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里受尽委屈的说说 对婚后生活绝望的说说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在婚姻里受尽委屈的说说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对婚后生活绝望的说说和在婚姻里受尽委屈的说说的精彩内容哦。
在婚姻里受尽委屈的说说 对婚后生活绝望的说说
网友1:
我二婚离了,没小孩,亲朋好友都会说将就过,毕竟都二婚了,但是人生一辈子那么长,怎么将就,慢慢几十年怎么能用将就二字来度过。所以不用考虑太多了,为自己而活。
网友2:
去年离的,带着女儿,目前上班接送孩子上学,没有了婚姻的鸡毛蒜皮日子倒挺充实快乐的,从没想过再婚,安心带大孩子就好,等孩子出阁了我也老了,再考虑找个老伴儿聊聊天种种菜养点花。
网友3:
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要自己委屈自己,过好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自己快乐就好了!
网友4:
单身挺好,我26岁时义无反顾地嫁给他,没房没车没存款,婚纱照、租房、戒指等等都是我买的,3个月他开着我的车(婚前自己买的)载着他的情人去爬山,从发现到离婚用了一个月时间,现在我33岁了,从来没想过再结婚,好像婚姻带给我的只有伤害,自己对自己好才是真的。
网友5:
我也是,34岁,奔着35岁去,打算离婚。说得很对,我们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流言蜚语里,他们替代不了我们的喜怒哀乐。难道为了别人所谓的看得起看不起,委屈自己么。
网友6:
我老公二十几岁和我谈恋爱,就知道他去买早餐,我坐在那里等,然后端过来给我吃。那年我爸五十多岁了,和我还有我妈去吃早点,进门说完自己吃什么就往椅子上一坐。然后我和我妈去买早餐,给他端过来……以前我妈老是说我爸自私,我从来不觉得。那一刻突然觉得这个老男人真的好自私,好心疼我妈。那会儿我刚结婚,现在我结婚十几年,儿子也十多岁了,老公依然体贴~
网友7:
我朋友结婚后,异地,夫妻俩一周见一次,她老公还要分房睡。坐月子,老公不在身边。孩子是自己和父母在带,老公基本不过问,她说她认命了。
真心感谢朋友的句子(新的一天)
亲爱的朋友
今天是8月4日
早上好,每天清晨
打开手机,第一声问候
在第一时间给你送去祝福
是我最幸福的事
你是我最重要的朋友
我希望你每天都快乐
这是最美好的事
祝你拥有美丽心情,开心一整天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太阳升起,希望点燃
朋友,感谢一路以来的相伴
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认识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祝福你,是我最想做的事
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愿我们笑口常开,好运常在
朋友
送你一杯茶,
愿我们的友谊,芳香四溢
送你一壶酒,
愿我们的感情,历久弥新
送你一朵花,
愿我们的事业,红红火火
亲爱的朋友,
送什么都不如送给你快乐
祝你每天都开心快乐
朋友
虽然我们不常见面
但是友情却越来越坚固
互相思念,互相牵挂
只能在微信里互道祝福
与你相识,是幸运
与你相知,是满足
问候
总是在合适的时间送来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愿你能感受这份美好
也希望这份祝愿能带给你的朋友
朋友,无需多言
祝福就在心中
愿这份真挚的问候带给你快乐
祝你永远健康,开心美好
与病魔抗战的句子(病魔无情夺人性命)
1、“等我好起来,再一起上战场”
夏思思是武汉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的一名住院医师,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岁的肺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当时已下班在回路上的夏思思接到通知后,立马让丈夫送她回医院,连夜与专家会诊、检查。
因为担心老人病情,她便主动留在病房,随时观察,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被传染的。
1月19号,夏思思突发高烧,全身乏力,经检查,发现肺部CT磨玻璃影改变,高度疑似,便在医院隔离治疗,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于1月25日转入协和江北医院济和病区。
当时病床上的夏思思,和同为医生的老公吴石磊说:“等病好了,我俩一起上一线”。
但病魔无情,2月7日凌晨1时25分,夏思思病情恶化,医院连夜组织抢救,命虽然保住,但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之后又上了ECMO(人工心肺),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期间各大专家都在为其想办法。
无奈,2023年2月23日清晨6时50分,抢救无效离世,年仅29岁。
正值青春韶华,怎能不让人痛心!
