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手抄报句子 关于低碳环保的句子

国学综合

低碳环保手抄报句子 关于低碳环保的句子

九流闲人围观:℉更新时间:05-25 16:19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低碳环保手抄报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关于低碳环保的句子和低碳环保手抄报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低碳环保手抄报句子 关于低碳环保的句子

低碳环保手抄报句子 关于低碳环保的句子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作为码农的我们自然也应该为环保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什么是低碳环保,简而言之就是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映射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以最低的消耗的来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

以下就以 Android 开发为例从库和语言两方面来讨论如何实现低碳环保的编程方式。

从第三方库来说

充分利用现存资源,尽可能不重复造轮子。从以往来看,如果你对现存的轮子有各种不满试图从头写,那么最终结局中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只写了部分后直接放弃转而成为某个轮子的支持者,写完且比现有轮子要好的可能性还不如转行去大学城门口卖炒面。当然如果你写的是就是 SDK 之类的基础工具,那还是尽量减少依赖为好。

那么该如何挑选第三方库呢?Android 的应用层开发虽然使用 Java 语言,但并不是 Java 上的库都适合 Android 开发。Android 使用的不是 Oracle JDK 也不是 Open JDK,而是 Google 改写过的 Apache Harmony JDK,很多 Oracle JDK 自带的类(特别是 javax 包下的)在 Android 中并不存在,所以使用这些方法的库 Android 不能使用。

此外 Android 存在 65536 问题,这个坑体现在以下两点:

1)Android 机器在应用的安装过程中,系统会运行 dexopt 工具,将 .dex 文件优化为 .odex 文件,其中 dexopt 工具使用了固定的缓冲区大小来保存方法的元信息,低版本的 Android 机器上该缓冲区非常小,所以一旦方法数过多会直接导致 dexopt 崩溃,应用无法运行。

2)Dalvik 指令集对于一个 .dex 文件只能保存 65536 个方法的索引,所以一个 .dex 文件即使可以拥有很多方法,但是那些多余的方法也都是无法运行的。详细信息可以阅读官方的 dalvik-bytecode 的 invoke-kind {vC, vD, vE, vF, vG}, meth@BBBB 条目。

因此选择 Android 的第三库需要严格注意控制方法的总数量。

Android 常用库 vs J2EE 常用库

以下我总结了一些 J2EE 和 Android 上的常用库的对比以供参考,使用这些库可以有效提供编程效率,减少能量消耗:

其它方法

从语言本身来说

以上的方法在实现低碳环保的功能上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还有种方法就是直接从最根本的语言层面进行着手。

使用 Lambda 表达式

使用 Lambda 表达式可以省去不少代码,可惜直到 Java 8 才支持,索性的是 Android 上有一些解决方法。

使用 Retrolambda Gradle Plugin

Retrolambda Gradle 插件可以在编译时通过字节码转换使 Android 能够使用 Lambda 表达式。

开启 Jack 与 Jill

在介绍 Jack 与 Jill 之前先来看看 Android 那坑爹的构建系统,以下图片来自 Google 官方文档,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纲,而且有些过时,实际更复杂,想想如果没有 IDE 自己手动敲的痛苦吧:

而 Jack 与 Jill 就是在 Android M 时 Google 为了简化以上流程而推出的构建工具。

以前的主要流程

为了减小 I/O 读取的次数,dx 工具将所有 .class 文件合并成 .dex 文件

javac (.java --> .class) --> dx (.class --> .dex)

使用 Jack 与 Jill

Jill 将第三方 .class 文件和 .jar 文件转换为 .jayce 文件。

Jack 将 .java 和 .jayce 文件合并后转换为优化过的 .dex 文件。

Jack (.java --> .jack --> .dex)Jill (.class --> .jayce)

