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朋友圈损友的句子 最佳损友说说经典语录

国学综合

发朋友圈损友的句子 最佳损友说说经典语录

云宗剑门围观:℉更新时间:05-26 02:23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发朋友圈损友的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最佳损友说说经典语录和发朋友圈损友的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发朋友圈损友的句子 最佳损友说说经典语录

发朋友圈损友的句子 最佳损友说说经典语录

有个朋友发的一段视频。并配文:“当你发现自己停滞不前时,真的需要朋友来拉你一把”。原来是他的车没油了,朋友来帮忙拖车,他便略带调侃的发了这条动态,而这句话,却有种直指我内心的力量。

1.是不是你也有想过:“我现在需要有人来拉一把。”

19年《流浪地球》大火的时候,很多背后的故事都被挖了出来。其中投资方撤资,导演郭帆硬是把来客串的吴京,“忽悠”的掏了几千万来投资电影。

最后《流浪地球》大火,票房高达46亿人民币,位居国内影史第三,还有了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说法,而导演郭帆和吴京,自然也是名利双收。

被撤资时的郭凡,就很需要有人来拉他一把,而吴京就是那个拉他的人。虽然事后吴京“抱怨”常常说:郭凡是“大骗子”,他不过是客串一下电影,不仅差点客串成主角,还客串成了电影最大的投资方。

而郭凡也在公开场合,多次感谢吴京的慷慨解囊和尽心尽力的帮助,这才有了《流浪地球》的最终上映。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因为吴京拉了郭帆一把,才有现在享誉全球,成了中国科幻电影标杆的《流浪地球》。

回顾年少,我们总能轻易的开口拜托朋友:“今天我迟点回家,你和我妈说下我在你家学习”,“你来上课的时候,帮我带一份早餐。”“借我点钱,我买个东西还差一些,”等等....。

其实自古就有“管仲因鲍叔牙的推荐成为一代名相”,亦有“蹇叔因百里奚的推荐成为秦国的左相”的故事。

那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就羞于启齿自己需要帮助的事实,选择一个人去默默承受一切呢?

2.警惕,你可能是被带入了“毒鸡汤”的陷阱

如果你心比较细,会发现一个规律,在朋友圈里活跃的不是微商,就是“混的较好”的。前者在努力生存,后者有活跃的底气,而造成这种情况,无非就是毒鸡汤强加给现代人的焦虑: “三十而立”。

青年作家刘同曾这样说过:“现在的社会,三十不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三十不应该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当你到了一定年纪,还没有达到世人眼里所谓的成功,便会面对很多的质疑,特别是这些质疑还都是来自于你最亲近的人。

比如我爸就曾在我三十岁的时候对我说:“你怎么那么没用?”他指的是我一事无成,还整天想着要去创业。在他看来,我就应该找个女朋友,定下心来,好好走他帮我规划好的未来。

在一个父亲的视角里,他想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不要去踩他之前踩过的坑,这无可厚非。

但这些“我是为了你好”类的质疑和打击,其实会毁掉一个人,我们这个时代对“三十而立”这个理念的曲解,正导致一部分人,失去了继续上路的信心和勇气。

3.但“混的差”也是事实,三十岁的你难道就应该“消声灭迹”,从此对生活妥协吗?

发现自己停滞不前的时候,就多看书,多学习,多去打扰打扰你的朋友,和他们多聊聊,也许不经意间,困扰你的疑惑,便会迎刃而解。

真的需要帮助时,就一定要说出来,有句话在我看来,能很直接的帮你认清自己:“当你去借钱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朋友。”当然并不是简单的对方不借给你,就不是真朋友。

而是借过钱的你,就会明白谁是真朋友,谁是狐朋狗友。借过钱的你,也能更好的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马云三十岁才开始创业,三十五岁才建立阿里巴巴,任正非四十三岁才成立华为,市值1011.99亿美的拼多多总裁黄峥,今年刚好四十岁,而拼多多成立至今,其实也才只是过了四年而已。其实不管年龄几何,最重要的,是你什么时候上路。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本意是劝诫世人不要被利益驱使着交朋友。

但有个在我看来很有趣的现象:“帮过你的人,有很大的概率还会继续帮你,但你帮过的人,却不一定愿意帮你。”

那和帮过我的人多多联系,我是不是就是被利益驱使了呢?我帮助过的人常常和我联系,那他是不是被利益驱使呢?

