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建筑物的优美句子 关于描写建筑的优美句子

国学综合

形容建筑物的优美句子 关于描写建筑的优美句子

英雄监狱围观:℉更新时间:05-25 17:46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形容建筑物的优美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关于描写建筑的优美句子和形容建筑物的优美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形容建筑物的优美句子 关于描写建筑的优美句子

形容建筑物的优美句子 关于描写建筑的优美句子

清代作家李斗漫游烟花三月的扬州时,观园亭奇观,悠悠然抬首间在《扬州画舫录》写下这样一句“香亭三间五座,三面飞檐,上铺各色琉璃竹瓦,龙沟凤滴。”

当代著名散文家秦牧在《社稷坛抒情》中也写到:“这坛后的宫殿是华丽的,飞檐、斗拱、琉璃瓦、白石阶……真是金碧辉煌!”

由此可见,飞檐一向不在文人墨客对楼台轩榭的描写中缺席。

飞檐的前世今生

飞檐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檐部形式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与创造,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其外形轻巧美观,常见于亭、台、楼、阁、庙宇和宫殿等建筑上。张衡在《西京赋》中写到的“反宇业业,飞檐??”正是描写了当时东汉社会的奢靡风气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由此可见,飞檐在东汉时期已开始使用。河北涿县出土的北朝造像碑及河南洛阳出土的北魏画像石中的塔阙的屋角都可以看到有明显起翘。而在唐宋时期,建筑的起翘已成定规,以后更是如此。

扬州地区的飞檐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檐与白云相亲、与鸟儿相戏,与天地自然相合、与岁月时光相伴。大屋飞檐下,那种恬淡闲逸的生活,挑起了多少人无限的向往。飞檐,是屋宇上不可多得的点睛之笔!

凤凰古城的飞檐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

安徽徽派建筑

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同的风格适用于不同的场地场合。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其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飞檐之地域性差异

飞檐的营造风格在我国南北方有明显差别。我国北方建筑屋角起翘较平,外观庄重浑厚。南方建筑屋角起翘较陡,外观活泼轻快。

南方

苏州园林

南方的飞檐翼角高挑,工艺相对北方更自由,更有有创造力。在建筑中,飞檐是用来显示 财富的,屋檐翘起越高,就代表屋主越富有。

苏州园林

由于地域差异造成的美学观点不同外,地理因素上的南北差异也是影响南北飞檐风格的重要因素。由于南方降水量更大且常有暴雨,建筑的飞檐弧度大可将房顶的雨水抛得尽量远一些。同时,由于南北方纬度差异较大,所以南方太阳高度角比北方要高,这意味着阳光射向地面的角度会更加垂直,因此弧度更大的飞檐有利于采光。

厦门南普陀寺

北方

故宫

北方的飞檐没有南方高挺,飞檐本身也比较平直。北方地区多雪,积雪后平直的屋檐不会对末端的瓦片造成下坠的压迫力。

平直的屋檐不难体现出建筑风格上北方的庄严和沉稳。除去地理因素外,造成飞檐风格差异化的另一大因素是政治因素。我国历朝历代的政治重心均在北方,因此庄严肃穆的营造风格更适合封建统治者的实际需求。

故宫博物院的一角飞檐

北方的飞檐常会出现重檐,其作用是扩大屋顶和屋身的质量,增添屋顶的高度和层次,增强屋顶的雄伟感和庄严感,调节屋顶和屋身的比例。

岳阳楼

飞檐之设计智慧

古代为了方便屋面及时排除雨水,就得把屋顶做成很陡的坡形。可是陡屋顶会使急泻下来的雨水溅得很高,这对墙脚、柱基(因为古代的房子大部分都为木料所建,易被水腐蚀)都是不利的。

那怎样才是比较理想的设计呢?人们这样设想:最理想的屋面是,上部坡度大,下部较平坦,而中部略呈凹陷形状。这种悬挑出来向上反曲的屋面,不但釆光好,也便于泄水缓冲,保护房脚。如果采取四面泄水的方式,它的四角自然而然为反翘形式,结果就产生了斗拱飞檐的屋顶。

故宫博物院的一角飞檐

飞檐之装饰艺术

屋脊起初为实用而生,不设装饰,慢慢大家都觉得有些单调了,便在角檐垂脊上装饰了姿态各异的走兽,我们称之为飞檐脊兽。这些端坐在檐角的走兽不仅有装饰作用,它覆盖在殿顶与檐角两坡瓦垄的交汇处,又能起到防漏雨的功能,另外不同的圣兽还有不同的象征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龙: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龙的角似鹿、鳞似鱼、爪似鹰。唐宋两朝视为祥瑞的象征,明清将之象征帝王,同时具有携水镇火之意。