当然 Jack 实际是一个工具链,除了以上功能 Jack 还包含了 multidex, proguard 等大量功能,直接替代了原来构建过程中的很多工具。

使用 Jack 与 Jill 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特点是可以在今年将发布的 Android N 平台使用上大部分 Java 8 的功能。感兴趣的人可以现在就去尝试一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IDE 必须大于 Android Studio 2.1 (preview),SDK 平台必须为 Android N Preview SDK。

此外由于 Java 8 提供的 Lambda 表达式实际就是通过函数式接口实现的,所以在使用 Jack 与 Jill 后这一功能也可以直接使用在 Android N 以前的平台,而不用使用 Retrolambda 这些第三方工具(当然其它的 Java 8 功能都不支持)

目前来说 Jack 与 Jill 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速度较慢,不支持 Instant Run。此外由于不生成中间状态的字节码文件,所以开启 Jack 与 Jill 后基于字节码的各种工具(如 JaCoCo, Mockito)都将无法使用。(注:Gradle 插件在 1.5 版本提供了 Transform API,可以让我们直接对生成的 dex 文件进行处理,但是目前 Jack 与 Jill 不支持,所以使用该种方式 JaCoCo 仍然无法使用)

换种语言

相比较 Lambda 表达式也许换种语言是种更有效的方法。以下就介绍一下适用于 Android 开发的其它语言,当然这并不是说真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更多得是因为如果你只会用锤子,那你眼里的所有东西都是钉子,换种语言是为了开拓思路,了解在其它语言中是如何实现同样的功能的。

Java + Native

该方案以 Java 代码为主,以少量 Native 代码为辅。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

Java + C/C++

很明显这种方法非常不环保,基于 NDK 的开发非常复杂,出了错误也不好调试,目前这种方式主要用于 Cocos2D-X 这种游戏引擎。

Java + Go

Go 从 1.5 版本开始同时支持 Android 和 iOS 开发。由于 Go 是 Google 亲儿子所以 1.5 出来时大家对未来都非常期待。不过至今为止实际发展非常缓慢,文档非常稀少。相比较使用 C/C++ 方式使用 Go 有这么几个特点:

优点:

缺点:

Native + Java

该方案以 Native 代码为主,以少量 Java 代码为辅。最大的特点就是提倡以同一种语言为不同平台编写不同代码,而不是一套代码到处运行。主要代表有以下几种:

RubyMotion

RubyMotion 由 MacRuby 的开发者发明,可以通过 Ruby 代码编写 iOS 和 Android 代码。

优点:

缺点:

ReactNative

ReactNative 由 Facebook 在去年发布,一经发布瞬间成为 Github 上的网红。可以使用 JavaScript 进行代码的编写以及动态更新是其最大特点。然而相比较 iOS 来说 Android 版本并没有发布多少时间,目前还有不少问题。由于最近在看 ReactNative 所以这里写得稍微详细点:

优点:

缺点:

其它 JVM 语言

相比较以上方案,使用其它 JVM 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和 Java 进行无缝切换,开发方式上没有什么变更,很容易让人接受。

Groovy

Groovy 官方从 2.4 开始就支持了 Android 开发。Groovy 本身是动态语言,效率较低。但是可以通过开启静态编译来提高效率。由于 Groovy 在处理 XML 方面是一绝,所以如果你的应用服务器是基于 SOAP 的话,那么使用 Groovy 替换 Java 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原生的 DOM,SAX,PULL 方式使用起来都太痛苦了。

替换成 Groovy 后最大的优点就是上手没有任何什么难度, 毕竟所有 Android 开发者都写过 Groovy (build.gradle 实际就是 Groovy 源文件),而缺点就是编译速度会更慢。

Scala

Android 应用中常常需要将上下文传来传去,所以很多人都会在每个 Activity 写上 mContext = this 这样没营养的代码。而使用了 Scala 后借助隐式参数 + 隐式转换 + 隐式类这三兄弟就不用写这些没有营养的代码。除此之外借助 Scala 各种 FP 特性代码量也可以得到大量减少。