疫情爆发后,夏思思与丈夫一直奋战在前线,回家的次数很少,2岁的儿子还以为妈妈在上班……
夏思思的父亲悲痛万分,在朋友圈写下这么一段话,字字催泪:
“亲爱的女儿思思,今天凌晨六点五十分,你的年龄永远定格在29岁9个月零20天,永远离开你2岁多的可爱的儿子、你心爱的丈夫、永远爱你的父母和你的亲人,还有你热爱的医学事业和信赖你的病人。
宝贝女儿,你一路走好,在天堂里快快乐乐的。亲爱的女儿,我们会永远爱你、永远想你的!——永远爱你父亲 2023.2.23”
其实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舍了一切,为14亿人拼命而已。
请让我们记住她,她的名字叫夏思思,她是真正的英雄。
2、“我没想到把他送到了医院,却没能接他回家”
黄文军是武汉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的副主任,当疫情来临时,他第一时间主动向医院请战,他在请战书中写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申请去隔离病房,共赴国难,听从组织安排!”
黄文军妻子胡小平也是该院的一名医生,疫情期间,夫妻俩各自坚守战疫一线。
作为呼吸科的医生,黄文军不仅要在门诊接诊发热咳嗽病人,还要到孝感下面的县市区为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会诊,而胡小平,则一直在检验科做核酸检测工作。
不久后,黄文军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只能放下手中工作居家隔离,妻子被安排回家照顾他。
回家一段时间后,黄文军病情加重,胡小平将他送到医院转入ICU,没有几天就插管了。
当时戴着呼吸机的黄文军还能说话,于是打电话给妻子,希望早点接他回家,结果到晚上就不行了。
2023年2月23日下午19时30分,黄文军病重,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不幸牺牲!卒年42岁。
他的妻子胡小平哭着说:“我没想到把他送到了医院,却没能接他回家。”
他的同事徐勇刚含泪写到:
这些天,每天都在为你祈祷。今天,你走了。我沮丧得没有意力写出你的名字。
我那台win98的破电脑,只要我不逛槐荫论坛了,你就马上去逛“丁香园论坛”,那是青年医师的加油站。
透过高度数的眼镜,看到你憨厚的善笑;你总是佝着背会诊,兄弟科室都在称道;生病前,你还参与周边医院急会诊,被送到了病房时,还乐观地说自己没事。
进ICU时,你还一直紧握着同事的手费力地说“谢谢你”。
大家准备给你插管时,怕传染给同事,你在一张纸上写下:“不插管,我还好”。
大家含着热泪给你麻醉后,插了管。后来,上了ecmo,一切努力,也没有挽救回你年轻的生命……”
黄文军生前的朋友圈中,有咖啡、有猫、有冬日暖阳……可惜属于他的静好岁月,在42岁的这个初春结束了,他的孩子才11岁。
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你,祖国不会忘记你,人民不会忘记你,英雄黄文军!
3、“等我回来娶你”
彭银华出生于孝感市云梦县的一个农村,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为家庭困难,家里把唯一的上学机会留给了彭银华。
彭银华很努力,最终从村里考进县城最好的高中,之后学医一路拼搏当上了医生,进入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总算是熬出头了,他原计划大年初八,给结婚2年,有孕在身的妻子补办一场婚礼,然后将父母接到身边,开启新生活。
美好幸福的日子正等待着他,却不料疫情袭来,医院迅速成立隔离病区,彭银华和几位医生成为第一批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他们不分昼夜接收病人,一天就收满了130多个。
单位领导得知彭银华不久后要举办婚礼,就想把他从一线撤下来,结果彭银华坚持留在医院,还跟妻子钟欣坦言:“疫情不退,婚礼推迟”,妻子理解他,也没说什么。
在工作中,彭银华总说自己年轻,可以先顶上,自隔离区成立后,他就住在休息室,没有再回过家。
大年三十那天,妻子去医院为彭银华送来一些日用品,她只能远远地看着丈夫戴着口罩、头套,却看不清楚脸,她放下东西就走了,没想到这成为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不久后,彭银华被确诊,而且病情发展得很快,大年初一那天,彭银华就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医院立马把他转到设备更齐全的金银潭医院,经过整整20多天的抢救,彭银华还是没能抢救过来,2月20日晚,彭银华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在金银潭医院去世,年仅29岁。
那场许诺的婚礼,永远失去了新郎,那些压在抽屉里的请柬,也无法再发出,还有未出世的仅6个月的宝宝也永远失去了父亲……
彭银华的同事江俊霞在朋友圈写道:
“今天,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还记得我们在群里相互鼓励,相互打气加油,约定一起战胜病魔后好好庆祝的,你却失言了……”
大家在医院为他设了一个吊唁厅,是由一间会议室临时布置的,投影上的遗照也是婚纱照,彭银华医生穿着粉色格子西装,一只手扶着领结,侧身微笑。
4、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今年元宵节的晚会上,在诗朗诵节目《相信》里,有这样几句词令人动容:
我是你们的带头人,要感染先感染我。
我走在前面,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许多医务人员日夜坚守战线,他们明知有生命危险却挺身而出,坚决请战,去湖北,去武汉!
