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才被埋没的句子 埋没人才的句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形容人才被埋没的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埋没人才的句子和形容人才被埋没的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形容人才被埋没的句子 埋没人才的句子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浩渺如烟的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每个时代都不乏这种被埋没的人才。
屈原能做九歌、离骚,而楚怀王不用。
李白自负有经纬才能,可唐明皇只把他当作御用文人。
……
于是,古代文人就用大量的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小情绪。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己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整首诗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
贾生
唐代: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杂诗七首·其四
魏晋: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萧统《文选》选录曹植《杂诗》六首,获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赏和肯定,是曹植诗歌中的著名篇章。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采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具有政治抱负,希求建功立业,垂名青史。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结果没有实现。曹操死后,他因此备受其兄曹丕(魏文帝)、侄子曹叡(魏明帝)的猜忌和压抑,屡徙封地,连生活都很不安定,根本谈不上实现政治抱负。这首诗以佳人自比: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才能的杰出;“时俗”二句,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比喻自己怀才不遇;“俯仰”二句,说时光流驶,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贫女
唐代: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既没有凭借景物气氛和居室陈设的衬托,也没有进行相貌衣物和神态举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深处的苦痛。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又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毫无遮掩地倾诉心底的衷曲。
从家庭景况谈到自己的亲事,从社会风气谈到个人的志趣,有自伤自叹,也有自矜自持,如春蚕吐丝,作茧自缚,一缕缕,一层层,将自己愈缠愈紧,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后终于突破抑郁和窒息的重压,呼出那“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叹。这最后一呼,以其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诗蕴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唐代: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诗开头一个“龙”字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奇特外观,银蹄踏烟之矫健体格,定是良马。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诗以龙脊银蹄的骏马自比,慨叹纵有千里马但却没有识千里马的伯乐,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与愤懑之情。
古柏行
唐代: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这首诗句句写柏,句句喻人。言在柏,而意在人。前八联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誉,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发了自己愿意像诸葛武侯一样报效朝廷的理想。在这里,句句写古柏,句句喻诸葛,句句又隐含着诗人自己。古柏的高大坚强,雄劲飞动,古朴厚重,正是诗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心肯。
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像古柏一样朴实无华,不以花叶之美炫俗,英采自然外露,使世人惊异,愿意不辞剪伐,陈力于庙堂,但没有人能把它送去。古柏心苦,却不免为蝼蚁所伤;柏叶余香,乃为鸾凤所喜。而自己的怀才不遇正是像这古柏一样。诗人最后终于发出了“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浩叹。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
宋代:佚名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作者本来要写这年寻花被误,可是一开始用的是一个含量更大的句子,这样子不仅能罩得住全篇,而且使题旨得到更广泛的扩充。“不肯开晴”语意和“风雨成旬”略同。不过这不是多余的重复,因为如果只是“风雨成旬”,那么那些痴情的惜花者也许会想:总该有一刻的天晴吧,只要乘这个机会看上一眼春花,也就不枉度此春!看那“误却寻花陌上人”的人或者就是这么想的。不然他明知“风雨成旬”,为什么还要寻花陌上呢?而正是因为有了“不肯开晴”,“误却”二字才更见份量。
但是,词篇也不是顺着一个方向发展下去的。过片的“今朝报道天晴也”就忽如绝路逢生,然而紧接着又一个转折:“花已成尘”!上片说“误却”,总还是误了当日仍有下一日的希望。而此时一个“尘”字已经把花事说到了头,因此对寻花人来说,剩下的便只有懊丧与绝望。“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是作者的怨怼语,也是痴想。这种痴,正说明了他的情深;而这种至情寄托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感喟,词中埋怨花开不得其时,也蕴含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
时过境迁感慨的句子(时过境迁)
有些事,再次想起内心的感触全然不一样,就像再读普希金的诗歌,内心的感触已不是最初的模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是的,只要好好活下去,总会获得丰盛的生命。在成长过程中悄悄种下的心愿,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小时候看别的小朋友玩芭比娃娃,内心好生羡慕,总希望自己有一天也会有个芭比娃娃。后来真的有了,是其他小朋友淘汰的旧玩具,我拿到手里欣喜若狂,回去找了家里的碎布料,按照自己的想象给芭比娃娃量身缝制了一个旗袍。
到了15岁生日,终于有了自己第一个毛绒小熊,我还记得送我礼物的那个同学,虽然已不怎么联系。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不断拥有了各种毛绒熊,有自己买的,有朋友同学送的,大大小小一共7个,只有那个自己买给自己的那个,从08年到现在我一直带在身边。
还有音乐盒梦,运动衣梦等等,虽然只是很平常的事物,但只要种在心里,梦想就一定会成长为现实,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你的眼前。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所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你所受过的磨难都将成为你生命的财富,至少会是精神财富。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过一段“蓝色的忧郁”,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坚持着走出来,再回首,只会淡然一笑,是的,那是神对你生命的考验,真惋惜那些为情殒命的人,肉身的死亡并不是灵魂的尽头,没有了肉身我们如何走完人生这一遭?内心是被委屈撑大的,有过低谷就好。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不知从何时起,竟会不自觉的回忆,回忆是衰老的开始,是的,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年轻,却已不是小孩子。有时你会发现,自己从小到大一直不解的事,有一天突然有了根源,就像看一部回忆录,瞬间理解了一切的事情。于是,沉浸在某个小片段中,如果当时不那么做现实会不会改变模样?
