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酒肉朋友的句子 酒肉朋友不可交的霸气句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有关酒肉朋友的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酒肉朋友不可交的霸气句子和有关酒肉朋友的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有关酒肉朋友的句子 酒肉朋友不可交的霸气句子
1、圈子决定命运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在《复杂思维:熟悉新社会法则,学会适者生存》里说:
中国人有一些好玩的顺口溜:
进班子没进圈子,不过是班子里的棋子。
进圈子没进班子,只能在班子外当头子。
进班子又进圈子,在班子里才真有位子。
进不了班子又进不了圈子,只能到处装孙子。
想通过圈子进入班子,免不子上贡银子和女子(现在的特色,好的圈子是展现专业伦理与专业能力,次之展现能力与忠诚)。
进不了圈子想留在班子,不免伤脑子累身子。
不在乎圈子和班子,不是老子就是庄子。
那么什么是圈子?顾名思义是一群人的连接,是一种结合模式。
就拿希特勒的故事来说吧。
1910年,希特勒还在维也纳过着勉强糊口的日子。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如果此时已经有了Google鸟瞰图,以希特勒为中心,你会看到附近有无数个小红点,它们代表着一批改变世界的英雄豪杰,比如斯大林、弗洛伊德、列宁、斯宾格勒……
希特勒之所以成为野心家、阴谋家、政治家,跟当时的时代密不可分,也跟周围的人有很大关系。不过,希特勒是里面遗臭万年的那一个。
我们常说:想知道一个人混得好不好,看他身边的朋友就知道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穷人总是被穷人围绕,富人始终被富人包围。扎心吗?然而这就是现实。
“孟母三迁”的故事足以告诉我们,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慢慢变成什么样的人。
摸过鱼,身上会有腥味;采过花,手上留有芳香。你接触过什么样的人,身上就会留有什么样的烙印。圈子对你的影响,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在《影响力》中提出了一个概念:“社会认同倾向”。
简单地说,就是人会不自觉地模仿周围的人来进行思考和行动。
“社会认同”导致的结果就是:你会跟你周围的人越来越像。
而心理学上的《吸引力法则》也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和能量。
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圈子;你的圈子,同时也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圈子虽小,干净就好
周国平说,
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恋人,程度当在两者之间。
社会学里有一个著名“邓巴数字”理论,也叫150定律: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我愿称其为“圈子定律”。
别说150人了,你掰着手指头数数,你现在经常联系的人超过15个吗?
越长大越明白,酒肉朋友只会跟你推杯换盏,诤友挚友才会跟你推心置腹。
朋友不在多,知己两三足矣。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写过一篇自嘲的《新陋室铭》:
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朋友寄来文章。
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
他说:“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圈子虽小,却丝毫没有影响周老先生营业,从1952年的《中国拼音文字研究》到2023年的《语文通论》,他一共出版了36部涉及古今中外的语言文字学研究著作。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些“朋友”在酒桌上跟你称兄道弟,加了微信却杳无音信;
有些“朋友”只是泛泛之交一面之缘,见面顶多就打个招呼;
有些“朋友”都见过你好几次了,可依然记不住你姓甚名谁……
圈子虽小,干净就好。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3、埋头实干,提升圈层
怎样才能进入比你厉害的圈子呢?
我可以很残忍地告诉你,没那么简单。
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
想进一个圈子,要看你够不够格。即使你跟马云认识,甚至有他的微信、电话,但你觉得凭你现在的能力,能打进他的圈子吗?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段位不够,别去硬凑。
与其曲意逢迎,不如埋头实干。
世上没有那么多的捷径可走,实力才是你解锁上一层圈子的钥匙。虽然我们无法立马往上一层圈子迈进,但我们可以从优化现有的圈子来改变自己。
《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提出过一个问题:
如果一只鹤站在一群鸡当中,是鹤比较难受,还是那群鸡比较难受?