但是替换成 Scala 后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主流的 Scala 的 2.11.x 版本核心方法多达 5w。这意味着加上 Android 的原生代码,即使你一行代码没写,仅仅是集成 Scala 运行环境后就超过了 65536 的限制。即使开启了 proguard 删除掉那些不用的代码这个问题也没办法根本解决,所以或许将 Scala 搬到 Android 平台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Kotlin

Kotlin 是 JetBrain 研发的一门运行在 JVM 上的语言,官方支持 Android 开发,语法和其之后发布的 Swift 非常相似,所以也有人开发出了 Kotlin 2Swift 的工具,详细对比可以见Swift is like Kotlin。Kotlin 的语法可以看做是 Scala++--,其语法借鉴了 Scala,但是也去除了 Scala 中大量复杂的概念。

在所有 JVM 语言中,目前个人最推荐使用 Kotlin 进行 Android 开发。有以下几个原因:

就我个人开发中常使用的 Kotlin 功能有这么几种:

最后附上一段简单的 kotlin 代码

relativeLayout { textView { id = android.R.id.text1 text = "Loading..." }.lparams { centerInParent() } editText { id = android.R.id.edit hint = "Page Count for retain" inputType = InputType.TYPE_NUMBER_VARIATION_NORMAL }.lparams { below(android.R.id.text1) centerInParent() } button("click") { }.lparams { below(android.R.id.edit) centerInParent() }.onClick { println("hello world") }}.style { when(it){ is TextView -> it.textSize = 20f }}

以上 Go 和 Ruby 编写 Android 应用的示例可以见 AndroidDemoInOtherLanguages。其它 JVM 语言编写 Android 应用的示例可以见 AndroidDemoIn4Languages。

扯了这么多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就这些怎么可能实现低碳环保的编程。没错,你想的很对,要实现低碳环保的编程方式说到底只有唯一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说服你的项目经理或者其他有话语权的人取消或修改掉那些不环保的需要,仅此而已。本次扯淡到此为止。

描写母亲的句子(小学生作文)

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成为一名作家或者诗人,希望自己可以跟语文课本里面的老舍、冰心、鲁迅一样,成为大文豪。

但想要成为作家,学生就要把作文写好,并且还要拥有非常渊博的知识以及想象力,同时还要懂得思考,有逻辑才可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孩子的天真和童趣是大人很难拥有的,而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普遍也比较有趣,但下面这名小学生的短小作文却不同寻常,小小年纪却已经有了“作家”的影子。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在网上走红,内容感人而又深刻

这名小学生的作文看似简短,没写什么东西,但实际上每句话都很有意义,第一句“我以一声妈妈为报酬”,从一个非常特殊的角度开始,说明了“妈妈”一词是自己付给家长的报酬。

也代表了所有孩子的报酬都是几句妈妈而已,他们没有给父母任何的报酬,却受到了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

接下来小学生便写到“肆无忌惮地向你索要一切”,这句话跟上面那句是连在一起的,这两句写的就是孩子对妈妈所做的事情。

接下来写的则是妈妈也是以“妈妈”两个字作为枷锁,无条件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最后学生则写下了自己的感慨,并且承诺将陪伴妈妈一直老去。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最后两句话让人无限感慨,全文不到一百个字,却处处都是惊喜,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也直击你的心灵,老师看后很是感动,心里默默道:必须给一个满分。

分析:

小学生将大家都会说得“妈妈”比喻成报酬,而对于妈妈来说,这两个字却成为了自己的“枷锁”,用词不仅准确而且非常耐人寻味。

其实很多小学生写的作文要比大人好太多,他们没有过多的想法,却能发现各种真实而单纯的大道理。

一个小学生能对妈妈的感情有这么深的理解也是非常不容易,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写好作文,其实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能找到主题,并且写下相应的文章。

能写出这样文章的小学生也并不多,大部分学生写出的文章可能都是比较幼稚的,但毕竟孩子的发育和思想有限,老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学生想要写好作文,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有逻辑、懂得思考

