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袅袅唯美句子 形容炊烟袅袅的优美句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炊烟袅袅唯美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形容炊烟袅袅的优美句子和炊烟袅袅唯美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炊烟袅袅唯美句子 形容炊烟袅袅的优美句子
助读资料:
诗歌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起于机北朝时代晋宋之交的陶渊明与谢灵运,陶诗多咏田园,谢诗模范山水,各有突出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唐朝开国之后,由于政治统一,政府奖励生产,生产力发展很快,几十年间,社会经济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给一些知识分子,造成了饱览山川田园风光的悠闲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思想活跃,许多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之心很强,他们四海游学,广泛交际,遍览祖国名胜山水。于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也随之兴盛起来,诗人们以歌赞祖国山川壮丽抒发壮志豪情,以描写田园闲适静美表现社会和平安定。由于唐代取士较为重视声名,一部分直接求仕困难的知识分子往往由隐而仕,走所谓的“终南捷径”。他们在隐居生活中,常常临水登山抒怀寄傲,游园写景乐隐怡闲。又加之唐初佛道盛行,文人们或隐遁山水虔诚向佛,或游历山川求仙访道,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因而在盛唐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篇,并形成一个影响很大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韦应物,还有柳宗元、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陶渊明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写蓝天白云,高蹈尘外,任意东西,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无心”喻指白云飘浮不定,了无心机,自自然然,顺顺当当。写山林飞鸟,朝出暮归,远近觅食,行于当行,止于所止。“厌倦”暗示飞鸟奔波劳碌,归林投巢,安于静谧,自得其乐。无论是白云还是归鸟,它们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逍遥闲适,生意盎然,这实际上反衬出诗人沦落尘网,陷身官场,与世沉浮,受人羁绊的不自由不自在,这份扭曲心灵,压抑性情,失去自由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是深刻的,也是沉重的,只是不易觉察罢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淡淡勾勒几笔的水墨画一样。每到了生火做饭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一切都是如此的恬静优美。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两句声音描写,使得这幅田园画一下子活动了起来。诗人化用汉乐府《鸡鸣》之“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诗句,把极为平常而又最富农村特征性的的鸡鸣狗吠信手拈来,极为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却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种宁静和平的意境。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两句写诗人辛勤耕耘的情景,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农民劳作场面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通过对劳动中的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劳作的艰苦。但在诗人心中,即使躬耕生活再艰苦,也好得过在黑暗的官场中违心地生活。所以,“夕露沾我衣”,并不足惜,能做到“但使愿无违”就够了。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精神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态度。
景蘙蘙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写夕阳晚照,光景暗淡,渲染悲凉情怀;写苍松兀立,孤独无靠,更隐喻诗人孤高傲世、形景相吊的落寞和悲怆。
木欣欣以向荣,泉消消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看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诗人不是欢欣鼓舞,诗性大发,而是悲愁叹老,自伤自悼,这份敏感与哀伤决不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偶尔一泻,绝对是诗人久积于心,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的自然流露。一个年迈体衰、生命苦短的诗人,面对欣欣向荣的大好春光,除了喟叹,还能有什么呢?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写自己醉情山水,逍遥自在,其实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谴责和抗议,陶渊明既不想迷恋世俗以获取功名富贵,又不屑逃脱人世去飞临仙境,为了保持纯真质朴的天性,他只好到自然山水中去寻求心灵的解脱和情感的寄托了。这些文句,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觉到诗人否定官场,抗争世俗的孤愤和绝决。
王维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对山间妇女的生活及山林环境的细节描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着意刻画的是山林之静谧,而至“竹喧”句,画面便瞬间活动起来——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欢歌笑语,原来那是姑娘们洗罢衣服后归来了;田田的莲叶突然向两边分开了,原来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的宁静。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天色向晚,暮色低垂,山色变得更加青绿,而山间的泉水依旧是每天缓缓流动,不因秋色的深沉而凝滞不前,更不会因为暮色而减缓流速,只是“日潺湲”。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水是一直都在流动变化着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到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声音的画面。