答案是:
一只鹤,如果非要去跟鸡合群,那么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被鸡群逼死,要么只能被鸡群同化。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低级的圈子里,即使他一开始再厉害,最后也会沦为平庸,泯然众人。
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怎能搏击长空,翱翔蓝天?
野狼在羊群里成长,就会因为“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巴菲特说过:
你最好跟比你优秀的人混在一起,和优秀的人合伙,这样你将来也会不知不觉变得更加优秀。
通往成功最快的捷径,就是埋头实干,提升圈层,努力和优秀的人一起成长。
立在鸡群里的鹤,乍一看,非常显眼,极为突出;
可实际上,真正的鹤,不会站在鸡群里,也不该站在鸡群里。
坚持跑步的励志句子(加油)
加油,跑步人,致敬,支持我们跑步的人
母亲去世后两个月,我开始跑步,用咕咚app。跑完步,在咕咚发动态。慢慢的,我习惯每天在咕咚打跑步卡。
跑步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它让我摆脱忧郁。
很长一段时间,一想起母亲,心中伤悲汇成河,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悲从中来,泣不成声。
现在,我会想起母亲,却再不会恸哭。母亲的善良、坚强、宽容美好品质悄悄感染我。我想,她只是换了另外一种存在方式。
我在奔跑中,常常想起她。我不畏惧热炼一夏历练,也不害怕寒冬腊月的凛冽。在桂花飘香的小径上,在黄昏羞涩的夕阳西下,在弥漫离别氛围的空气里,在我跑过路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座城市,在陌生街头,在我思念过在我跑着跑着忍不住流泪的每一个路口,母亲,你无处不在,母亲,你的爱包围我氤氲我。
在全马42.195的征途上,在我想放弃的那一刻,你的笃定、执著、顽强陪伴我跑完人生中的每一步。
我不知道,不知道能跑多远,不知道能跑多快,不知道风从哪一个方向吹来。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潜力有多大,我不知道梦想有多真,不知道一路风景有多美,不知道哪朵小花为我开哪颗星星为我点亮哪片白云为我停留哪滴泪是我的思念……
少年时酷爱文字,文章发表了,爸妈在报刊杂志上找寻,爸爸打来电话“刚才碰到你小学老师,告诉我和你妈,读了你的文章……”小学老师记得我,我飘飘然了。
母亲的笑声清晰传来,我笑,心中幸福围绕。爱上文学,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让爸妈因我的快乐而快乐。
时光不再,转眼母亲去世好几年。墓碑上母亲的笑颜依旧。昔日的吵闹和开心成为旧梦,梦醒时分,留给我一个孤独的背影唤醒不了天国里的那个人。
那个人,患癌六年,和我一别,这一别是千山万水;那个人,这一别,永远不回头;那个人,这一别,给我留下一个孤独的墓碑一缕青烟一个怅惘,一片片望穿秋水的等待,一滴滴起初有着温度最后渐渐变凉了的泪水,一句句喃喃的自语。她留给我巨大的空洞留给我数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我常常陷入莫名的忧伤,怎么走也走不出来。
母亲去世很久父亲才戴上老花镜读报,那天我告诉他我要报名后官湖半马,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半马。这个背井离乡的异乡人很落寞,这个被岁月侵蚀被无常命运打击的人很伤感,这个我引以为豪,这个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失去曾经的风采。可是,为了我,他终于戴上老花镜,他看书读报,和我谈谈马拉松。我们的话题增多。
第一次参赛2023年10月
参赛配速
参赛后
参赛后
参赛中
成绩
参赛者签名
我的父亲,少年时失去双亲,大哥大嫂把他从深山老林的石门送入武汉读大学。父亲感性,在我记忆里,母亲很少落泪,父亲会因大喜大悲激动地落泪。那年,伯父伯母来到潜江,他们抱在一起哭泣,那年,我正读高二,那年,栀子花开,那年,父亲和湖南老家的人联系上。
时间真快,弹指一挥,光阴荏苒。
我断断续续坚持跑步,偶尔情绪低落放任自流,我做不到铜墙铁壁,也做不到洒脱自如,这是生活的真面目,但我一直坚持着。
即便是大家眼中的“跑马女神”,也要权衡好跑步、工作和生活关系,一个人,总得放弃点什么牺牲点什么坚持点什么平衡点什么坚定点什么担待点什么,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那天,父亲说:“我在你这儿,我知道你很累……”
我一听这话,感动想哭。我知道他一直关心着我他的爱一直都在,每天出门他叮嘱我带上车钥匙和手机,叮嘱我路上小心,他知道我忙碌他知道我中午匆匆回家只为给他做一两个菜,他什么都知道。
我忍住泪,抱住他,“爸,老爸,您的女儿是跑马的女汉子,我不累!”我没有提及妈妈,怕一不小心我们都会掉泪。
亲爱的,知道吗?