好的作文一般都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管是段落之间的联系,还是前后语句的联系,都需要有逻辑,有了逻辑以后,文章才会看起来更加顺畅,能够让大家读懂。

其次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学生也要懂得思考,不管是开头还是结尾,都非常重要,在考试中,作文一般都会有中心思想的要求,学生需要先审题,然后再通过思考找到写作的方向。

★创作能力

学生想要写好作文,还需要拥有所谓的创作能力,也就是想象力,生活中的事物就这么多,写出来也非常单调,想要写出好看的作文,想象力就非常关键了,不管是运用比喻句还是排比句,都需要学生加以想象。

★词语、语言能力

写作文首先要学会认字,并且还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字词、句子,还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知道如何写出一句完整的话语。

学生应该如何练习写作?

*多阅读、仿写

很少有写作的天才,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不断阅读获取相关知识的,想要写好作文,学生首先就要多读书,看看别人是如何写的,好的文章又是什么样子。

之后学生就可以仿照着写一些小的作文,但不要全篇都模仿着写,在模仿中也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多观察、多联想、多积累

学生想要写出高分作文,首先要多积累,不管是名人名言还是诗词成语,学生只有积累的东西多了以后,才能在各种文章中合理运用进去,增加一些这样的话语也可以给文章增添光彩。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要懂得如何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通过联想的方式,让这些简单的事情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样才能写出更加丰满有趣的作文。

总结: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有的人不仅可以讲,还可以编写故事,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帮助他们打下写作文的基础,帮助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总结:你喜欢写作文吗?

描写公园的句子(原创)

露天矿赋-茂名矿坑生态公园

太古初,共工战祝融,不周山废天裂缝。天柱折,地维绝,洪荒湮灭。【1】女娲炼彩石,集芦灰,补天阙,【2】遗石埋西粤。寂然亿劫化岩页,无言说。

沧海桑田,麻姑几度嗟世变:【3】茂名盆地,亦曾沧海亦曾湖。潜龙长不用,亿劫但沉淤;风云际会见在田,村童燃石起硝烟。勘探方识页岩矿,从此飞龙便上天。【4】观彼磊磊岩矿兮,宛若伏龙。东起电白禾塘岭兮,西至化州连界墟。其横越羊角、新圩、金塘兮,更跨低山、石鼓、沙田而後歇。其连绵百里兮,吨储五十余亿焉。

及乎我朝草创兮,国苦贫油!主席顾西粤,指点江山,意属【5】石头。中央号令,师会潘州。冼太故里,重放异彩千载後;潘仙乡梓,再屹蛮荒立中流。群英汇萃,南海为之沸腾涌动;物资裘集,庾岭因此揖让通舟。是时路窄羊肠,器械不入,唯一腔热血,众志成城。募榜开张,愚公云集景从,俄顷【6】逾万。

于是乎万众一心,挥铁锄,荷扁担,挑畚箕,海聚金塘。以誓平太行王屋之志,【7】仗刑天舞干戚之劲,【8】奋发图强,沐风雨,冒寒暑,顶烈日,掘矿藏。摩肩接踵,举袂成云,挥汗成雨。【9】一朝石出油,油城从石出。不需丹青描,天生本丽质。雏形六百户,继而三万七。局促矿工家,环堵【10】堪容膝…。卧薪尝胆终成器,谱就劳工大手笔。其出也幽谷,其迁也乔木。【11】赳赳油城,不同凡俗;鱼跃龙门,浮山远麓。于是乎更北修水利,筑库良德,以为玉湖。西拓铁路,衔接河唇,畅通西南。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市焉。【12】譬若鲲鹏扶摇于南天兮,【13】又似鹤鸣九皋闻于天。【14】终为西粤之重镇兮,壮哉唯是举,当世更无双!是故有云:“冼夫人者,岭南之圣母也;露天矿者,油城之生母也。”巍巍露天矿,默默耕耘卅春秋,炼油吨弥三百万。当是时也,嗷嗷油荒,举国彷徨。页岩油出,雪炭饥谷,赖以为禳。世界从此多刮目,异邦何敢笑贫油?