2、凤:雄为凤,雌称凰,通称为凤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旧时还比喻有圣德的人。

3、狮子:狮子作吼,群兽慑服,乃镇山之王,寓意勇猛威严,在寺院中又有护法意,寓示佛法威力无穷。

4、天马:“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5、海马:海马亦称落龙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万德寺钟楼

这些建筑物上的飞檐神兽,地域各有差别、神态各异、造型亦生动活泼、曲线优美,成为汉族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同的神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寄托了房屋主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勾一勒表达了建筑师的真情诉说。

平遥双林寺的一角飞檐

层楼高峙,檐牙飞翠。

一角飞檐,一方天空。

建就安居,雕就寄托。

一砖一瓦,一起一落,

真情其中,亦是古色古香。

风霜雕琢千年,千年饱经沧桑的的飞檐有如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一样,任你酷暑寒冬,唯我傲然挺立。

风吹雨打时,铮铮铁骨在。日月同辉下,喜迎八方客。

作者:古建筑在线 李鑫洁

神仙眷侣的唯美句子(红尘自是有情痴)

文/安冬悦


红尘自是有情痴,落笔惊鸿千古词。

写下这个标题,只为我喜欢的四个人。他们是尘埃里的四朵花,盛开在历史恢弘的画卷里。

他们不仅拥有旷世才华,而且至情至性。他们以一支素笔,惊艳时光;他们倾一世才情,写下千古绝唱。

他们是谁?

千古词帝: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南唐末代国君,兵败降宋,被俘至当时的汴京。这首著名的《虞美人》,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

相传,那一天,是七夕,也是李煜的生日。他在寓所命歌姬作乐,唱了这首词。由于词中毫不掩饰的故国之思,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李煜的一生,令人感叹。他曾是一代君王,却落得如此结局。

不过,他艺术才华非凡,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善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后世誉为“千古词帝”,留下三十余首精妙词作。实数必然不止,只是流传至今,仅有这些了。

文人浪漫重情,李煜虽为君王,却很重感情。他在位期间,后宫妃嫔甚多,但他却对两位皇后用情至深。一位是大周后,那也是一个才女,精通书史,善音律,琵琶弹得极好。李煜作词,大周后弹奏词调,二人志趣相投,心意相通,感情甚深。

大周后生病,李煜日夜照顾,汤药都是他亲自尝过后再给她服用。大周后病逝,李煜为她撰长文,以抒发深哀巨痛的心情。

李煜后来娶了大周后的妹妹,并封她为皇后,即小周后。南唐亡国后,李煜和小周后一同被俘,他们携手度过了三年,受尽屈辱。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也随之而去了。

曾经君临天下,被无数人仰望,最后却身陷囹圄,客死异乡,而且是以一种极不体面的方式,真真是可悲,可叹!

李煜的词,风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的词作更是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出生于江南书香门第,其父乃进士出生,是苏轼的学生,其母亦很有文学修养。正是因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才得以成就后来的她。

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少年时期所作。当时,她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京都的繁华,优雅的生活环境,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这首词一出,便轰动了整个京师。

2023年有部电视剧,就叫《知否知否,应该是绿肥红瘦》,由赵丽颖、冯绍峰夫妇主演,非常经典。主题曲《知否知否》致敬李清照的《如梦令》,特别好听。

李清照18岁时,嫁于赵明诚。夫妻二人嗜书如命,家中藏书再多,也觉得远远不够。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彼此懂得,感情极深。

这是一对世俗夫妻,安静和谐,高雅有趣,本应该似神仙眷侣般,奈何身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

李家和赵家先后卷入朝廷内部党争,夫妻二人被迫分开,好不容易团聚,没两年又开始了半生的颠沛流离。

李清照的词,前期写的多是日常生活,悠闲静雅,后期因境遇改变,心中凄苦,所写的词情调格外忧伤,读之令人涕泪。整体而言,她的词语言清丽,意境极佳,不愧为婉约词派的代表。

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

《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初年词人,出生贵重,乃一代名相纳兰明珠之子。他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

这首《木兰词》,有人说是纳兰写给友人的,所表达的并非爱情。但也有专家分析,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所表达的正是纳兰对初恋的追忆和怀念,还有深深的自责悔恨之意。

都说慧极易伤,情深不寿。纳兰性德的一生,便是如此这般。他不仅才华横溢,且重情重义。

他与妻子卢氏的感情,从一开始的相敬如宾,到后来深深爱上彼此,成为了相知相惜的灵魂知己。

然,佳偶良配,未能白头。在他们成婚的第三名,卢氏因难产落下病根,久治不愈,终撒手人寰。

幸福总是如此短暂,痛失挚爱的纳兰性格,深受重创,本就多情多病的他,身体越来越弱,年仅三十岁就病逝了。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的一生,绚烂而短暂,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意难平。