这场战“疫”,他们不是白衣天使,而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肯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
当看到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人被病魔夺去宝贵的生命时,心肠再硬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对他们的家人来说,那又是怎样一种噬骨之痛啊,于国家而言,亦是巨大的损失!
除了夏思思,黄文军、彭银华,还有被妻子称为 “小肚鸡肠老公”的刘智明院长,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的梁武东,
江西大余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蒋金波,
90后乡镇医生宋英杰,
南京中医院副院长徐辉,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
我多么希望这张名单越短越好,永远没有更新的机会。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那是有人需要,有人愿意牺牲,才成为了英雄。
他们的人生本来有无限可能,却为拯救更多的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医护人员不仅在疫情中从死神手中抢人,在平时也在默默守护我们;相比于疫情中的牺牲,他们平时的努力更容易被忽视。
疫情终将过去,希望以此为契机,达成全社会尊重医护人员的共识,不要再有医闹和伤医事件,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获得认可。
最后,致敬我们的英雄!一路走好!
也希望支援前线的的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基层干部们,安然无恙,胜利凯旋,愿人间再无牺牲!
疫情期间,无法举办追悼会,我只能在网上为你们写下此文,转发各处,为你们送别……
欢迎关注我,给你带来更多精彩故事。
推荐阅读:
疫情之下,这些人的贡献可与医护人员比肩,他们就在你我身边
挣扎27年未成器,流浪26载却爆红,沈巍开直播致敬抗疫医护人员
抗疫一线护士求爱林书豪获暖心回复,这个小姐姐真的超好看
坚守岗位8天后,她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她说我没有妈妈了
高福院士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批判还是赞扬,看这篇就够了
他们是中国“抗疫四杰”,各个身怀绝技,你一定都认识
那个火遍全网的“胡歌老婆”找到了,眉目清秀,人美心善
日出时的心情句子(泰山日出)
作者:自如斋/晓言/天山牧者/善泽
七律、词与七绝三首(阕)
诗文/自如斋(江苏丰县)
一、七律 泰山观日出
东方鱼肚见长空,海上初出露嫰红。
水面粼粼云气里,波光闪闪浩茫中。
火球冉冉离沧澥,盘镜徐徐到昊宫。
我欲乘风飞玉阙,扶桑遥望杳无穷。
附:诗友夕阳红点评:此诗标题曰《泰山观日出》,然而全诗却不着一个“日”字,而句句见“日”矣!妙!
