的夏天,由于电网系统的落后导致供电不足,即使是首都新德里也总会断电,反观我国,哪怕是一些大山或者落后的县城,也仍旧实现了电力和自来水的覆盖,你所看到的灯火辉煌的背后,正是我国强大基建实力最直白的写照。
另外还有我国最著名的高铁项目,世界上的高铁项目中,德国是第一个进行高铁实验的国家,日本第一个实现高铁商用的国家,法国则是第一个将高铁的时速,提到了每小时300公里的国家,以上三个国家发展高铁都比我国要早,就连韩国都比我国早四年开通高铁,然而事实却是,尽管我们研发的时间晚、开通的时间也晚,但中国高铁一经现世,就将所有的国家都甩在了身后,截至到2023年,我国高铁最高运营速度高达每小时350公里,高居全球首位,现在世界上但凡有国家想要修建高铁项目,首先想到的必定是中国。
除了这些之外,我国还拥有着全球最高的桥,还有最难挖的隧道、最长的桥梁等,而这都是世界各国望其项背的项目,强大的基建实力带动的就是经济的飞速发展。1978年,我国的GDP总量还和印度在一个水平线上,然而在2023年,中国经济就已经赶超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之后又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不过就算我们是消费大国,但我们挣的钱远比消费得多,因为正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我国人民才能毫无顾忌地消费,就比如去年的疫情肆虐,国内经济尽管遭受了波折,但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模样,甚至是全球唯一一个遭受了疫情冲击,经济仍能保持正增长的国家,这正是中国经济强大的体现。
科技实力强
说完经济实力咱们再看科技实力,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国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政策,我国自古代就已经知道科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了,当世界各国还在对着茫茫星空发呆的时候,我们的先辈们就已经建造了观星台 绘制出了彗星图,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碍于心里那不可言说的忌惮,对我国实施了全方位的科技封锁,导致我国众多科技人才流失,众多技术研究也停滞不前,只能依靠进口产品来勉强维持。
但是进口产品却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西方国家既然封锁了我国的科技,就注定他们是要对我们使坏的,因此他们在卖给我们进口产品的时候,基本都比原本的价格高出了一两倍,而且有时候你愿意掏更多的钱去买的时候,他们还要在往上加一些附加条件来刁难我们。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芯片的进口,关于芯片技术我们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因此每次在我们进口芯片的时候,西方各国都狮子大开口 不停地抬价,导致我国每年光是进口芯片,都要花费超过3000亿元的巨资,有数据显示,我国的芯片市场中有80%是国外进口,这意味着我国国产芯片的自给率还不到五分之一,也正是我国的这种困境,给了西方各国钻空子的机会,根据央视财经给出的报告,发现我国芯片进口的价格每年都在上涨,二话不说就涨价针对的是谁。
西方各国做得简直太明显,但是我国可不会一直惯着他们,我国还是突破了他们的技术封锁,有了领跑全球的5G技术,这可大大刺激到了美国,于是就使出了一些下三滥的手段,让华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但有句话说得好,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白搭,美国这么病急乱投医的做法,也恰恰表明了我国的科技实力有多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手里还有一个令美国气的跳脚的专利技术,这项专利技术厉害到,日本都低三下四想要砸钱购买,美国也低声下气想要让我们技术共享,这项技术就是启明星二号,能减少核能研究带来的核废料和核废水的比重,而日本和美国的核废料是最多的,他们做梦都想把这个技术拿到手里,只不过这项技术已经被我国垄断,美国也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另外,我国的超级计算机技术也牛的不行,2023年全球超算的500强里面,我国独占219个席位,远超过美国的116台,结果毫不意外,我国以几乎占据一半的巨大优势再次蝉联世界第一,这已经是我国超算上榜数量第四次高居第一了,国产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等,在国际超算大赛上拿回了10个世界第一,可以说,超算这一块说句中国领跑全球都不为过,而这就是中国实力。
军事实力强
最后咱们再说说军事实力,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最明显的佐证,就是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而军事显然是我们中国最亮眼的招牌,从抗美援朝开始,中国军人如同利剑所向披靡,尽管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如西方各国,但我们仍旧歼敌于千里之外,发展到今天,中国军人的手里再也不是土枪土炮,再也不用像珍宝岛之战那样,小心翼翼地拉着苏联的坦克回来研究,我们所拥有的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制造,东风快递、红旗家族、歼系列、航母等,别人有的我们一个不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有,国际上给出的军事排名是我国第三,但其实我国的实力远比第三要强的多。
比如说站在世界军备前列的东风家族,其中的明星东风-41洲际导弹牌快递,可是实现了整个北美免费包邮,可以从我国任何地方发射,16分钟送到伦敦 20分钟送到纽约,半小时内能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更重要的是,东风-41区别于其他普通的洲际导弹最大的一点是,其他的导弹只能装一种核弹头,而东风-41能兼容三种核弹头,每个东风-41都能分装十几枚小弹头,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无论对方有多么周密先进的防空系统,都无法完全拦截东风-41的袭击,因为十几枚弹头总有漏网之鱼,而哪怕只要有一颗突破防空系统,那就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冲击,再加上东风-41采用额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每一枚核弹发射的命中精确度只有百米,这也就是说,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只要有一枚弹头穿过了防空系统,那么就势必会命中被锁定的打击目标。