想必大家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们的联系大出于感激,而非利益。其实多打扰打扰朋友,多麻烦麻烦朋友,这样,我们才不会在漫长的人生中,丢失了重要的人。

在我看来生活从来就不是用来妥协的,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斯文是留给陌生人的。在这个世上,想来也只有损友,才见过你所有的样子。所以,当你需要别人拉一把的时候,不妨去问问他们:“你有什么建议可以给我,我的问题你能不能帮?”

拿烟花比喻人生的句子(诗词丨慢品人间烟火色)

什么是岁月静好?

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是春赏百花夏乘风,秋看明月冬观雪?

还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每个人心中岁月静好的生活不尽相同,但是内心都是向往着安然和宁静。

喜欢于平淡生活中收集花香,安放在心灵深处,用来装饰自己的半亩花田,一份源自心底的知足感溢满心头。

跟随诗词君一起徜徉于诗海,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于时光中修心,笑看岁月的风尘,收藏每天的快乐和温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这一辈子是颠沛流离的。怕亲人受苦,忧爱人负心,痛河山易主,晚年的她,漂泊异乡,习惯将世情的冷暖,人心的悲欢倾注笔端。

历经半生流离,满身风雨,命运一次又一次的击打,她也愈发活得通透。

太多的人,只看到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落寞惆怅,却不知“自是花中第一流”,才是真正的李清照!

人生苦短,一生不过几十载,品过风霜,体会冷暖。领悟生活的不易,还对生活保持热爱,实属难得。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宋代〕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人老了渐渐才明白:一双脚走不完世间的路,我们能做的就是走好自己的路。

收拾好心情,时光安暖又清欢,岁月平稳且美好。在人生的后半段活得惬意,过得舒坦,这就足够了。

抓住生活中的美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感动和温暖,活得坦然从容。愿你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愿你可以人淡如菊,心素如莲。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欧阳修 〔宋代〕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时光渐老,当我们不再被工作所束缚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拉上三五好友,春天赏花,夏天钓鱼,秋天望月,冬天煮雪。

在白发间插上一枝红色的花,在生活中增添一道彩虹。

会玩的人生,永远不会枯燥,也永远不会变老。

《鹤冲天·梅雨霁》

周邦彦 〔宋代〕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当一个人处于人生低谷时,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心境,稍作转换,人生便有两种活法。

梅雨的日子里,嗅着栀子花的清香,枕着这一船清梦,午后小憩,一不小心就跌落到那青石板砖梧桐巷,雨落纷纷故人来。亦或是宅在家中,一盏孤灯,一卷书籍,听听那雨声。

心中不必装着烦恼,内心清净淡泊,没有是非、杂念,不做无谓的挣扎,不再死死地纠缠。人生“无事”,才能安然做个小神仙。

《女曰鸡鸣》

佚名 〔先秦〕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不是父母,不是子女,而是老伴。父母会先你而去,子女总会有自己的家庭,能陪你走到最后,一路不离不弃的,是老伴。

老伴,见过你年轻时青春靓丽,也见证了你日渐沧桑的容颜,却仍然把你当块宝,捧在手心,揣在怀里。虽然嘴上不说,但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穿鞋要穿适合自己脚的鞋,不然脚会疼。最了解最知心的唯有老伴,知冷知热,相守一生的,想想也就是老伴了。愿与老伴白头到老,相爱一生。愿晚年幸福快乐,身体健康。

《惠州一绝 》

苏轼 〔宋代〕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就是苏轼,他永远管不住自己直抒胸臆的笔,不会真的因为一时的贬谪而避世遁俗,更不会因位卑而忘国忧。

不管身处何地,又遭遇何种境遇,他的生命中始终伴随着豁达和乐观,已经对美食的热情。

年老又如何,失意又如何?生活中哪有什么坎坷值得铭记在心,笑着度过每一天,没有不好的日子,只有不佳的心情,生活中的阳光有一部分来自太阳,还有一部分来自我们的内心。

《南乡子》

宋·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

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

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这首词是黄庭坚的绝笔,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仍然是清新写意,自然闲适。