国际风云起朔方,中苏龃龉【15】专家撤。大庆油田出,原油换新血。页岩成储备,矿业或停歇。问路在何方,有司如何夺?【16】会研十七日,衷一如是说:“与其放弃,莫若转型!”英明一决!直教力挽狂澜于将溃,妙回新生于弥留。更赖国力扶持,于是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页岩矿司,譬如金蝉蜕变,炼矿转炼油;凤凰涅槃,浴火又重生。炼油重镇,因之拔地起西粤;茂名石化,从此又作领头羊。

卅载河西西复东,页岩重新作蛰龙。炼化蒸腾,油城春笋风雨後;星移物换,矿业暂且退江湖。世事纷纭,冷热总随寒暑易;人和政通,生态园林起废墟。遗弃二十秋,再度作宠儿。万亩烟波,犹如翡翠镶城廓;一片青山,仿佛绿洲西北隅。吁~!谁能料,疮痍矿坑,化作碧海云梦泽;【17】不毛瘠地,亭台楼榭上林苑。【18】眺望台上,凭栏随波观落日;博物馆中,观摩文物话当年。一荫长堤,长龙卧波通南北;两潭湖泊,左右逢源贯东西。回环林荫,漫随春秋赏风月;曲径通幽,游人不觉入桃源。腐朽化神奇,玉貌妆成还赖新政;秽域成乐土,西粵重塑冼太精神。心净佛土净,好心一片光日月;政清寰宇清,芸芸众生享升平。

吁~!君不见,南方油城起矿脉,一朝耸立南天侧。西粤南海潮生处,滨海新区如联璧;君不见,小东江畔,白云堤柳清风笛,一练飞上浮山脊;君不见,昔时矿坑碧玉湖,河东河西皆春水。凌波春荡漾,频送诗韵来――

太古原林化矿藏,沉埋旷劫迹苍茫。

蛰龙醒处油城现,伏虎飞时举国狂。

冼太遗风吹故里,女娲炼石拯油荒。

当时戈壁今时苑,遍植梧桐引凤凰。

丁酉季春 雷泽渔父

注释:

【1】共工战祝融:共工为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上古 奇书《山海经》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

【2】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3】麻姑:东晋葛洪《神仙传》:“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上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蔡脯行之,如柏实,云是麟脯也。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东海行复扬尘也。’”

【4】潜龙长不用(潜龙勿用),亿劫但沉淤;风云际会见在田(见龙在田),村童燃石起硝烟。勘探方识页岩矿,从此飞龙便上天(飞龙在天):这里引用《易经》乾卦关于事物发展过程的道理。易经用乾卦六爻,道出了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初生、成长、壮大、衰亡……的客观发展必然过程。乾卦六爻: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5】意属:属意,意念集中于一点,谓意向集中或倾向于某人某事。

【6】俄顷:片刻,一会儿。出处:晋·郭璞《江赋》:“倐忽数百,千里俄顷,飞廉无以睎其踪,渠黄不能企其景。”

【7】太行王屋: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惩山北之塞,誓移山通道。

【8】刑天舞干戚: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山海经.校注》云:“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9】举袂成云,挥汗成雨:《晏子春秋·杂下九》:“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10】环堵:词汇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只要义项有:(1).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2).指贫穷人家。(3).围聚如墙。形容拥挤。例句:《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11】其出也幽谷,其迁也乔木:出自于《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12】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市:《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13】鲲鹏扶摇于南天:《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4】鹤鸣九皋闻于天:鹤鸣九皋,汉族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古人以鹤为天上的瑞鸟。《诗经·小雅》:"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皋,水边的岸地。汉人更传说鹤是长生不死的神禽,骑着它可上天与神仙相会。

【15】龃龉:抵触、关系不融洽。

【16】有司如何夺:?有司:指主管部门的官员;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例:而因为威怒,有司必诽怨矣,牛马必扰乱矣。——《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审分》。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夺:定夺,决定如何处理。