二、太常引 诗酒梦(新韵)
诗中宇宙酒乾坤,日月照星云。
书舍诵吟文。念孤旅、他乡断魂。
劳思旧雨,燖温客梦,独夜影踪人。
三、七绝 长江黄河
江河南北併东流,万里神州景色优。
养育炎黄儿女众,驱魔斗鬼踞全球。
2023年11月27日于丰县
五言律诗两首
诗/晓言(广东梅州)
一、五律 山楂
落叶娇乔木,蔷薇枣里豪。
天生仁质硬,成长果皮毛。
味道微酸涩,精良干脯糕。
制研乎入药,强脏降三高。
二、五律 青梅
青梅属乔木,龙脑喷香凉。
全熟皆黄色,初成净绿妆。
椭圆瓜子状,果蒂表皮光。
大量柠檬汁,赢来浸酒方。
2023年11月26日整理
五绝 心情
诗文/天山牧者(河南虞城)
烦心昨晚暗,喜悦早晨明。
有爱多微笑,东方旭日升。
2023年11月28日晨于李老家
七绝 瑞雪红梅(三首)
诗文/善泽(黑龙江密山)
(一)
一场冰冻蕊新红,媚你花开瑞雪中。
不说腊梅风韵美,只知游客醉朦胧。
(二)
风花雪月蕊芬芳,霜满枝头出院墙。
半掩柴扉佳丽笑,倾城国里戏君王。
(三)
瑞雪冰肌玉骨遒,红装素裹竟霜头。
骚情万种风尘里,更有君心淑女求。
2023年11月28日于吉林
编辑:李辉民 赵艳菊 李勋修《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与病魔抗战的句子(回馈)
“临别承诺”是谁写的?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张 宁
这是一段独特的寻访经历。
在雪域高原蹲点的日子里,记者听到在高原执行某重大任务的官兵写的“临别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牺牲了,抚恤金给你;我伤残了,离婚书给你;我回来了,我把我给你!”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记者。
很显然,这是执行任务临出发前,一名军人写给妻子的“爱的承诺”。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这次任务前,第76集团军政治部在官兵中开展了征集战斗口号和“临别家书”活动。这句“临别承诺”出自其中一名军人写给妻子的信,但并没有留下写信人信息。
“他是谁?和妻子有着怎样动人的爱情故事?”记者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要找到这名军人,了解这句“临别承诺”背后的感人故事。
带着疑问,记者首先来到该集团军机关的驻训地寻访。听说来意,集团军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王淳说,这应该是某特战旅侦察营营长金伟强写给自己妻子的。金伟强是改革期间从外单位转隶过来的骨干,多年来跟妻子感情好早已是有口皆碑。为了支持他建功军营,原本在四川眉山工作的妻子,舍弃福利待遇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毅然跟着他搬了3次家、换了3个工作岗位,最终到了偏远艰苦的小地方安家。
“因为支持丈夫工作的事迹感人,他妻子被集团军评为‘最美军嫂’。”王副主任说,妻子全力支持他,他更体贴呵护妻子。据说每次带队执行任务,金伟强都要给妻子留言说说心里话。他写这样的“临别承诺”可能性最大。
记者好不容易乘车赶了几小时山路,找到了金伟强,金营长却告诉记者,这不是他写的。“我一个‘五大三粗’搞特战的,写不出来这样有诗意有水平的句子。”不过,他告诉记者,这估计是某合成旅营长潘晓君写的。因为他妻子特别支持他的工作,他本人文采又不错。
金伟强介绍说,潘晓君的妻子是一名退伍军人,本来在铁路部门某机关工作,凭借出众的个人能力,她晋升很顺利,发展空间很大。可为了方便照顾公婆,让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她主动申请调到基层一线担任列车长,这样出车任务结束后能有更多时间关心照顾家庭。后来,孩子眼看就要入学,丈夫所在部队也要移防,她便办理了“停薪留职”,当起了“专职妈妈”。潘晓君给妻子写这样话的概率非常大。
一路“顺藤摸瓜”,记者辗转找到了潘晓君。潘晓君告诉记者,他确实爱写点东西,也跟金营长一样,在执行任务前给妻子写过几封长信,还把妻子感动哭了。可这“临别承诺”确实不是他写的。
“我感觉应该是连长刘富汉写的,因为他这几年执行重大军事任务最多、风险最大,最有可能给妻子留下这样的话。”潘晓君认真琢磨后,建议记者去找刘连长了解一下情况。
见到刘连长后,记者又一次失望了。“这句话道出了军人的心声,执行艰险任务前我也曾给妻子写过一些话,但这句话确实不是我写的……”
一次次失望,又一次次燃起希望。随着寻访的深入,记者发现,官兵几乎都有可能写这句话,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身边战友的影子!
渐渐地,记者明白了,那是因为军人的奉献是一样的,军嫂对丈夫的支持是一样的,军人对妻子的浓情爱意是一样的。
记者也由此认识到,追踪这句“临别承诺”是谁写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追踪的过程,其实就是在阅读一个个军人与军嫂、前方与后方、牺牲与奉献的感人故事。
然而,在寻访过程中,一个军人与妻子的动人爱情故事,渐渐浮出了水面……
回馈“给你”:铁血男儿家国情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孙 晨 张 宁
部队高原驻训期间,刘锋在向战友讲解手枪射击的动作要领。靳钰龙 摄
“你在部队好好干,我现在身体可好了!”