而且前面咱们不是说了嘛,东风-41一次性携带了十多枚核弹头,每一枚核弹头的威力,都相当于当年美国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威力的230倍,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发射一枚东风-41,美国的防空系统要用300颗原子弹来拦截,就足以见证我们的东风-41的威力如何。
除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东风快递外,我们再说说我国自主研制的055型驱逐舰,遥想当年我们唯一的战舰,还是从苏联买回来的‘二手货’,途径欧洲各国的时候,他们还故意使坏拖延了行程,等到我们斥巨资买的大家伙回来之后,并不是想象中的威风凛凛,而是一个锈迹斑斑满身伤痕的‘老机器’,那种屈辱感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好在经过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努力,如今我们也有了自主研发的实力,055型驱逐舰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舰队防空驱逐舰,这艘舰艇一经亮相就震惊国际,因为尽管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新型战舰,但在世界同级战舰中,055驱逐舰却站在遥遥领先的位置,这也不是故意贬低别人家的军舰,主要是咱们的科研人员博采众长,打造出了一个堪称世界第一的水面军舰。
除了055型驱逐舰这个航母的‘带刀护卫’外,我们的002航母也准备复服役,这意味着我国的航母作战能力和防空反导能力,又进了一大步,再加上我国空军大批服役的五代机,可以说,中国的海空实力已经站在了顶尖位置,虽然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还有一些距离,但我们也有足够的本钱,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我们与美国的距离正在减小,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其他方面,根据联合国的报告,我们的工业总共有284类,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类可以涉足的工业领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为数不多发展的最为全面的国家之一。
几十年的成就
要知道,中国从无到有只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而已,比之那些早就名列前茅的国家的先进条件,中国最初只是个落后的弱国,能蜕变成如今超越世界许多先进国家的世界大国,这种伟大成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再说,上面所说到的经济、军事实力,还只是简单挑选出来的比较明显的硬实力,另外还有软实力比如文化、外交等方面,我国也有着极大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走过几十年的炮火和屈辱,经济和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都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果是其他国家,估计根本没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站起来,最好的例子就是二战后的欧洲诸国,他们因为二战的惨烈导致整个国家百废待兴,与我们刚结束抗战的情况一样,但他们并没有选择独立自主地站起来,而是同意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借助了美国给的贷款才站了起来,从此也被迫成为了美国的‘马前卒’。
这就是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在面对巨大困难的时候,最先表现出来的绝不是气馁,而是选择着手去解决问题恢复中国,正是由于全国民众上下一心,中国才有底气慢慢站起来发展壮大,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从一个出口廉价劳动力为主的国家,变成了如今有着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强国,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做到的,全世界都在震惊中国的发展速度,震惊中国在世界上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不菲的成就。
中国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也成为了金融危机之后的最大赢家,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世界经济一片萧条的景象中,中国经济和工业一反常态的迅速崛起,属于中国的奇迹开始席卷全球,联合国曾发表的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23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那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到至少一半,可想而知,从那时起我国的经济已经在世界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从那时起,中国真正加入了世界经济体系‘领头国家’行列,相信要不了多久,世界将不再听西方的发言,而是习惯性地向东看。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喜欢的话记得点赞关注,下期见。
老有所依完整的句子(梁鸿)
请叫我公民——本名农民工,小名打工仔,别名进城务工者,曾用名盲流,尊称城市建设者,昵称农民兄弟,俗称乡巴佬;绰号游民,书名无产阶级同盟军,临时户口社会不稳定因素,宪法名公民,党给的封号主人,时髦称呼弱势群体。
毫无疑问,梁鸿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自然延伸。在《中国在梁庄》里,梁鸿对家乡梁庄进行了五个月的实地调查,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替她的故乡,替她故乡里的亲人立了一个小传。
通过《中国在梁庄》我们看到,如今的乡村“人去楼空”,日渐荒凉、衰败。梁庄的青年、壮年常年在外谋生活,虽然,他们把赚到的钱几乎全用来在梁庄修建上好的房屋,却是一年到头在这里住不了几天。新房子无不上着生锈的大锁,一座又一座地闲置着。
随之而来的是“留守儿童”问题,他们的成长、教育、安全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本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老人,也仍然终日操劳着。既要在庄稼地里劳动,又要照看幼小的孙儿。
梁庄,不知何时已经沦为由老弱病残守候着的空虚、寂寞的村庄。
很显然,今日梁庄之现状是因为梁庄人的众生离家,然而他们的离家,绝非是逃避责任,而是怀抱着希望,去那奶与蜜的流淌之地寻求幸福,那么,他们的寻找之旅如何,找到了什么,最终如愿了吗?