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承首联的“寒山”、“秋水”写来,描写村头落日与炊烟:黄昏时分,渡头的夕阳正渐渐沉没,而村间的炊烟则正袅袅升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两句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写诗人隐居山林之乐。王维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他归隐在山水之间,自得其乐,等到兴致来了就独步漫游,沉醉在自由的境界之中,不知不觉,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已无路可走,但诗人并不气馁,而是闲散地坐下,看天上的行云变幻。对他来说,一切都是如此地自然,一切都足于引发其闲情逸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色彩鲜亮、对比鲜明的春色图。作者选取了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景物,并加以渲染,使得诗中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后两句,亦是一幅宁静悠闲的画面。因为有了“宿雨”,所以有“花落”。地上有了落花,本应打扫才是,然而紧接的却是“家童未扫”。“未扫”即还没来得及扫,说明清晨人还未起。于是,这满地的落花幽幽地铺展着,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首二句写田园的自然环境,景物非一时之景,而是春之草、下之松,表现出生活环境之惬意。此外,“萋萋芳草”、“落落长松”正是隐士所倾慕之物,暗写自己归隐的生活情趣。“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两句写田园的物与人。“牛羊自归村巷”正是《诗经》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画面。诗人写牛羊暮返,妙在“自归”二字,说明是牛羊“自愿”回家的,而不是被人驱赶着而回的,体现出人与物相处之和谐,衬托出村巷的宁静祥和。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这两句抒写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隐隐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痛。诗人摆脱了官场中的污浊与压力,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可以迎着松林间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如此悠闲洒脱,无拘无束。
孟浩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诗人走进村里,看到山村被翠绿的树林环绕,而那苍青色的山峦则在城外耸立着,远远望去,好似倾斜着一般。一个“合”字,写出村边绿树环绕的情景,突出山村之幽静;一个“斜”字,则写出城外山峦遥遥耸立的景象,构成一种高远开阔的境界。这两句一近一远,由近及远,以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山村生活情趣,情感显得更加欢畅淋漓。“开轩”二字,让上联所描绘的山村美景映入了屋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而“话桑麻”则增强了农村风味、劳作气息,给人以淳朴自然的感受。再联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那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便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忘却了俗世间的一切烦恼,仿佛一时间放空了自己,而沉浸在无欲无求的境界中。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二句以金黄的梅子、肥美的杏子、雪白的麦花、稀疏的菜花,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色彩明艳,对比鲜明,有花有果,有色有形,洋溢出一派瓜果丰收的景象。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以“蜻蜓蛱蝶”,从侧面写出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开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白天很少有行人,所以“篱落无人过”。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更显其静。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这两句写暮春时节的农村静景:蝴蝶成双成对,在菜田里飞来飞去,寻找菜花;随着春天的结束,白昼慢慢显得长了,田户人家没有客人来往,村子里十分恬静。前一句写蝴蝶飞舞,落入菜花,很有田园风味,在这里,“菜花”说明蔬菜已经成熟,也暗示着农家的劳作和辛苦,春天的劳作必定能换来秋天的收获。“日长”,说明夏天快要到了;“无客到田家”,写得很有意思,农家本来淳朴好客,为什么现在没有人来农家做客了呢?白居易《观刈麦》里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夏初是农家比较繁忙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外出劳作去了,又怎么会有客来田家呢。这两句对暮春农忙景象的描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语言平易,景物自然,很富有农村的生活气息。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勾画出村夜的特点。这两句以动衬静,写景中透露出诗人孤独冷清的心境。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以清新淡雅之笔,描绘了诗人居处幽寂的环境,显示出作者淡泊恬淡的心境。首句绿水荡漾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秀丽可爱,舍南舍北都被春水环绕,可见环境之幽雅秀丽,但春水漫漫,又不免给人以空旷渺茫之感,而房屋被水环绕,略显孤立无助。群鸥日日而来,这群鸥是水边隐士的伴侣,体现出居处环境之僻静,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隐逸色彩;同时,诗人的门前只有群鸥到来,说明门可罗雀,无人来访,略带一种孤寂偏远的意味,流露出诗人闲居的寂寞心情。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首联说江水“抱村流”,以拟人手法写出江流之可爱可亲,流露出对江水的喜爱之情,同时还照应了“江村”的诗题。而次句的“事事幽”三字,是全诗之眼,具有提携挈领的作用,梁间燕子、江上白鸥,以及画棋盘的老妻、作钓钩的稚子,他们的活动无一不体现一个“幽”字。颔联选取梁上的燕子和水中的鸥鸟,并分别用“自来自去”、“相亲相近”刻画其情态,其中两个“自”字,两个“相”字,表现出鸟儿的自由自在,反映出人与自然相处之和谐,展现出一派恬静美好的乡村图景。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写渔夫的活动。“不系船”三字是一个关键点,正是因为如此,才生发出“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两句。“江村月落正堪眠”,此时月亮已经落下去了,渔夫也变得十分疲惫,因此连船都懒得系下,就睡觉了。只是,船没有系,万一被风吹到水中央该怎么办呢?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忧,因为“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即使船被风吹去,小船至多被吹到长满芦苇的浅水边,根本无碍。末两句不直接说明原因,而以“纵然”、“只在”两个词,一纵一收,写出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随性的生活态度。