9月初,第76集团军某旅副参谋长刘锋和妻子视频通话,久久舍不得挂断。听到妻子的叮嘱,他又想起前段时间和妻子在婚姻上的曲折经历,不由感慨:“历经风雨,我们的爱情忠贞不渝!”
“我们这段时间最好先不要见面!”当时还在高原驻训的刘锋,已经有一年没有回家了。那天好不容易轮到他休假,一到有信号的地方,刘锋就迫不及待拨通了妻子杨燕的电话。让他怎么也没想到,电话接通后,他兴奋地说自己即将休假时,妻子沉默许久,跟他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让他先别回家,推迟一段时间再休假。至于原因,杨燕接着说道:“咱们长期这样两地生活也不是办法,我想重新考虑一下咱们之间的关系。不如暂时分开一段时间冷静一下!”
这段话,让刘锋一下子蒙了。两人相恋4年、结婚7年,情感一直很好,再加上长年聚少离多,平时都盼着团聚。现在为何突然说出这么蹊跷的话?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个在藏北、一个在陕南,刘锋与妻子相距近8000里。即使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也不能说见面就能见面。放下电话后,刘锋恨不得立刻飞回到妻子身边,问她究竟是怎么了。
“你在高原当兵很不容易,我不能让你难上加难”
因为执行某重大任务非常忙,加之驻训地没有信号,在过去的300多天里,刘锋只简单和妻子通过几次电话。
上一次通话,妻子语气轻松,没有任何异常,还不忘叮嘱刘锋小心别感冒。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令妻子态度产生如此大的转变,刘锋心中充满了疑问。
刘锋不知道,妻子杨燕前不久到兰州出差,突发疾病,吃完药后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住进了某地方医院进行检查。
第3天,结果出来了。“是恶性肿瘤,要做好心理准备。”因在外地一人就医,诊断书直接送到了本人手里。得知诊断结果那一刻,杨燕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会这样?恶性肿瘤不就是癌症吗?”恍惚间,这位坚强的军嫂已经眼噙泪水。
本是青春绽放的年华,却遭遇如此不测。等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双腿颤抖,一步都迈不开了。
心绪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杨燕才把消息告诉妈妈,悄悄踏上了返程列车。回到家,杨燕再也不想出门。和丈夫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的全过程,在她眼前一一浮现。
在杨燕心里,丈夫刘锋既是一名优秀军人,更是一个好丈夫。躺在床上,她暗自下定决心:不能拖累他!
这时,丈夫打来了电话。听着刘锋兴奋地告诉她休假的消息,杨燕竭力控制颤抖的身体,尽量让语气显得平静些,然后咬着牙说出了让丈夫别回家的话。此刻,电话那头的刘锋看不到,杨燕的脸上早已淌满了泪水。
紧接着,杨燕又让妈妈给刘锋打去电话,请他暂缓休假。杨燕的妈妈违心地对女婿说:“既然燕儿的感情起了变化,你们不如分开一段时间,冷静一下为好……”
一再追问无果,刘锋只好表面先应承下来,但随即就订了车票。坐在回家的列车上,看着窗外飞掠而过的景物,他的心中犹如巨浪翻滚。捧着手机,刘锋不停地拨打着妻子的电话,却总是听到无人接听的提示。
下车回到家,刘锋发现,家里空空荡荡,妻子显然在躲着自己。没打电话,刘锋直接“闯”进了岳母家,终于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妻子。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听到妻子被检查出恶性肿瘤的消息,刘锋呆呆地愣在那里,所有的话都被堵在了嗓子眼儿。他想了无数种可能,没想到竟等来这样一个“晴天霹雳”。
一见到丈夫,杨燕忍不住哭出了声:“我病了……”看着刘锋那张黝黑、皴裂的脸庞,杨燕说,“你在高原当兵很不容易,我不能让你难上加难。前天我给你打电话,前半句是假的,后半句却是真的,我不想拖累你!”