纳兰性德的词,清丽婉约,格高韵远,读起来总不由地轻声哀叹,后世称他为千古伤心词人。

活佛、情僧:仓央嘉措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的一户农奴家庭,在他只有两岁的时候,家中来了两个僧人。僧人细细打量着小仓央嘉措,仿佛能看透他的前世今生,而他丝毫没有畏惧感。

突然,两个僧人站起来,继而慎重地朝面前的小仓央嘉措匍匐在地。小仓央嘉措走过去,伸手便握住了两位僧人郑重放好的转经筒。

这个转经筒,是一件重要的法器,仓央嘉措那一触摸,就已注定了自己的命运。

僧人确认了仓央嘉措为“转世灵童”的身份,与仓央嘉措的父亲进了秘密交谈,他们郑重交待,此事不许告诉任何人。此后十余年里,他们经常来到仓央嘉措的家里,亲自教导和指引仓央嘉措佛法。

仓央嘉措的命运,因这两位僧人的到来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被推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了活佛,从此失去了他最向往的自由。

身为活佛,心恋红尘,世间情爱,求而不得。于是,便有了一首首细腻真挚的情诗。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仓央嘉措,他是活佛,却也是个情痴。他留下的绝美的情诗,穿越三百余年的时空,被世人传诵至今。

红尘自是有情痴,落笔惊鸿千古词。李煜、李清照、纳兰性德、仓央嘉措,他们都是既有才,亦有情的传奇。他们的诗文、词作,值得永久珍藏。

如果你是诗词爱好者,也很喜欢他们,完全可以收藏一套他们的书。

【国苑】精装 中华古诗词鉴赏 李煜+李清照+仓央嘉措+纳兰容若

¥39

购买

想来,在某个清浅的秋日,翻开书卷,读一读那来自时光深处的柔情,必定别有一番风味。

(图片自网络)

长短造句子(早安心语)

早安心语:人生的长度只有那么长,我们能改变的唯有它的宽度!

长短造句子(小学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邻居家的女孩读小学五年级,开学之初,学习了萧红的一篇文章《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很精彩,老师要求背下来,孩子没花几分钟,就能倒背如流。这段文字如下: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可以说,《祖父的园子》中第一段文字写得特别精彩。作者集中笔墨描写园子里的昆虫,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第一、描写角度丰富。

写景的文字都很注意多角度多层次绘景状物。《祖父的园子》第一段主要从色彩的搭配、视听的结合、动静的转换等角度分别描写了蝴蝶、蜻蜓、蚂蚱、蜜蜂等昆虫。比如写蝴蝶、蜻蜓和蚂蚱,只写了它们的颜色,而写蜜蜂的时候,既写到了蜜蜂的声音、外形、还写到了它的动态。

第二、详略安排得当。

这段文字共写了蝴蝶、蜻蜓、蚂蚱和蜜蜂四样昆虫,但作者并没有平均用力,而是有详有略。比如写蝴蝶、蜻蜓和蚂蚱,只写了它们的颜色,一笔带过,而写蜜蜂的时候,则是浓墨重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写得具体,写得详细。

第三、善用修辞手法。

恰当的修辞手法会为文章增色不少,这个段落里作者运用了一个比喻句“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形象生动,极为传神。

第四、句式富于变化。

萧红的这段文字,句子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摇曳多姿。有的的孩子,写作文不注意句式的变化,全是些清汤寡水的长句散句,读起来味同嚼蜡。

当我问道这孩子这段文字为什么精彩的时候,孩子一无所知,我让孩子仿写一只昆虫,孩子写出来的文字不像样子。

于是我对孩子进行了辅导,让孩子明白了这段文字的精彩之处,并且指导孩子仿写了如下一段文字:

每到夏天,老家的院子里就热闹起来了。蚂蚁来了,知了来了,蜘蛛来了,麻雀来了,蝴蝶来了……蚂蚁全身墨黑,成群结队,在地面上到处爬。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唱着歌,蜘蛛在房檐下忙忙碌碌地织着网。蝴蝶呢,有白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紫的,五颜六色,翩翩而来。有的在空中结伴而飞,有的伏在花丛中,轻吻着花蕊,翅膀像两把小扇子,微微地扇动。

总而言之,我觉得小学课文中的精彩篇段,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它的精彩之处,理解了,背下了,还要仿写运用。否则的话,孩子虽然死背下来了,但是理解不了,不能运用,可能等于白背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欢迎讨论,欢迎留言。

用什么是什么写句子(作文写具体生动的关键)

作文写具体生动的关键:句子,是一列小火车。

文/陆生作

怎么写观察日记?给你三条建议

读后感怎么写?就这么写

这样读课文,写作文才会变得简单,读课文《窃读记》,学写作方法

【一】

评价一篇作文,总会用到“生动具体”或者“不够生动具体”。

具体,就是连细节都清楚。如果单独理解“具体”有难度,那么可以组一个短语来理解,比如:具体安排。明天去春游,这是一个安排;明天去春游,跟那些人一起,几点到哪里集合,几点到哪里游玩,几点吃饭,几点回家,买点什么礼物……这就是具体安排。就是把“春游”解剖了。(这样解释,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生动,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把东西写活了,只有活的东西才会动啊!