怎么可能有“如果”,一切早就被安排好,生命中有些经历是逃脱不掉的,必须要这样才会是你,是的,你就是这样,你只要过好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就好,其余的自有神的美意。
女人心声经典句子(后悔是大多数)
虽然一时沉溺于惊险刺激的秘密关系“出轨”,但最终后悔不已的女性不在少数。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出轨女子的真实想法。
不能和任何人商量,很痛苦
“刚开始对谁都不能说的秘密关系很刺激。
但是,不能对任何人都胸有成竹地介绍自己是恋人,即使有烦恼也不能倾诉,很痛苦……”(28岁女性/事务)
禁断之恋也许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玩火游戏。
但是,如果和对方的男性发生了什么事,无法商量的话,也会使事态陷入泥沼。
这样下去可能会很糟糕……如果有这种感觉,就做好被批评的心理准备,找谁商量一下比较好吧。
社会信用的丧失
“不伦对象的太太,向公司通报了不伦的事实。
虽然没有被炒鱿鱼,但是因为无法忍受周围人的视线而辞职了……”(27岁女性/营业)
如果只是人事调动还好,最坏的情况可能会被惩戒免职。
另外,如果外遇的事情在公司内传开,在公司内工作的轻松自不用说,再就业也会变得困难。
另外,如果不伦的过去被结婚对象发现的话,交往和订婚被解除的可能性也很大吧。
因支付赡养费生活困难
“我一直在想要贯彻和他的爱,精神损失费的事完全没放在脑子里……
他的妻子来了账单,脑子一片空白”(32岁女性/服装)
虽然劫爱成功了,但是抚慰金和养育费等的支付很困难,生活困难的例子并不少见。
精神损失费的金额会根据状况和收入而变化。
因此,也有可能是非常昂贵的,这点要记住。
反复出现的出轨
“他离婚成功,我们顺利结婚了。
本以为这样就能幸福了,可他这次又和别的女人出轨了……结果离婚了”(32岁女性/银行职员)
出轨一次的人一般都会重复。
虽然结婚后获得幸福的情况也不是零,但接下来自己也有可能陷入被出轨的境地。
最好不要认为一定会幸福。
在受伤之前离开吧
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女性对出轨感到后悔。
如果现在出轨的话,我建议你在伤害还很小的时候洗脚。
多女性对出轨感到后悔。
如果现在出轨的话,我建议你在伤害还很小的时候洗脚。
夸文章写的好的句子(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
浏览头条时,猛然间出现皇V,哇!大人物,一定要好好看看,仔细一瞅内容。
没瞬间晕倒是我定力太好,前面没命的鼓吹,某大作家他女儿的大作。(美其名曰那团体自封诗)
再一瞅头像后面的字,原来是某西某协的大人物,怪不得。
我瞅了几眼,有人要问,干嘛瞅呀!划过不就得了。不瞅怎么做出自己的判断,是好是坏。
后面附上的是,大(诗)人的大作。瞅后我做了一个动作。
点开页面上的叉,出现页面,此内容不感兴趣,拉黑……我点了其中一个。
继续浏览,又出现一个自封(当今诗王)的,跟上面一样。
我两眼开始往上翻了,站台吹彩虹屁的怎么这么多。
美其名曰,某作家的女儿改变了风格。把大作(诗)称之为(意象“诗”)又普及了一下何为(意象诗),什么只意,不吟。夸的天上难找,地上没有。我有截图要不要发出来?[捂脸][捂脸]
把我乐的腮帮子都痛了,这是组团来搞笑的吗?大众说好,才是真正的好。
一帮相互牵扯的人鼓吹是算咋回事,还有那自封的诗王,是什么王?“自夸王”是不是更合适一些。
还是想拿头衔站台吓唬人吗?还是想愚弄大众。
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与不好他们自有判断。
虽然我学问浅,但是还多多少少的能分辨出好歹来。
就她这个还不如得脑瘫那个啥华的什么稗子的春天?记不清楚了。
至少她讲出一颗野草怕被发现,被拔掉,那样一个提心吊胆的春天。