爱我的爸爸、妈妈,拥有你们的爱,我才更爱生活爱生命爱自己,晨曦微光或夜幕降临,我在奔跑,也在回味你们的爱,这一路,我不孤单。
母亲节前,我回到故乡,这次回家特意帮母亲带了一盆葱翠的万年青,她生前最喜欢的绿色植物,总说好养,她也曾和我说过自己要好好活争取活到一百岁。
万年青
我想到那年五月,我在小区慢跑,母亲坐在长凳上目送我跑了一圈又一圈,她目光温柔,她说“慧,要开心,微笑,就这个样子”。
我给她一个明媚不忧伤的笑容,她开心笑了,那个时候的她常常住院,但还能走路。我望着母亲的墓碑,眼泪终究掉下来……
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我知道,天国的妈妈庇佑我,我也知道,人生因为坚持而美丽,人生因为执著而幸运,不然,我为什么如此幸运,越努力越幸运!
谨以此文献给爱我的爸妈,我的亲人,献给一如既往鼓励我支持我跑步的先生和小公主。一个人可以很天真很自由很有活力地活着,是因为有人用更大的代价和爱守护着……献给和我一样装备一身热血,奔跑挥洒青春,跑者永远年轻不放弃梦想的勇敢的心。
加油,跑马女神!
爱美食爱马甲线,爱生活爱跑步爱健身,《散文百家》、《佛山文艺》等纸质刊物发表纯文学作品40余万字,马拉松跑步选手。2023年参加马拉松比赛,半马pb147,全马pb357
指望不上婆婆的句子(一个结婚十年的女人的清醒)
文|YIBAO
写这篇文是收到一个读者给我的倾诉,她说自己是个从不指望婆婆的人。
我听了她的故事很为之感动,遂以“第一人称”整理出来。
我是个从不指望婆婆的人,也不抱怨
先说说我跟我老公的婚姻。
我们俩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了解没有很深,但认识不到半年就领了结婚证。我受的文化教育也不是很高,对于婚姻想得比较简单,觉得只要是能找个对眼的人就行了。我父亲说我对象的人品不错,我相信父亲说的话,也就跟他很快结婚了。
人品不错,你跟人品不错的人结婚,也错不到哪儿去。
其实我很快结婚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原生家庭里不受重视,我想快点离开我的原生家庭。因为我父母是那种不怎么重视孩子的人,也不是重男轻女,就是不重视孩子。我跟哥哥都是极其独立的,从7-8岁的时候开始就什么事都做,而且很少能得到父母的表扬。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没有肯定的夸张,导致我很想快点离开。
还是缺爱,也没有那么自信。
所以说,婚姻从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一个契机,可以让我早一点逃离原生家庭。
和我老公结婚前几年没有任何爱情。