簪花一笑,气势不减。

走在人生的后半段,能看开的看开,看不开的忘却。

无论今天是喜是悲,是失是得,明天必将来临,这样的春风,这样的秋月,从我们生命中走过,一直都在,无论我们在不在乎。

人生苦短,有了豁达的心,就会更加从容,穿越春秋。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做一个心胸阔如大海、心灵清静如莲的人,努力抛弃苦恼忧烦。生活的世界,无需繁华,心静,它就静;心简单,它就简单;心美,它就美;人生,无需遗憾,尽力而为,抛却杂念,就会活得潇洒、乐然。

愿我们都可以认真地老去,老得如茶香,静坐而白云满碗;老得如诗行,薄语而亦素亦美;老得似花开,缓慢而枝上生香。

夏日有缘聚,岁月几轮回。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趣,以柔软心除挂碍。

你若开心,所有的过往如浮云,你不开心,花开花落也卑微。

养一朵心花于红尘,珍惜所有,无论阳光雨露,还是风霜雪雨,都坦然接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拿烟花比喻人生的句子(好诗如茶)

人生海海,寂寞如影随形,回首苍茫,指尖滑落的年华,在红尘中飘飞如雪。

有诗不寂寞,一盏清茶,一卷诗书,夕阳西下,消散了喧哗,却留下平静与淡然。

我们都是俗世的游子,一生找寻,却不知回头风景依然在,情怀也难以放下。

读诗,静心,琐碎生活也充满诗意,只要你停下脚步,听风吹,看雪落,一切都是平淡如水,却也清澈如水。

今天,王和尚推荐一组作品集,她是一个平凡的妈妈,却有着细腻的情思,

一字一句,都充满真情,都在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美好,读后让你怅然,也让你达观。

△王和尚推荐好诗:字字有真情

作者简介:?

清妍,80后,广东吴川人。浮生若梦,诗为印记,但求岁月不虚度。

王和尚总评:诗写性情?

诗家有言曰:诗以道性情。性者,天生之质也,或淡泊宁静,或慷慨雄壮,或幽邃深沉,或乖僻清高,或优游自适,不一而足。发言为诗,皆得其情,动静咸宜,自出其心。故情者,性之欲也,烟云竹树,沙起雷行,无不皆映其性,皆寄其情。而诗人之好恶,嗜欲,心境,一一宣之于纸,玲珑可视,庶无遗谬。天地生人,凡可惊可愕之状,可哭可歌之想,皆触之以目而照之以心,援笔做赋,皆出其性情。

吾友清妍君,云心澹荡,慧性真清,故其诗言辞简淡而有悠远之志,命意萧疏而不乏缱绻之情。其诗或写相思寥落之意,或抒达观洒落之志,或寄情以短章,或得趣于闲暇,无不流丽而有余味,娴静而见雅怀。故其作,写情淡而有味,写心空而见真,流连红尘而不失山林之想,徘徊月下而多寂寞闲愁。诗之性情,可谓得矣。

然就辞采而言,略见不工,写情亦有浮浅之瑕,细写心意数章,笔力略有不继,或境界略狭,或思力不彻,故其作虽情致动人,然亦略有轻率之误。然,闺阁写心,旨浅情浓,浮生碌碌,烟云寓目,得其性情已足,辞采笔力且须待时日锤磨,似亦不可作求全之毁也。

是为序。

△王和尚推荐好诗:诗人清妍

清妍诗词集:把生活过成诗,寥落中有达观?

第一部分:绝句篇?