【17】云梦泽:地处江汉,战国时楚王游猎的园区。司马相如《子虚赋》:“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唐.孟浩然诗:“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18】上林苑:古代汉族园林建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

描写公园的句子(汪汪碧水)

文:石岩

大潭印象

绿叶摇曳弹曲,微波窃窃耳语,潭中鲤鱼吐悠闲,青藤缠绕比曲折。

一切随缘,蜻蜓是点水飞龙,蝴蝶是临时舞者,世俗是潭中淤泥,被碧波压箱底。

游人轻足过,挥洒手中食,口小慢速鱼,本为失败者,更活长久时。

生命对于地球,犹如枝叶对于大树,只为看那春天的繁花,秋天的累累果实。

汪汪碧水,映天空的理想,常常白云得意,偶尔乌云压顶。

品味江湖,笑傲人生,感恩父母,热爱家庭,是宇宙璀璨的明星,也是世界最美的风景。

长嘴野猪欢迎您

我和家人到了香港,入乡随俗,喜欢上了行山,非常庆幸,大潭郊野公园位于港岛的东部,就在我们住所的附近。所以,我和家人经常光顾,走一段水泥路,就能到达公园门口,有时烈日炎炎,我们也坐公交前往。

第一次去时,隔壁邻居还提醒,携带防蚊液,可能会遇到野生动物,注意安全,另外也能看到一些只有南方特有的植物。

郊野公园门口,一条宽阔的盘山公路通往前方,有时很陡峭,有时转弯很急,一般没有汽车通过,行走起来,安全也轻松,小走一段,就有卫生间,非疫情时期,旁边还有饮用水。

公路两边,绿树成荫,春天时繁花似锦,五颜六色,夏日时,绿意盎然,到达一处烧烤点,旁边有条小径是家乐径。

有时在烧烤点,可以看到悠闲的野猪,竖着长长的毛,拱着尖尖的嘴,眼神中没有丝毫惧怕人类的慌张感。

我家孩子总是好奇,学着野猪摇尾巴的频率,一晃一晃,一开始我很警惕,拉开了孩子和野猪的距离,并紧紧跟着孩子。经过观察,野猪似乎没有攻击性,看来它是烧烤点的常客,这里闻闻,那里拱拱,过一会就吧唧、吧唧地吃起来。

在内地,野猪是保护动物,城市周边早没了身影,在香港就是和麻雀一样的常见物,很多内地的朋友,一看到我放在朋友圈的照片,大多都惊讶:“哇,野猪是这个样子。”

我没想到,不仅是大潭,香港的多个郊野公园,人和动物都能其乐融融,很多高楼的后面就是大山,网上还有野猪和繁华大楼的合影。

行山偶遇美丽多

有时,在靠近烧烤点处,我们沿着大潭郊野公园的家乐径开始行山,春看红红的杜鹃,夏日满目的翠绿,听着鸟鸣,转过一个山坡,视野豁然开朗,就能到达一个观景台和凉亭,果然是家乐径,小朋友也能轻松上山,水库就在眼前,犹如几块碧玉,点缀在群山之中。

在欣赏美景的时候,地上的红色吸引了我,原来是红豆,以前长期在北方城市,在野外,真没见过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既然大诗人说多采撷,于是我和家人分别捡了一些红豆,回到家里,孩子专门腾出了一个精美的盒子,装了起来。

随着我们去大潭郊野公园次数的增多,盒子里的红豆,很快就满满的。

有一天,看着孩子在玩耍红豆,我想着,这些红豆能不能做些好看的玩具或者装饰品,我开始网上查询。

一查,吓我一跳,红豆有剧毒,嚼碎并吞食一颗就足以毙命,我家孩子只是拿着玩,庆幸没放嘴里。原来红色是大自然的警戒色,红青蛙、红虫子往往有毒,同样,红豆也有毒。

我们经常吃的“红豆”,学名叫赤小豆,颜色是赤色,并不是鲜红色,不要和别名“相思子”的红豆混淆。

我和家人商量,让这些红豆重新回归郊野公园,有些美丽只能大自然拥有,而不属于人类。

青山碧水白云天

从家乐径下来,或者沿着平坦的主路,转过几个弯,就到达大潭水塘边。水塘镶嵌在群山中,天空白云飘飘,山中树木繁茂,绕着水库的小径,被绿植簇拥着,一阵风吹过,带来哗哗声,是绿叶发出的欢快声。