韦应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突然一转,由自身而联想到远方友人此时的境况。友人此时正在临平山学道,想必秋山中一片空寂,可以听到松子落的声响。在如此幽寂的环境中,他应该还没有进入梦乡吧。诗人因自己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也应未眠,似乎也在思念着远方的诗人,这样写不禁使眼前之景与意中之景并列,还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使得怀人之情加倍,突出了思念之深。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描写山村宁静美好的环境。诗中所写的是雨天的“鸡鸣”,而且只有“一两家”,这正是山村人家分散稀疏所形成的情景,若是在村落聚集的平原,则应该出现群鸡合唱的壮观景象了。“竹溪村路板桥斜”句,作者选取了“竹溪”、“村路”、“板桥”等意象,仿佛引导读者体验了一番山行的趣味。以上两句,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宁静谐和的乡村风物图。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两句写江南农村的自然美景。“绿”写树木葱郁之景,“白”写水天相映之象,色调十分鲜明,境界极其开阔。“子规声里雨如烟”句,以烟喻雨,展现了江南烟雨朦胧之美;以催耕的鸟声,为画面平添了无限的生机。这两句选取江南特征性的景物,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写的是小园的秀丽风光。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写诗人生活情景。他悠闲地卧独陶渊明的诗作,还没有读完便趁着微雨去田间锄地去了。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作者卧读其诗,表明隐逸之乐;而下地劳作则是田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诗人“未终卷”便“趁微雨去锄瓜”。这二句真实、生动地写出陆游晚年生活的安逸、闲适。
谢灵运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把诗人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涉水登山,挹飞泉,搴落英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
援萝聆青崖,春心自相属(《过白岸亭》)写春
“晚霞枫叶丹,夕熏岚气阴”(《晚出西射堂》)写秋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写冬
诗人从不同角度揭示大自然的美,形象鲜明突出,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写诗人乘船在江中游览,所见的天明朗、湛蓝,几朵白云飘在天上,阳光明媚;所见之水,清澈透底,水中倒映着云和日,天朗水清。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但细细品味,这江水一色的美景却是令人陶醉和神往。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
注重色彩的描绘,笔触鲜明,逼真地再现了美妙的山光水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是诗里图画。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石门岩上宿》)
完全诉诸听觉,巧妙地再现了大自然中的天簌,是诗里的音乐。
潜虬媚幽姿,飞鸣响远音
诗开篇便突如其来地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理想蓝图:深深潜藏在水中的虬龙无拘无束地四处漫游,自我欣赏着优美的身姿;高飞的鸿雁直冲云霄,远远传来它兴奋愉快地鸣叫的声音。“媚幽姿”,以深潜的姿态自媚,形容虬龙潜游时逗弄姿态,自我欣赏。“响远音”,发出嘹亮悠远的鸣叫声。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一种何等自由的生活情景啊,这其中饱含着待人无限的向往与渴求。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薄”,迫近。“云浮”指高飞的鸿鸟。“薄霄”句是说:我要象鸿雁那样飞近云霄,又自愧不如。指自己不能飞黄腾达。“栖川”句说:我若象潜虬那样栖于水底,又自惭于不能。喻自己也做不到真正的退隐潜居。“渊沉”指潜沉深渊的虬龙。“沈”同“沉”。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这一联历来为诗论家们交口称赞。“变鸣禽”,树上叫的鸟儿变换了种类。池塘边已无声无息地钻出了满地的绿色小草,园内随风摇曳的柳枝上,有各种鸟儿在欢快宛转的啼叫。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梅雨》)
清人王尧衢评此诗说:“因雨生愁,闻夜猿而更苦;因雨惊梦,听晨鸡而忽醒,此时不胜凄怨矣”(《古唐诗合解》卷八)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入黄溪闻猿》)
明人唐汝询评说:“猿声虽哀而我无泪可滴,此于古词中翻一新意,更悲”(《唐诗解》卷二十三)。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壁空残月曙,门掩候秋虫(《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秋月夜病中见寄》)
虽未明言愁,但仍使人觉得愁情满纸张、悲不自胜。
80首山水田园诗集锦
1.《幽居初夏》宋朝·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2.《归去来兮辞》晋朝·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
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朝·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山居秋暝》唐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过故人庄》唐朝·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江雪》唐朝·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鸟鸣涧》唐朝·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四时田园杂兴》宋朝·范成大
春日田园杂兴(12首)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高田二麦接...