“不行!”听到妻子这话,看着日思夜想的妻子脸色苍白憔悴,刘锋两眼通红斩钉截铁地说。
“我不想拖累你!”那一夜,刘锋反复咀嚼着妻子的这句话,守在妻子身边难以入眠,悲痛愧疚之情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想到妻子重病时的无助和彷徨,甚至在最痛苦时想的还是独自承受,刘锋的眼眶湿润了。
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陪着妻子走下去。
“你安心治病,再大的风雨我们一起扛”
命运的反复无常不停上演。
去年8月,刘锋的母亲在睡梦中永远离开了人世,他因在执行任务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还没等刘锋走出阴影,妻子又被诊断出恶性肿瘤。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接连出事,让这个硬汉感到无比揪心,家国的抉择竟是如此艰难与沉重!
夜深人静,看着妻子沉沉睡去,刘锋和妻子一样,总是不由得想起二人相处的幸福时光。和许多军恋一样,思念的滋味总让人牵肠挂肚。尽管没有夕阳下的牵手漫步,也没有路边长椅上的偎依远眺,但杨燕还是选择了他,选择了这份“遥远”的幸福。
从相识、相恋到结婚,她与刘锋经历了整整11年。2023年大年三十,两人结束爱情长跑,在部队驻地举行了婚礼。
刘锋与妻子杨燕的结婚照。
婚礼没有车队、没有盛大的宴席,只有刘锋对妻子的铮铮誓言:“我绝不会亏待你,以后我们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结婚以后,大部分时间两个人只能“网络传情、定期会面”。日子一久,刘锋和妻子有了默契。见面时,妻子知道妥帖地将衣服熨好挂在衣架上;离别时,妻子知道离家时刘锋最盼的是吃顿饺子。
知冷知热的妻子营造的家,成了刘锋最贴心的港湾和归宿。在家陪护已经3天,妻子杨燕的情绪依然很不稳定。她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痛苦,经常发呆,经常发脾气,有时还会一边哭一边交代后事。这时,刘锋总会温柔地抚摸着妻子的头发,不让她继续说下去:“你的病必须治,肯定能治好!”
杨燕没有胃口,不愿意吃饭。刘锋打听到附近有家饺子店的饺子很好吃,便变着法买回来各种馅的饺子,一个个喂给妻子吃,“这个是为我吃的,这个是为咱爸妈吃的……”连哄带劝,妻子终于把饺子吃完。
为了让妻子开心起来,刘锋每天24小时守护着她,一遍一遍地给她讲故事,握着她的手说悄悄话,回忆他们刚认识时的种种过往。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当杨燕起床看到桌上摆好的早餐,她禁不住热泪长流,一下子扑进了丈夫怀里。
看到妻子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刘锋满足地笑了。丈夫的默默包容,让杨燕逐渐走出困境,变得开朗起来,答应再次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接受治疗。
刘锋践行着他最初的诺言:“我是一名军人,但我也是你的丈夫。我不但对国家有责任,也要对你尽到丈夫的责任。你安心治病,再大的风雨我们一起扛!”
“历经风雨,我们的爱情纯粹而美丽”
在刘锋建议下,杨燕决定前往西安某医院再次进行检查治疗。一路上,刘锋不断与妻子说起自己在部队的趣事,逗得杨燕捧腹大笑,让她短暂忘却患病压力的同时,更鼓起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在刘锋鼓励下,杨燕再次接受检查。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没啥,但对于与生命赛跑、同病魔抗争的这对夫妻来说,意义格外重大。
让夫妻俩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在进行更加精密全面的检查后,随着一项项权威报告出炉,主治医生告诉他们:病情在可控范围内,只要运用先进仪器进行手术,加上药物辅助,完全可以治好。
手捧诊断书,杨燕看了一遍又一遍,激动得泪流满面。从绝望到希望,只有她最清楚自己承受了多么大的精神压力。丈夫刘锋的悉心呵护和不离不弃,犹如驱除黑暗的一束光,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了她前行的力量,带着她走出了困境。
“太好啦!太好啦!”得知消息,刘锋激动得跳了起来,兴奋地抱着妻子转了好几圈,还一个劲儿地嘱咐杨燕:“回去好好调养身体,家里的事交给我。”
听到刘锋的话,杨燕觉得鼻子酸酸的,但更多还是甜甜的幸福。