01.元月十四日听箫作

听箫宜对月,忘俗欲归山。

我在春风处,浮名尽可删。

点评:首联工稳且流丽,转结有力。

02.小城晚霞时刻

高楼萦返照,云远夕阳斜。

城角花开处,炊烟是我家。

点评:视角越收越紧。悠然自乐之境。

03.元宵有寄

与君千里别,携影赏华灯。

偷下风前泪,情怀忽似冰。

点评:“携影”苦涩,结亦怅然。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元宵寂寞心

04.不寄

诗成不寄君,渐渐化轻云。

叶落秋风至,飘零两未闻。

点评:辞淡意婉。

05.五月小区白兰花开

绿中藏白蕊,枝远未能攀。

骤雨翻花落,香留楼宇间。

点评:即事有味。

06.有感其一

平生不道相知少,望远独观云海清。

但惜年年风月好,自斟自醉影随行。

点评:孤而不独,寥落中有洒脱。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孤独而不绝望

07.有感其二

往事三更悄上心,无名愁绪似潭深。

悲欢种种从头数,夜锁西窗孤月沉。

点评:结好。写情亦细腻。

08.有感其三

旧梦难追无可忆,韶华辜负任流年。

此生最可解眉处,只在田园山水前。

点评:转结有力,雅怀自寓其中。

09.辛丑中秋有感

渐行渐远渐无闻,珍重心声已隔云。

放任年年秋月满,余生老去不逢君。

点评:“放任”好。起句叠字亦有味。结句细读无奈且深情。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中秋情思

10.有感

生本少欢忆总伤,星河暗淡又秋凉。

消沉此夜无人会,一片心灰同冷霜。

点评:结好,情景交融。

11.有恨

人间我是牢笼鸟,宇内君如不系舟。

海阔天高云水远,此生恨未比肩游。

点评:层层对比,不恨而何?

12.夏日雨后故乡塘

雨后村塘新似镜,天蓝水映鹭飞迎。

禾苗隔岸摇头绿,遥望云山无意生。

点评:写景如画,“无意”有深味。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故乡情

13.黄昏行悦湖公园

绿草湖杉亭榭静,方塘一亩燕低飞。

流云夕日无声去,剩我徘徊久忘归。

点评:以景写情,闲愁如丝。

14.小城黄昏街头即景

车流不息人归晚,滚滚红尘浊气深。

回首斜阳投影长,残霞脉脉涤尘心。

点评:幽独。

15.小城清晨即景

冉冉晨光车马疾,层云淡去见朝阳。

西天晓月仍高挂,冷看营营俗世忙。

点评:结有力。即景而有人生况味。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城市忙碌谁似我

16.海上日落

海上红云衔日落,风帆静处有潮声。

斜阳此刻谁堪共,裁片流霞持赠卿。

点评:结句妙思。以景寄情,含蓄。

第二部分:律诗篇?

17.庚子清明祭父

去年经死别,今岁可怜春。

墓草伤初碧,时花恨自新。

音容犹在眼,体魄已归尘。

此后长相忆,世间不见亲。

点评:二联好,三联略弱。真情贯注,朴拙亦动人。

18.庚子中秋有感

凉月今宵满,人间秋渐清。

三更唯独坐,一笑少同行。

难作相思句,应消远别情。

经年双鬓老,回首暗心惊。

点评:首联起笔利落,二联对仗洒脱,结自然,三联略硬。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相思错