9.《舟过安仁》宋朝·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0.《新晴野望》唐朝·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1.《终南山》唐朝·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2.《题破山寺后禅院》唐朝·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3.《送灵澈上人》唐朝·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4.《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朝·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
15.《宿王昌龄隐居》唐朝·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16.《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唐朝·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7.《题稚川山水》唐朝·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18.《春泛若耶溪》唐朝·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19.《漆园》唐朝·王维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20.《春晚山庄率题》唐朝·卢照邻
其一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其二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山水弹琴...
21.《积雨辋川庄作》唐朝·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22.《秋登巴陵望洞庭》唐朝·李白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
23.《书事》唐朝·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24.《夏日南亭怀辛大》唐朝·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5.《登池上楼》南北朝·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
26.《桃花溪》唐朝·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27.《江村》唐朝·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28.《青溪》唐朝·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29.《岘山怀古》唐朝·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30.《终南别业》唐朝·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1.《山中杂诗》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32.《春中田园作》唐朝·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33.《初夏游张园》宋朝·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34.《村居》宋朝·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35.《山居即事》唐朝·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36.《与诸子登岘山》唐朝·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37.《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南北朝·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
38.《游赤石进帆海诗》南北朝·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仲连轻齐组,子牟...
39.《村行》宋朝·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40.《桃源行》唐朝·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1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41.《入彭蠡湖口》南北朝·谢灵运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
42.《双调·沉醉东风·归田》元朝·汪元亨
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熏陶成野叟情,铲削去时官样,演习会牧歌樵唱。老瓦盆边醉几场,不撞入天罗地网。达时务呼为俊杰,弃功名岂是痴呆?脚不登王粲楼,手莫弹...
43.《归园田居·其三》晋朝·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4.《吴兴杂诗》清朝·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45.《新凉》宋朝·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46.《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唐朝·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47.《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唐朝·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48.《初夏游张园》宋朝·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49.《春暮西园》明朝·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50.《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朝·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51.《巽公院五咏》唐朝·柳宗元
净土堂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曲讲堂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曲堂...
52.《田园作》唐朝·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望断金马门,劳...
53.《田家》宋朝·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54.《还自广陵》宋朝·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55.《白石滩》唐朝·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56.《田家三首》唐朝·柳宗元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篱落隔烟火,农谈...
57.《雨晴至江渡》唐朝·柳宗元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58.《彭蠡湖中望庐山》唐朝·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
59.《渭川田家》唐朝·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60.《观田家》唐朝·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
61.《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唐朝·王维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
62.《田园乐七首·其六》唐朝·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3.《春题湖上》唐朝·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64.《东溪》宋朝·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65.《栾家濑》唐朝·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66.《郊居岁暮》唐朝·柳宗元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67.《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唐朝·李商隐
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若到阆中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
68.《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晋朝·陶渊明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悠悠待秋稼,寥落...
69.《观村童戏溪上》宋朝·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70.《田园乐七首·其一》唐朝·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71《.辋川集·木兰柴》唐朝·王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72.《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宋朝·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73.《双调·水仙子·自足》元朝·杨朝英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74.《田园乐七首·其四》唐朝·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75.《田园乐七首·其五》唐朝·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76.《淇上田园即事》唐朝·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77.《田园乐七首·其二》唐朝·王维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78.《田园乐七首·其三》唐朝·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79.《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唐朝·王维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80.《田园乐七首·其七》唐朝·王维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81.《渡河到清河作》唐朝·王维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尊老爱幼的简短句子(十条劝言)
不管您现在是儿媳、女儿,还是婆母、岳母,请认真地读一读这篇《十劝父母》吧,因为谁读谁受益!