我们俩是2023年结婚的,他又是那种特别老实的人,结婚的时候他的工资800,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三线小城,但是600块钱够干什么。他只能挣这一点钱,我们的生活捉襟见拙,生活压力很大。
结婚第二年,我生了儿子,坐月子的时候,总共40天我肉都没吃二两,也没喝过什么鲫鱼汤,说起来好为之心酸。我老公不会做饭,也没什么钱给我买好吃的,到最后还是回婆家坐的月子,但是我婆婆不是很待见我,这月子人家是享受,对我而言是一种折磨。
我结婚的时候没什么彩礼,也没有改口费,所以结婚后我自己是没有什么钱的。
坐月子期间,婆婆倒也会帮孩子洗洗尿布,但是不会帮忙带孩子。人家婆婆都是很喜欢孙子的,但是我婆婆对孩子比较冷漠,她不帮忙带孩子。我跟老公说过他妈妈对孩子的态度,但是他向着自己妈妈说话,说我是胡搅蛮缠,我也就不跟他说了。
出了月子后,我就带着孩子回家了,婆婆也没有过来帮我。
带孩子前两年比较艰难,孩子两岁半的时候,我赶紧把他给送进了小小班,很快速找了工作。因为我受够了没钱的日子,受够了手心向上要钱的日子,全职带孩子这几年,我深刻地意识到,女人你只能靠自己。
婚姻不幸,你抱怨了有什么用;婆婆不给你,你抱怨了有什么用,你只能让自己变得坚强,不要强迫一个不喜欢你的婆婆,没这必要。
我这人就这样,别人没那么喜欢我,也不是很热情,我索性就不要了。
找到工作后,我们生活的压力小了很多。
2023年的时候,我跟老公买新房子,我儿子也上初中了,成绩也不错。一切苦和难都熬过去了。我跟老公的感情,是在婚后培养的,以前是真的没什么感情,现在可以说自从我有了工作后,我们俩的感情就慢慢加深了。
跟婆婆还是属于没那么亲近,我还是不抱任何希望,没有必要。其实婚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是靠你们俩自己过得,婆婆能帮多少呢,不添乱就行了。对婆婆少一点抱怨,对自己多一点要求,你生活也就过得开心多了。
YIBAO情感说
跟我倾诉的这个读者是个很清醒的女人。
我一直觉得,女人在婚姻里最应该指望的是老公,而不是婆婆。你跟你老公是一家人,婆婆只是个外人,你们家过得怎么样,婆婆起不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添乱就好了。
我也曾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儿媳妇抱怨婆婆在月子里,如何如何虐待她的”,这篇文自然也是引得儿媳们纷纷来吐槽自己的婆婆。
其中有一个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说得很是中肯:
“我不明白,为什么把所有的罪责都怪在婆婆身上,说到底还是你老公太不给力了!很多媳妇全程都抱怨婆婆不帮带孩子,月子里过得很痛苦,可是月子里最应该照顾你的不应该是你的老公吗?再说了,很多媳妇跟婆婆住一起更会有很多矛盾,也未必有利于自己坐月子。难不成没有婆婆,生了孩子就不坐月子了吗?