对于她那什么《穿过大半个中国来那啥?》博人眼球的劣质东西就不提了。
当初引起大众震动,(描写黄金之物的(诗))是不是故意炒作。
毕竟嘛!臭名也是名。只要出名,管它是臭名还是香名呢?
当初就闹的沸沸扬扬,如今又卷土重来。掇臀捧屁者纷纷踏来。
我好怕!那团体数量庞大,啥都有,人,钱,势。
而我呢?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现实中本来就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不想得罪人。又有洁癖,不是外在,是内在的精神洁癖。
我最讨厌的就是那种闭着眼睛为他需要巴结的人鼓吹。
就我这性格,实在是不适合在这写东西。
管推荐的机器人在不,来跟你商量个事呗!请你别把这文推荐给某西某协的大人物呗!
所有观点只是个人观点。也都只是个人的好误。
文章需要三张图,就把我随手写的为了应付一天一篇的三段小东西截图发来。
描写中午的优美句子(窗明几净)
家,是一个小小的城堡。它用它独有的坚硬,为我们隔开世间的尔虞我诈、尘土中的风言风语、以及生存里的无止加班与挣扎。除了柴米油盐醋,这个城堡,它为我们守护着一方小小的、也是最温情的心灵栖息地。
于是,我们总想把这个城堡拾掇的窗明几净,在窗明几净里,我们只想照见自己,照见生命的本真。
1 心情,源自于窗明几净
因为要宅在家里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家,便是整个世界。
外面的世界,可以熙熙攘攘,但这个独有的、举世无二的世界,必须保持生命最惬意的样子。它不仅关系着起居、吃住,更关系着与自己的对话。
我先从我那小小的一角——阳台的书柜开始,清扫出一个齐整的世界。阳台不大,就是小县城里二十年前小楼房的阳台。母亲为我置了一个书柜,于是,阳台因为这书便陡升了格调。
三层放书的格子,之前分别放置我的、妻子的、大女儿的、小女儿的书,书很拥挤,格子大概也不舒服。后来,大女儿把书放置到自己卧室,小女儿也有了自己的书架,于是,这书柜便成了我的专属,零星地放了一点妻子的书。
书,不停地从架子上取,也不停地放回去,来来去去之间,便在格子间找不到摆书的规矩。平时忙于工作也许可以不计较这些,但现在,宅在家,书便成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它们的杂乱,你会觉得既对不起书,也对不起自己,仿佛是对书的一种亵渎。
浸湿抹布,先为书柜抹去灰;然后分类摆放,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近代的,历史的,哲学的,试图摆出一个层次;并且把营养丰富的、可能常读的、百读不厌的摆在最下层,便于随时取拿;至于小说,读一次就可以,那就摆放在上边,高,但不是束之高阁,而是寓意精神的攀登,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写出如此出色的小说。
屋子里最难拾掇的,当然得属小女儿的天地。这个难,不是难在收拾,而是难在保持,——她的小书架,她铺在地上的活动垫子,也许前脚刚弄好,后一秒又变成一个自由无拘的小小世界。
当然,拾掇总比不拾掇强。看着拾掇出的窗明几净,你会发现,何止自己的屋子,连自己的心情也变得窗明几净,一片通透,富有灵韵。
2 亲情,各自为“阵”,其乐融融
虽然没有开学,但大女儿已经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学期,初二。现在的中考,轻而易举地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据说高中录取的比例再次放低,哎!虽然已到开学季,但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依然只能在家宅着,自己学习着。时间奔驰在她的奋斗中。