一劝父母
请您不要跟儿女住在一起,孩子们要求与您同住,您也只好把他们赶出去,哪怕他们去租房。
钱可以给他,就是不能同住,只有明白人才懂得这个道理。
因为两代人受的教育不一样,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就不一样。
分开住了,才会距离产生亲和美,课本上没有写的法则:分住的距离越远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越好。
二劝父母
您可以永远把您的儿子女儿当做未成年,你怎么使唤打骂都可以,但千万不要把您的儿媳女婿呼来唤去,因为您骂他们一句,他们会记您一辈子的不是。
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们自己的父母能骂他们,非自己所生所养,就不必去代过了。
三劝父母
您的儿媳女婿乱买东西、爱看韩剧、迷恋手机、不洗衣服、不愿煮饭、卫生习惯不好、不爱整理家务、不会带小孩等等,这通通与您无关系。这是您儿子跟她之间或女儿跟他之间的事,您只当没看见就对了。
儿媳或女婿的毛病再多您都不能对别人说,这才是您真正爱儿子女儿。
否则,要么全家臭名远扬,被人耻笑;要么儿离媳散女离婿散,您的孙子外孙不是没有亲娘亲爹,就是向别人喊奶奶或外婆!
四劝父母
如果您现在正与儿媳或女儿女婿同住,请不要碰他们夫妻的东西,也不要帮他们洗衣服,每天认真去学校接送孩子而不能有半点闪失。
还有三个牢记:
第一,牢记他们向来不吃剩饭剩菜,
第二,牢记他们从不喜欢打扫卫生,
第三,牢记食品过期了,哪怕只一天,马上扔!
粮食生虫了,哪怕有几个,全部倒!不理解也得执行,不习惯也得照办。说白了,与他们同住就是找气生,开始生小气,后来生大气;所以,早一天实现与他们分住是您每天考虑的头等大事。
五劝父母
您看到他们吵架时,就装作没看见,您就当一句也没听见。
您想想,您跟您老公吵架时,会希望您老人介入吗?
切记:儿子抱怨的時候,你就多说儿媳的好话;
儿媳抱怨的时候,你得多骂您儿子几句;
女儿抱怨女婿的时候,你就多说女婿的好;
女婿抱怨女儿的时候,你就多骂女儿几句。
因为在儿媳和女婿的眼里,“世上只有妈妈好”,婆婆或丈母娘浑身上下是毛病!
六劝父母
孙子外孙的爸和妈是您的儿子与儿媳、女儿与女婿,而不是您与您的老公。
所以,您不要抢夺他们教养孩子的权利,哪怕他们再没有水平。
因为您的教育方法过时了。
所以说,您的隔代教育是下力不讨好,您做不到这一点就是自找苦头吃,放着清闲不清闲,自找苦吃是不是活该呢?
七劝父母
国家没有专门规定儿媳或女婿必须孝顺婆婆或丈母娘,该孝順您的是儿子或女儿。
所以说,您一定要牢牢记住“两个必须”:
一是,儿媳或女婿对您的好,必须时常挂在嘴上,对外人要多说多讲;
二是,儿媳或女婿对您不孝,您也必须说她孝顺;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两个忘记”:
一是,您对儿媳或女婿的好,要立刻忘记;
二是,儿媳或女婿对您的不好,也要立刻忘记。
您做到了“两个必须”和“两个忘记”,再胡搅蛮缠的儿媳或女婿都会慢慢开始“懂点儿事”,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
八劝父母
儿子或女儿闹离婚的事不要管,离与不离是他们的事,与你无关。
你若是管了,也管不了,最后的结果,不是气得您大病一场,就是落一个“儿子不好婆难缠、女儿不好母难伺”的坏名声。
记住,你儿子娶了谁或女儿嫁了谁,谁都得喊你叫妈,他们生的孩子都是你的宝贝孙子或外孙。
九劝父母
不要把您生活的重心放在儿子、女儿身上,要多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
人生即便已经过半,还有许多有趣的新生事物要学习。
一定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快乐点,请在离世前把所有的存款,甚至财产花光,不要让存款或财产变成遗产,因为您留下的不是财富,而是怨恨,是争斗,是贪婪,是亲情毁灭,即使您留给儿女们一点债务也是很优秀的了。
美文
十劝父母
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是您要明白,孙子外孙不是你的宝贝,而是他爸妈的宝贝。
您嘴上说说就好了,没有必要为孙子外孙操心操到不吃又不喝,甚至住医院;您孙子外孙的爸妈为了他的宝贝儿子不吃不喝应该,害病住院也应该,甚至割肉换肾都应该。
您有了好吃好喝的,第一个想起的人不应该是您的孙子,应该是您自己,因为您已经为您的儿女们操心大半辈子了,现在该保重的是您自己,您的孙子已经比您享受的太多了。
尊老爱幼的简短句子(重阳节)
形成于战国时期,至唐代被正式定义为中国民间节日的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进入现代,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意予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2023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重阳节来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算敬老、尊老,怎样做才算得上孝顺?