《中国在梁庄》之后,梁鸿在父亲的陪同下,跋涉大半个中国,寻找梁庄在外的打工者,记录他们的生活,于是便有了《出梁庄记》。
1、梁庄在中国
在将近三十年中,梁庄人的足迹几乎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西边最远到新疆的克拉苏、阿勒泰,西南到西藏的日喀则、云南曲靖、临近南边界的一些城市,南边到广州、深圳等地,北边到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外最远有到西班牙打工的。他们在城市待的时间最长的有将近三十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
既然梁庄人的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那么也就不难想象,他们的工种也应涉猎各行各业。的确如此,但有一定的范畴,是在劳苦大众的范畴内。
我们不妨大致列举下梁庄在外打工者们所从事的工作:蹬三轮车、卖菜、做批发小生意、校油泵、干零活、收废品、做保安、在工厂打工、租专柜卖皮鞋、做传销、算命仙,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当然,也有个别开了小型的制衣厂、绣花厂、环保袋厂,也有包工头,还有一个叫秀中的,梁鸿的同学,现已成为优秀的企业家,资产千万。
但大多他们还是漂泊各地、且不间断更换工作的城市流浪者。他们对生活勉强应付,吃廉价、简单、粗糙的食物,住昏暗、潮湿、拥塞的地方。在繁华都市里的城中村过着非比寻常的生活。
在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在家乡小城悠悠哉哉地工作休息,或在发达都市内部从事体面工作的白领、高干等一众人群,是无法想象那城中村的“盛况”的。厦门的安兜村、深圳的沙河街、西安的德仁寨、郑州的陈砦等等,恕我见识浅薄、孤陋寡闻,在读梁鸿的《出梁庄记》之前,的确从未知晓在那无比繁华的地方还有如此不堪的所在。
不过,说来也不奇怪。这些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打工者,凭体力挣钱,没有文化,生活更不讲究。他们不会选择去租住城市中的楼房,哪怕是间地下室都会觉得浪费了不必要的钱。而且在城市,老乡无法集中,出入不便。唯有城中村的格局适合他们依靠熟人生活的社会模式,且价格便宜。
所以,城中村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城市的农民聚集点,他们是以老乡为单位聚集在一起的。卖菜的、卖玉的、卖服装的、搞装修的、收废品的,天南海北,各以自己的家乡老乡为原点,往外扩展。
这些人,劳动时四下分散,有难时快速聚拢。在西安蹬三轮,人们常常为了一块钱的车钱打架,一群人混战,砖头、铁链、木棍、砍刀乱飞,却也并非只为一块钱。多数是为尊严,尊严的被践踏和一种不甘。
老乡说:“谁愿意当土匪啊?你们不尊敬人,还不叫人反抗一下?”是啊,这些人们眼中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当他们在生存的最昏暗处挣扎,当尊严被一再践踏,谁为他们撑腰、谁又为他们鸣不平?