妻子正在电脑上忙着备课,因为无法正常开学,所以她得准备网上教学。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虽然都是教学,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无异于跨界转行,就像学小品的让突然去说相声,虽然都是搞文艺,但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时间凝止在她的专注中。
小女儿一个人坐在垫子上摆弄着玩具,各式各样的玩具,不同的积木混杂在一起,零散的书又压着积木,玩具娃娃东一个西一个,……
我第二次看完书又经过客厅,小女儿正坐在她的小椅上,伏在茶几上看着书,一边翻,嘴里还不停地有模有样地念着,十分专注。——这才是个刚到两岁的小女生,她的专注,让人有种动容。
一家人在一起真好,彼此相融,彼此相扶,彼此共同前行。我们呼吸在同一片屋檐下,却又都有各自的“阵地”守望自己的不一样的天空。
突然觉得,亲情之美,在窗明几净中,彼此渗透,却又彼此独立。
3 真情,陪你眺望二月的风
城市里生存,看似天地广阔,其实很狭小。
小女儿每天中午、下午必须要出去溜达一圈,因为不如此,那她的生活范围就局限于客厅和卧室了。回到农村不一样,跳出堂屋就是广阔的世界。
但现在,这不到一百平方米的空间得暂时容纳我们的全部。小女儿似乎很懂事,以前是每天到那个时间点了就会嚷着出去!出去!现在,她嚷着的是,读书!陪我玩。
这种特殊的日子,大人可以沉醉于书,可是小女儿不能出去,真得有种心疼。于是,尽量满足她,陪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读同一本书,和她坐在垫子上玩积木,有的时候陪她爬在客厅的窗子上假装打玩具枪。
为了让小女儿尽可能地离大自然近一点,我跑到阳台,她也跟到阳台。我把她的小板凳架在窗子上,然后把她抱到小板凳上,她的脚晃悠悠地在窗外摆动着。虽然在五楼,但窗子安装得有钢筋护栏,所以是安全的。我也坐在窗沿上,或者站在她背后,要么环搂着她,要么紧紧地抓住她。
小女儿坐在窗沿上,她用脚踢着悠悠的风和日丽。有鸟飞过,我说,看,鸟。她说,鸟。她有时会指着远处,说,火车桥。我附和着说,火车桥。她说,人。我说人。她说,下面有车。我低头看下面院子,竟真停了几辆车,便开始教她数:一,二,三,四,四辆车。她故意说,八辆。我说,四辆。她说,八辆。
有时候,怕太阳晒着她,让她在窗子上坐一会儿便哄着又把她抱下来。
风清云淡,好一个美好的二月天。
4 温情,岁月静好,与世无争
陶渊明归去,不过是想求一方静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菊东篱,饮酒南山。
秋风起,乘舟归去,张季鹰也不过是为了寻一方心灵的静土,让人生从此从容不迫。
王维诗下的竹里馆,辋川别墅,那都是心灵的栖息地。
而我,虽在城市,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城。因为是城,所以它热闹;因为它小,所以它不是太过于喧嚣。
我在这小小的城的我的私人“城堡”中,空间虽不过百,但,里面盛着浓浓的温情——有父母的关爱,爱人的温馨,子女的依赖与信任。
这里,是未来的起点,也是未来的落脚点。所以,当下,必须让它窗明几净,照彻灵魂。
虽然宅,但恰恰是这温情,是这窗明几净,让人倍感岁月静好,与世无争。
5 宅,也不失为一种格调
从外在的窗明几净,到内心的宁静淡然超远,中间氤氲着多少情怀与内心的自我感动——
我想,宅,也不失为一种格调,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态度,因为在那满屋的空气里,浮动着琐碎的温情——
因为有你!
(作于2023年2月)
以上内容是关于形容人才被埋没的句子和埋没人才的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