当今的社会,似乎是一个“拼”的时代,什么都在“拼”,“拼房、拼车、更在拼父母”。有人说:“现在,父母反哺子女已然形成了主流。”真的是这样的,这是主流吗?如果不是,那当下的老人节,我们又该如何做?给钱?买礼物?带旅游?这些是父母们需要的吗?好工作?早结婚?早生子?这是父母完全期望的吗?
记得,在1999年央视春晚上,一首由陈红演唱的歌曲《常回家看看》,真心彻彻底底暖透了无数父母的心灵。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抽点时间,静静的,静静的重温一下这首暖心的歌曲,我想,你应该知道自己要做点什么……
赏秋、登高远眺、插茱萸……除了这些传统的项目,记得,九月九还是老人节!这里,祝所有朋友家人重阳节快乐,老人节快乐。
诗和远方意境的句子(四首意境极其优美的经典唐诗赏析合集)
《江雪》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和思想家。柳宗元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一生写下很多绮丽的文学作品,他和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推动了诗文发展进程,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为曾经当过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的文章成就大于诗歌,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其诗歌最著名的代表作,非《江雪》莫属。
诗歌《江雪》原文如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大意是:这个冬天,特别的寒冷,雪也特别的大。四周的群山,连绵起伏,空旷无垠。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本听不到一只飞鸟的叫声,更看不到一只飞鸟的踪影,所有的鸟儿全都飞走了。大雪封山,所有穿梭在大山内外的小路上,不会再有任何人出来活动,看不到任何人的踪影。世界是如此空旷寂静。一个老渔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一个人,一条船,孤零零的,形单影只。那宽广平静的江面上,漫天飞舞的雪花飘飘落下,迷迷蒙蒙,混沌不清,融化的雪水和江水混杂在一起,更增许多寒意,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老渔翁依然心无旁骛地独自垂钓。
这首诗,仅仅二十个字,高度凝练,却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在这首诗里,虽然只有一个雪字,但从头到尾,都是围绕雪来写的,山上是雪,路上是雪,“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也都是雪。最后的“寒江雪”是画龙点睛之笔,即便是江面上和江水里,都仿佛下满了雪。可见,当时,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水天不分,上下苍茫,寒冷至极。诗人推出四个关键词,“千山”对“孤舟”,“万径”对“独钓”,采用强烈的反衬手法,彰显了冷冽孤寂的大环境。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看上去,孤孤单单,却更凸显出其清高孤傲的性格,甚至有点大义凛然,从而刻画出一个高大上的老渔翁形象。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柳宗元推动政治改革失败,刚刚被贬作永州刺史之际,正面临孤独无助,而又极其险恶的环境,但仍矢志不渝,坚持自己的理念和操守。这个被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2023年11月27号
《黄鹤楼》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19岁中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也算得上盛唐著名诗人,后人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秉性耿直,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崔颢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似乎还有点滥情,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常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恢宏。《全唐诗》收录其诗四十二首,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
今天复习这首《黄鹤楼》,原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大意是:早就耳闻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但百闻不如一见。当我乘兴而来,却看不到任何仙人的踪迹,也许仙人已驾着黄鹤离开了,所以,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我想,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也只有朵朵白云,在黄鹤楼上空飘来飘去。举目远眺,汉水北岸,一片平原,阳光普照,绿树成荫,历历在目,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不知不觉,已经时至黄昏,不由得想起,我的故乡,我的家园,又在哪里呢?再看看,江面上烟波渺渺,暮霭沉沉,更加使人烦愁!