19.夜坐

灯灭人声静,推窗对远星。

萧萧街巷暗,渐渐晚风停。

世味年来苦,家山梦里青。

余生无所欲,只影亦清宁。

点评:三联对仗细腻,青,押韵稳。

20.初冬过市民公园

闲亭湖上立,一影水中生。

花落无人扫,径幽有鸟行。

风摇林寂静,地远境孤清。

此际无俦侣,萧萧不胜情。

点评:以景写情,怅然幽独。

21.忽感

一路雨兼风,回头岁月匆。

身疑迷梦境,脚似踏虚空。

自笑心先老,可怜事未穷。

踌躇萧瑟处,对影月明中。

点评:中年之慨,二联细,以景结,含蓄。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孤独人生

22.梦别

梦里依稀别,醒时愁愈深。

迢迢人去远,黯黯思难禁。

身老情怀逝,朝来秋气侵。

登楼北望处,鸿雁不知心。

点评:流畅自然。

23.辛丑中秋有怀

凉秋月又圆,风起忆流年。

未见青山老,偏劳旧梦牵。

余生同木石,往事付云烟。

今夜蟾光白,盈盈空自悬。

点评:二联虚字耐看,以景收束含蓄有味。

24.我有一壶茶

夜深灯火处,我有一壶茶。

袅袅烟轻散,遥遥月欲斜。

浮生皆是梦,幻世更无涯。

独饮萧凉意,杯空还自嗟。

点评:二联对仗细腻工稳。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清茶人生

25.感思

无端颓废已年年,入眼秋风只可怜。

契阔山河心独往,沉沦因果路难前。

排云宵处应还雁,忆故人时只剩烟。

夜坐高楼看月起,消沉此际意难宣。

点评:中二联不错,首尾照应自然。

26.听谢春花《借我》作

秋风起后携秋雨,长夜听歌忆旧深。

叹昔天真皆葬送,惭今庸碌费沉吟。

缘君一段相知意,慰我经年不悔心。

故事尘封成落幕,青春一去再难寻。

点评:三联流水对。二联也写得切。

27.台风圆规过后九日

圆规过后逢重九,风雨交加正满台。

忍见稻香郊外散,遥怜故菊道旁开。

江湖荡荡疑烟起,天地茫茫误雁来。

霁后秋高何日复,殷勤愿遣小诗催。

点评:“误”不错,中二联写情写景不错。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天地茫茫

28.辛丑生日自题

三十六年如泡影,纷纷叶落已深凉。

秋风入室寒心骨,残月当窗照梦床。

涉世无心新结友,思亲有意早还乡。

余生只等头先白,懒问黄花几处香。

点评:收束衰飒。中二联写得凄凉,扣准首联之意。如此过生日,於我心有戚戚焉。

第三部分:词章篇?