一片碧绿的潭水,能看到浅底的石头,一阵微风吹过,潭面起了一片又一片的波纹,像父辈快乐时,额头的皱纹。

岸边的黄土,像梯田,逐级而下,还有点像年轮,分布均匀,潭水有旱期和丰水期,雕刻出一件又一件的自然作品。

有时能看到蜻蜓掠过水面,斑斓的蝴蝶也常常来凑热闹,翩翩起舞,一副乐在今朝的姿态。

很多山涧小溪,从山顶,凿开山石,拨开青藤,吻过树根,在一些小水潭,经过短暂的停留,继续前往目标地,绕过巨石,从高处,毫不犹豫,纵身跃下,融入水塘的怀抱。

不得不惊叹,这些山泉水的坚定决心。

亚洲第一坝的荣耀

在我的印象中,能称为文物的古建筑,常常是漆红色的大门,斑驳的青砖,再配以鲜艳的琉璃瓦,例如故宫大殿群,又或者十三陵地面建筑。但是水泥和砂石做成的混泥土,我一直认为是现代建筑的材料,离文物还差岁月的洗礼。

有一次,我休闲地走在大潭水库旁边的水泥道上,看着宏伟的大坝,虽然有岁月的痕迹,但是依旧牢固。看到一块牌子上写,你已经踩在文物径上了。印象中,对待文物还得小心翼翼,我于是放轻了脚步,不过似乎游人再多也没踩坏文物径。

于是,我仔细看着旁边的小字介绍,建于1883至1917年间的大潭水塘群,有四个水塘,分别是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和大潭笃水塘,总容量达830万立方米。它们在香港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香港曾经饮用水不足,大潭水塘群当时是香港人民的“及时雨”。

虽然水塘建筑主要采用现代混凝土、以及花岗岩,但是风格偏向古典优雅,特别是拱桥,优美的圆弧曲线,给游人美的享受。

建设大潭笃水塘的主水坝,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水坝工程,于1917年完工,历时五年,当年建成后被誉为“亚洲第一坝”。

Daniel Jaffe是总工程师,负责设计大坝和监督工程,他在大坝建成三年后去世。当时的政府为了纪念他,把湾仔区的一条街命名为Jaffe Road(谢斐道)。

大潭水塘群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港岛供水的重要来源地,也是香港公共水务系统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大潭郊野公园很多建筑有百岁以上的年龄,其中二十二项列入了法定古迹,大潭水务文物径贯穿水塘群,全长约5公里,设有十个信息牌,让游人在游玩中,学习古迹知识和历史意义。

很多香港影视剧中的古建筑,或者水库取景地来自大潭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的山上,有的山头还有碉堡遗迹、弹药库等,岁月剥开了墙皮,有的地方弹孔依旧存在。有一次在地面,孩子找到一颗铜绿色的子弹壳,似乎让我回到了枪林弹雨中,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这些老建筑,也有很好的历史纪念意义。