这首诗是写作者登上黄鹤楼的奇思妙想,所闻所见,以及由此引起的孤寂乡愁,情调、形象、语言都很高超。总体来看,此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一气呵成,淳朴生动,令人叹为观止。此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而且奠定了其一世诗名。南宋的诗论家严羽评价说: “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而关于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还有个有趣的后续故事。据说,诗仙李白第一次来到黄鹤楼,他登临台阁之上,望着远方波澜壮阔的景致,不由得诗兴大发,正准备挥毫泼墨,却蓦然见到了崔颢题的《黄鹤楼》诗。他不觉读了一遍又一遍,敬佩非常,不由得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手中的笔再难落下。
2023年12月17号
《枫桥夜泊》
张继,字懿孙,今湖北襄阳人,中唐时期诗人。38岁那年中进士,大历年间,曾担任过军事幕僚,后来又做过盐铁判官,最高担任检校祠部郎中。据资料记载,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是一位重视气节,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不仅有诗名,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诗体清迥,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可惜留传下来的不多。不过,仅凭一首《枫桥夜泊》已让他千载留名。
今天复习张继的《枫桥夜泊》,原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大意是:半夜时分,月亮已落下,乌鸦发出几声啼鸣,寒气弥漫在整个天空。深秋的红叶树静静地矗立在江岸上,江边夜泊的渔船上灯火忽明忽暗,在这样凄清的夜晚,只能伴着离乡的忧愁而眠。姑苏城外,不远处有个枫桥镇,镇上有座寒山古寺,此时分外寂静。半夜里,寒山寺里敲响了“分夜钟”的钟声,清晰地传到了客船上,告诉人们此时夜已经深了。
据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就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枫桥夜泊》。
张继这首《枫桥夜泊》是其经历唐朝安史之乱后,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自己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出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凄清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充分表现了他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因此,这首诗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儿童启蒙诗。
总的来看,全诗首要特点是在景物挑选上独具慧眼,动静结合,明暗结合,远近结合,所有景语皆是情语,景物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契合,共同构成了堪称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意境清远,全诗给人印象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就是“夜半钟声到客船”,也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枫桥夜泊》可以说影响深远,枫桥、寒山寺原本并非规模宏大、声名显赫的名胜古迹,却因《枫桥夜泊》而名声大显,至今名重江南,蜚声海外。而由陈小奇作词、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则是从《枫桥夜泊》演化而来,问世即风靡海内外,成为大陆流行歌曲中的经典作品。歌曲之所以深受大众欢迎,就在于很好地继承了原诗美妙的意境,以及诗中隐约传递的愁情,触发了人们都会有的时光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激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诗意怀想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2023年11月1号
《凉州词两首其一》
初时,只是对《凉州词二首》有些印象,惊艳于“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华美词藻。但始终记不住作者是谁。王翰,盛唐时期诗人,今山西太原人士,家境优渥,性格豪爽,善饮好饮,喜欢交接名士,但秉性耿直,嫉恶如仇,致使仕途不顺。其诗词句绚丽,妙不可言,诗圣杜甫对其推崇备至。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古蛾眉怨》、《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其中,以《凉州词二首》最负盛名。
今天复习《凉州词两首其一》,原文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一直认为,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对于这首诗的解读,学界以及诗词爱好者多有争论。这里,我只能根据有关注释,结合个人理解,来讲述那个遥远的故事。
那一年,王翰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后勤部副部长吧,押送粮草,前往西北前线,恰好赶上将士们凯旋归来,大办庆功宴。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成桶摆放,整齐有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血红的葡萄酒汁,盛满在白玉制成的夜光杯中,红的晶莹剔透。将军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祝酒词后,将士们正要举杯畅饮,恰在这时,骑在马背上的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为大家助兴催饮。
想起刚刚经历的生死搏杀,以及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将士们个个豪情满怀。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兴致飞扬,你斟我酌,大呼过瘾。一阵痛饮之后,有的将士就有点不胜酒力。将军高声大嗓地说:大家难得高兴,醉就醉吧,就是喝多了,醉卧沙场,也请诸君不要见笑。是啊!战场上九死一生,你死我活,十分惨烈,能够活着回来,就是好样的。为了保家卫国,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即使喝多了、喝醉了,醉倒沙场,又有何妨?!