29.眼儿媚·辛丑元宵

圆月初升似离人。凝望恐非真。

灯逢元夕,春醒旧梦,风换花新。

故园游遍难如意。不是少年身。

当年稚子,今时远客,飘散如云。

点评:细腻,情脉流转,文辞亦流丽。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思念如风

30.卜算子·谷雨重游灵慧寺兼怀远方

松碧递禅音,檐角风铃远。

回首枝头春色老,不忍闲闲看。

竹影映寥寥,人事几离散。

廊下当年携手处,只有莺声乱。

点评:情景交融,结煞尤好。

31.卜算子·有恨轻轻放

风雨未同程,春色难同赏。

笑我人间徒挣扎,世事张如网。

平生志已违,有恨轻轻放。

笑命由天不由我,省去深深惘。

点评:说理。中年之感,倒深切。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看淡浮华

32.卜算子·愿谋青山归

未来总难期,往事随风逝。

剩把余心寄浮云,不为繁华系。

愿谋青山归,坐看花无际。

愿作寒村一村妇,乐此清贫世。

点评:言志,淡然中有洒脱。

33.卜算子·梦醒浮生半

悲欢已随风,梦醒浮生半。

一夜寒钩伴孤影,晓看轻云散。

历世少欢欣,感事犹多叹。

苦旅人生深似海,未有回头岸。

点评:上阕写景细,下阕感叹略平。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寂寞如雪

34.子夜歌·辛丑初度

起秋风,谢红换绿,落叶自随风舞。

对窗外,云霞向晚,目断夕阳归去。

篱菊又放,时逢生日,却懒人前语。

感平生,如井中蛙,抬眼望天,已失旧时来路。

有遗憾,山河远阔,故友别来难遇。

霜雪相欺,形容暗老,心事非前度。

叹光阴似箭,新词填尽寒暑。

仍上高楼,看千回月,今倚萧凉处。

任风吹,清影庭前,渐无人诉。

点评:铺排不错,情脉流转。

慢生活的唯美句子(今冬最闲适的一首诗)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

岁暮,天寒,

或许是一年临近尾声,

时光也显得局促起来。

读到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真盼望如古人那般,

来一场围炉夜话,

乘兴相聚,兴尽而止,

无虑于光阴,不必悭吝热情。

昆德拉亦说,

“慢,是一种幸福的标志”。

人生,宛若一场前行,

纵使不得不急匆匆赶路,

也别忘了抬头看看云,

慢享光阴,回到生活本身。

01

围炉可亲,心上生暖

寒冬时节,最惬意的,

就是燃起一口小火炉,

窗外千里冰封,

屋内温暖如春,

正如那深夜而至的故人,

总能带来心上的温润。

那是宋时的一个寒夜,

感到家中的清冷,

杜耒就将火炉点了起来。

谁知,刚在炉前坐下,

就有敲门声响起。

原来是故人不请自来,

边叨念着屋外的严寒,

边进屋坐在了炉旁取暖。

既是老友,便没了拘泥,

仅有清茶,也不觉怠慢。

与友人围炉而坐,

吩咐小童煮起香茗,

炭火微红,水已滚起,

伴着氤氲的热气,

你一言,我一语,

两人更热络起来。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

聊些家常,聊些理想,

聊聊窗外的风景,

在月光下啜茗,

伴着丝丝缕缕的梅香,

杜耒忽然发觉此间的美妙,

纵使深夜已过,亦不觉疲倦。

此夜虽寒凉,却因人情暖,

至此,才终于懂了古人说的,

“深夜一炉火,浑家团栾坐。

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

02

漫步闲谈,岁月生欢

蒋勋曾说,“所有生活的美学

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若要得古人红泥小火炉的畅意,

关键还在于一个“慢”字,

放慢脚步,放慢心灵,

才能悟得生活之味,岁月之欢。

就像苏轼,身陷“乌台诗案”时,

战战兢兢,焦躁忧愤,

死里逃生,初到黄州,

他便写下了一首《卜算子》,

满心凄苦,五味杂陈,

字字句句,皆是血泪。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后来,日子久了,

对功利身世的执念渐渐放下,

他便越发开始关注生活本身。

见猪肉不受欢迎而便宜,

他就买来自己烹调,

配调料,小火慢熬,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分得一点荒地,他又做起了农民,

亲自躬耕,还调侃自己晒得太黑,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四年后,张怀民也被贬于此,

苏轼夜深未眠,见月色皎洁,

便起身夜访承天寺,

与怀民相伴,散步、赏月光,

写下“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这样句子,

澄空明净,乐观而旷达,

与初到黄州时,判若两人,

而文风,也大为改观。

慢,其实是一种放下,

放下对功名利禄的追逐,

摆脱外界所施加的裹挟;

慢,也是一种专注,

专注于最淳朴的内心,

专注于最切实的当下。

03

生活,慢煮才得滋味

汪曾祺有本书就叫《慢煮生活》,

他在里面说,“坐下来歇一会,

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

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

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所谓慢煮生活,

就是要将心放得平稳,

不急不缓,不骄不躁,

全情地体验着生活,

又专情地观察着生活。

在汪曾祺的笔下,

无论拮据与富裕,

无论曲折或平顺,

日子到了他那里,

总是别开生面的。

从有生命的花花草草,

这些白山茶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看着。

到分外诱人的家常饭菜,

鸡蛋和面,入盐,加大量葱花,于平底锅上煎熟。广东老太太很舍得放猪油,饼在锅里煎得滋滋地响,实在是很大的诱惑。煎得之后,两面焦黄,径可一尺,卷而食之,极可解馋。

人间美食、市井凡人、

花鸟鱼虫、旅行见闻......

没有一样不吸引人的。

读他的作品,

总能感到其中的从容。

文字简单,却又饱满,

都是常见的小事,

却总写得意趣盎然。

“有过各种创伤,但今天应该快活。”

所以他从不担心太多,

只是大胆地让自己慢下来,

学会用一双安静的眼睛,

发现生活中最真实,最丰盛的一面。

04

就像汪曾祺说的,

“世界是喧闹的,

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

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

而在纷繁中取得恬静的办法,

就是让心慢下来,

享受每一缕晨曦,

用心对待每一餐饭食,

你对世界温柔以待,

时间必会回馈以最大深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岁末,愿你慢慢走,

遇见美好,遇见欢喜。

关于眼神的唯美句子(世间不是缺少美)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面对高压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你是否也会觉得人生好累,每一天都在无止休的忙碌中度过,生活,毫无美感。

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每天奔波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来不及赏花、品茶,更没有时间好好坐下来看一本书。