我自己认为养大你老公是你公婆的责任,而老人没义务帮你带孩子。无论带不带孩子,你老公都应该孝顺他的父母。还有一点,身为媳妇生孩子是给自己生的,可不是给婆婆生的。”
我本人也是做媳妇的,同时也是一个母亲,对这段话感受挺深的。
女人一定要记住一点:任何时候,不要让婆婆过多地承担了你老公应尽的责任。与其抱怨自己有个“坏婆婆”,倒不如让老公参与进来。
现如今很多女人在结婚后有一个误区,认为孩子是给婆婆生的。我想说的是孩子是你自己要生的,而不是给婆婆生的,就算是姓的是你老公的姓,也不是给婆婆生的。
带大孩子养好孩子教育好孩子,都是你为人父母的责任,婆婆不会从这上面得到什么好处,因为孙子是不会赡养奶奶的,但是你的孩子有赡养为人父母的义务。
我在想一个事情,很多女人都抱怨自己有个“坏婆婆”,若是合不来就干脆不要让婆婆帮忙,因为结婚之后你跟老公的家是自己的家,而不是你婆婆的家,你跟老公要承担起那个小家庭的责任,而不是寄希望于婆婆。
若是在这一点上能转变,不把婆婆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而更多让自己老公承担起责任,我想也未必会有那么多婆媳矛盾了。
能够改变你生活困境和不幸的,只有你自己。
不要太指望婆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唯有强大自己,因为你们的小家是靠你们俩自己支撑起来的,你们才是真正的掌舵人。
独立一点,我们结婚生子后,就得让自己承担很多,没有法子,因为我们的孩子要依靠我们,我们的父母也得依靠我们。我有时候想,人为什么要结婚呢?可能是一个人太难了,有些事需要两个人一起扛吧。
我以前也抱怨过公婆没帮我们什么,没有彩礼没有房子也没什么钱,可是后来想想我找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公,关他父母什么事呢?他们家没钱,我不还是让自己嫁了吗?说到底是我自己的原因。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你不能坐享其成,你不能抱怨,你唯有跟他一起奋斗。
结婚之后,婚姻里的很多难题你要跟老公计较,少跟婆婆计较。
唯有如此,你才会收获好的婚姻生活。越是不指望婆婆,越指望自己,你会更幸福,这是真理。
今日话题:你婚姻过得不幸,是婆婆造成的吗?
欢迎留言讨论。
指望不上婆婆的句子(此文写给男人)
文/夏莫
01
在年轻时期,我们充满着斗志,对未来有着伟大的梦想,身边也有自己要守护一生的人。
就这样,时间流逝地很快,我们有了自己的儿女,细心呵护他们长大成人,等下一次照镜子的时候,我们早已白发苍苍。
人生一辈子,我们每个人从稚嫩走向年迈。
总说着未来很遥远,总念叨着儿女将来能够照顾年迈的自己,总提着妻子能够陪伴自己一生。可真到了那一步,却发现生活还是需要靠自己,当初的选择很重要。
张建农在《灵魂与财富》里说道:“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大部分因素不可改变……可以靠你个人来改变命运的惟一的、小小的、然而又十分重要的因素是——自己的选择。”
人生在世,与其靠别人而活,不如靠自己而活。
儿女再好,他们也会有自己家庭的烦恼;爱人再善良,她也不一定能守候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刻,依靠自己的你才能好好享受生活。
02、当你老了,你会发现女儿靠不住
当你老了,你会发现,嫁出去的女儿,很难回家一趟,尤其是远嫁的女儿。
你眼中的小棉袄,被你捧在手心长大,转眼间就长大成人。她出嫁的那一刻,你有些欣喜又有些担忧。
你噙着眼泪把她交给另一个男人,想着她的出嫁终于可以让你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可那时的你却觉得异常孤独,需要女儿的陪伴与照顾。
女儿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她要照顾丈夫与孩子,甚至还要照顾公公婆婆,根本无暇来照顾你。偶尔回家一趟,也就小住三两天就要回去上班或者照顾孩子。
你曾经贴心的小棉袄也不再粘你了,连跟她多说几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总有事情牵绊着她,无法回来看望你。
在你生病的时候,打电话给女儿,你明明心里很想念女儿,却还是摆了摆手,说:“你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就好,我没事。”说着便挂断了电话。
当你老了,女儿有自己的生活,你也不愿让她担忧,唯有靠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得好好照顾好自己。
03、当你老了,你会发现儿子靠不住
当你老了,你会发现,儿子,他有家庭,肩膀上压力重重。
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从小到大你打了他很多回,只为了他长大成才,你还没来得及好好陪伴他,他却到了娶媳妇的年纪。