之前,她的一些闺蜜觉得,嫁给军人太苦了,两地分居、“牛郎织女”,连个照顾自己的人都没有,就像结了个“假婚”。如今,杨燕很想自豪地告诉她们:军人自有军人的爱,军人对爱情更加坚贞、更加执着!嫁给军人虽然生活不易,但同样能享受纯真的爱情。
夜幕慢慢降临,尽管还要经历手术和较长时间治疗,但走出绝望、迎来希望的杨燕仍主动提出,让刘锋按期归队。
家里只有岳母一个人能照顾妻子,刘锋担心牵挂着妻子,舍不得离开。离别前,他默默为妻子准备好日常调养的药品,并细心地做好标注,以防她拿错;购置了海量日常用品,特意包了妻子爱吃的上千个饺子堆满了冰箱……
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他还是放心不下,拉着妻子的手嘱咐这嘱咐那,生怕妻子再受委屈。
这些年不曾回头的跋涉,不曾放弃的努力,都是珍藏在记忆中的珍珠,经涓涓岁月打磨,显得愈加珍贵。依偎在丈夫怀里,杨燕幸福地说:“历经风雨,我们的爱情纯粹而美丽;有了这段生死考验,我们的爱情就是一生一世。”
记者感言
致敬!军人的爱情
■刘建伟
军人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回味在雪山之巅聆听到的一个个爱情故事,记者不由得想起诗人郭小川的诗——“军人自有军人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是的,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和部队人文关怀的深入,军人的爱情里多了花前月下的牵手漫步、公园长椅上的偎依远眺和咖啡店里的岁月静好。但必须承认,军恋军婚里,更多的还是相隔千里的彼此牵挂。
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远方!就像千千万万个军人、军嫂说的,军人爱情的伟大,就在于要承受种种遗憾;每段军恋可能都有苦涩,却也有着独一无二的甜蜜。他们坚信,总有花开的季节,总有月圆的时候,总有紧紧拥抱的幸福时刻。
彼此相恋,彼此牵挂,彼此遥望,彼此期待,这何尝不是爱情的最美模样?那一次次跨越千山万水的探亲旅程,那一次次电话、微信中道声“想你”的温馨甜蜜,又何尝不是军人爱情最幸福的时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军人的爱情,在遥望里,在挂念处,在相惜中。
是的,军人的爱情不是寸步不离的陪伴,更多的是相濡以沫、共伴一生。“两弹一星”伟业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扎根马兰五十载,妻子黄建琴也守望了他近半个世纪。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长期奋战在工作一线的林俊德病倒了。在他生命的最后3个月里,妻子一直陪在他身边,这是夫妻俩一辈子待在一起最长的时间。
林俊德去世后,黄建琴含着泪说:“马兰,是你一生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你魂牵梦萦的地方。将来我走了,和你一起回马兰。”虽然没有什么浪漫的誓言,然而相濡以沫的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最朴实无华的爱情,相知相守,弥足珍贵。
思忖至此,记者想起了另一段发生在军人身上的爱情故事:10多年前,一场车祸使军人陆磊和未婚妻潘小侠受伤。经抢救,陆磊醒过来了,未婚妻潘小侠却要进行开颅手术……医疗费用花光了陆磊所有积蓄,潘小侠术后的智力仅相当于2岁儿童,并失去了生育能力。
很多人劝陆磊重新考虑一下婚姻大事,可他没有退缩犹豫,毅然推着轮椅走上红地毯,坚持与“婴儿女友”结了婚;为了断绝别人劝他分手的念头,他将弟弟的儿子过继过来,作为亲生儿子抚养;为了让妻子重新“长大”,他手把手教她生活技能,拉着她锻炼。陆磊说:“我在等她长大!”
是的,这就是军人的爱情——不离不弃,患难与共,至死不渝。必须坦诚地说,这样的爱情属于特例,更多军人的爱情可能更普通更平凡。但他们平凡的爱情故事中,精神内核都是一样的,都是那样的至纯至美。在雪域高原的日日夜夜,记者聆听到了更多高原边防军人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情故事,一次次被打动,一次次被震撼。于是,便有了刘锋夫妻的“离婚”故事,于是便有了追踪那句“临别承诺”的曲折经历。
缺氧的高原从来不缺少爱情,金戈铁马的军人更懂得儿女情长。致敬,军人的爱情!
刊于10月12日《解放军报》5版
来源 | 解放军报、学习军团(ID:xuexijuntuan)
监 制:欧 灿 张晓辉
编 审:严 珊 谢 菲
责 编:张 扬 韩 杰
以上内容是关于在婚姻里受尽委屈的说说和对婚后生活绝望的说说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