有时候想想,这样忙碌好像生活也没有发生什么改变,相反,忙碌却扼杀了我们感受美好事物的机会,让我们与大自然,与自己的内心隔离起来。

人到中年,我们追求的不该是繁忙,而是让自己慢下来的能力,在工作之余,给自己留下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欣赏一幅画、一首诗歌、一首音乐,在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让我们的人生,因为美而更加丰富可爱。

《何处寻美》这本书,就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书画之美、音乐、建筑之美这几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美的轮廓和姿态。让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领略世间万物在文人大师心中的美的意境。

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于我们人生有着极大的意义和重要性。

《何处寻美》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的美学大师宗白华,他不仅在哲学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在美学与诗歌上的成就,也同样让人大为惊叹。

劳累了一天,读一读他读书,特别治愈,就像给自己心灵进行了一次洗涤与升华,感受美就像空气一样沁入心扉,再烦再累,也能很快重新充满生机和力量。

一、艺术之美

对于普通人来说,艺术好像只能远远欣赏,离自己的气质却相差很远,可是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艺术家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沉醉在一个作品里,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就在那一刹那,艺术的心灵诞生,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其他杂念暂时隔绝,这种感觉,蕴含了极致的快乐、自由,和充实。

“适我无非新”,宗白华先生,所选择的就是一种“纯粹”的中国艺术,塑造了一种淡泊、灵启式的生活方式。

宗白华说: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礼,是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人文艺术其最大的价值,也是为了实现美的。

想要拥有艺术式的人生,并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拥有精神上的淡泊,“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只有放弃所谓世俗的功成名就,才能一心专研所爱之物,心无杂念,极致忘我,便能达到艺术的境界。

二、书法之美

宗白华说:中国的笔有极大的表现力,因此笔墨两字,不但代表绘画和书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境界。

从古至今,无数个大书法家让我们的文化大放异彩。人在愉快时,会面露微笑,哀痛时,会发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

韩愈就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在韩愈的记载中,张旭的书法,不但能书写自己的情感,还能将自然界的千变万化表现出来。这些事物,在他的书法里不仅仅是刻画,还与自己的情感交融到一起,形成了一种书法的意境之美。

宗白华本身就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和学习者。他小时候跟柳诒徴学过书法,后来还受过大书法家李瑞清的点拨,因此能够深刻并准确地把握书法的“灵”与“魂”。

据说,在大唐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就独爱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他曾恳求自己的儿子,在自己死后,允许他带着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入馆同葬。

由此可见,书法艺术,在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笔一画,不敷色彩却神韵已足,简单一笔,就写出了人心之美,万象之美,让人何不神往啊。

三、建筑之美

有人说:建筑就是一首哲理诗。建筑是我们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智慧结晶,是文明发展的符号,也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建筑本身就是美丽的。

每一个国家和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建筑,建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形象,也蕴含着当地的人文思想。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保留了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高大雄伟的宫殿,到粉墙黛瓦的园林,从庄严肃穆的寺庙,到闹中取静的胡同院落,这些传统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现代中华民族安居乐业之所。

宗白华说:“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 而我国的建筑,既讲究飞动之美,又拥有空间之美。

我国古代建筑上常雕刻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到了唐代,舞蹈、杂技等艺术逐渐发达,绘画、雕刻便呈现出一种龙飞凤舞的形态,充分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前进的动力。

除了雕刻,建筑的美也在一扇小小的窗户上也能充分体现。在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也就是说在这个楼里,能欣赏到外边所有的湖光山色。外边的景致如果是一幅画,而你一旦进入这栋楼里,就像是走入了画中,与山水共处一色,这是何等的美丽壮观啊。

宗白华在《何处寻美》这本书中说:诗和春都是艺术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而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寻找美的一种方式。

这本书,词句典雅优美、充满诗意,是中国美学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生活中,美就在那里,是一种客观存在, 只要我们心里有了美,眼睛就能发现美。

美,就是我们心灵的养分,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在过往的经验里,保有对生命鲜活的渴望,让我们的灵魂结出芬芳的种子。

以上内容是关于发朋友圈损友的句子和最佳损友说说经典语录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最佳损友说说经典语录

标题:发朋友圈损友的句子 最佳损友说说经典语录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63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