【二】

作文,是几个段落连起来的。

段落,是一个或几个句子连起来的。

把句子写生动具体了,段落就生动具体了,然后作文也生动具体了。

句子怎么写生动具体?两套方法。

其一。

句子是一列小火车。

火车长长的,一节节车厢连着,车厢里装着东西。

比如:(如下图)

这四个句子,就是一列越来越长的小火车。如果你看不出它是小火车,就画一些轮子上去,再画个烟囱冒点烟,会更像。

说专业一点,叫扩句,用上修饰与修辞的扩句。

大学本科新闻专业的课本里,有类似的例子。大学生都要学,小学生写得不好,就鼓励鼓励吧。

说实在一点,为什么要用上修饰与修辞呢?就是为了生动具体。但这样说还是太专业!用上修饰与修辞是为了把东西指向唯一,告诉读者,我写的是这只猴子,而不是那只猴子;我写的是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我写的是这棵树,而不是那棵树;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要区别开来。

当我说“一只猴子走过来”的时候,你脑海里的画面,我脑海里的画面,他脑海里的画面,肯定是不一样的。猴子是大是小,有打扮吗?我们都不知道。

当我说“一只穿红裤子的小猴子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像喝醉了酒”的时候,你、我、他脑海里的画面,就接近了。画面感更强烈了。

所以说,所谓生动具体,就是指向唯一,且画面感强烈,给人刺激!

其二。直接看例子。

1.她骂他坏蛋。

2.她骂他道:“你是一个大坏蛋!”(语言)

3.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是一个大坏蛋!”(动作)

4.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发白,于是眼冒怒火,用手指着他的鼻子,大声骂道:“你是一个大坏蛋!”(神态)

5.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发白,像涂了层石膏,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眼冒怒火,用手指着他的鼻子,大声骂道:“你是一个大坏蛋!”(心理)

这算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从1到5,其实还是没有脱离“修饰与修辞”的范畴。但是,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这些角度去看待生动具体,有助于我们在练习时方向更明确。

如果只说用上“修饰与修辞”,学生可能不好理解。

如果说“能不能加个动作啊”,学生可能就懂了。

但两者谁是本,谁是末要分清楚。

【三】

在谈作文选材时,我讲过证明。

既然作文是由句子组成,那句子也可以用证明。

比如:“有一个巨人站在大地上,白云飘在他的腰间。”在这句话中,“白云飘在他的腰间”证明了“巨人”的“巨”。

再比如:“一只穿红裤子的小猴子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像喝醉了酒。”在这句话中,“像喝醉了酒”证明了“摇摇晃晃”。此外,这个句子中还有说明,——“穿红裤子”“小”都是用来形容猴子的,即说明了猴子的特征。

所以,在写句子时,记住“证明”和“说明”也是有用的。同样的,它们仍在“修饰与修辞的范畴”。

【四】

火车可以很长,但车厢不会太长。

句子是列小火车,以标点为“车厢”连接点。

当句子太长的时候,会读得喘不过起来。所以,要把句子写短。短句,节奏感强。相对来说,写起来也容易些。

比如:一只穿红裤子的小猴子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像喝醉了酒。

把它改成短句:有一只猴子,它小小的,穿着红裤子,摇摇晃晃走过来,好像喝醉了酒。

本来只有两节车厢,现在有五节车厢了。

写长句比写写短句难!小学生写长句没什么不好,但写作练习,可以从短句开始。一直也短句,也没什么不好,好多作家都擅长短句。只要写的人喜欢、擅长,只要看的人看得明白,不论长句短句,都好。

【五】

就一个句子来说,在修饰与修辞上,必须下功夫。

就几个句子、一段话来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链接,也是个问题。这涉及到作者叙述描写的顺序、感官。

总之,在句子中,用上自己的感官,用上修饰、修辞,以一个合理的顺序连起来,组成一个段落。

目标,让别人看明白。这一层是意思表达完整。

再高一点,让别人看得有味道。这一层是审美。

比如:

西湖真美!(表达意思而已)

西湖美如西子!(审美)

以上内容是关于形容建筑物的优美句子和关于描写建筑的优美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关于描写建筑的优美句子

标题:形容建筑物的优美句子 关于描写建筑的优美句子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62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