潭中鱼儿得悠闲

有时看到,潭中有鲤鱼游过,优哉游哉,我心里有点痒痒,也办理过钓鱼执照。在可以钓鱼的季节,我前往水库,水库有牌子提示,必须有执照才能钓鱼。

但是我钓技不佳,采用路亚方式,把假饵料在水面丢来丢去,似乎没看到什么食肉鱼类上钩,后来采用台钓,静静地坐在岸边,拿着钓鱼竿,可惜只有些小鱼上钩。

我用钓鱼执照的尺子怎么量,都不够十八厘米,尝试把小鱼拉长,还是不行。按照规定,还是放小鱼回归水库,小鱼头也不回,惊恐窜向深处。

于是我收起鱼竿,前往大坝处,在中水潭附近,有一处堤坝,很多游人经过,一群大锦鲤和鲤鱼在水面悠闲地吃食。

看着美丽的锦鲤,我也下不了手,干脆不钓鱼了。看着这群鱼,它们已经和游人很熟悉,只要听见游人的脚步声,它们便聚集过来。

特别是小游客,看着可爱的鱼嘴巴,悠闲地吐气,会丢点面包或者饼干,这些食物往往被大鱼吃掉,有些小鱼,距离远,速度慢,有时连碎屑都碰不到。

没抢到食物的小鱼,表面是失败者,但是当我想起我的钓鱼执照,其中一条规定是,只能钓十八厘米以上的鱼类,看来,对潭中鱼来说,没有抢到食物,长得慢,反而活的长,也是好事。

人生,有时也是如此,例如在追逐财富和权势的路上,总有快步者和落后者,表面上的失败者,换个维度看,他也许是个成功者。

小桥流水人家优美句子(枯藤老树昏鸦)

秋天

秋天,又称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1]。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城市里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红叶的游客们。

1、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文学言治尚於 唐 虞 ,言义高於秋天,有华言矣,未见其实也。” 北周庾信《小园赋》:“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 前蜀 尹鹗 《菩萨蛮》词:“ 陇 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

2、唐张谔《九日》诗:“秋天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胡适《尝试集·十一月二十四夜》:“现在他们说我快要好了,那幽艳的秋天早已过去了。”

从中国秋始日期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是中国东部秋始来得最早的地方。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不断侵入,但势力不是很强,常在中国北方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华西常有绵绵秋雨出现。

秋季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华西秋雨、南方寒露风、霜冻及低温冷害。总体来讲,进入秋季,太阳高度角渐低,温度渐降;秋风送爽、炎暑顿消、硕果满枝、田野金黄。

秋天别名

高秋(秋高气爽之意)

素秋?白秋(五行思想中秋=金=白)

白帝(掌管秋天的神)

金秋(秋=金;丰收?植物的颜色)

三秋(初秋、仲秋、晩秋的三个秋)

九秋(秋的九十天=三个月时间)

秋天节日

国庆节

国庆节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在我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中秋节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

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重阳节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会都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202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为老年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会都是中国传统祭祖的四大节日。明朝以前本来有登高看老人星的皇室活动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纬度过高看不到该星就演变成只登高不看星了,随后人们也遗忘了看星的这个初衷 (纬度37度以下才可见,北京 40度)。因为人们对老人的越来越推崇,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过三闾庙》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杜甫《江汉》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马戴《落日怅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徐玑《秋行》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袁宏道《感事·湘山晴色远微微》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欧阳修《秋声赋》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李白《乌栖曲》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尹式《别宋常侍》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郑板桥《咏梧桐》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杜牧《南陵道中 / 寄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骆宾王《送别》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杜甫《柏学士茅屋》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李白《太原早秋》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李白《秋思》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李白《古风·其五十九》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白居易《空闺怨》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纪映淮《咏秋柳》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頫《岳鄂王墓》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曹雪芹《残菊》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张乔《书边事》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李白《九日》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李白《渌水曲》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杜审言《登襄阳城》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徐玑《秋行》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宋祁《九日置酒》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王国维《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王昭君《怨词》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元好问《秋怀》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张乔《书边事》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李白《渌水曲》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李白《乌栖曲》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徐玑《秋行》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杜审言《登襄阳城》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刘道著《湘江秋晓》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刘基《眼儿媚·秋思》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以上内容是关于低碳环保手抄报句子和关于低碳环保的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关于低碳环保的句子

标题:低碳环保手抄报句子 关于低碳环保的句子

链接:http://m.zhaichaow.cn/z/162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