看着儿子体贴照顾着自己的妻子,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子已经成为一个承担家庭责任的男子汉了,你有些欣慰,终于你也可以享福了。
在家的你盼望着儿子回家探望你,每逢佳节你都准备好大鱼大肉等待着儿子回家,可他却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冷冰冰地打个电话就打消了你期盼的念头。
你也理解儿子,因为他和年轻的你一样,肩膀上压力重重,你也不想拖他的后腿。
呼之欲出的关心,你只会哽咽在心里。儿子要承担起做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他添麻烦。
当你老了,儿子也有自己的生活,有家庭的重担,你不想过多麻烦他,唯有靠自己。
所以,从现在开始,多为自己做一些打算,多为自己存点钱,规划好晚年的生活,避免自己晚年颠沛流离。
04、当你老了,你会发现爱人靠不住
当你老了,岁月无情,爱人的身体,也开始下滑。
卢梭说:“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对于自身来讲,我们最大的价值大概就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文质彬彬的小生恋上了一个大方得体的大家闺秀,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与她相伴到老。
当你与爱人结婚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你们要相守一生。可世事难料,相守到死确实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曾经笑容嫣然的她脸上早已布满了皱纹,你看着她疲惫不堪的身体,不禁感叹道:“原来我们都老了。”
你诉说着青涩的誓言,心里却很害怕对方的离开。一直以来,你都依赖着爱人。可到年迈之日你才发现,她一点都靠不住,她没能守候你们的约定。
她也老了,身体也开始出现一些毛病了,想要相伴到一起离开的那一刻,似乎成了一件可遥不可及的事。
当你老了,你唯有依靠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爱惜身体,惜命。有好的身体,晚年才会有高质量的生活。
05
当你年迈,别指望谁,你只能依靠自己。
所以,请好好爱自己,关心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多为自己攒下一点钱。
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生命百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你年迈,你指望不上儿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你指望不上妻子,因为她不一定能与你相伴到老。
到了晚年,一切还得靠自己。所以趁着身体还硬朗,多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别再想着到老了,还有子女和爱人可以依靠。
学会照顾好自己,为自己多存些钱。当你老了,才不会给儿女增加负担,才不会生病了却没钱看病。
学会依靠自己打点好自己的晚年吧,让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能绽放光彩。
今日话题:
当你老了,你会依靠谁?
欢迎留言讨论。
指望不上婆婆的句子(我的婆婆)
我是东林夕亭,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有一天跟女朋友一起逛街,路过西瓜摊的时候,我为了彰显自己很会挑西瓜,拒绝了老板给我挑的熟瓜,执拗地选了自己认定的熟瓜,结果,当场切开了之后,证明我错了。
那一刻,我感觉好丢脸,好没面子。那件事让我明白,不仅经验主义有可能出错,很多时候,人喜欢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很有经验。很多人信誓旦旦说就要如何如何,其实不是有底气,而是逞能,结局往往不会好。』
这种事不仅只有那位朋友经历过,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事。有些人可以从这种事当中吸取教训,不再那么自以为是。而有些人,经历了这种事之后不为所动,之后继续重蹈覆辙。
而且,事情也分大小。如果只是那位朋友经历的挑西瓜的小事,其实对人生影响不太大。但是,如果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大事,押宝押错了,赌注下错了,那就太严重了。
婚姻世界中,有些婆婆就属于这种人,她们仗着自己年长,仗着自己是过来人,觉得自己很会看人,觉得自己做出的决定都是对的,从而唯我独尊。这样的婆婆,结局往往不会好,因为她们总是押错宝,导致自己晚景凄凉。
下面这个女人的婆婆就犯了这种错误,以至于等到她到了晚年才明白:指望大儿媳妇养老,是个天大的错误。
东林老师:
我的婆婆,现在经常打电话问我,“儿媳,你们什么时候回家?”
我每次的回答都一样,“等到过年的时候吧!”