在事不关己的旁观者看来,这些人面目肮脏,甚至丑陋,打起架来可以不要命,是一群低素质人群、破坏社会和谐者,然而,倘若我们能够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便会有了新的认识和判断。面对黑狗子、拖儿、抢劫,唯抱团取暖才能使他们得以生存。而在梁鸿眼里,这每一个曾打起架来不要命的人,在乡邻面前都是和善、羞涩、质朴而又内向的。
2、你们要进窄门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死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圣经·马太福音》
梁庄在外的打工者,进入城市,他们走的是“窄门”,引到的却不是“永生”。
他们在城市底层、边缘处工作生活,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有时长达几十年,吃住都在同一个地方,但,他们却从不把眼下这个城市当成家。
人家不要咱。哪怕有的人在一个地方待得的时间比在梁庄都要长,这里也不是能够产生任何感情和依恋的地方。因为在城市,他们找不到精神的依托,无论做什么、做多久,都没有身份,没有价值。无用感、无根感、自卑感,使他们只能算是长期在此工作的流浪者。他们像一群没有根的浮萍,在城市中飘荡。
由于他们吃苦耐劳、精于盘算,他们也有钱,早些年,很多人都有能力在城市购房,过体面生活,但他们想都没想过要那样。他们不想融入,也无法融入。城市的现代生活他们不习惯,不好接受,而现代化的城市也没有给予他们入驻的诱惑、生存的空间,所以,他们只能在城市阴暗的角落求生存。
工作在这里,吃住在这里,平时为了省些路费连家都不回,可是一旦受伤、患病他们便不惜千里迢迢也要回家看病。因为在这里他们没有医保,因为城市的大医院道道多、费用高,他们支付不起,或者不想挨宰。
他们来到这里寻找“奶与蜜”,凭着一味的执着和耐力,弯腰、躬身,劳累之至,得到的除了廉价的报酬,便是不屑的冷漠。在这里,他们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所有走出乡村来到城市的人,都感觉自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或者更形象一点,他们感觉自己像是一条腿插进城市,另外一条腿还一直举着,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所以,像小山那样的人,尽管曾经被传销所害,吃过一次亏,却仍然不顾一切再次加入其中。局外人百分百参他不透,而事实上,却是唯传销中的理念和现实氛围能够满足他。成功、富裕、高雅、平等,可以拥有除了存活之外更高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些正是一个跻身城市的农民在这里苦苦寻求而不得的。
他们进了“窄门”,却因了“神”的缺席,没能走向幸福的生活,而是走向永恒的黑暗。
3、回不去的家
离弃村落的人们流浪久了,许多人说不定死在半路上。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世界上最后的村庄》
相信很多读者,在读着书的时候,会为这些人着急。既然城市容不下咱们,钱挣差不多就回呀!家中明明有高屋敞院,再种点薄田,做点小生意,或在附近打打工,那样的话肯定生活得更好,何必在那边缘线上辛苦挣扎?
可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尤其是那些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宁愿选择逃避,也不愿看清现实理清思路。
书中,梁鸿说,我发现年轻打工者和中老年打工者的心态有很大不同。中老年夫妇有强烈的愿望和清晰的目标,他们就是要给儿女挣钱,对于城市,他们有一种外来者心理和暂居心理,并不过多考虑其他事情。青年打工者却对自己的未来相当迷茫。绝对不在村里,也不想在县城,肯定不会在当下的城市。极有可能的是,将来结婚,把孩子留给家里父母,两个人继续在不同的城市打工。
这种迷茫,让人忧伤。也仅能是忧伤。从这里,我们看到乡村已被遗弃,而说农民天生热爱土地是虚妄的。农民都想离开土地,去城市里生活,即便是在城市里挣扎,也不愿重新扎根土地,致使整个乡村成为一种空虚的存在。
但,无论如何,梁庄永远是梁庄人的归宿地。回家,回家,离家在外的梁庄人,有一个算一个,提起回家那心里不知有多美!可是要让他们回家后不再出来,他们却开始精神不宁。
城市不愿留根,家又不情愿回,这些人的灵魂就注定了飘荡。所以,梁庄也就成了他们必须要回去,也巴不得回去,但是又不愿回去,也回不去的家。
结语
读完这本书,心中满是忧伤。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曾提到,河南人是中国的吉卜赛人。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些不择生活条件的劳动者。但他们又和吉卜赛人不一样。吉卜赛人只爱漂泊,不爱劳动,但河南人除过个别不务正业者之外,不论走到哪里,都是用自己的劳动技能来换取报酬。
在这梁鸿的《出梁庄记》我们看得最是真切。然而,这些人走出梁庄,去寻求幸福,却是在太多的社会现实中困顿、纠结,身份歧视、户籍管控、留守儿童、非法传销、环境污染等等。谁都无法找到解决困境、走出困境的方法。
那些社会问题、那些矛盾、对立和不平等,使我们看到农民的处境,看到农村青年陷入的两难境地,徒增忧伤又无以相助。
然而,梁鸿却说,那当代中国数百万人的阴暗情绪,其他之外的每个个体都不能脱责。她说,我们中国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都特别擅长脱责。我们把一切都归咎于制度,一切都是制度不好,就是当官的不好,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所以,梁鸿想通过这本书来唤醒每个人的共在感。我们要和梁庄人,和农民工共在。不仅仅是忧伤过去,一了百了,而是自始至终都感觉同在风雨中。
海明威说: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是的,在梁庄,望故乡;出梁庄,见中国。梁庄也许不被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相似的村庄之一,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等梁鸿无家可归,我们的家,又何以安在?
以上内容是关于pad造句简单和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