这首诗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了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过目不忘。然后,诗人进一步渲染欢快宴饮的场面。最后引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醉卧沙场”,虽有几分“谐谑”,却表现出来一种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首诗文字瑰丽,语言明快、情节跌宕,令人激情澎湃,荡气回肠,心向往之,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一大特色。
2023年12月11号午
一颗心只装一个人句子(阡陌红尘)
是否,你的世界也曾遇见一个人,让你甘愿化茧成蝶,随他双宿双飞?
是否,你的心中也曾住着一份爱,让你甘愿飞蛾扑火,依旧无怨无悔?
想与你化茧成蝶,双宿双飞在飞花落叶间,在天涯大漠里,想为你飞蛾扑火,化作青烟一缕,轻轻环绕在你的身边。
可惜,今生连这样的福气都与我无缘,爱过,别过,你终究成了我生命中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景。
纵然心有万千想念,也只能深深掩藏于心间,藏成自己心中无悔的痴缠。
藏一份爱,念一个你,你占据我的心,我却走不进你的世界
低眉看景,昂首看天,闭目凝神,凝眸远方,一颗心总是想着和你之间的从前。
人海茫茫,相遇万千,可自你来过我的世界之后,这世间再无谁能成为我眼中的美丽。
浅浅的相遇,深深地沉迷,执你之手走过的那一程旅途,成了你走以后我回忆中最美丽的诗意。
想你的心很苦,也很甜蜜,苦的是想你却见不到你,甜的是我们曾经那一程暖暖小时光里的相守相依。
你陪我走过一程风雨,你的离去,却成了我一辈子挥之不去的痴迷。
千转百绕,还是绕不出的对你的相思。
兜兜转转,还是放不开对你的惦记。
藏一份爱,念一个你,你占据着我的心,我却挤不进你的世界里,情满今生的痴迷,只能埋藏在心底,情牵一世的相思,只能隔着逾越不了的距离。
物是人非,山长水阔,我该怎样去妥帖对你一往而深的在意?
万千相思汇成一句,我真的好想好想你
有一种别离,叫做情非得已。
有一种想念,叫做情不自禁。
如若别离是一场宿命中改变不了的结局,我便以一颗无悔的心铭刻和你之间的过去。
筑一座心牢,在那一方清幽而美丽的心牢里,封锁我和你两个人的过去,在心牢里与你相伴相依,在心牢里为你筑梦成痴。
想你,想你,万千相思汇成一句,我真的好想好想你。
陌上花开,春风十里的时候,我在想你。
春红谢尽,满城青碧的时候,我在想你。
枫红遍野,硕果满枝的时候,我在想你。
素雪飘零,山河清寂的时候,我在想你。
一日一日,我在日升月沉间,想你。
一年一年,我在飞花落叶间,想你。
光阴褪尽了容颜的青涩,岁月改变了年华的青葱,可我的心永远与你不弃不离。
有一种真爱,深深藏在心底,哪怕万水千山,纵然不扰不见,也会痴痴无悔地想念你一生。
钟爱一生,痴念一人,想你,念你,情牵一世
曲终人散,人各天涯,本当是两个人暖暖的相依,却成了一个人凄凄的想念。
一个人想你,一个人念你,心再孤单我也不会怨怪你,至少你曾给过我一场暖暖的爱恋,让我心有所眷,让我情有所依。
阡陌红尘,你是我钟爱一生的人,风尘岁月,我只会许你一人情深。
想你了,我唯一真心爱过的人,你在我心里,也在我梦里,你在我的记忆里,也在我的牵挂里。
想你了,想你了,天天想你,夜夜想你,总希望这痴痴的相思,还能换来与你之间的再相遇,哪怕这一世相思到了最后终究负了我,我也不会辜负那一场相遇的美。
钟爱一生,痴念一人,想你,念你,情牵一世。
以上内容是关于炊烟袅袅唯美句子和形容炊烟袅袅的优美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