婆婆之所以会这样问我,我能感觉到她是想跟我和好。我之所以那样回答她,是因为我不确定该不该跟她和好,因为我们之间的矛盾太多,而且到现在,很多事情不是我想怎样就可以怎样。
我老公是兄弟两个,上面有个哥哥,因为哥哥做生意赚到了钱,可以经常给婆婆买东西,所以婆婆渐渐地就开始偏心,对我老公是一种放任不管的态度。
我老公这个人其实还不错,虽然年轻时有过不懂事的时候,但是结婚之后,很负责任,对我很好。他既看不惯婆婆对他和哥哥偏心,更看不惯婆婆对我和嫂子偏心。
可问题是,我老公越是看不惯,婆婆就越是偏心,总是摆出一副故意为之的偏心状态,总是在我和我老公面前说哥哥嫂子有多好。
这种情况下,如果哥哥嫂子懂事一点,给婆婆做做思想工作,也不至于有后来的悲剧。然而,他们夫妻两个,都是恃宠而骄的人,婆婆越是偏心,他们就越是怂恿婆婆偏心,以至于到最后,我跟我老公在那个家根本就待不下去了。
之后,我和我老公商量了之后,决定离开那个家,去外地打工,在外地定居。不然的话,在农村老家,得不到善待,指望不了任何人,也赚不到钱,一辈子都会过得极为普通。
从那时出来之后,我们一直没再回去。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在外地的生活渐渐稳定了下来,之后按揭买了房子,迁了户口,孩子也随之出生了。
我们的生活在慢慢好起来,可是,老家的婆婆,却没那么好过了。简单来说就是:婆婆一直指望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养老,结果到了晚年,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大哥大嫂那种人,很自私,之前婆婆善待他们,给他们带孩子,给他们钱做生意,他们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来没有想过感恩和回报。
公公还在世的时候还好,但自从公公去世之后,婆婆步入晚年了,他们就更加自私了,不把婆婆当老人,反而觉得婆婆是个累赘。他们从来不会做好饭喊婆婆去吃,一直都是吃完了留些残羹冷炙给婆婆吃。
甚至可以说,如果他们不是在老家碍于面子,估计婆婆是死是活他们都不会管。
我的婆婆,老无所依了才明白:指望大儿媳妇养老,是个天大的错误。也就是在一直得不到善待的情况下,她才渐渐动摇,想到了我和我老公。
可问题是,我和我老公现在只能养活我们自己的生活,要还房贷,要养孩子,房子也没有多余的空间给婆婆住,所以就导致一切都只能维持现状,即便婆婆发出了想跟我们和好的信号,我们也无能为力。
对比以前那个嚣张跋扈的婆婆,和现在这个凄凄惨惨的婆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你说她到头来图什么呢?该善待的人不善待,该指望的人不指望,非得去善待和指望错的人,最后想改变的时候都没办法改变,不觉得自己这一生活得很可悲吗?
?有些婆婆老无所依,是自己把路走死了!
上面案例中提到的那位婆婆,就是我们开头时提到的那种“押错宝”“下错赌注”的人,凭借的是她的自以为是,是她的偏心,是她所谓的经验主义。
拿自己的晚年生活和养老问题去乱下赌注,这就可以说是关乎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在这种事上一意孤行犯错,最后很难有翻盘的余地。
如果她一直以来对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多些善待,最后就算大儿子和大儿媳妇指望不上,也有备选项。可她呢,明明有两个选择,却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那个正确的选项,就像考试时做选择题一样,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选的答案是对的,由此酿成了自己的悲剧,这能怪谁?
在这种家庭问题上谈所谓的“义务”,很多时候都起不了作用。对于上面那个女人和她老公而言,他们只能勉强维持住自己的生活,突然加入了给婆婆养老这个选项,他们会很吃力,所以就算他们负责任,也很难做到尽心尽力。
不得不说,有些婆婆老无所依,是自己把路走死了。明明可以行善,非要作恶;明明可以一碗水端平,非要偏心;明明可以让自己有退路,偏偏要自断退路。人生很多事,都不是你错了之后就可以立马回头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说法了。希望其他婆婆好自为之,不然你沦落到上面那位婆婆的那种结局,你的晚年生活真的很不好过。
我是东林夕亭,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你有见过那种把自己作到“老无所依”的婆婆吗?
以上内容是关于有关酒肉朋友的句子和酒肉朋友不可交的霸气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